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萊豬!國民黨團夜宿臺立法機構外備戰萊豬表決大戰

2020-12-27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反萊豬護食安」守夜活動23日晚在臺立法機構外舉行,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中)與黨籍民代等一起進行「守護臺灣」點燈儀式。(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訊 綜合臺灣《聯合報》《中國時報》報導,臺立法機構今天處理攸關開放進口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等行政命令及相關修正草案,上演表決大戰。國民黨與民間團體23日晚間在臺立法機構院外共同舉行「守護食安之夜」晚會,活動結束後,國民黨民代與民眾夜宿院外,抗議萊豬進口。

基於防疫優先,國民黨主動取消反萊豬守夜晚會的群眾動員活動,改採在線直播,但仍有不少支持者不畏低溫到場支持。晚會約在晚間6時30分開始,國民黨民代輪番上臺表達反對萊豬的決心,以及開放萊豬進口對臺灣造成的損害,也邀請民間團體上臺高唱反萊豬歌曲,現場氣氛熱鬧。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壓軸登場,他痛批民進黨當局選前說一套、選後做一套,永遠的雙重標準,別人不可以,他做卻都對,一旦質疑就被「查水錶」、移送法辦。他預料民進黨要再度用多數暴力碾壓民意,呼籲民眾在明年用選票決定要吃什麼豬肉。

國民黨智庫23日公布日本核食民調,高達74.4%的臺灣民眾不贊成開放進口,66.9%的民眾不認同開放核食才能爭取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國民黨民代陳以信痛批民進黨當局所謂「駐日代表」謝長廷,在日本4年一事無成,除幫日本人說話,看不出來為臺灣爭取什麼實際利益,從實際現況看,「臺灣根本不可能有申請加入CPTPP的機會」。

此外,有網站以「如果你的區域民代投票贊成通過萊豬行政命令,會影響你對他的支持度嗎?」為題進行網絡投票,截至晚間已有超過1000名網友參與投票,表示會降低支持的有948票,表示不會影響的僅有54票,比例十分懸殊。(中國臺灣網 李寧)

