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皇家芭蕾舞團來華詮釋「丹麥流派」(圖)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丹麥皇家芭蕾舞團來華詮釋「丹麥流派」(圖)
2016-06-14 20:30: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14日下午,國家大劇院舞蹈藝術總監趙汝蘅、丹麥皇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尼古拉·胡貝於此間新聞發布會上宣布,6月16至19日,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將登臺國家大劇院,呈獻完整版的「鎮團之寶」,詮釋舞團一直以來守護的傳統與大膽的創新。

  始建於1748年的丹麥皇家芭蕾舞團是世界上能將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芭蕾作品完整延續至今的舞團中的佼佼者,並始終堅守著「丹麥民族傳統優秀繼承者」的使命。即便在今日的哥本哈根,觀眾仍然有幸得以欣賞到百年前最原汁原味的創作風格。

  1829至1877年,芭蕾大師布儂維爾擔任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團長和舞蹈學校的指導。在長達半個世紀的任期內,重新整理組織芭蕾教學體系,先後創作了《仙女》、《拿波裡》等五十多部作品,集中展現了丹麥芭蕾悠久傳統的核心要義和不朽瑰寶。他汲取北歐的文學特色和啞劇表演中「最迷人之處」,創立了被譽為"真正用足尖舞蹈芭蕾"的丹麥學派。

  國家大劇院舞蹈藝術總監趙汝蘅說:「丹麥學派訓練體系的腳下規則很細緻,丹麥風格看上去沒有俄羅斯風格的粗獷與豪放,但是有它自己的味道。」相比中國觀眾比較熟悉的俄羅斯芭蕾,丹麥芭蕾風格更為典雅、精緻,將為觀眾營造一個充滿張力和親和力的童話般的浪漫空間。

  八年前,剛過不惑之年的尼古拉·胡貝走馬上陣,成為丹麥皇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率舞團首次訪華即帶來被譽為「鎮團之寶」的典藏劇目《仙女》《拿波裡》片段,許多中國觀眾在驚喜之餘也表示意猶未盡。6月16至19日,尼古拉·胡貝率團再赴國家大劇院,終於將呈獻完整版的芭蕾巨製,包括《仙女》、《拿波裡》以及由美國芭蕾大師巴蘭欽編創的《主題與變奏》。

  出生於哥本哈根的尼古拉·胡貝與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的結緣始於1978年,1984年成為舞團見習演員,四年後即晉升為首席舞者,旋即又獲聘紐約城市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很快,胡貝便在國際舞壇打響了名聲,直至2008年宣布告別舞臺。卸下明星舞者光環的胡貝開啟了一段新的藝術生涯,在編導領域大放異彩。胡貝與眾多世界級編舞家密切合作,其豐富的創作無一不在向古典大師致以現代的敬意。他感慨道:「在我看來,舞者需要立足過去,立足傳統這個美妙的基石來重新審視、組合併重振舞蹈,從而使傳統芭蕾具有現代氣息並煥發出勃勃生機。我們這樣做不僅是為了舞者、也是為了觀眾著想。這是劇院,不是博物館畫廊。」

  「《仙女》《拿波裡》都擁有個性鮮明的人物角色,它們本身就是童話。而舞者要保持作品的流暢優美其實非常難,舞者必須具有一流的舞蹈技法才能駕馭丹麥這種舞蹈風格,」胡貝說。

  此番中國行,舞團將以超豪華的演出陣容亮相,明星首席舞者悉數上陣,既有「身經百場」的舞團老將如艾米·沃森、烏爾裡克·伯基耶爾、蘇珊·格萊因德等,也有許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新鮮面孔。6月18至19日上演的「鎮團之寶」《仙女》更是被譽為「芭蕾史上至純至美的一部作品」。飾演「仙女」的蘇珊·格萊因德說:「這是多少首席舞者渴望得到的角色,而我現在正跳著自己夢寐以求的片段。對我來說,《仙女》可以說就是一個字『愛』。」(完)

