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傳媒集團四年轉型取得實效 改革,舍此別無他途

2020-12-15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知音傳媒集團四年轉型取得實效改革,舍此別無他途

凡井水飲處,便有《知音》。這是《知音》在發行量最高峰630萬份時,最常見的一種情形。

在2015年時,《知音》從最初的一本單刊已發展成為擁有9刊3報、13家子公司及1所高等職業教育學院的文化傳媒集團。但是,隨著數字閱讀的強力衝擊以及銷售網點的不斷減少,集團不少子報子刊出現下滑。不過,在2016年探底後,知音傳媒集團整體經營形勢又開始逐步回暖。也就在2016年,知音傳媒集團換帥,迎來了並無報刊出版管理經驗的劉學明擔任知音傳媒集團董事長。

經過4年的體制機制改革以及媒體轉型探索,到2019年年底,知音傳媒集團淨利潤達5500萬元;2020年年初現金存量超14億元,總資產達22億元。可以說,知音傳媒集團的轉型取得了實效。

不改革,難有成效

「隨著《知音》逐漸由一家雜誌社發展成一個集團後,管理模式沒有及時跟進調整,改革的步伐放緩甚至陷入了停滯的局面。」5月8日,劉學明受邀走上中國期刊協會主辦的期刊講堂,他直言不諱地談起了過去那個《知音》存在的問題。他認為,其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管控模式上,實行強總部、弱子分公司的運營管控模式,總部高度集權、強力管控,子分公司自主性弱、活力不夠;二是在績效薪酬上,「大鍋飯」現象普遍,缺乏激勵性。

因此,知音傳媒集團在2016年年底便開始醞釀,針對阻礙發展的突出問題,他們做出了3個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

首先是突出公司化改革,劃小核算單位,變運營管控為戰略管控,按照「授權到位、責任到位、考核到位、監管到位」的原則,對旗下13家經營單位賦予經營自主權、人事權和財務開支權,同時與各單位籤訂年度經營目標責任書,壓實經營責任。劉學明表示,通過劃小核算單位,實行事業部制或項目制,把責任壓實到每一家公司、每一個員工身上,同時授予相應的權利,充分信任他們,讓他們各盡其能、各展所長,是文化企業管理中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其次是推進薪酬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活力,打破「大鍋飯」,以崗定薪,多勞多得,減少固定薪酬,增加激勵薪酬,做到員工收入與崗位貢獻相匹配。對此,劉學明表示:「如果涉及體制性的整體改革暫時實行不了,不妨可以從薪酬制度改革這個切口進入,績效優先,讓幹事的人多勞多得,不幹事的人少勞少得。這種改革難度相對小一些,效果也比較明顯,有時甚至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最後是完成動漫公司股權改革,知音集團在2017年3月通過股權評估、掛牌交易的方式,引進湖北廣電等3家戰略合作夥伴,募集資金5.67億元,以動漫公司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文化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劉學明看來,混合所有制改革對於文化企業壯大實力、引進資源,特別是在推動體制機制變革方面,可以發揮很大作用。但同時他也提醒廣大文化企業,在目前環境下,具體實施時要認真研判,謹慎推進。

媒體轉型,從未停止

「雖然這幾年紙媒的衰落給我們轉型的壓力很大,但是在轉型探索的路上,我們態度一直很堅決,用的力氣也很多。」劉學明坦言,知音傳媒集團這些年從未放棄過轉型,在影視、短視頻、電商等領域都嘗試過,有一些成功,也有一些失敗,在一些項目上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劉學明對知音傳媒集團旗下4家媒體的轉型探索分別作了介紹和分享,這也代表著4種不同類型媒體的轉型形式。

知音傳媒集團母刊《知音》雜誌經過30多年的積累,其內容優勢和品牌優勢不能忽視,經過反覆論證後,大家一致認為,《知音》可以嘗試走線上轉型和融合發展之路。線上轉型的基礎是要有流量和用戶,所以《知音》雜誌近幾年先後搭建了「知音真實故事」「知音」「知音微刊」等新媒體平臺,並逐步形成了超過200萬粉絲的公眾號矩陣和短視頻流量矩陣。據劉學明介紹,《知音》雜誌近幾年還依託新媒體矩陣,著手布局了私域流量的培養和轉化,形成了近60個微信群,有3萬多活躍度高的用戶。在此基礎上,《知音》開始進行知識付費服務,依託知音多年形成的品牌影響力,開設故事源動力學院寫作培訓課程,授課老師都是有著多年編輯經驗的資深編輯,他們熟知故事的寫作技巧和平臺需求,因此受到學員們的普遍歡迎。目前已順利運營了10餘期寫作訓練營,並在荔枝微課、千聊、今日頭條等專業平臺上成功搭建知音課程的專屬課堂。

