中國100大最典型銅礦,你知道幾個?

2021-01-21 桔燈勘探

(點擊圖片查看高清圖)


與基性、超基性侵人巖有關的巖漿熔離型礦床


01

金川銅鎳礦床由當時甘肅省地質局祁連山地質隊(後改稱第六地質隊)一分隊1958年發現於一名叫「白家嘴子」的地方。礦床發現後,甘肅省委主管工業書記何承華到現場,建議改名「金川」,寓意銅、鎳金屬之多。從此,「金川」一名開始延用至今。



喀拉通克銅鎳礦距富蘊縣城35公裡,礦區內有9個含礦礦體。近年來,通過實施資源控制戰略,開展外圍地質找礦和深部探礦,取得重大發現和重大突破。



03

礦區位於哈密市東南約140千米,地勢屑低山區,可通行汽車。該礦於1979年發現,經地礦部審查批准C+D級銅金屬儲量17.54萬噸,鎳金屬儲量36.417萬噸。



04

礦區位於哈密市東南約140千米,地勢平坦。該礦床於1982年發現,1992年經新疆地礦局審查,批准銅鎳礦石C+D級儲量為7190.4萬噸,鎳金屬儲量32.4萬噸,銅金屬儲量20.83萬噸,鈷金屬儲量1.95萬噸,伴生銀儲量220噸,曬410.88噸。



05

紅旗嶺銅鎳礦床位於吉林省磐石縣紅旗鎮,是大型銅鎳礦床。該礦1號含礦巖體發現於1958年,1964年冶金工業部在紅旗嶺礦區組織地質勘探大會戰又查明了含礦的7號巖體。



赤柏松銅鎳硫化物礦床位於華北陸塊北緣東段的南部龍崗陸核內,隸屬於吉林銅鎳硫化物礦床龍崗陸核東西成礦亞帶。



07

德爾尼銅鈷礦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境內,與瑪沁縣大武鎮西南直距20km,有35km簡易公路通到礦區,海拔4100m~4900m。


與中酸性淺成、超淺成侵人巖有關的斑巖型銅礦床


01

德興銅礦床是超大型銅礦床,位於江西省德興市,包括銅廠、富家塢、硃砂紅3個礦床。斑巖銅廠銅礦床位於揚子準地臺的江南臺隆東段的南緣。區域構造上處於江南臺隆與錢塘坳陷之間的贛東北深斷裂帶的隆起一側。



02

德興富家塢斑巖銅礦床是我國露天開採規模最大的斑巖礦床,位於德興斑巖型銅礦田的東南端。



03

「玉龍」藏語意為「孔雀石溝」。1971年西藏第一地質大隊運用地質、物探、測量、鑽探、坑探等手段,發現了礦區東部接觸帶似層狀銅礦體,並發現了蝕變二長花崗巖中的銅礦化,銅品位達1.7%,在礦區南部黑雲母二長花崗斑巖體中也發現了銅鉬礦化。至此,玉龍礦床已初步肯定,首次提出存在斑巖型礦床的看法。1978年提交了《西藏江達縣玉龍銅鉬礦區詳查地質報告》,評價了這個超大型斑巖銅(鉬)礦床。



04

馬拉松多銅礦區位於玉龍斑巖銅(鉬)礦帶上,海拔標高4350-4860米,礦體出露海拔4412-4552米,最高5110米,植被極不發育。



黑龍江省多寶山銅礦始建於1958年,黑龍江省多寶山銅礦床是一個特大型斑巖銅鉬礦床,據提交的地質報告表明,該礦床為國內第三大銅礦床,由4個礦帶共215個大、小礦體組成。



烏奴格吐山銅(鉬)礦床位於內蒙古新巴爾虎右旗北東方位,滿洲裡市以南約22km處,是我國80年代以來在內蒙古東部地區發現的一個大型斑巖型銅(鉬)礦床。累計探明儲量:銅126.8萬t,銅平均品位0.46%,鉬25.8萬t,鉬平均品位0.055%,並探獲可觀的伴生錸、銀、金等礦產儲量。 



湖北豐山銅礦田位於湖北省陽新縣境內,瀕臨長江南岸,是長江中下遊鐵銅礦帶中一個重要的銅礦田,包括豐山洞、李家灣、雞籠山三個礦床。其中以豐山洞銅礦規模最大,礦化作用類型較多。



08

礦區位於揚子江地臺下揚子臺褶帶大冶凹陷斷束內大冶復向斜西段南翼。



白雲山銅礦床位於揚子準地臺下揚子臺褶帶大冶凹褶斷束南部,殷組復背斜東部,礦區位於南姑山-犀牛山倒轉背斜西端南翼和銀山斷裂破碎帶北側。



安基山銅礦床的顯著特徵之一,是礦體常賦存於一定層位。主要賦礦層位為棲霞組、下青龍組、黃龍組、船山組、另一特徵是不同的賦礦層位常具有不同的礦化組合。



沙溪銅(金)礦床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泥河鎮(城南約9公裡處),距銅陵市60公裡,緊鄰合銅公路、滬蓉高速、合黃高速。合九鐵路廬江站位於礦區西北約20公裡,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紫金山金銅礦位於上杭縣城北14.6公裡處,是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業和主要利潤中心,下轄金礦和銅礦兩大生產系統,9個生產廠。



