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SHJ再次刷新世界紀錄,轉換效率達25.11%

2021-02-08 漢能移動能源

日前,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認證,漢能SHJ太陽能電池,冠軍電池片全面積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5.11%,刷新了此前由其自身保持原世界紀錄。

漢能成都研發中心再次刷新高效矽薄膜異質結(Silicon Hetero-Junction,SHJ)太陽能電池的世界紀錄,其製備的冠軍電池片,全面積(M2,244.45 c㎡)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5.11%。相關數據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認證,刷新了此前由其自身保持的6吋矽片24.85%的原世界紀錄。

再次打破紀錄的漢能SHJ太陽能電池,採用的是ITO材料透明導電膜和絲網印刷電極,成本低、易採購,在降低量產成本、開拓市場等方面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此次技術突破,也是在使用量產設備和低成本量產工藝的前提下取得的,能夠很快用於大規模量產。


SHJ技術被稱為極具競爭力的下一代太陽能技術。基於這種技術生產的組件,具有極好的耐候性,使用壽命可達30年以上,同時還具有轉換效率高、性能穩定、無光衰、無電勢誘導衰減(PID)、高溫下功率輸出高等諸多優點,可廣泛應用於移動能源、發電綠色科技建築、地面電站、分布式電站、垂直安裝、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等項目上。

自2017至2019年,

漢能SHJ電池轉換效率穩步提升,

從22.85%至25.11%,均獲第三方認證


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副總裁,異質結事業部CEO徐曉華表示,漢能自主研發的SHJ技術,已經在四川雙流實現量產,該技術同時具有高效和低成本優勢,核心薄膜沉積設備已經完全實現國產化。


漢能異質結事業部成立不到三年,在SHJ太陽能電池領域已取得良好進展,漢能擁有SHJ太陽能電池產線生產及交鑰匙工程的完整智慧財產權。


他表示,在SHJ電池領域的突破,對漢能在光伏大規模地面電站市場和屋頂分布式市場業務布局有著重要意義。


漢能首席科學家、聯席首席技術官徐希翔博士表示,此次新世界紀錄的取得,是漢能異質結事業部,特別是成都研發中心全體員工、成都東騰和四川漢能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


十分感謝團隊,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執著奮進,敢於創新,繼續前行。


同時,他還對北京工業大學嚴輝教授、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王文靜博士及四川大學張靜全教授的聲援與支持表示感謝。


漢能成都研發中心成立於2011年,8年多來,在漢能首席科學家、聯席首席技術官徐希翔博士和李沅民博士(1958.10.11-2019.6.9)的帶領下,在非晶矽、微晶矽和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領域實現了大量創新和經驗積累。


研發團隊從一開始就以SHJ技術的大規模工業量產為目標,在量產設備上直接進行SHJ太陽電池的研發,極大地降低了研發到量產的資金及時間成本。


近兩年來,漢能SHJ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連續實現每年1%的提升。繼2019年8月打破由日本壟斷29年的世界紀錄之後,再次取得突破,轉換效率達25.11%。


至此,漢能在高效矽異質結電池領域,以及砷化鎵、銅銦鎵硒等薄膜太陽能領域,共保持六項世界紀錄及多項國際領先技術,進一步確定了漢能在高效薄膜太陽能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先地位。

成都研發中心克服了哪些困難,如何取得的突破,做過哪些「出乎意料」的嘗試?以下為「漢能移動能源」微信公眾號採訪徐希翔博士實錄:


可彎曲的漢能SHJ太陽能電池


與8月2日獲得6吋SHJ電池世界紀錄時相比,在技術上,這次有哪些突破?


我們這次的重心是改善電池鈍化層的性能和它的界面特性,提升電池的開路電壓,同時短路電流和填充子也略有提升。我們也改善了微晶矽摻雜層和透明導電膜的接觸特性。在這種情況下,電池效率比之前的24.85%提高到25.11%。


在目前比較艱難的局面下做研發,是不是也困難重重?


其實按照我們原本的計劃,今年奪冠有一個三部曲,年底的目標準備做到25.5%,但實際上可能很難了,因為資金確實緊張。原本我們還計劃用新材料做TCO薄膜,已經為此預訂了臺灣廠家的RPD設備,準備用IWO取代ITO,轉換效率可以顯著提升,可惜因為資金原因,對方沒能把設備發出來。我們還準備嘗試一些其他的工藝,例如HBC、銅電鍍等等,然而同樣因為資金問題,設備還沒有到位。新設備、新材料到不了,我們就只能在現有的條件下爭取有所突破。


我跟團隊說,我們現在是風浪中的小船,不管你是誰,水手長也好,大副也好,舵手也好,船長也好,水手也好,咱們要傾盡全力,衝出風暴區往前走,不要讓我們這個小船出問題。非常感謝到現在還在堅持專注於技術研發的團隊,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還沒有放棄,直到9月底送樣片到德國認證。由衷感謝這個團隊的每一位成員!

 

我們的SHJ電池,除了轉換效率,還有一個小突破,就是做到了柔性?



