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養10000頭豬,還掌握豬「晶片」!丹麥為何能成「豬肉王國」?

2020-12-22 騰訊網

種豬被譽為生豬產業的「晶片」,在養豬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雖然中國是全球豬肉第一大生產國,但種豬供應卻非常依賴進口,其中丹麥是中國的主要供應國之一。據農牧業服務平臺新牧網披露,截至今年7月28日,中國進口丹麥系種豬4244頭,佔中國進口種豬比重高達4成。

不僅如此,丹麥還是中國的主要豬肉供應國。根據丹麥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丹麥對華出口豬肉21.3萬噸,其豬肉佔中國豬肉進口量6%,位列第7位。至今,丹麥對華豬肉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長。作為北歐小國,丹麥的養豬實力肉眼可見,那麼有多麼強呢?

農產品可供應3個丹麥的需求,丹麥成名副其實的「豬肉王國」

位於歐洲大陸西北端的丹麥,擁有500多萬人口,國土面積僅有4萬多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國國土面積的1/230,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國。在安徒生筆下,丹麥成為了童話王國,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國家之一。

除了美麗外,該國發達的農業享譽全球,是個農業大國和強國。丹麥的農業勞動者僅佔社會勞動力3.5%~4.5%,但其生產的農產品可供養3個丹麥的人口需求。

在丹麥農業中,畜牧業佔據主導地位,佔農業產值的比重達到90%,其中養豬業尤為發達,產值佔畜牧業的40%。丹麥養豬業發達到什麼地步?丹麥堪稱「豬肉王國」,每年向全球供應生豬總量超過3000萬頭,是世界第三大豬肉出口國,豬肉出口額約佔全球的23%。

丹麥的豬肉產量之所以龐大,離不開優質的生豬品種。丹麥的種豬品種主要有大白、長白、杜洛克,均是行業上公認的優良品種。其中,「長白豬」還是世界主要的三大洋種豬品種之一。

丹麥的這些種豬產仔率高,一頭母豬每年可產仔30多頭,而一般母豬只有15隻。而且,丹麥種豬抗病力強,生長周期短,斷奶後的仔豬5個月就能長到230斤。也就是說,同樣的投入,丹麥的種豬效益最可觀這也是中企為何青睞進口丹麥種豬的重要原因。

3人可負責1萬頭豬的出欄,丹麥如何練成?

丹麥是個小國,但卻可以在養豬領域獲得顯著成績,可以說是世界的「奇蹟」,那麼丹麥到底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走農業現代化道路。有丹麥機構總結,丹麥的養豬行業精細化和專業化達到很高的水平,比如按培育種豬、生產仔豬、養肥出欄等不多環節設置對應的豬場,不同分屬的豬場設置有合理的餵料、飲水、換氣和室溫調節等程序,由電腦自動化控制。

而且,自動化系統還能根據不同生長期定時、定量餵養。有數據數據,丹麥出欄1萬頭肉豬的農場平均僅需3個勞動力,勞動生產率居全球第一。

第二,重視人才、知識在養豬領域的應用。農業在丹麥具有的很高進入門檻,農民往往需要接受高等,這樣才容易吸收新技術,並進行應用與推廣。比如丹麥要求公民經營農場和享受優惠貸款,必須通過學習和培訓取得「綠色證書」。

也因此,丹麥最新的農業科學知識和技術在農業應用速度非常快,6周就可以傳播全國,一項新的實用技術1~2年內可以推廣普及到生產中去。

除此之外,丹麥養豬業的發達還離不開該國重視農業基礎學科研究、政府對該行業不斷的扶持和幫助、工業進步等多種原因。

現代合作社的搖籃,丹麥養豬業繁榮的「秘訣」

可能有人會說,對比很多農業發達國家來說,丹麥成為養豬王國的原因似乎並不罕見,丹麥的厲害之處到底在哪?事實上,合作社模式才是丹麥與其他國家拉開差距的真正「法寶」,該模式堪稱全球養豬業的標杆。

如果說丹麥運用工業、科學手段只是提高了養豬的產量和質量問題,那麼運用合作社模式則是在用商業手段提高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率,促進行業不斷朝良性循環的道路發展。

丹麥是歐洲最早產生農業合作社的國家,被稱為合作社的搖籃。說起合作社,有人可能會想到農民聯合成一個團體,共同協調生產和銷售農產品,但在丹麥並不那麼簡單。

丹麥的合作社不是按社區、村莊建立的,而是按職能劃分,從生產資料供應、農產品加工、流通、銷售到信貸等環節,農民需要什麼,都有對應的合作社。一般而言,丹麥的農民都會跨社區加入好幾個不同職能的合作社。

專業合作社解決了最早期丹麥農民對市場信息不靈、加工儲存設施簡陋等各種問題,比如它可以在加工和流通領域把農民組織起來,展開大規模的、集中的加工與銷售活動,大大增強了農民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經過長期的市場運作,丹麥的合作社已逐漸發展成了幾個大型企業集團,在全國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如「丹麥皇冠」屠宰合作社,擁有近30家生豬屠宰場,帶動養豬農戶超過2萬戶,全國近90%的生豬屠宰加工都由該社完成。而農民也通過企業的形式直接參與到龐大的市場中,從而獲得最大的報酬。