相關焦點

  • 臺立法機構表決通過進口美國「萊豬」行政命令
    臺立法機構表決通過進口美國「萊豬」行政命令 2020年12月25日 08:4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2月24日電 臺灣立法機構24日表決通過關於開放進口美國「萊豬」(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的行政命令和相關「修法」草案。
  • 反萊豬表決大戰前夜,國民黨「立委」夜宿臺「立法院」外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據臺媒12月24日消息,臺灣「立法院」今天(24日)處理開放進口萊豬(含有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30月齡以上美牛等的九項行政命令,表決大戰上演前夜,國民黨團「立委」夜宿「立法院」外,抗議萊豬進口。
  • 進口「萊豬」表決結束,反「萊豬」運動仍在繼續
    進口「萊豬」表決結束,反「萊豬」運動仍在繼續 2020年12月25日 10:2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徹底淪為行政機構附庸,通過「多數暴力」,強行通過9項行政命令,讓「萊豬」在2021年元旦得以進入臺灣。  對於這一結果,事實上並無多少意外。從民進黨以往作風來看,只要蔡英文一聲令下,身為民意代表的「立委」們就會堅定執行到底。讓「民意代表」變成「民進黨之意代表」。
  • 24日萊豬大戰,港媒:這一役將決定國民黨2024生死
    @銳看臺灣報導 臺立法機構24日將處理美國萊豬進口行政命令及相關修正草案,「表決大戰」勢必再起。國民黨23日起將在「」立法院」外靜坐,24日則由馬英九等藍營要角領銜繞行「立法院」聲援。香港媒體今日評論稱,國民黨這一戰的表現,將決定2022年地方選舉成敗,更是2024年能否重返執政的關鍵。
  • 最後關鍵時刻,國民黨突然取消萊豬抗爭,馬英九炮轟蔡英文三大罪
    針對美國「萊豬」進口行政命令及相關修正法案,臺灣立法機構於24日進行表決大戰,國民黨本計劃從23日起,在立法機構外展開24小時不斷電靜坐,並在24日號召群眾,由前主席馬英九、朱立倫、洪秀柱和吳敦義等人帶領繞行立法機構聲援。然而,在最後的關鍵時刻,國民黨卻突然取消了「萊豬」抗爭。
  • 「萊豬」大戰 其實答案早已寫好!
    24日,臺立法機構將表決「萊豬」行政命令,不過由於22日臺灣出現新冠病毒本土感染病例,防疫升級,也使得中國國民黨決定23日晚在臺立法機構外舉辦的「守護食安之夜」取消群眾動員,就連24日白天的「繞行臺立法機構」
  • 反萊豬議題國民黨據理力爭,國民黨團批:「綠委」只願當蔡英文橡皮...
    臺立法機構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審查「學校衛生法修正草案」,立法機構國民黨團表示,近7小時馬拉松式的討論是否增訂「學校膳食禁用萊豬及加工品」維護學子免於萊豬的危害,但還是看到民進黨
  • 萊豬表決 臺灣展現一場「民選獨裁秀」
    雖然如此,但蔡英文說出去的話,收回叫難,也有損自己的權威,所以在「朕無戲言」之下,民進黨只好發出動員令,非要在臺立法機構表決通過讓「萊豬」進口不可。  當然,民進黨強勢表決通過議案,這也不是第一次,從2016年起民進黨重新執政以後,為了「消滅」國民黨,民進黨在臺立法機構的表決部隊,已經通過不少不正義的法案,例如,「不當黨產條例」、「轉型正義條例」等。
  • 絕食97小時後沈智慧再戰反萊豬,韓國瑜贈花籃贊:女中豪傑
    國民黨中常委沈智慧12日在臺當局立法機構門口展開絕食行動,抗議美國萊豬開放進口,16日上午11時,絕食進入第97小時,沈智慧身體也開始出現狀況,經醫師評估後送醫檢查治療。18日聽聞警方要強拆她的帳篷,沈智慧馬上離開醫院,再次重回立法機構為擋下萊豬努力。
  • 國民黨籲包圍臺立法機構擋「萊豬」 多位前黨魁將到場
    國民黨籲包圍臺立法機構擋「萊豬」 多位前黨魁將到場 2020年12月22日 17:1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國民黨籲包圍臺立法機構擋「萊豬」 多位前黨魁將到場。(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臺灣網12月22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國民黨21日晚在臉書粉專發布「護食安、拒萊豬!」
  • 臺立法機構今審「萊豬案」,將戰至午夜
    2020-12-24 07:06:25 來源: 海峽導報社 舉報   臺立法機構
  • 開放「萊豬」定了!平安夜全臺民眾收到這樣的「大禮」?
    臺立法機構今天(24日)上午開始進行討論,並依序表決「學校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及9項相關的行政命令與附帶決議。萊豬」民眾闖入抗議,臺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外早前就已架滿鐵絲網甚至是刀片拒馬,氣氛冷峻肅殺。
  • 民進黨對美卑微國民黨鬥志漲 萊豬大戰加劇臺政壇混亂
    民進黨對美卑微、國民黨鬥志「暴漲」,萊豬大戰加劇臺灣政壇混亂  【環球時報記者 李俊峰 季諧】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萊豬)會提高臺灣的「國際地位」嗎?這個看似奇葩的問題,已經在島內爭論了好幾個月,臺灣「立法院」更是成為萊豬爭議火光四濺的戰場。
  • 「萊豬大禮包」解決不了臺灣困境 真正重點在兩岸關係
    11月下旬,數萬民眾走上街頭遊行,打出「反萊豬」「拒絕吃瘦肉精」等口號;在野黨團與民進黨團多次「角力」,甚至上演立法機構內拋擲豬內臟的「激戰」;12月23日晚,國民黨與民間團體在臺立法機構院外共同舉行「守護食安之夜」晚會,並夜宿院外,抗議強推「萊豬」進口政策。
  • 反萊豬大戰前夕,國民黨對62席「綠委」出招了
    據臺灣中時報導,臺灣「朝野」將在24日於「立法院」進行萊豬表決大戰,國民黨除了23、24日發動繞「立院」護食安活動,今晚也在臉書粉專公布民進黨籍62位「立委」的辦公室電話,呼籲反對萊豬的民眾致電「綠委」辦公室施壓,要求「綠委」在24日投下反對萊豬進口行政命令的反對票,展現人民拒絕萊豬的意志
  • 國民黨拼明年8月28日「公投」
    萊豬行政命令 24日表決大戰 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在臺當局立法機構進入最後攻防,立法機構昨天朝野協商達成共識,24日表決開放萊豬進口九項行政命令與食安法
  • 藍綠陣營在臺立法機構上演「全武行」 豬油、豬內臟滿天飛
    藍綠陣營在臺立法機構上演「全武行」 豬油、豬內臟滿天飛 2020年11月28日 11: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1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當局明年元旦將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進口,島內藍綠陣營27日在臺立法機構議場上演「全武行」,臺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在豬內臟、豬油、血水齊飛的腥臭味中,突破國民黨第13次抵制,狼狽、倉卒完成施政報告,結束遭抵制兩個多月的最長紀錄。
  • 反毒豬再上街頭!民間團體醞釀跨年夜宿凱道,元旦升旗時抗議
    臺當局立法機構「朝野」黨團將於8日協商開放萊豬(瘦肉精美豬)進口的行政命令,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說,屆時將討論何時把行政命令送入「院會」議決,近期已和公民團體聯繫,將在「院會」表決行政命令當天,號召群眾在場外抗議,達到裡應外合的效果。
  • 響應反萊豬,國民黨高雄黨慶活動辦烤肉派對,韓國瑜未出席
    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今舉行國民黨126周年黨慶的烤肉趴活動,主席江啟臣出席受訪表示,舉辦烤肉派對慶祝黨慶,同時也是表達反對萊豬(瘦肉精豬肉)進口、支持臺灣豬訴求。另傳國民黨12月底將在臺當局立法機構舉行反萊豬活動,江啟臣今說,黨團會再評估。
  • 2021臺灣「萊豬元年」也是「萊豬末年」
    民進黨護航萊豬的布局,大致可分成三個部分。在立法機構,是藉由立法機構的人數優勢,確保萊豬的合法性,阻擋相關配套的入法。在「行政法院」,藉由蔡英文的表姐夫擔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民進黨可以在地方與當局可能的行政訴訟,掌握優勢。第三則是「大法官釋憲」,在多數「英系大法官」的護航之下,蔡當局行政主管部門的種種濫權的命令,也能夠得到「大法官會議」的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