電池做薄了以後,就有一定的可彎曲性了,更接近薄膜太陽能電池。在厚度僅為53微米(0.053毫米,A4紙厚度為50微米)的矽片上,實現最高效率23.61%,我們做到了,這個數據是日本JET認證的,能在這麼薄的矽片上做到這個轉換效率,我不知道有其他團隊曾經做到過。那時我們6吋正常厚度的SHJ電池效率是24.4%,如果是現在,效率會更好一些。


做薄了以後,技術人員一開始不敢彎曲,說「那東西太脆了,會破」。我說沒事,戴好護目鏡和手套,去試試,你們去彎,彎到破為止,順便錄個視頻,告訴我什麼時候破的。兩個小時之後,我收到了鬱操的微信,說「震驚了」,因為矽片被彎曲到一個圓筒,但還是沒有破裂。

 

成都研發中心的團隊是您和李沅民博士一手帶出來的,雖然李博士在今年6月份離世,但是年輕一代現在是不是可以獨擋一面了?


說到李博士,我們的整個衝效率的三部曲,就是從5月18號,知道李博士病危開始的。其實我們一開始的目的是想給李博士爭點勁,但後來,他還是走了。我和李博士共事九年,他為了這個技術殫精竭慮,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才,他們現在逐漸成為研發的中堅力量。我們都不想看到李博士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況且,咱們還是可以繼續往下再走一走,不管怎麼說,漢能已經投入這麼多的資源和心血,厚積薄發,總要點時間。


