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以後看不到我們:
前方高能預警:
影評我們都知道,就是影視作品分析,在編導類專業藝考中十分普遍的一種考試形式。影視作品分析則是文藝評論,屬於議論文範疇,重在客觀理性地分析、議論,在寫作時態度是冷峻的,要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文採」,重在條理、邏輯。常用的句式應該是「這個鏡頭……,它的作用是……,它能給觀眾帶來的……的情緒,創作者使用這樣的方法是為了……」電影批評並非一種否定性的行為。電影批評家的解讀能為一部電影增加意義、豐富語境,並且培養觀眾鑑賞與理解影片語境、美學設計及其實現各種效果的能力。評論者對影片予以全面和整體的把握。並對影片的主旨予以認知以後,確定自己將要在本篇文章中探討的問題和角度。繼而對於該問題或者角度做出自己的判斷,或提出自己的觀點,這就是對本篇文章的總認點,或者說是總論點、主論點,剩下部分內容都要圍繞這一論點進行闡發。
謹慎觀閱喲,該影評娛樂資訊可能有劇透!!
「叔叔影視娛樂」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整理分享有意思的影評劇評娛樂!90後大叔,一個愛看書喜歡美女愛追美韓劇的「壞傢伙」。先讓一部分人開心起來,再讓一部分人愛上影劇娛樂。
【每晚20:08推送】
堅持更新不易,請多點讚點亮在看+轉發+留言互動!!
影叔重磅整理推出藏片庫系列!!!
幾乎所有大部分99%均可為你整理出在線觀摩汁源服務,你懂得吧?
影劇藏片庫在哪裡?如何找?怎麼快速觀賞?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平時不大容易看到的電影,抓緊時間觀看,資源隨時會消失......
閒話少說,直接看電影吧:
1《男人們的大和》
豆瓣 評分 7.0
《男人們的大和》是一部由佐藤純彌執導,松山健一、中村獅童、反町隆史等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05年12日17日在日本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艦上三千餘名年輕士兵與親人生離死別,與戰艦同歸於盡的悲慘往事。2007年,松山健一憑藉該片獲得第3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新人獎。
2《浴血華沙》
豆瓣 評分 7.5
《浴血華沙》是由揚·科馬薩執導, Józef Pawlowski、Zofia Wichlacz等主演的一部 劇情類型的電影。該片於 2014年7月30日波蘭上映。影片講述了沙起義戰鬥中最為勇敢的組織之一。他們見證了犧牲精神和英雄氣概,也看見了殘忍、背叛與謀殺的故事。
3《模仿遊戲》
豆瓣 評分 8.7
《模仿遊戲》是一部由莫騰·泰杜姆執導,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凱拉·奈特莉、馬修·古迪等主演的傳記、劇情、驚悚電影,於2015年7月2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講述了計算機天才艾倫·圖靈的傳奇一生,作為一位偉大的英國數學家及邏輯學家,圖靈曾在二戰期間破解德國著名的密碼Enigma,被譽為「計算機科學之父」的故事。2015年,格拉漢姆·摩爾憑藉該片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4《偷書賊》
豆瓣 評分7.9
《偷書賊》由布萊恩·派西維爾執導的劇情片,傑弗裡·拉什 、 艾米麗·沃森、索菲·內利瑟領銜主演。影片改編自澳洲作家Markus Zusak的同名暢銷小說,於2013年11月8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喜歡書並且偷書的「偷書賊」莉賽爾的故事
5《永遠的0》
豆瓣 評分7.5
《永遠的0》是由山崎貴執導,岡田準一,井上真央,三浦春馬,濱田嶽岡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日本戰爭劇情片。該影片於2013年12月21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5年在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中榮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八項大獎。
6《日本最長的一天》
豆瓣 評分6.7