《知音動漫》的轉型則以內容生產和版權運營為重點,打造紙質出版、數字出版、動畫、遊戲、影視等版權增值的融合運營體系。從2018年開始,《知音動漫》成立了原創部,自己開發、生產全版權作品,經過一年多的開發生產,原創部已擁有53部全版權作品,並已經與騰訊、快看等平臺展開深度合作,作品版權總收入已達1200多萬元,其中有一部作品已開始遊戲轉化。另一方面,《知音動漫》不斷挖掘版權價值,利用自己的力量,開發「會動的漫畫」——動態漫項目,其開發的作品《鬥破蒼穹》第一季12集在優酷網獨家播出後實現盈利550萬元。2019年,其版權運營收入超過3700萬元。

走「大財經」定位的垂直細分路線,精準服務資本市場,是知音傳媒集團託管的《長江商報》轉型的辦法。《長江商報》原是一份區域綜合類的都市日報,因經營不善,連年虧損,曾累計虧損2億元之多。2016年年底,知音傳媒集團開始調整其辦報定位,明確《長江商報》姓「商」,力圖將其辦成一張服務全國資本市場的專業財經類報紙。經過3年的努力,該報成功從一張區域性地方報紙成長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財經報紙,2017年首次實現盈利100多萬元,2019年,全年利潤達1400萬元。

《新周報》是知音傳媒集團旗下的一份文摘類周報,月發行量曾超過200萬份,它的讀者主要以中老年讀者居多。該報的轉型是以長期積累的中老年讀者為基礎,創辦老年大學,轉型成為文化服務供應商,大力發展線下連鎖教育。劉學明表示,老年的線下教育市場需求很大,他們的設想是先辦好老年大學旗艦店,摸索出成功的辦學經驗後,將快速在湖北甚至全國進行複製,大力發展知音老年大學連鎖運營。

後疫情時代,應對有良策

創刊於1985年的《知音》雜誌,一直走著市場化之路,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劉學明坦言,知音傳媒集團無疑也受到巨大影響。那麼,該如何應對後疫情時代帶給期刊業的巨大挑戰?以後的道路該怎麼走?結合知音傳媒集團這幾年的轉型實踐,劉學明提出了一些個人思考。

首先,後疫情時代,隨著讀者閱讀方式和購買習慣的改變,傳統紙質刊物將進一步衰落,內容產業將加快向數位化轉移、向線上聚集。劉學明認為,這一趨勢不可逆轉,所以傳統紙刊要抓住最後的機會,利用品牌、內容、人才優勢,下定決心推進媒體轉型,「舍此別無他途」。

其次,轉型的路徑選擇至關重要,不能病急亂投醫。紙刊的轉型必須結合既有的資源特點,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劣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轉型路徑,「既要有發展前景,又要有現實可行性」。劉學明說,轉型方向最好是依託內容優勢,優先向線上轉,向新媒體轉,走知識付費、知識電商等線上之路,同時依託品牌、資源、讀者優勢,向相關業態拓展線下之路。

再次,轉型必須配套跟進相關的改革措施,沒有相應的體制機製作保障,轉型很難成功。改革最好整體性地改,真正以新媒體的運營為中心,大刀闊斧進行組織變革和資源配置。「局部的修正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會造成新舊部門的相互衝突或相互掣肘,最終往往新部門會敗下陣來,轉型無疾而終。」劉學明表示,薪酬制度是所有改革中最關鍵的部分,必須圍繞轉型核心目標,設計一套具有激勵性的薪酬績效方案。