銅礦峪銅礦床屬大型銅礦床。位於山西省垣曲縣城北東5千米處。在前寒武紀變質褶皺區,含礦地層沿古隆起邊緣拗陷分布。區內地層主要由元古界變質巖系組成。



金塔縣白山堂銅礦位於金塔縣北部100公裡丘陵區。建於1985年,1988年8月正式投產。



甘肅公婆泉銅礦是我國西北地區一個非常重要的斑巖型銅礦床,礦體主要產在花崗閃長斑巖和英安斑巖體內。



雪雞坪銅礦位於雲南省香格裡拉縣城北東邊約25km處,是我國三江地區構造火成巖帶中義敦島弧南端之中甸島弧斑巖型銅礦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由雲南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完成該礦區詳查工作,並圈定4條具工業價值的銅礦體。



河北省平泉縣小寺溝斑巖銅鉬礦床是華北地區一個大中型的多金屬礦床,經過多年生產,礦山資源已基本耗盡,但近年來我國在其外圍先後發現了一批新的礦床與礦點,從已完成的地質、物探工作來看,已具備形成中型以上銀、金多金屬礦床的成礦地質條件。



木吉村銅(鉬)礦田位於太行山脈中、北段阜平幔枝構造的北東傾伏端,淶源啞鈴狀雜巖體連接處西側上盤拆離帶的次級斷陷盆地中,主要由斑巖型銅(鉬)礦、矽卡巖型鐵銅礦和外圍熱液脈型鉛鋅礦構成,是河北省目前探明的唯一大型銅(鉬)多金屬礦田,找礦遠景巨大。



八大關斑巖型銅鉬礦床是在內蒙古得爾布幹成礦帶上發現的典型斑巖礦床。經詳細勘探,黑龍江省有色金屬地質調查706隊於1981年提交了《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八大關銅鉬礦區地質評價報告》,其中提交的Cu、Mo金屬量分別為55920t、6484t,Cu和Mo平均品位分別為0.44%和0.055%。



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布敦化銅礦床位於大興安嶺中南段,包括金雞嶺和孔雀山兩個礦段,前者屬於斑巖型,後者屬於熱液脈型。



內蒙古白乃廟銅(鉬)礦床是華北板塊北緣中段最重要的一個銅(鉬)礦床,礦床由南、北兩礦帶構成。南礦帶礦體主要產於寒武系白乃廟組綠片巖中,礦體產狀與圍巖基本一致;北礦帶礦體大部分產於花崗閃長巖體中,部分延進圍巖。



臺灣省斑巖銅礦床主要產於閃長巖或安山巖中,有時也見於巖體與圍巖的接觸帶上。屬於該類型礦床的有奇美、都蘭山與蘭嶼等礦床,其中奇美礦床較大,研究程度也較高。奇美銅礦床位於秀姑巒溪下遊,發現於1903年。



喇嘛蘇銅礦床位於賽裡木微陸塊與阿拉套-汗吉尕晚古生代裂谷島弧帶的交接部位。




與中酸性淺成、超淺成侵入巖有關的接觸交代型(矽卡巖型)銅礦床


河北省燕山北部地帶,興隆縣境內的壽王墳銅礦,是銅、鐵、鉬共生礦床,生產以銅為主,伴有副產品金、銀,同時選出高質量易溶性磁鐵,它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建成的大型採選聯合企業。



桓仁銅鋅礦,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桓仁礦床具有矽卡巖型礦床分帶特徵,根據矽卡巖成礦理論,預測深部應該有磁鐵礦體,深部應以尋找鐵銅礦體為主,兼顧尋找鉬礦體。



黑龍江省賓縣弓棚子銅鋅鎢礦床位於濱東(哈爾濱東部)地區,礦體產於大理巖與花崗閃長巖所形成的矽卡巖帶中或附近。


銅錄山銅礦床位於湖北省黃石市大冶縣銅錄山鎮境內,是國內迄今最大的夕卡巖型富銅鐵礦床。累計探明儲量:銅111.3萬t,銅平均品位1.78%,鐵礦石5681.9萬t,並伴生大量金、銀以及稀散金屬礦產,綜合利用價值巨大。