如今,專業合作社連同現代家庭農場、專業化公司一道構成了丹麥獨具特色的現代農業體系。丹麥民眾甚至稱,沒有合作社就沒有現代化的丹麥農業

文 | 鍾志生 題 | 黃紫鎵 圖 | 饒建寧 審 | 李澤鈽

相關焦點

  • 日本人怒吼:我們養豬如此艱難,而你們養萬頭豬只需要3個人?
    時代在不斷地進步發展,世界各國的科技水平也是在穩步提高,眾所周知,豬肉對於人們的重要性,除了絕少數人不吃豬肉,大部分人對於豬肉的需求還是較高的,就比如中國,是豬肉進口的第一大國,許多養豬大國紛紛想要與中國合作,擴大中國這個龐大的豬肉市場。
  • 丹麥如何養殖有機豬
    丹麥是著名的「養豬王國」,其養豬和豬肉加工產業在全球享有盛譽。丹麥的大約5000個農場每年養殖出約2800萬頭豬。其90%的豬肉產品用於出口,佔該國農產品出口的一半,以及總出口的5%。  近年來,隨著全球有機農業的升溫,丹麥大力發展有機豬養殖,在該領域的表現可謂獨樹一幟。
  • 在農村自己養一兩頭豬的人基本沒有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最近時間有不少網友追問"在農村自己養一兩頭豬的人基本沒有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在這裡我做一個統一回答。 首先,2020年的小豬價格太貴了。
  • 土豬危機!正在消失的中華本土豬
    而80年代以後,豬肉的需求快速爆發,國產種豬生長慢、出肉率低等特點完全滿足不了居民需求。從國外引進種豬緩慢開啟,本土豬與進口豬的博弈正式拉開。英國的大白豬、丹麥的長白豬和美國的杜洛克豬組成的「杜長大」,以料肉比高、廋肉比高、養殖周期短等特點,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中國。
  • 8800頭豬花費2.6億「天價」!原因讓人無奈,都吃「外國白豬」?
    對於很多人來說,最近一段時間中陷入到了「吃肉難」的情況,因為相比之前我國豬肉價格再度出現了一定的漲幅,臨近春節了廣大居民都盼望著「低價豬」能趕快到來。不少人都好奇,我國有那麼多母豬多繁殖一下不就行了嗎?之前說我國能繁殖的豬少,都過去這麼長時間了我國母豬數量恢復得差不多了嗎?
  • 豬價高漲,養一頭豬能賺多少?你離百萬富翁,或許只差一個養豬場
    尤其是進入7月份之後,豬肉價格一路走高,屢破歷史記錄,那你知道養一頭豬究竟能賺多少錢嗎?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豬肉價格同比漲幅高達85.7%,直接拉高了國民的整體消費價格指數。而目前國內的豬肉價格最高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區。
  • 今年養100頭豬的投入和利潤是多少?一般人真玩不起!
    能繁母豬和商品肉豬存欄數量直線下降,豬少了,生豬價格就高了,豬肉價格自然也高了。從2019年後半年開始,生豬價格一路飆升,很多地方達到每斤18元甚至20多元。直到現在,生豬價格也是居高不下數據來源:養豬一家人按照目前生豬價格每斤18元,一般的豬出欄體重在250斤左右,那麼這一頭豬就價值4500元啊!
  • 在農村,養50頭豬和養50頭羊你選哪個?有什麼根據?
    如果讓我選養50頭豬還是50頭羊,那我一定選養豬。50頭這個數量在養殖領域基本就屬於散養戶了,甚至連散養戶的規模還夠不上,一個人養50頭有點浪費勞動力,沒有什麼利潤可言。
  • 中國黑豬越來越少,明明本地豬更好吃,為何外國豬成了「東家」?
    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從80年代開始,中國人平時吃的豬肉已經不再是中國的本地品種了,絕大多數都是進口的。包括英國的大白豬、丹麥的長白豬和美國的杜洛克豬等等。其實我們現在最常見到的大白豬大都是外國的品牌,而真正中國本地的豬種其實是黑豬。只不過,近40年來,因為外國豬種的大規模引起,中國的本土豬種變得越來越少了。
  • 董事長回應豬企擴產:真養20億頭豬 給誰吃去
    最強豬周期史上最強豬周期到來,生豬養殖企業享受了一波業績紅利。但進入9月份,豬價明顯下滑,10月份以來,豬肉價格出現了自2019年3月份以來的首次同比下降,豬價下行拐點出現。而養豬企業應對最強豬周期的模式,彰顯著管理者的智慧。
  • 我們離不開豬,豬肉不可替代
    豬的「去勢術」(閹割)是我國先民的發明創造,據《易經》:「豶(音fen,去勢的豬)豕之牙吉」。是說閹割過的豬,性情變得溫順,雖有牙也不為害。春秋戰國時期,養豬業已遍及各地,地處東南的越國,還開闢豬山、雞山大規模養豬雞,《越絕山》載:「勾踐以畜雞豕,將伐吳以食土」,是指大批養豬以供軍事需要。