《日本最長的一天》是一部由原田真人執導,役所廣司、本木雅弘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5年8月8日在日本上映。影片講述了二戰史上日本本土的最後一天發生的故事。2016年,本木雅弘憑藉該片獲得第3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7《開戰日》
豆瓣 評分7.5
《開戰日》是一部由Roni Ezra執導,喬汗·菲利普·阿斯巴克、拉斯·米克爾森主演的戰爭類型電影。於2015年03月12日在丹麥上映。影片講述在1940年4月9日,德國軍隊穿過國界進入丹麥境內。丹麥日德蘭島的自行車連隊和摩託車連隊是最先抵禦德軍進攻的丹麥部隊,在與德國軍隊實力懸殊極大情況下,不得不選擇撤退守城,最終淪陷政府投降的故事。
8《格爾尼卡》
豆瓣 評分6.2
這是一部以二戰為背景的影片,男主角是一個記者而女主角則是在政府審查部門工作,從職業角度看男女主角無疑是死對頭。這兩個人在西班牙一個叫格爾尼卡的地方相遇。
9《希特勒:惡魔的復活》
豆瓣 評分7.4
分別1-2部 注意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一般指希特勒:惡魔的復活
講述奧利地海關官員和其第二個妻子,也是其侄女的兒子希特勒從小到1932年掌權期間的故事。大概3個小時的片長,分為上下兩篇。1889年,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鎮一個公務員家庭。青年時期處於一次世界大戰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動蕩不安的亂世中,他的出現與崛起是希望的開端、還是災難的開始?這個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長大後卻指揮了德國軍隊大規模入侵各國,掀起了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10《朗讀者》
豆瓣 評分8.6
全球優質內容精選
導演:史蒂芬·道德利獲獎信息(26項獲獎和47項提名)2009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尤西獎 (2018)獲得:最佳音效設計、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化妝設計、人民選擇獎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Jussi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
11《無名戰士》
豆瓣 評分7.8
劇情簡介:1941年6月:被困在兩個專制政權之間,芬蘭別無選擇,只能與納粹德國結盟對抗其傳統敵人——儘管它始終設法保持民主。在二戰中幾乎無人知曉,一場反對蘇聯佔領的殘酷戰爭發生在遙遠的北方。當一個芬蘭步兵單位的士兵穿過卡累利阿的森林,奪回在1939年冬季戰爭中輸給俄羅斯的領土時,他們每個人都很快意識到戰爭的恐怖和無意義。除了他們的軍官,他們更關心勳章和個人榮譽,而不是他們的士兵的生命。一群不同的男人,都不認同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彼此和共同的事業——然而,他們因彼此之間和他們所愛的人之間日益增長的友情而變得更加強大。在巨大的個人犧牲和長期的戰壕戰爭之後,結果是不可避免的,以1944年9月的停火告終。
尤西獎 (2018)
獲得:最佳音效設計、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化妝設計、人民選擇獎
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Jussi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
12《諾曼第大風暴》
豆瓣 評分7.7
2004美國歷史,戰爭,二戰
本片記錄了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前90天緊張的作戰準備,同時描繪了點射的最高指揮官-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面對眾多分歧、困難極大的情況下,如何排除各種不利因素,指揮若定,最終取得勝利的情節。這場戰役也使他名揚四海,載入史冊。美國2004年羅伯特哈蒙執導的電視電影,老牌影星湯姆塞立克(《三個奶爸一個娃》)主演。他在片中表現不俗,影片並非以大場面的動作為追求,而是把鏡頭對準戰役雙方的指揮部,刻畫人物細緻,不失為二戰電影嘉作。
暫停一下好物推薦時間