雞冠嘴銅金礦位於湖北省大冶市境內,處於長江中下遊銅鐵金多金屬成礦帶中。礦床賦存於巖體接觸帶及白雲質大理巖捕虜體層間破碎帶中,是典型的矽卡巖型銅金礦床。



湖北大冶石頭嘴銅礦屬接觸交代高中溫熱液的卡巖型銅鐵礦床,以銅、鐵礦物為主,並伴生金、銀礦物。



桃花嘴礦區位於大冶市城區西3.5Km,介於銅錄山銅鐵礦床與雞冠嘴銅金礦床之間。礦區範圍南起石家灣,北到大冶湖中心河,東臨鯉泥湖,西止雞冠山。區內有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



湖北大冶鐵山鐵銅礦床俗稱大冶鐵礦,坐落於黃石市鐵山區,東鄰東方山,西界白雉;大冶鐵礦開採歷史悠久,自公元226年開採迄今已有近1800餘年。



城門山銅鉬礦床是九瑞礦集區內一個有代表性的斑巖型、矽卡巖型和塊狀硫化物型「三位一體」的多因複合礦床,其規模較大,地質特徵獨特,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武山銅礦為江銅集團的主要礦山之一,1966年開始建設,設計能力為3000噸/日,1984年正式投產,2002年進入江銅股份公司。現礦山分為兩部分,分別是江銅股份公司武山銅礦和江西銅業集團公司武銅分公司。



永平礦床位於江西省鉛山縣境內,為江西省第二大的銅多金屬礦床,儲量達大型規模。礦田內主要分布有永平火燒崗礦床以及東部新近發現的護架山礦床。



安徽銅陵銅官山銅礦床位於安徽省銅陵市東南郊,是我國長江中下遊鐵銅成礦帶中著名的銅礦床之一。



安徽銅陵為安徽南部礦集區之一,冬瓜山銅礦床是銅陵礦集區內最大的銅礦床。冬瓜山銅礦床位於揚子陸塊北部邊緣下揚子坳陷帶的中部位置,隸屬於長江中下遊銅金多金屬成礦帶。



安徽銅陵地區是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中的一個重要礦集區。該區採礦歷史悠久,古掘跡及廢石堆遍布,史書有「齊梁時置冶煉於此,至唐宋更盛」的記載。但真正的探礦和採礦工作起始於新中國解放前後。1949年原華東工業部礦產勘測處張兆瑾等在該區開展地質調查並發現了銅礦。



藥園山銅礦床位於鳳凰山銅礦田的南部, 為礦山的主要開採部位。礦石工業類型以銅鐵礦石和含銅矽卡巖礦石為主。藥園山銅礦床為接觸交代(矽卡巖)型富銅礦床, 賦存於鳳凰山巖體西部及西南接觸帶中。



大團山銅礦床地處銅陵大通-順安復向斜的次級青山背斜北段東南翼,受區域性東西向基底構造與北東向蓋層構造的複合控制,為一中型隱伏銅礦床。



新橋銅硫鐵礦床是我國長江中下遊成礦帶銅陵礦集區內一個非常重要的礦床。新橋銅硫鐵礦床大小礦體共計74個,其中以1號礦體為主。



銅山銅礦是長江中下遊成礦帶內安慶-貴池礦集區中的一個中型矽卡巖型礦床,礦體賦存於銅山巖體與下二疊統棲霞組碳酸鹽巖間的接觸帶內。



安慶銅礦屬大型銅、鐵礦山, 位於安徽省懷寧縣月山鎮北215km。安慶銅礦屬沿江低山丘陵區, 地形起伏不大, 海拔高度30-50m。礦區四面環山, 北為雙活龍山, 南為東、西馬鞍山, 東為銅頭尖, 西為低丘陵地區。



金山區張堰銅礦位於上海市西南部金山區張堰鎮境內,礦體位於中生代花崗巖、閃長巖與太古代金山群接觸帶,礦體圍巖為矽卡巖、角巖。礦體埋深200-400米,呈似層狀、透鏡狀或脈狀。



雲南箇舊是世界上最大的錫多金屬礦區,卡房礦田是其中一個主要的銅礦區。卡房銅礦主要的礦床類型有:變玄武巖型層狀銅礦和接觸帶型銅礦。



老廠礦田為多個大型錫銅礦床集中區,已探獲的金屬儲量佔個舊錫多金屬礦區總儲量的40%以上,其中錫儲量佔55%。



紅牛-紅山礦床位於西南三江成礦帶的中甸島弧,是形成於晚燕山期的矽卡巖型銅礦床。



廣西的獨立銅礦床很少, 多以與鎢錫鉛鋅鎳等共生或伴生為主, 其中, 以德保銅錫礦床最為著名。德保銅錫礦床位於廣西百色市德保縣燕垌鄉欽甲村, 屬於桂西南西大明山-泗城嶺-欽甲鉛鋅銀銅成礦帶, 目前是廣西最大的銅礦生產基地。



