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領導人與民意代表選舉結果揭曉後的第一個股市交易日,島內觀光股一開盤就在利空衝擊下多檔重挫,旅行業與飯店股股價也幾乎全倒。臺灣「大華網絡報」18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人韋灝文章指出,這透露出島內市場對蔡英文連任後看衰觀光產業的悲觀預期。而這個訊息也顯示,島內相關業界憂慮未來4年在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之下,兩岸僵局恐難以化解。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過去3年多以來,由於蔡當局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甚至自去年1月起,還扭曲抹紅「九二共識」,又採取一系列「去中國化」的政策措施,「做而不說」為「臺灣獨立」鋪路,導致兩岸關係冰凍、協商對話停擺、臺海情勢動蕩。
面對選後新局,島內業界對兩岸旅遊市場走出冰冷寒冬,似已不抱任何期待。據估計,今年1月大陸遊客來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至2萬人次。
事實上,蔡英文自2016年上任後,選擇「聯美抗中」政策路線,不但使得臺灣因甘為美國對抗中國大陸的馬前卒,在國際上寸步難行,也衝擊島內經濟發展,尤其是觀光旅遊業受到嚴重衝擊。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指出,去年8月以後,大陸遊客來臺縮減了100萬人次,觀光產值損失350億元新臺幣,而蔡英文當局推動的「新南向」產值偏低,根本無法彌補缺口,他憂心忡忡的說:「臺灣有200萬觀光從業人員,也就是200萬個家庭會受到影響,蔡英文當局豈能等閒視之?」
這次大選結果顯示,儘管蔡當局錯誤的兩岸政策在過去3年多始終未獲多數民意支持,民眾生計因而陷入困境,民怨沸騰,卻不敵蔡英文與民進黨操弄「抗中保臺」的選戰策略,激化了選民投票行為;而蔡英文的高票連任,更讓那些期待通過選票突破兩岸僵局的民眾,憂慮盼不到蔡當局未來調整兩岸政策的可能性。
果不其然,就在選後第四天,蔡英文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稱「臺灣沒有需要再宣布自己是『獨立國家』」「任何時候都無法排除戰爭的可能,對中國(大陸)來說,侵略臺灣或是試圖侵略臺灣,將付出很大代價」。這項被認為比過去更明確、更直接、更強硬的最新宣示,使得臺海情勢不僅未因選舉結束而出現緩和的跡象,反而是衝突對立升高,更加的嚴峻。
蔡英文在勝選連任當晚曾公開保證,「不會因為勝利就忘了反省」,也強調「沒有投票給我的人,對我的表現不滿意,未來4年會拿出更大的誠意來獲得認同與信任」,並呼籲「放下對立,擁抱我們的家人」。言猶在耳,蔡英文卻在外媒採訪中,拋出可能惡化兩岸僵局的「震撼彈」,所謂「誠意反省、認同信任、放下對立擁抱……」霎時間都成為虛幻的空話。大選後股市第一個交易日,島內觀光、旅遊、飯店類股的全面重挫,只是反映了它們對兩岸關係持續緊繃有著更靈敏的嗅覺而已。
延伸閱讀:
蔡英文竟稱兩岸不排除開戰風險,大放厥詞!遭島內網友痛批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13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發布近日專訪蔡英文的部分內容。蔡英文聲稱臺灣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宣布「獨立」的需要,並大放厥詞,兩岸不排除開戰風險。
對此,前「立委」蔡正元在臉譜網(facebook)質疑蔡英文「戰爭準備好了?」。但是從來沒聽說過便宜的戰爭,可能蔡英文覺得很便宜吧!如果戰爭不但不便宜而且很昂貴,那就好好準備吧!看看海峽兩岸,誰比較付得起戰爭的昂貴代價!有臺網友附和蔡正元,認為蔡英文勝選得意忘形,有人要上戰場嗎?
國民黨對此回應,蔡英文應思考如何降低兩岸衝突誤會,及思考讓兩岸保持和平發展的長久之計。好好向民眾說明臺灣未來的定位和經營兩岸關係的實際構想。
蔡英文稱臺灣「獨立」惹眾怒,究竟想幹嘛?國臺辦警告不要自我膨脹
針對蔡英文日前接受英國BBC訪問涉及兩岸關係的談話,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表示: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臺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妄圖挑戰這鐵一般的事實,只能碰得頭破血流,落得身敗名裂。我們警告民進黨當局領導人,不要自我膨脹,誤判形勢,進一步製造臺海緊張動蕩,把臺灣帶向危險的境地。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如磐石,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外交部回應
蔡英文接受BBC採訪,竟稱臺灣已經「獨立」和中國是兩個國家,1月15日,外交部對此作出回應。
問: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接受了BBC的採訪。她表示臺灣已經「獨立」,臺灣和中國是兩個國家。你對她有關言論作何評論?
答:兩岸關係的問題,你應該向國臺辦詢問。我可以告訴你,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來源:綜合中國臺灣網、央視新聞 長安街知事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