作為影評劇評書評寫作者,在觀看影視書籍作品時,不能把自己混同於一個普通觀眾,而必須多一個心眼,多一番思考:假如我是專家、評委,我該如何評價它?假如我是同行、同事,我該向他學習什麼?假如讓我來拍攝,我該怎麼做?總之,你必須尋找內行人的感覺,逐步培養專業眼光,逐步完成角色的嬗變:觀眾——準行業人士——行內人——專家。觀後感常常寫的是這個電影讓我感受到了什麼,學會了什麼,重在教育意義;而影評則要寫的則是這個電影主要表達了什麼,運用了什麼手段,重在對藝術形式的評析。前者要求緊扣主題,聯繫實際抒發感受;而後者要求緊扣創作特色,分析其表達效果,分析它的形式是如何為內容服務的。簡而言之,所謂影評,就是要你以「內行」的眼光,講出作品的「門道」來。《刀與星辰》是一本令人非常驚豔的書,作者既是導演又是小說家,既懂武術又會畫畫,有自成體系的美學視點,對於電影的剖析的確超乎常人,文字引人入勝,角度又有獨到之處,跟著作者去看一部電影,赫然發現,那部電影其實很陌生,的確是看了,但是白看了。這是一種讓人挫敗,同時又充滿好奇的感覺,為什麼,以及怎麼做到像作者那樣,這吸引人不斷看下去。看完以後,估計你也會掩卷長嘆,幡然醒悟:原來電影可以這樣看,原來字可以這樣寫,原來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時代的烙印和環境的影響如此重要,原來努力重要,但也總還是需要機緣。寫影評文章,特別是批判類影評劇評書評文章,最要講辯證法,要全面處理各種關係,掌握好分寸,防止走極端。要充分肯定優點,而不要專門挑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分析作品當然可以講它的缺點,但必須掌握好一個度。有些年輕人眼高手低,用大半或全部篇幅講缺點,這就很不應該了。要知道,拿出來的電視片,除特殊情況外,都是好的知識產物,甚至是獲獎作品。正確態度應該是肯定優點,附帶言其不足,在措詞上、提法上也要謹慎,如用「美中不足」「瑕不掩瑜」之類。要有專業眼光,但不要亂用專業術語。有人太急功近利,剛接觸幾個專業術語,就忙不迭地對號入座,結果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只剩下「看鏡頭說術語」,變成「看圖說話」。初學階段似懂非懂,沒有十足把握就不要亂貼標籤。按照這個思路,成名已久的大導演,回過頭來寫影評,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不過且慢,有一部紀錄片《電影終極之戰》,正上演了這樣不可思議之事。片中薈萃了中外多部電影具有代表性的動作場面。而最讓人激動的是,擔任旁白解說的,是香港大導演徐克。看過電影不難發現,他所做的正是一個影評人的工作。他的選片非常獨到,旨在用每一部電影為一種銀幕戰鬥風格代言,盤點完善。有《臥虎藏龍》那樣飄逸瀟灑的古裝武俠,也有《精武英雄》拳拳到肉的時裝格鬥。他甚至選了一個女性掐架撕逼的銀幕典型,你肯定想不到是哪部片,因為徐克的評論是「亞洲人不喜歡拍這種。」你評論的方法取決於你要在哪種分析框架下進行論述。比如,分析影片的類型,包括尋找和確認模式—類型所固有的敘事、主題以及畫面。類型模式可以通過比較同類型但各有特色的影片得出。若你要分析一部電影如何與某一類型相關,你可以明確這種類型的模式是如何在影片中呈現的,或進行了怎樣的延伸。若類型模式變得過多,那麼影片可能會偏離本屬於的類型;但類型模式變得比較少或沒有效果,又意味著它不那麼屬於某一類型。解決了題材和結構問題後,下一個難點就是,從那幾個方面去分析?如何提煉出小論點?這個問題普遍感到頭痛,我們不妨由淺入深,從感性到理性,逐步學會提煉。下面提出一些選題供大家參考。1.主題方面。主體是作品的主要立意、中心思想。可以與相近題材的作品比,看哪個更深刻;也可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它有什麼現實針對性;還可分析標題是否精彩。2.人物方面。作品的主角是個什麼樣的人,形象是否鮮明突出,性格特點如何,作品用什麼實事來刻畫它,次要人物有什麼特點,與主要人物有什麼關係。3.選材方面。作品運用了什麼材料來表達主題,這些材料是否真實、具體、集中、詳略分明,那些材料特別典型,那些細節特別精彩等。必須強調,以上這些絕不需要、也不可能全部講到,只要選其中三四點特別突出、十分明顯的講。甚至可以知將其中一個方面,但必須講深、講細、講透,而且它們也必須提煉出小論點。實際上,分析法正是一般的教程上所講到的總----分---總的模式,中國影視編導網的影媒之光培訓班老師也經常講到這種方法,我們的教材中也有這方面的例文。採用這種方法應依據對於主論點進行闡釋的需要。對主論點進行必要的分析。採用分析法,一般是在主論點的基礎上,分解出若干分論點。這些分論點均是主論點的分支。同時又是對於主論點的論證。論者可以從若干分論點種確定幾個最具說服力的方面,作為自己重點闡述的對象。