最後,文化企業的轉型,人才是關鍵,一靠引進,二靠培養。「信任員工、尊重員工,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為他們創造幹事創業的氛圍,不要條條框框太多,不要指揮幹預太多,敢於放手,大膽授權。」劉學明說,「說不定就會帶來意外的驚喜。」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知音傳媒集團轉型階段性勝利,2019年淨利潤達5500萬元
    據悉,《知音》是知音傳媒最早的一本單刊發行於2015年,截止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擁有9刊3報、13家子公司及1所高等職業教育學院的文化傳媒集團。但隨著數字閱讀的強烈衝擊以及銷售網點的不斷減少,集團不少子報刊出現下滑。不過,在2016年探底後,知音傳媒集團整個經營形勢又開始逐步回暖。
  • ...江西新聞聯播以「抓大引強實現突破 產業轉型取得實效」為題對...
    【媒體看安義】江西新聞聯播以「抓大引強實現突破 產業轉型取得實效」為題對我縣進行宣傳報導 2021-01-12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社副社長龍新南會見斯裡蘭卡議會改革及大眾傳媒部部長
    摘要:新華社副社長龍新南6日在科倫坡會見了斯裡蘭卡議會改革及大眾傳媒部部長加亞塔·卡魯那提拉克,雙方回顧了兩國及兩國媒體友好交往的歷史,並就未來進一步拓展雙方媒體合作進行了探討。雙方會談結束後,在龍新南與拉特納亞克的見證下,新華社與錫蘭聯合報業旗下6家媒體續籤了新聞供稿合作協議。
  • 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既要「眼前一亮」,又要「順心順手」
    落實中央要求,各級各類媒體取得哪些進展成效?形成哪些規律認識?深度融合又有哪些發力方向?敬請關注「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專欄報導。透過這些直觀收穫,能夠基本勾勒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推進和深化融合的足跡,解構轉型與堅守的有機統一,也彰顯著建強新型主流媒體,建設新型傳媒集團的探索和成效。以影響力的構建為根本,壯大主流傳播矩陣,加快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內容為王,永不過時。
  • 商丘日報報業集團到周口報業傳媒集團交流全媒體融合發展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梁照曾 文/圖12月11日上午,商丘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張浩哲,京九晚報執行總編輯秦培林,京九晚報副總編輯潘中華、郭躍旗,京九晚報編委靳文慶、高亞華和商丘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採集部、編輯部、視頻部、房地產部、
  • 華鐵傳媒受邀出席2020上海國際廣告節,共話高鐵媒體助力品牌建設公...
    信任是品牌的基石華鐵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杜勁松受邀進行《信任是品牌的基石》主題演講。聚焦高鐵媒體無與倫比的傳播價值特性,共同探討疫情之後品牌們的破局之法和轉型之路,為行業發展注入正能量。榮膺「特別貢獻獎」華鐵傳媒受邀參加2020上海國際廣告節VIP歡迎晚宴暨精英獎頒獎典禮,以「引領、創意、實效」為核心理念,褒獎真正將創新與創意理念運用於商業運作和公益活動中且取得卓越成就的個人、企業和團隊。華鐵傳媒作為大交通媒體企業,承載和肩負著中國品牌國際化發展的重任。
  • 平煤神馬集團全資子公司啟動改革,成立裝備事業部穩步推進
    會上宣讀了集團黨委常委會會議關於成立裝備事業部的決定以及機械裝備集團初步改革方案。張友誼說,機械裝備集團的改革符合集團黨委提出的「1221」工作思路,也是今年集團推出「四項工程」中輔業自主發展的重要體現。
  • 黃國平走訪調研新文化傳媒集團和經佳文化產業投資公司
    11月11日上午,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黃國平一行赴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經佳文化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走訪調研,市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楊茜參加。在新文化傳媒集團董事長趙麗佳介紹了公司從房地產開發、投資到科技、文化產業集成服務商的轉型歷程,並暢談今後進一步在文化創意領域有所突破等設想。
  • 萍鄉市新聞傳媒中心、市傳媒集團組建成立
    (記者彭杉)9月4日,市新聞傳媒中心、市傳媒集團召開幹部大會,宣布新設立的市新聞傳媒中心、市傳媒集團領導班子成員任職決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聶曉葵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設立市新聞傳媒中心、市傳媒集團是市委從媒體融合發展大勢和推進機構改革需要作出的重大決定。市新聞傳媒中心、市傳媒集團領導班子和全體幹部職工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於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重要論述精神,因勢而謀、順勢而為,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決服從、堅決貫徹、堅決落實。
  • 凝心聚力守正創新 推動河南出版更加出彩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鳥瞰圖  作為我省文化產業的重要骨幹力量,近年來,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堅持「出版創造價值、價值引領產業、產業反哺出版」的發展理念,持續做強主業、做大產業,關聯跨界、內合外聯,轉型升級、融合發展,
  • 大河網絡傳媒集團新班子任命,王自合任董事長、黨委書記