25

索爾庫都克銅礦位於西伯利亞板塊與哈薩克斯坦板塊的結合部位, 準噶爾微型板塊北緣的吉木乃—喀拉通克晚古生代溝弧帶內, 區域上屬薩吾爾—加波薩爾金、銅(鉬) 成礦帶,成礦地質條件優越, 礦產資源豐富, 礦種齊全, 配套性好。



26

賽什塘銅礦位於東崑崙造山帶東端的鄂拉山地區,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矽卡巖型銅礦之一。



湖南七寶山礦區位於瀏陽東北方向約30公裡處,已經探明銅礦儲量超過28萬噸,接近大型礦山規模;伴生鉛鋅礦超過50萬噸,達到大型礦山規模。 是目前湖南省境內發現的、規模居首的銅多金屬礦床。



山西襄汾縣四家灣銅鐵礦區位於塔兒山-二峰山地區的中心,屬汾河斷陷中構造相對隆起部位。



湖南銅山嶺礦床處於揚子地臺東南緣江南地軸西南段雪峰山隆起帶,由北東向北東東呈弧形轉折部位的外緣,冷家溪隆起西端西北邊緣。



湖北雞籠山金銅礦床是長江中下遊鐵銅金多金屬成礦帶鄂東南成礦區中典型的矽卡巖礦床。雞籠山金銅礦床是「七五」期間發現的一個大型金礦床,開發至今,在深部(深達-490m中段)和外圍(從西區到東區)都有了極大的拓展,在金、銅乃至鉬礦的開發上遠景廣大,有望成為一超大型金礦床。




與海相火山噴發-沉積作用有關的海相火山氣液型銅礦床


甘肅白銀廠銅礦大型銅礦床。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東北。包括折腰山、火焰山、銅廠溝銅礦和小鐵山、四個圈多金屬礦,面積28平方千米。



甘肅省白銀廠小鐵山多金屬礦床位於折火-四個圈-小鐵山礦床簇的中部,基本上為一隱伏礦床。



紅溝銅礦位於青海省門源縣西南的大紅溝地區,距門源縣城約40km,由青石咀到礦區有簡易公路通行,交通條件較好。該銅礦床自20世紀50年代發現以來,由青海省地質局、青海省冶金地質勘探公司、青海省冶金地質第七勘探隊等進行勘探和評價工作,確定為一個中型的以銅為主的多金屬礦床,與海相火山巖有關。



阿舍勒銅鋅礦床距離新疆哈巴河縣北西向30km。礦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為泥盆系託克薩雷組、阿舍勒組和齊業組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巖及鈣質沉積巖。



礦區位於阿爾明復背斜與吐魯番-哈密山間坳陷的中部突起交界處的山前地帶。



拉拉廠銅礦是我國重要銅礦基地之一。礦區位於康滇地軸中段西緣, 處於東西向的金沙江褶斷帶與川滇經向構造的交接複合部位。區域上位於軸向為北西西向的河口背斜的南翼。



呷村銀多金屬礦位於四川省甘孜州白玉縣昌臺區麻邛鄉境內,目前已探明的礦石儲量為781萬噸,其中含銀1867.53噸、銅8.09萬噸、鉛40.09萬噸、鋅65.19萬噸、金5.198噸。資源潛在價值達二百多億元人民幣,礦山遠景儲量亦十分可觀,被譽為全國多金屬礦「三大明珠」之一。



山西垣曲縣落家河銅礦是一個以銅為主,伴生有鐵、鈷、鎳、鋅等多種組分的中型銅礦。該礦床是20世紀60年代末原山西省冶金地質勘探公司313隊在礦產普查中發現的。



礦床位於中晚元古代江南古島弧東南緣與華夏褶皺帶接壤處, 江(山)一紹(興)深斷裂北東段北西側。江一紹斷裂是當時江南古島弧南東緣的俯衝帶(郭令智,1980), 故其產於板塊斂合的擠壓構造背景。



筏子壩銅礦位於甘肅文縣碧口鎮的筏子壩一帶, 為中型銅礦床。該礦床以礦體縱深大於走向延長、銅品位高為其主要特點, 被原地礦部列為「九五」重點勘查區。



銅廠銅礦床位於陝西略陽揚家壩鄉,是迄今為止在碧口群地層中發現的唯一與侵入巖體有關的中型規模隱伏礦床。



梅縣玉水是一個以富銅為主的伴生鉛鋅銀多金屬礦床。該礦床位於政和一大浦深大斷裂帶的西側, 晚古生代一中生代拗陷區邊緣。

與陸相火山作用有關的陸相火山氣液型銅礦床


江西銀山銅多金屬礦床位於贛東北深大斷裂與樂安河深斷裂之間,樂(華)-德(興)中生代火山-沉積盆地北東緣。



鍾丘洋礦區位於廣東省惠來縣城281°方向,水平距離約10km 處,面積2 .5km2 。行政區域隸屬於廣東省惠來縣河林鄉管轄,惠來縣城至普寧的公路從礦區東緣通過,礦區中心有簡易公路與惠—普公路相接,向東可達惠來縣城、神泉港口、潮州、汕頭市, 交通極方便。