然後對各分論點分作並列的不同角度,集中平等的展開。形成與總論點等距離的關係。這樣就可以對各個分論部分進行論述了。在論述中,應當,把第一部分作為一個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小論文。所謂論證,主要從幾個方面去做,即論證分論點的正確性:論證上述論據的準確性:論證論點的特殊性:意即個性特色等。李道新說:「在影評的紛繁聲音中,觀眾也逐漸成熟,不再像過去一樣偏聽偏信。」所以,在打通專業態度與民間立場的同時,中國電影行業需要一種力量,能夠引領社會各界冷靜看電影、公正評電影,客觀地為好片點讚、為爛片號脈。中國電影評論肩負著助力中國電影崛起的責任,影評人應該用真實客觀的評論為觀眾提供觀影指導,使電影文化在大眾眼中呈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魅力,讓電影在成為大眾消費時尚的同時,滋養人們的心靈。評論家羅伯特·休斯曾說過:「人們將他們的歷史、信仰、態度、欲望和夢想銘記在他們創造的影像裡。」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承載了生活的喜怒哀樂,折射出人性的欲望與掙扎,也是創作者自身表明態度和傳遞信仰的一種方式。然而,不是所有的觀眾都能看出其中的深刻內涵,他們需要專業的解讀來幫助他們理解電影;對於大部分影迷而言,他們也有想要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這就是影評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隨著影評門檻的降低,各種各樣的影評文章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其質量更是良莠不齊,同質化現象也比較嚴重。一些只停留在劇情複述層面的劇透文章讓部分讀者有些反感,甚至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觀影之前,應帶上筆記本。電影時間很長,你會很容易忘記電影中的一些細節和重要部分。你可以先記下你在觀影時注意到的一些細節,寫評論時再回過頭來看。這樣在寫評論時非常起作用。但是,這並不是說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記筆記上。你只需簡要而又迅速地記下自己認為特別喜歡或不喜歡的部分,如背景音樂很差,演員裝扮很差,燈光很差這些部分。理論固然重要,但積累更重要。沒有好的積累,缺少看片量,就無法對常考電影有一個好的認識。影評,顧名思義,是對影視作品的評論,究其本質而言是一種議論文。議論文需要的論點、論據、論證,影評都需要。一般而言,影評主要針對兩方面:影片的內容與形式。影片的內容,一般指劇作內容以及影片衍生出來的主題內容。而形式則主要是指如何表現影片內容的視聽手法。劇作內容方面,可以評價影片的劇情、臺詞等等。主題內容方面,則可以評價影片的主題,比如張藝謀導演的《歸來》,很明顯地表達了對歷史的反思,這種反思你是否贊同,就可以結合影片內容進行分析。而視聽手法,則是評價影片的視聽表達手段,比如影片的畫面構思、聲音構思、剪輯手法等等。如果時間實在是不夠用,那也要多看一些電影的介紹。一部電影名字告訴你以後,你得馬上能說出導演是誰,導演是第幾代導演、導演的代表作品有哪些、這部電影的主題是什麼、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是最基本的。影評寫作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依賴寫作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因此,寫作者應該對如何更好的去理解影視語言高度的重視,只有將電影創作意圖理解了才能更好的表達,才能讓讀者更好的理解你的「表述」作品。
(2秒即可)
13《掠奪者》
豆瓣 評分暫無
上映時間:1965-01-01
劇情簡介 : 二戰中,菲律賓群島上還有最後一批遊擊隊員堅守本土,與日軍作戰。一隊日軍奉命尋找埋藏的金子,佔領島嶼,折磨包括修女在內的島上居民。為了搶奪金子,保衛國土,英勇的遊擊隊員與日軍及內部欲私吞財寶的叛徒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14《漢娜的戰爭》
豆瓣 評分 7.8
1988美國傳記/戰爭
導演:米納罕·戈蘭
主演:艾倫·伯斯汀/瑪魯施卡·迪特馬斯/安東尼·安德魯斯/唐納德·普利森斯
15《白色嚴冬》
豆瓣 評分 8.4
《白色嚴冬》是一部由彼特·納斯執導,魯伯特·格林特、大衛·克勞斯、斯蒂格·亨裡克·霍夫等主演的劇情類型電影,於2012年3月9日在挪威上映。影片講述了因飛機墜落而被困於白色荒漠之中的兩位英軍士兵、三位德軍士兵之間從敵人到朋友的故事。