相關焦點

  • 丹麥皇家芭蕾舞團首次大規模訪滬 攜兩部鎮團之寶
    原標題:丹麥皇芭將在滬演繹純正足尖芭蕾  東方網4月2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本周,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將首次大規模訪滬,同時攜帶兩部代表作《拿波裡》和《仙女》的完整版來到東藝。  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創建於1748年,在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芭蕾舞團中位列第三,同時它還是當今世界上以「皇家」命名的芭蕾院團中年代最為久遠的舞團。
  • 中國同丹麥的關係
    上海木偶劇團、武漢京劇團、河南雜技團、廣東雜技團、西藏歌舞團等先後赴丹演出,丹特裡多努斯合唱團、皇家芭蕾舞團也曾來華訪問。此外,兩國還多次舉辦電影周、藝術展等文化活動。1997年,丹授予新中文版《安徒生全集》譯者林樺丹麥騎士勳章和1997年度安徒生獎。1999年5月,中丹籤署《1999-2002年中丹文化、科學、教育合作計劃》。
  • 會講故事的丹麥芭團回京演出《拿波裡》
    時隔8年,那支曾在北京奧運會開幕第二天就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著名舞團——丹麥皇家芭蕾舞團歸來。今晚,這支古董級舞團將拿出它的鎮團之寶——芭蕾歷史上浪漫主義時期的經典名作《拿波裡》奉獻給首都觀眾。    提到丹麥不能不提安徒生,而提到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則不能不提布儂維爾。
  • 你的曲奇餅乾是「丹麥皇家御用」嗎?
    目前在曲奇類產品市場上, 「藍罐曲奇」、「皇冠曲奇」兩個品牌頗受國內消費者歡迎,兩者在產品包裝、裝潢上相差無幾,均使用丹麥皇家御用等宣傳語,使消費者們「傻傻分不清」。日前,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二審審結了這起「丹麥皇室御用」曲奇之爭,認定皇冠曲奇產品產地、質量的廣告宣傳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虛假宣傳行為,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 在丹麥皇家花園裡過中秋佳節
    喝著由哥本哈根大學兩位丹麥女孩支援服務者遞上來的濃濃香茶,品一口各種口味的中國月餅,完全融入了中國傳統中秋佳節的感受中。一位75歲的丹麥婦女安娜三代人一起來腓德列堡皇家花園.安娜激動地說「第一次感受中國中秋節活動,令人產生對中國的嚮往,中國文化富有人情味,今後一定去中國實地旅遊看看!」皮特是一位小學生,他是跟媽媽一起來參加活動的,他興高採烈地說:「中國的節日很熱鬧,我長大後要去中國上學、就業。」
  • 丹麥就是童話的國家
    丹麥是童話的國家,除了安徒生與哥本哈根海邊憂傷的小美人魚雕像,也不要忘記了樂高玩具也是屬於丹麥。哥本哈根這座繁華而注重環境的城市,是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之一。丹麥在公元9到11世紀逐漸形成統一的王國。11世紀開始逐漸向外擴張,並徵服了英格蘭和挪威。1219年,丹麥國王曾經為教皇遠徵利沃尼亞的異教徒,國王瓦爾德瑪二世帶領在戰況不利下祈禱勝利,一面紅白十字的旗幟從天而降,頓時丹軍士氣大增,戰況亦大為好轉,這面旗子成為了丹麥國旗。
  • 皇家攝影師鏡頭下的丹麥王儲殿下——走進北外
    9月27日,正在中國北京訪問的丹麥王儲腓特烈殿下到訪北京外國語大學,與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彭龍就丹麥研究中心的相關事宜進行了探討。跟隨訪問的中丹文化交流活動組委會顧問、丹麥皇家雜誌常務副社長、丹麥皇家攝影師、北歐時報丹麥分社社長彭忠民先生用鏡頭記錄下啦王儲腓特烈殿下的北京時刻。
  • 皇家哥本哈根之丹麥之花
    關於皇家哥本哈根工廠在1790年至1802年間提供的丹麥植物整套餐具,它與其他古老而傑出的工廠生產出的傑作一起並駕齊驅,比如1778年為葉卡捷琳娜二世製作的華麗的塞弗爾低溫瓷器套具,包含了750件,耗資約13200英鎊。
  • 當年火遍全網的丹麥女孩,現因長得太美麗,被男友禁止單獨外出
    01六年前,第一次看到「丹麥天使」的絕世容顏時,筆者心底浮現的是辛棄疾的詞句:「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這個女孩來自丹麥,說起丹麥相信大多數人還是聽說過的。本來,這只是北歐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國,國土面積4.31萬平方公裡,人口僅562.8萬,雖然GDP高,國內很發達,但畢竟離中國太遠。真正讓丹麥聞名世界的還是其「童話王國」的稱號,只因為那裡曾出了一個安徒生。
  • 6年前,因為太漂亮在中國走紅的那個「丹麥天使」,如今怎樣了
    提起丹麥,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如果不是著名的安徒生童話,也許丹麥不會被人們所注意。歷史上的丹麥人以善航海著稱,現代的丹麥人則以愛讀書著稱。當"丹麥天使"出現在國內節目的舞臺上時,不少網友稱讚她的美貌堪比安徒生的"美人魚"。經常上網的人一定記得她,她的名字叫Cissel Boye Rasmussen,6年前她才14歲。西塞爾來自丹麥斯特魯爾,他的出生日期很有趣:2000年1月1日,千禧年的開始。