    6月13日上午,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召開幹部會議,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有關領導出席會議並宣讀省委決定:王自合任大河網絡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韓嘉俊任大河網絡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孟磊任大河網絡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編輯。
  • 中鋼集團與歌華傳媒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摘要:12月12日,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歌華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市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工作局宣傳處處長熊衛松,中國傳媒大學傳媒博物館、校史館、圖書館館長潘力受邀出席籤約儀式。中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思偉,歌華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戴維在籤約儀式上致辭。中鋼集團黨委副書記張經華,紀委書記李榮庭,歌華文化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丹陽等參加籤約儀式。張經華、戴維代表雙方籤署協議。
  • 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 天津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取得重要成果
    內容提要:泰達控股旗下津聯控股攜手上實集團,舉行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籤約儀式,標誌著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泰達控股旗下津聯控股攜手上實集團,舉行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籤約儀式,標誌著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此次摘得天津醫藥集團股權的津滬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上實集團為參與天津醫藥集團混改專門牽頭成立的,註冊資本50億元。
  • 新文化擬變更實控人 轉型平臺型傳媒集團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新文化擬變更實控人 轉型平臺型傳媒集團⊙記者 滕飛 ○編輯 邱江新文化8月3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楊震華、渠豐國際與拾分自然(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拾分自然」)籤署《股份轉讓及表決權委託協議》,交易完成後,公司控制權將發生變更
  • 太重集團(大同)起重機有限公司籤約暨開工儀式舉行
    10月12日上午,由集團公司與山西歐科起重機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太重集團(大同)起重機有限公司籤約暨開工儀式在大同舉行,這標誌著集團公司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落地實施,必將為公司高質量轉型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 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簡介
    組配分類: 機構概況 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簡介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於2009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近年來,集團不斷推進媒體融合發展,著力構建新型主流媒體矩陣,不斷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穩步推進各項事業發展。集團目前擁有「兩報四網」。「兩報」——《嘉興日報》《南湖晚報》;「四網」——嘉興在線、城市新圖網、99號網站、嘉房網;擁有23個核心微信公眾號和「讀嘉」客戶端。
  • 【山東能源】龍礦集團黨委「包片抓點」制度收實效
    我的煤炭網>新聞>礦企資訊>【山東能源】龍礦集團黨委「包片抓點」制度收實效 【山東能源】龍礦集團黨委「包片抓點」制度收實效   龍口礦業集團 發布日期:2020-12-07 12:01:51
  • 童年記憶——知音漫客輝煌與沒落(上)
    在講述漫客消亡史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他的前世今生,1984年湖北婦聯創辦了應該名留青史的八卦雜誌《知音》,這本常年盤踞在父母床頭櫃且發行量穩居第一的情感雜誌,從一開始就是官方政府背景,憑藉官方本土推廣以及各種勁爆標題(女版龍傲天累讀物),使該雜誌很快就風靡全國婦女,「知音傳媒集團」便由此發家。
  • 淺談《知音漫客》的興衰史
    國內二次元的興起,《知音漫客》橫空出世在2006年,移動視頻設備如MP4等開始普及,人們擺脫了電視和光碟的束縛,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分享動漫。二次元群體迅速擴大,漫畫銷量連年猛增。作為婦女八卦雜誌《知音》的開創者湖北知音傳媒集團敏銳地感知到了商機,於是決定進軍二次元,創辦漫畫期刊。
  • 廣東時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揭牌
    11月18日,廣東時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傳媒集團)揭牌成立。  時代傳媒集團由廣東時代傳媒有限公司和廣東新周刊雜誌社合併組建而成,為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組建時代傳媒集團,是廣東省出版集團、南方傳媒貫徹落實中央加快媒體融合發展、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舉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