刁泉銀銅礦床位於華北地臺燕山沉降帶和山西臺背斜的接壤部位,受內蒙地軸、燕山臺褶帶和山西斷隆3個Ⅱ級構造單元的複合控制作用。



大井錫銅多金屬礦床位於內蒙古林西縣東北約30km,早在殷商時代就開採冶煉銅、銀。該礦為遼寧省地質局區調二隊於六十年代初發現,七十年代遼寧省地質局昭盟二隊對該礦床進行了勘探, 規模達中型。八十年代初華北有色地質勘查局發現了大井礦床北帶,經「七五」科技攻關,大井已成為一個大錫、銀、銅、鉛、鋅多金屬礦床,是內蒙古一個重要的有色金屬礦產基地。




熱液型銅礦床


小西南岔銅金礦床位於延邊東部、敦化-杜荒子東西向斷裂帶與塔子溝-春化南北向斷裂帶的交匯部位.在大地構造位置上, 該區地處中國東北部陸緣、天山-興蒙造山帶東端, 夾於佳木斯地塊、興凱地塊、龍崗地體(華北板塊部分)之間。



東鄉楓林銅礦位於江西省東鄉縣境內。礦區於1958年全民找礦時發現,1965年,省地礦局 911隊對礦區進行了地質勘查,1966年提交了《江西省東鄉縣楓林銅礦區地質勘查儲量報告書》,其中銅達中型規模。由於礦床開採地質條件複雜,礦山斷續開採,沒有達到設計生產規模。



王家莊銅礦床是山東省重要的銅金屬產地之一。王家莊銅礦床位於鄒平火山巖盆地北部,地理坐標117°40′~ 117°43′E,36°52′~ 36°54′N,是一隱伏礦床。



04

粵北大寶山銅多金屬礦床在大地構造位置上位於南嶺東西向構造帶南側,北東向斷裂與近東西向大東山-貴東構造巖漿巖帶的複合部位。



涼水泉銅礦床為中條山地區橫嶺關型銅礦床之一。



蓮花山銀銅礦床位於大興安嶺新華夏系巨型隆起帶中段東緣,東臨松遼中生代盆地,嫩江大斷裂西側,屬突泉—魯北中生代火山凹陷帶。蓮花山銀銅礦床是1981年發現的中型銅礦,由吉林省地質局第三地質調查所進行勘探。蓮花山銀銅礦床已探明礦體30多條。



浙江建德嶺後銅礦床位於揚子板塊與華夏板塊之間的欽杭成礦帶的北東段,直接受紹興-江山深大斷裂的控制,是浙江西部銅鉛鋅多金屬成礦帶中一個重要礦床,已連續開採了40餘年。



金瓜石金(銅)礦床是與臺灣北部火山區新生代基隆火山群密切相關的一個高硫型淺成中低溫熱液礦床。由於它發現早,現棋大,在礦床學上有典型意義而聞名於世。



銅峪溝銅礦床位於青海省中部偏東,行政區劃屬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礦床距興海縣賽什塘牧場約7.5km,20世紀80年代以前該礦床一直被認為屬巖漿熱液成因矽卡巖型銅礦,80年代中後期被認為是變質熱液成因層控型銅礦床,90 年代以來被認為是熱水沉積型銅礦床。



兩江銅礦位於大明山鎢銅金成礦帶的中部,大明山背斜南西翼中段近軸部位。礦床賦存在寒武系淺海相碎屑巖及碳酸鹽巖出露的天窗中,四周為下泥盆統蓮花山組砂巖覆蓋。




海相沉積型銅礦床


東川銅礦是國有大型銅礦區,也是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點建設項目。它歷史悠久,銅礦石的採冶從西漢時期開始,到清光緒年間達到頂峰,年產粗銅8000噸。當時,雲南省所鑄造的制錢中有80%是用東川銅與個舊錫製造的。



在東川,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個地方叫做湯丹,它是專門出產銅礦的地方。湯丹又被稱作「天南銅都」、「高原明珠」, 是東川重要的銅礦開採、冶煉基地,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東川稀礦山式鐵銅礦產於昆陽群因民組中段,是昆陽裂谷中形成工業礦體「四樓一梯」中的第一樓,在昆陽裂谷中從東川稀礦山、武定迤納廠、祿豐鵝頭廠、易門獅子山、元江甘莊都形成規模礦床,不同時期都列為重點找礦類型。



易門三家廠銅礦床是昆陽裂谷易門裂陷盆地中與刺穿構造有關的強改造-深源疊加型礦床。銅礦品位較高,礦床規模大,主要礦石礦物為黃銅礦、斑銅礦、輝銅礦等,三家廠鳳山銅礦床59號礦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康滇地軸中段的綠汁江-安寧河斷裂東側,屬揚子地臺西緣的中元古代裂谷區。