(更多關於漢能成都研發中心、以及SHJ技術研發的故事,請參閱今日第二篇推送「為了那深愛的事業」。

相關焦點

  • 漢能讓波音平流層太陽能無人機「永飛」 薄膜電池技術行業領先
    答案指向漢能的砷化鎵技術。據介紹,「奧德修斯」的機翼表面、尾翼邊緣和垂直尾翼上均覆蓋了由漢能阿爾塔(Alta Devices)公司提供的柔性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極光首席技術官和無人駕駛飛機系統副總裁湯姆克蘭西表示,漢能阿爾塔公司提供的砷化鎵柔性電池陣列與複合表面板進行了整體固化以減輕重量,提高耐久性。
  • 漢能助力波音實現逆天無人機
    Alta Devices的砷化鎵(GaAs)柔性薄膜技術,始終是該領域研發及量產組件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且遙遙領先於同類產品,並被廣泛應用於衛星航天航空發電、軍品、通信等領域,是很多薄膜太陽能領域尖端技術工作者「可望而不可求」的夢想。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榜單中,Alta Devices是全球最具創新力的企業之一。
  •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打開APP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黃君芝 發表於 2020-12-11 15:29:53 數十年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市場的主宰者,但近幾年被「後起之秀」鈣鈦礦逐漸掩埋了鋒芒,後者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迅速上升至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25%的長期記錄。
  • 大面積有機光伏組件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摘要:德國科學家用26平方釐米的有機面板達到了12.6%的效率,204平方釐米的設備效率則達到了11.7%。據悉,雷射模塊的結構和新的高解析度的布局和工藝都很慢。 德國研究機構巴伐利亞應用能源研究中心、弗裡德裡希亞歷山大大學厄蘭根-紐倫堡,以及赫爾姆霍茲研究所厄蘭根-紐倫堡可再生能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有機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據說已經實現了兩項轉換效率記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的26.14平方釐米的組件有12個電池串聯,實現了12.63%的認證效率,超過了東芝之前創造的9.7%的世界紀錄。
  • 阿里達摩院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水草 2020-12-18 23:00 導語 近日,阿里達摩院再次刷新世界紀錄!阿里達摩院自主研發的求解器MindOpt二度刷新世界紀錄,在國際權威測評中再獲線...
  • 再次刷新世界紀錄,德國德盾實力詮釋金庫級安全性能!
    摘要:德國德盾安全門以連續承受飛踹150次的成績,刷新世界紀錄,以實力詮釋金庫級安全性能!  10月25日,安全門行業傳來捷報:德國德盾再戰世界紀錄獲得成功,以連續承受飛踹150次的成績,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世界上承受連續飛踹最多的安全門」這項世界紀錄,並在現場、京東及網易直播間203萬人共同見證下,將原世界紀錄由100次往上提升了50次,再次刷新歷史,成為4個月內連續創造並刷新世界紀錄的安全門唯一品牌,在行業內絕無僅有,成為一大傳奇。
  • 發電效率、裝機容量、供熱規模同時刷新世界紀錄!揭秘全球最高效燃氣電廠
    事實上,選用西門子SGT5-8000H重型燃機作為「引擎」的Lausward電廠確實堪稱業界的「頂級超跑」,用無可爭辯的數據刷新著多項世界紀錄,特別是高達61.5%的發電淨效率、603.8兆瓦的發電裝機以及300兆瓦的供熱規模均為世界同級電廠之最。近日,《中國能源報》記者赴杜塞道夫,實地探訪了這座在多個維度領跑世界的現代化電廠的特別之處。
  • 這個省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在30.25萬平方千米的三江源實施100天純清潔能源綠色供電,青海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青海——全國清潔能源裝機佔比最高的省份  長期以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佔大頭,其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 山東港口青島港裝卸效率再破世界紀錄
    4月15日,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連鋼創新團隊」再創佳績:在「德翔佛森堡」輪作業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44.6自然箱/小時,再次刷新由他們自己創造的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目前已創造了單機最高作業效率44.6自然箱/小時的世界紀錄,超過全球同類碼頭50%以上,作業效率全面超越傳統人工碼頭,增強了山東港口、青島港在全球的商業運營競爭優勢。2019年11月28日,集合了山東港口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全球首創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等6項全球首創科技成果的全自動化貨櫃碼頭二期項目投產運營,再次以中國「智」造、中國創造向全球港航業奉獻了「中國方案」。
  • 塵封15年紀錄告破!烏幹達超新星刷新萬米世界紀錄
    北京時間10月8日凌晨,來自烏幹達的中長跑新星約書亞-切普特蓋(Joshua Cheptegei)10000米跑出26分11秒00,刷新了塵封15年的萬米世界紀錄,把貝克勒的原紀錄一舉提高了
  • 幕後推手解密漢能神話起點:發家「三步走」
    4月11日,陳石以助理研究員身份,進入漢能集團核心機構、可與李河君「直接對話」的智囊團隊——戰略管理部。 不過此時的李河君眼中,不可能有陳石的位置。煤化工項目還在繼續推進。 2007年,除了浙江、廣東、雲南的水電站外,漢能還還擁有江蘇如東、寧夏賀蘭山兩座風電場。
  • 中遠海運特運重吊船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3月25日,中遠海運特運「大三」系列重吊船大康輪在江蘇太倉港成功將8臺橡膠輪胎門式起重機(RTG)順利裝船,這是繼2014年該公司大德輪首航滿載7臺RTG,創造世界同類型船舶一次性裝載RTG整機數量最多紀錄後,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 印度確診超465萬,再次刷新自己保持世界紀錄,單日新增近10萬例
    在接連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後,過去的24小時中,印度再次創下了激增97570例的紀錄,至此,印度累計確診總病例已達460萬,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美國。新增1201例死亡患者後,印度國內的累計死亡人數已達77472人,死亡率雖然相對較低,但也是全球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印度衛生部的數字,在總數攀升至4659985例後,印度康復患者超過360萬,現存活躍病例為958316例。
  • 漢能私有化或將引發資本市場蝴蝶效應
    其創新價值在外界看來,堪比香港資本市場「25年來最大力度改革」——打破「同股不同權」的上市限制,此舉在國內科創板預期不斷上漲,國家大力支持民營企業、高科技企業發展的大勢下,或將引發蝴蝶效應。  一、「另類」私有化  2019年5月18日,漢能在北京總部舉辦了一場特別股東大會。
  • 世界紀錄再次刷新!太陽能電池的研發取得革命性的突破!
    太陽光電的發電原理,是利用太陽電池吸收0.4μm~1.1μm波長(針對矽晶)的太陽光,將光能直接轉換成電能輸出的一種發電方式。當然,在這種能量轉換的過程中,離不開一種特殊的裝置——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主要由玻璃、EVA膠膜,晶矽電池片、EVA膠膜、背膜、接線盒以及邊框等組合完成。具體排列方式如下圖所示.
  • 李子柒刷新世界紀錄,「走紅」英文怎麼說?
    李子柒再次刷新金氏世界紀錄!今天我們來進一步學習一些有用的英語。金氏世界紀錄官方微博2月2日宣布,1月25日,中國短視頻博主@李子柒 以1410萬的YouTube訂閱量刷新了由她創下的「最多訂閱量的YouTube中文頻道」的金氏世界紀錄稱號。
  • 李子柒刷新金氏世界紀錄,相關英文怎麼說?
    2021年1月25日,短視頻博主@李子柒再次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 47.6自然箱/小時 山東港口「連鋼創新團隊」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12月17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連鋼創新團隊」再創佳績:在107#泊位「德翔普南」輪作業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47.6自然箱/小時,全面超越今年4月份創造的44.6自然箱/小時的驕人成績,第六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世界紀錄。
  • 極限挑戰創9段,年度4次刷新紀錄!
    極限挑戰創9段,年度4次刷新紀錄!12月13日江漢石油工程井下測試公司JH-YL106酸化壓裂隊在焦頁18擴平臺單日完成9段壓裂施工創集團公司頁巖氣井壓裂單機組單日施工段數最高紀錄這是該公司今年第4次刷新此項紀錄了~
  • 三重防水保護的漢能漢瓦,叫板特斯拉!同樣顛覆全世界屋頂!
    漢瓦的五層工藝結構漢瓦將輕薄、高效、柔性的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晶片通過內外雙層的夾膠封裝工藝,精密封裝在透光度超過91.5%的玻璃內層中,最大限度地保持薄膜太陽能的高轉換率特性,又滿足建築的整體性和審美設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