16《驕傲歡呼》
豆瓣 評分 7.7
許多二戰影片故事主要圍繞在那些戰鬥英雄上面,描寫戰爭中的女性題材相對較少,被廣泛認知的就是那部由葛麗亞·嘉遜主演的經典影片《忠勇之家》。本片《驕傲歡呼》就把視角對準了二戰中那些與軍人並肩作戰的護士們;故事發生在1941年12月,一群美國護士從舊金山調到夏威夷,因為珍珠港時間的發生使他們改變航線,來到了菲律賓的巴丹,一路上那些年輕的護士們遭遇了人生中的喜怒哀樂,友情與愛情的相互交錯,同時也抵禦了敵人們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譜寫了一出可歌可泣,蕩起迴腸的英雄讚歌!**影片曾獲得奧斯卡四項電影大獎提名
17《女士及眾生相》
豆瓣 評分 無
1977法國愛情/戰爭 導演:亞歷山大·佩特羅維奇 主演:羅密·施奈德
18《嚴密監視的列車》
豆瓣 評分 8.2
19《無恥混蛋》
豆瓣 評分 8.6
《無恥混蛋》是一部由昆汀·塔倫蒂諾、伊萊·羅斯聯合執導,布拉德·皮特、梅拉尼·羅蘭、克里斯多福·瓦爾茲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9年8月21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在二戰期間,一群犯了罪的美國士兵原本將要被處以死刑,但是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政策,他們被允許戴罪立功——深入已被納粹佔領的法國去執行一項代號為「基諾行動」危險任務的故事。2010年,該片獲第54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電影獎、第36屆土星獎-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獎、第36屆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獨立電影獎;克里斯多福·瓦爾茲憑藉該片獲得第82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獎、第67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和第63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
20《鐵皮鼓》
豆瓣 評分 8.3
《鐵皮鼓》是由沃爾克·施隆多夫執導,大衛·本奈特、馬裡奧·阿多夫、安吉拉·溫科勒、達尼爾·奧勒布裡斯基等主演的電影,於1979年5月3日在西德上映。[1]影片講述了奧斯卡三歲時目睹成年人世界的醜惡,決心拒絕長大,反抗他的父母、納粹、舅舅、情人個人反抗史。該片於1980年獲得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21《希望與反抗》
豆瓣 評分 8.0
1943年2月,殘酷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呈現出膠著態勢。在慕尼黑,地下反戰組織白玫瑰的成員們正在加緊印發傳單,其中索菲(Julia Jentsch 飾)與漢斯姐弟兩人為響應不久前女學生們的行動,計劃將傳單散發到大學校園內,兩人冒著極大風險進入學校,在散發完畢時不幸被捕。蓋世太保摩爾負責審訊索菲,姐弟倆按照事先商定的串詞,拒絕承認自己與反戰傳單有關,並幾乎可以無罪釋放,但納粹的搜查發現了新的線索,形勢急轉直下,索菲開始將罪責攬到自己身上以掩護同伴們,經過反覆的交鋒,摩爾開始對這位堅定的女青年產生了些許理解和同情,但等待索菲的,終究是一場封閉的不公平審判…… 本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獲2005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等多項褒獎
22《血戰阿拉曼》
豆瓣 評分 7.6
電影,背景是發生在二戰期間北非的阿拉曼戰役,是一場舉世聞名的坦克大戰,其戰爭場面宏偉開闊、氣勢波瀾磅礴、戰略捭闔縱橫、戰術波詭雲密。而由史匹柏親自監製、恩佐.蒙特裡尼編劇執導的影片《血戰阿拉曼》,從一名義大利士兵的角度對這場經典戰役做出了獨到的解構。再現了戰場上的血腥殘酷、雙方最高指揮官的戰術交鋒、以及淹沒在黃沙血海下的累累白骨所折射出的種種人性……殺戮、友誼、信仰、背叛、愛情、生命、忠義、和平充斥在影片中,令人不禁動容。
汁源請公眾號主頁聯繫小編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