雲南省武定縣迤納廠地區位於康滇地區的中南部,礦產資源豐富,礦床(點)密集分布,如迤納廠式鐵銅礦床、東川式銅礦床等。



霍各乞銅多金屬礦整裝勘查區為國土資源部 2012 年設置的第二批整裝勘查區之一,屬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後旗霍各乞鎮管轄,位於狼山中段北麓。面積為1200km2。該區是內蒙古自治區乃至華北地區重要的噴流———沉積型銅多金屬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重要的銅多金屬礦床礦集區之一。



炭窯口礦區位於狼山前山後端,東升廟礦區之西南,兩礦區相距約30km,屬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後旗呼和溫都爾鎮。



東升廟礦床為鋅多金屬礦床,鉛鋅為大型-超大型礦床,銅為小型礦床。礦區位於狼山前山東段,行政上屬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後旗巴音寶力格鎮。




陸相沉積銅礦床


砂巖銅礦是銅礦床重要類型,分布於全球各大洲。中國砂巖銅礦主要分布於南方中新生代紅色盆地中,較老海相地層中也賦存砂頁巖銅礦,前者約佔中國南方銅礦資源量的3.7%,其中以雲南楚雄盆地砂巖銅礦群最為著名。



老青山銅礦床位於康滇地軸西側,滇中中生代斷陷盆地東緣,謝家村背斜東翼。



牟定縣郝家河銅礦床為該區第二大砂巖型銅礦床,位於盆地東側的牟定斜坡中,該斜坡由北到南依次集中了團山、大村、凹地苴、六苴、銅廠箐、郝家河、格依乍、老青山等砂巖型銅礦床,形成了著名的滇中紅盆砂巖銅礦帶。



麻陽銅礦(又稱九曲灣銅礦)是產於砂巖中的自然銅礦床,是目前所報導的唯一具有較大規模的砂巖自然銅礦。該礦床開採始於春秋時代,工業開採30多年,已生產精銅20餘萬t,目前為快要閉坑階段。



會理大銅礦銅礦床是四川省重要的中型銅礦床之一,它位於川滇南北向構造帶中段與南嶺東西向構造帶西延交接部位,處於康滇地軸中生代斷陷盆地—會理盆地的南西側。



金滿銅礦床位於蘭坪盆地西部南北向緊密褶皺帶中部恩棋複式背斜東翼的金滿—連城倒轉背斜中,主礦體則賦存於背斜東翼即倒轉翼的斷裂破碎帶中,一般認為是改造成因生成。




受變質型銅礦床


遼寧省清原地區太古宙花崗— 綠巖地體中以產出火山成因塊狀硫化物銅鋅礦床而著稱,其中紅透山礦床規模最大。因其獨特的礦床類型,被裴榮富、陳毓川、朱裕生等礦床學家稱為「紅透山式」。



中條山銅礦集中區位於華北克拉通的南緣,北臨呂梁、恆山、五臺、阜平地區,西鄰鄂爾多斯地塊,向南緊接緯向巨型秦嶺褶皺造山帶,大地構造位置獨特,是中國重要的銅礦產地之一。區內複雜的地質條件造就了超常富集的多類型成礦系統,如銅礦峪超大型銅礦床、胡家峪-篦子溝型中型銅礦床、落家河中型銅礦床。



胡(家峪)-(篦)子溝型銅礦田為中條山的重要銅礦之一。



大紅山銅鐵礦床因其構造環境複雜,礦產儲量豐富而備受關注。大紅山銅鐵礦床自1959年被發現以來,隨研究工作的深人以「大紅山式銅礦」和「大紅山式鐵礦」而聞名全國,引起了廣大地質工作者的廣泛關注。



李伍富銅礦礦床位於松潘—甘孜造山帶西南部,處於江浪、踏卡、滴痴山等一系列巖漿變質核雜巖穹隆組成的錦屏山推覆體西側。



北祁連造山帶是中國典型的加裡東造山帶,同時也是備受關注的鐵銅金成礦帶,產出有著名的鏡鐵山式鐵礦床、白銀廠式和石居裡式銅礦床。20世紀80年代後期,冶金工業部西北地質勘查局第五地質隊在鏡鐵山鐵礦床樺樹溝礦區FeⅤ鐵礦體之下發現了銅礦體,引起礦山與地學界的高度重視,已探明銅金屬儲量達20萬噸,平均品位1.82%。




與表生作用有關的銅礦床


礦區位於粵中坳陷西緣,陽春地塹復向斜南端。



-End-


歡迎加小桔個人微信號

(長按二維碼識別)




TOP榜





都說了,別和搞地質的一起出去旅遊……

學院路上八大學院的「榮辱變遷」

石油工業動畫,堪稱「好萊塢大片」

物探版《小蘋果》,一曲唱盡物探甜酸

南山南(地質隊版)

舌尖上的勘探隊

地質人的苦難與幸福

世界石油之最,最全總結,吐血整理!