  • 14歲走紅中國的「丹麥天使」,因太美,泰國男友不準她單獨出門
    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出爐後,丹麥在其中排名第三,丹麥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極其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貧富差距極小;並且因為《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衣》、《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等這些安徒生(1805年出生在丹麥歐登塞城)的童話,丹麥也有了「童話王國」的稱號。
  • 丹麥: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瓷,相當於中國的官窯
    白底藍花,丹麥的皇家哥本哈根瓷像極了中國的青花瓷,藍色是皇家哥本哈根專業畫師擅長使用的顏色。群青藍就是彩繪於皇家哥本哈根經典唐草系列餐具的色彩。18世紀是中國青花發展的巔峰,當時,歐洲瓷廠向中國需求靈感,從中國進口大批大批的瓷器,對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繪製傳統具有很深的根源,皇家哥本哈根的創辦者Frantz Heinrich Müller,從中國進口以菊花為主題的瓷器到丹麥,在丹麥發展並創作成群青藍的圖案。
  • 丹麥女王訪問上海遊覽黃浦江 感慨中國變化巨大(圖)
    昨天(4月28日),在乘船遊覽黃浦江後,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結束了她的5天訪華之旅。「35年前我來上海時去的是浦西,那時候浦東還是一片農田。」上一次來華,她39歲;這一次,已是74歲。亨裡克親王已經80歲高齡。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於丹麥而言,中國非常特殊,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規模、燦爛的歷史以及獨一無二的文化。
  • 6年前,因為長相出眾在中國走紅的那個「丹麥天使」,如今怎樣了
    提到丹麥,國人聯想到的多半還是安徒生(漢斯·克裡斯汀·安徒生),如果不是《安徒生童話》太有名,也許丹麥並不會為國人所注意。歷史上的丹麥人以擅長航海聞名,而現代丹麥人以喜愛讀書聞名。當「丹麥天使」出現在國內節目的舞臺上時,眾多網友盛讚她的美麗堪比安徒生筆下的「美人魚」。經常上網的人一定記得她,她的名字叫西塞兒·博耶·拉斯姆森,6年前在國內走紅時,她只有14歲。西塞兒來自丹麥的斯楚厄自治市,她的出生日期很有意思:2000年1月1日,千禧年的開端。
  • 曾經「美如天使」的丹麥女孩,如今六年過去,卻讓大家失望了
    六年前丹麥天使顏值驚為天人,六年後顏值下線,網友:「從女神長成了正常人的感覺。」長大顏值依然在線的人不在少數,也有人長大後「長殘」了。2014年5月,六年前的湖南衛視,播出的《天天向上》節目中,有這麼一期丹麥皇家芭蕾舞團來到節目裡,當時的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給很多觀眾朋友留下了印象。
  • 丹麥王儲妃瑪麗參觀丹麥國際軍事信息中心
    《丹麥皇家》《中國新媒體信息網》2020年9月17日哥本哈根聯合報導.(記者:彭忠民、朱小軍) 9月17日,丹麥王儲妃瑪麗參觀了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卡斯特雷特的丹麥國際軍事信息中心。
  • 丹麥文化大臣:蘇軾安徒生很相似
    1987年,她被選為丹麥社會自由黨派代表,入駐丹麥議會,並於1993年-2001年間擔任丹麥經濟事務大臣。2007年,瑪麗安娜辭去她擔任了13年之久的丹麥社會自由黨議會核心小組組長一職。但四年後,她再度出任同一職位,並於2012年就任丹麥文化大臣。2014年10月,「丹麥在華文化季」於北京開幕,瑪麗安娜到訪中央美術學院,為名為「小童話,大未來」的丹麥文化季揭幕。
  • 丹麥媒體爆猛料:美國濫用與丹麥的情報合作,監視丹麥和瑞典
    圖為丹麥廣播公司這一深度報導的原文根據該報告的說法,美國國安局濫用與丹麥的情報合作,對丹麥實施了涉嫌違法的間諜行為,一邊大量搜集了所有途經丹麥的通訊光纜上的隱私數據和信息,一邊還對丹麥國內的政府機構和企業實施監控。
  • 丹麥皇家的藝術寶庫,展示著斯堪地那維亞王朝的百年榮耀
    阿美琳堡就是丹麥王室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皇宮。1794年克裡斯欽7世統治時,克裡斯欽堡發生了大火,使得皇室成員們不得不遷移到阿美琳堡避難。隨後,腓特烈五世決定將此建造成洛可可風格的建築,於是,本是四棟貴族公館的阿美琳堡一躍成為了富麗堂皇的宮殿。
  • 二戰時儘管丹麥不到一天投降 但丹麥海軍的反抗超乎想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1940年4月9日,丹麥在一天內便向德軍投降。從這一刻起納粹德國開始佔領了這個國家。在德國人的控制下,丹麥組建了一個受德國人控制的政府,並允許丹麥保留軍隊。丹麥武裝部隊的人數約為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