  • "你對豬好,豬就會對你好"成口頭禪,這家公司業績爆發!董事長回應豬...
    最強豬周期史上最強豬周期到來,生豬養殖企業享受了一波業績紅利。但進入9月份,豬價明顯下滑,10月份以來,豬肉價格出現了自2019年3月份以來的首次同比下降,豬價下行拐點出現。而養豬企業應對最強豬周期的模式,彰顯著管理者的智慧。高峰:生豬養殖一直被視為強周期行業,養殖企業業績隨著豬肉價格波動很大?
  • 只有養過豬人才知道的幾個真相,沒有養過豬的人不會相信
    豬肉使我國民眾普遍所能接受的肉類。豬肉的營養物質豐富,異味較小,烹飪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在市場中的佔比也比較大,因此也是很多人進入養殖業的首要選擇。一提到豬,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懶」「笨」,批評別人的時候也不忘把豬帶上,其實豬是比較無辜的。沒養過豬,豬的這些秘密可能還真的不知道。
  • 豬價又漲了!一頭豬的利潤竟超茅臺,地產大佬也跨界養豬
    作者丨市界 徐明輝編輯丨朗明「沒有什麼行業的賺錢前景能與房地產業相比。」兩年前,鬱亮在萬科溝通會上說到。現在,豬肉可否算一個?豬價上漲,利好養豬企業。A股三家「養豬大戶」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股價皆小幅上漲。其中,溫氏股份上漲幅度最高,昨日收盤漲2.88%。牧原股份更是在三季報中披露,每頭豬的利潤超過1700元,1頭豬的利潤超過1瓶茅臺的出廠價。豬崽子站在了風口上,房地產大佬動作頻繁。
  • 中國的豬從哪裡來?
    豬是中國古代六畜之一,也是中國人最主要的肉食來源。蘇東坡有言:「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指的就是豬肉的烹製之法。講述了中國豬種的出口歷程,它們後來與當地豬雜交育成了古羅馬的著名豬種那不勒頓豬。這個過程一直在持續。經達爾文考證,當時歐洲農戶養殖的家豬都是混入了來自中國和當時暹羅(泰國)的混血種。東亞豬豬一直在影響全世界人民的餐桌。泰國豬確實是「豬生贏家」了除了影響餐桌,養泰國小香豬也潮流一時(圖片@圖蟲·創意)
  • 我是一頭豬
    我是一頭豬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昂?我看你比豬還笨咧,我不是大笨豬,我是黑豬,但是和大笨豬的待遇也沒什麼兩樣,每天都在重複的工作,早上7點,主人給我下了指標,必須要把3斤草料吃完,對於我來說,最近因為運動量少,食慾有點懈怠,吃了兩斤半有點撐,嗝~
  • 農村自己養一兩頭豬的人基本沒有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作為一個80後,還記得小時候村裡每家都養一兩頭豬,院子裡都會建個小豬圈,吃不完的剩飯剩菜,都可以餵豬,到了年底,家家戶戶輪著殺豬吃殺豬菜,那時候過年可是真有感覺。
  • 1頭豬利潤=2瓶茅臺?養豬比白領還賺錢?真相來了!
    1頭豬利潤=2瓶茅臺?養豬的利潤,真有這麼高嗎?不知道小夥伴們看到這條消息之後是作何感想,反正小編是驚呆了,在很多人的眼中,養豬是一件又累又臭的工作,竟然還能這麼賺錢?那麼,一頭豬的利潤到底有多少呢?等不等於2瓶茅臺?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我們來說說利潤。按照目前市面上的茅臺來算,一瓶1500元,那麼兩瓶就是3000元,如果一年養100頭豬的話,那麼利潤就是30萬元,按照2019年全國工資標準來看,養100頭豬約等於兩個半在北京白領一年的工資,還不是純收入。這麼一算的話,還是很嚇人的!
  • 北大豬肉佬重新定義風口上的豬:豬瘟不可怕,豬價應通過市場調節
    截至2019年9月24日,豬肉價格連續上漲數月,已經達到了110千克17.3元的歷史最高價。在廣東有名的東山肉菜市場一線調查可以看到,有個別曾經的豬肉攤位,因為無豬肉可售,已經關門歇業或者改做它營。生生不息,是為養殖。非洲豬瘟、豬肉周期以及生態保護為主的限養令的不規範實施,疊加在一起,造成了這次豬肉的「飛天」。
  • 豬肉價格反彈「搶肉大戰」再現:1頭豬利潤=2瓶茅臺酒?房企搶灘!
    四川網友:賣豬肉的生意一直挺好的,因為大家都要準備臘肉香腸了。現在豬肉價格明顯上升,以前21元一斤,現在要24元一斤了。11月中旬以來,剛剛下跌不久的豬肉價格在很多地方開始拐頭上揚。不少消費者認為,這都是臘肉惹的禍。剛剛入冬的季節,是南方醃製臘肉的好時節,多地消費者對豬肉的購買熱情持續大漲,豬肉價格也因此迎來了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