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嘉定,最為出名的公園便是上海五大園林之一古漪園,這裡終日遊客人滿為患,然而,在嘉定還有兩座雖不太顯眼,卻能與古漪園媲美的園林景點,它們分別是秋霞圃和匯龍潭。匯龍潭去過一次,景色相當不錯,秋霞圃倒是尚未去過,趁著去嘉定拍紫藤花的時候順路去看一看,同為上海五大園林之一的秋霞圃,到底如何。
秋霞圃正門在嘉定東大街314號,看上去門面不大,門前兩側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由此便可推斷秋霞圃還是有點歷史的了。
據介紹,秋霞圃始建於明弘治十五年,是明代工部尚書龔弘的私人花園,後來一度賣給徽州鹽商汪氏,最後又歸還給龔家。然而到清初時期由於龔家的沒落,汪氏後裔將龔家宅園與汪氏宅園合為汪氏園。而現在我們所見到的秋霞圃,和很多蘇州園林一樣,是時間推移改建與累積的結果。現在自然劃分為四部分,西部桃花潭景區(原龔氏園),北部的清鏡塘景區(原金氏園),東部的凝霞閣景區(原沈氏園)及邑廟景區。
從秋霞圃南門入園,先是到園林東南的邑廟景區,這裡的建築大多為清代光緒年間重建的遺存,按照布局,分為大殿、工字廊、寢宮等等。
說起邑廟,其實就是城隍廟,秋霞圃是需要購買門票進入的,每人十元,買了門票後,可以免費領取一束香,這束香就是用在此處,各位可以在此完成心願後,慢慢開始遊玩。
秋霞圃有一點非常出名,那就是楓葉,每到秋季時節,裡面的紅楓盡染園林,非常適合來賞楓攝影。不過現在是夏初時分,就看不到滿園紅葉的壯觀場面了,儘管如此,眼前的楓葉大都綠意蔥蔥,但是還是被楓樹的規模給驚到,裡面的楓樹除了多,而且都很大,枝葉繁茂而且低垂到幾乎觸地,景色照樣美不勝收。
再往北行,沿著清靜塘水路前行,這裡建築物不多,水岸蜿蜒曲折,西面是青松嶺,是個堆土而成的小山丘,上面植有青松、紅楓、白玉蘭、臘梅等樹木,又建有假山瀑布和涼亭,是納涼小憩的好去處。從折橋望向一牆之隔的桃花潭與凝霞閣景區,牆那邊景物漏出一角半邊,很是令人期待。
再沿著水岸行至西部桃花潭區,這裡的亭閣軒堂,都以桃花潭為中心,或築於山上,或構於潭邊。而池上草堂形似舟揖,在此處可賞桃花潭美麗秀色,。
最終進入東部凝霞閣區。眼前的景色也從疏闊的郊野水塘石橋小舟,變成了玲瓏精巧的山林亭軒,園內院廊相連,種植大量樹木及花草,景色分外好看。
其實秋霞圃園林不大,佔地也就40多畝,屬於小巧玲瓏型,她布局合理、樹種繁多,亭臺樓閣穿梭其中,顯得十分雅致,讓人始終沉浸在詩情畫意中。
面前的秋霞圃,本來就安靜的園林,現在更安靜了,尤其是工作日,只有三三兩兩前來閒逛賞景的遊人,可惜現在的時節,未能欣賞到更多的美景花卉。臨走時,整個園林都在飄著柳絮,漫天漫地,連池塘也是,雖然覺得風雅,美妙,但是敏感體質者慎入。
注意點:由於現在這個時期,進入秋霞圃需要在門口登記信息,出示身份證與健康碼,測量體溫後進入,也希望前去遊玩的朋友能夠積極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