構造地質演示動畫,史上最全版,必藏!

壯觀 | 地質學家拍攝的地質美景

你所不知道的「頁巖氣革命」!(知識量巨大、燒腦、慎入!)

『中國地質圖』最全匯總

地質之美-構造地質學科普系列圖片

8位來自中央國家機關的人員體驗了9天的「地質生活」:收入、社會地位和付出太不對等了!

曾經的「五大地院」,如今怎樣?





世界上最貴的石頭,驚豔啊!

打開中國地圖的正確方式

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有兩個?——談中國的「八大學院」

史上最全、最美的驚豔礦石(330張高清圖)

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的識別大全

一帶一路到底是什麼?這是目前為止最清晰解釋 !

水力壓裂技術,動畫講解(帶中文字幕),漲姿勢了

給力的國外地質科學網站(更新),超實用!

歷數中國的世界地質公園(共33處,最全整理)

絕美的石頭開花,大自然巨獻!

鬼斧神工的地質之美!


微信ID:bj_orangelamp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藍銅礦鑑賞(敬請收藏)
    此外,還可作為尋找原生銅礦的標誌。藍銅礦石顏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點,中國古代稱為「綠青」、「石綠」或「青琅玕」,是一種古老的玉料。藍銅礦石是含銅的碳酸鹽礦物。 藍銅礦石做寶石不耐用,硬度低,不能長時間保持好的光澤,只能用做串珠和胸針。俄羅斯人把孔雀石用做建築物內部裝飾材料,列寧格勒的聖·伊薩克大教堂的大園柱上鑲著藍銅礦石。
  • 我叫德興銅礦,是中國最大在產銅礦……
    地處江西省上饒德興市境內,位於懷玉山脈孔雀山下,是亞洲最大的露天銅礦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大在產銅礦,根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數據,該銅礦2019年產銅15.45萬噸,是國內唯一年產量超過10萬噸的大型銅礦。今天,中國礦業報/礦業界就帶大家走進德興銅礦,看看這座礦山到底有多厲害!
  • 吉尼斯紀錄保持者:湖北黃石銅綠山古銅礦,見證華夏青銅文明
    在這裡,有一座歷史悠久的銅礦床——銅綠山銅礦。早在殷商時期,銅綠山就開礦煉銅了,距今已有3000多年,是青銅時代先進生產力的典型代表。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面積約2平方公裡,是20世紀70年代地質隊員在採礦工作中意外發現的。
  • 中國第二大銅礦「綠色升級」年採選能力達1800萬噸
    圖為玉龍銅礦礦區。西部礦業集團供圖中新網西寧12月19日電 (李雋)19日,記者從西部礦業集團了解到,西部礦業西藏玉龍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改擴建工程18日正式啟動生產,「綠色升級」後玉龍銅礦將擁有年採選規模1800萬噸採選能力,每年產生效益約20億元。圖為玉龍銅礦礦區。
  • 藍銅礦——歷史長河中的奔騰浪花
    地球上有自然銅、黃銅礦、斑銅礦、輝銅礦、孔雀石、藍銅礦和赤銅礦等多種含銅礦物,都可以作為煉銅的原材料,但最重要、分布最廣泛的銅礦石礦物為黃銅礦。黃銅礦具有和銅相似的外表,呈銅黃色或綠黃色,不透明,有金屬光澤,是一種含銅的硫化物,主要形成於火成巖及其接觸變質帶中。在200℃~300℃的中溫熱液環境中,常常形成以銅、鉛、鋅為主的硫化物礦物組合。
  • 石菉銅礦 · 那時的飯菜票
    幾分錢,對於如今的我們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而對於我們小時候那時,卻大有可為,意味著糖果、冰棍、五香瓜子、酸梅粉...手上能攥個幾分錢,那就是有錢人咯。僅僅只收集到兩張修配廠的菜票,讓我這個東風的銅礦人深感遺憾和慚愧。畢竟東風飯堂是我最熟悉的銅礦飯堂,滿載著我的童年記憶,特別有感情。
  • 廣西,發現2000多年的老銅礦,竟然融丹霞與喀斯特地貌於一體
    我國幅員遼闊,也就是說,有碧海銀沙,也有雪國冰川,有很大的孤煙,也有原始森林,擁有世界上所有種類的自然景觀,獲得世界自然遺產的地方有12批,其中有丹霞地形(貴州、福建、湖南、廣東、江西、浙江)和中國南方巖溶(雲南、貴州、重慶、廣西)多包裝後共同申報,這兩個地形在我國廣泛分布,非常漂亮。
  • 新疆和靜縣銅礦
    區域斷裂構造主要有大山口斷裂和柳樹溝斷裂,以逆斷層為主。區內次一級斷裂基本上有兩組,一組走向北北西—南南東向,屬扭張性斷裂,它們和礦區南北邊界兩條較大斷裂,均組成典型的「入」字型構造。另一組走向北西西-南東東向,其性質以張扭性為主,特別在礦區西北角,張性比較明顯。這兩組斷裂把礦區分割成若干小塊段,每塊段中地層都有扭動的表現。
  • 投資人質疑,政府阻撓,離中國最近的世界級銅礦,遇到麻煩了!
