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一生中,有將近80%的時間都在等主人。
今天的故事要從2012年說起……
當時,臺灣張小姐在家附近偶遇一隻瘦弱的小黑狗。
感覺它已經流浪了很久,出於同情,她將學校午餐吃剩的排骨全都給了它。
可能張小姐是唯一一位對它表達善意的人,吃完這頓飯後,狗子就尾隨她回了家,不管怎麼趕都趕不走。
就這樣……家裡莫名其妙地多了一隻「賴皮狗」。
剛開始,家人並沒有想要留它的意思。
不過小黑很懂事,每天送她去上學,然後自己溜回家。
還常常陪著父母去田裡工作,又很愛乾淨,絕對不會在家附近亂拉屎尿。
看它這麼聽話,張小姐不忍心放任它繼續流浪,於是費盡口舌讓父母收養了小黑。
每次家人外出,小黑都會乖乖在鐵門下等大家回來。
只要遠遠聽到汽車的聲音,它立刻走到馬路邊上迎接。
轉眼8年過去了,張小姐已經長大成人,狗子也一天天慢慢老去……
在臺灣,不少人會為了工作和生活,前往經濟更具優勢的臺北地區掙錢,俗稱「北漂」。
幾年前,張小姐隻身到臺北打拼,擔心狗子跟著自己吃苦,便把它留在老家,陪伴家人。
後來因為壓力太大,張小姐患上了抑鬱症,不得不辭職回家休息。
這期間,小黑一直默默陪在她身邊。
散養慣了的小黑竟時不時叼來繩子,讓主人帶它出門。
張小姐知道,其實是狗子不想看到自己整天悶在家裡難過。
好在小黑形影不離的陪伴,一個月後,張小姐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轉,她收拾好行李,準備再次北上。
離開前,她摸了摸小黑的頭,告訴它,等下次回來一定給它帶最喜歡吃的餅乾。
結果這一等就是三年,因為工作太忙抽不開身,張小姐只能通過電話和家裡常常聯繫。
所以,她遲遲沒有履行和小黑之間的約定。
直到有一天,妹妹突然發來一張背影照。
只見小黑坐在若有所思地趴門口,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隨後發送的另一張圖片,還附上了一句話:小黑已經等得變成小白了。
那一刻,張小姐瞬間淚崩……
自己生病難過的時候,是小黑帶它走出困境。
然而,當小黑感到寂寞的時候,自己卻沒辦法陪在它身邊。
自己總說讓它等等,再等等,終有一天會讓它過上好日子,可這一天到底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想到這裡,張小姐心裡難受極了,內心的虧欠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如果當初不是因為小黑的安慰,自己不可能那麼快從抑鬱症中走出來。
第二天,她就跟老闆請了假,買了一張回家的票,決定陪小黑散散步,再說說心裡話。
當小黑終於等到主人回家的那天,它開心極了,躺在地上翻著肚皮求摸摸。
看著它一身若隱若現的白髮,張小姐才反應過來……時間過得這麼快。
狗狗的一輩子真的太短了,它們的一生都在等待。
而小黑的生活狀態,就是大多數狗狗的真實寫照。
養過狗的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每次回家一打開門,狗子們總是第一時間熱情地撲上來。
其實它們已經在門口守了整整一天了,一直在期待我們早點回家……
累了就趴著睡一會兒,醒了又接著等。
單純的它們不會總結經驗和教訓,明知道你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卻仍然希望你回來的第一眼就能看到它。
所以有時間的話,放下手裡的手機,多陪陪它們吧。
狗狗雖然不會說話,但它會一直思念著自己愛的人。
如果時間不能再多點,那就讓等待再少點……
趁現在,好好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