    奧尤陶勒蓋(Oyu Tolgoi)金銅礦位於蒙古國南戈壁省汗包格德縣境內,距離中國邊界不足100公裡,是離中國最近的世界級銅礦,也是中國重要的銅原料供給地之一,中國和蒙古國在該礦產品市場和運輸上達成多項合作協議。
  • 中國最大銅礦易主
    中國最大銅礦易主雖然巨龍銅業的銅資源處於世界前列,但開採難度大 圖據工程機械觀察曾經的「青海首富」、四川商人肖永明終於迎來「救兵」。紫金礦業(601899.SH)6月8日發布收購資產公告,擬以38.83億元現金收購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下稱「巨龍銅業」)50.1%股權,後者擁有中國最大銅礦。
  • 銅礦—特性及用途
    近期微信公眾號改版,為了防止錯過部落的消息,希望大家可以動動手將【地測部落】公眾號添加到「星標⭐」,非常感謝~ 銅是一種過渡元素,純銅是柔軟的金屬,單質呈紫紅色,延展性好,導熱性和導電性高,是電纜和電氣、電子元件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築材料,可以組成眾多種合金,銅也是耐用的金屬,可以多次回收而無損其機械性能。
  • 三國志戰略版銅礦分布圖 8級銅都在哪
    三國志戰略版銅礦一般分布在哪裡?三國志戰略版8級銅都在哪刷新?很多玩家都想知道關於遊戲中銅礦分布圖!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無限金銖版【點擊下載】登陸送滿星神將和100
  • 100種「中國符號」,你知道幾個?
    1.中國國畫2.中國書法
  • 中國十大世界之最!你知道幾個?
    「世界之最」的紀錄厲害了!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這裡居住過24位皇帝經過多年的積累擁有超過100萬件的珍貴文物其中,八達嶺長城是萬裡長城的精華之處也是明代長城最傑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它在1987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景色之壯觀、地位之顯赫、名聲之悠遠是歷史上任何地段的長城都難以比擬的
  • 江西銅業下屬永平銅礦被曝重金屬汙染 汙水處理系統或形同虛設
    根據現場監測結果顯示,廢水中銅、鋅、鎘、鎳的濃度分別超過排放標準的23倍、32.3倍、4.6倍和3.4倍,而pH值甚至低到了1點幾。調查人員表示,酸性廢水的大量浸出,不僅會造成垮壩或土地的板結無法耕種,更可怕的是,通過地下滲漏已經讓周邊土壤遭受到嚴重汙染。
  • 中國十大名石,你知道幾個?
    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是我們熟知的四大名石,除了這四大名石之外,還有其他幾種石料也同樣值得關注和收藏。
  • 中國最出名的5大世界級景點,每一個都獨一無二,你知道幾個?
    萬裡長城是一座軍事要塞,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是歷代王朝統治者為抵禦外敵而修建的防禦工事,是「八百奇觀」之一,它是中國古代歷代王朝統治者保護或建設的大工程。萬裡長城分布在我國的北部和中部地區,蜿蜒曲折,似乎沉睡的巨龍在守護著這片土地,我國有句諺語:不去長城非豪傑,若有機會,我想去長城一睹其雄偉壯觀。
  • 青藏高原上找銅礦 半導體照明產業化 脆弱文物保護 頜骨功能重建...
    目前全球銅主要來自於一種被稱為「斑巖型」的銅礦床類型。國際礦床學界研究認為,斑巖銅礦主要產於巖漿弧環境,其形成與大洋俯衝有關,由此建立起經典的斑巖銅礦成礦理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廣大地區、特別是西藏地區等缺乏大洋俯衝環境的斑巖銅礦床成因該如何解釋呢?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獎項目「碰撞型斑巖銅礦成礦理論」對此做出了理論創新。
  • 記錄外星人入侵事件,他們來地球只為銅礦
    隨後該男子與這個名為「萊塞塔」的爬蟲人進行長達幾個小時的交談,男子通過交談得到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信息。萊塞塔聲稱自己並不是人類,而是人類和爬行動物之間的過渡物種,在地球上已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了。它表示自己的種族在一些人類歷史中有被記載,但有些文明將它們供奉為神靈,而有些文明將它們視為毒物,無論如何,它堅持認為自己的種族不是外星生物,而是地球上土生土長的物種。
  • FGO最厲害的7個SS禮裝,你知道幾個?知道3個算你牛!
    FGO最厲害的7個SS禮裝,你知道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