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網評:國家公祭日,凝聚矢志復興的磅礴偉力

2020-12-17 原創頻道

  又是一年「12·13」。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這個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

  國行公祭,祀我殤胞。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自此,國家公祭儀式每年都會舉行,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對那段災難歷史的深刻反思,正成為國人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化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

  牢記民族苦難。這是一個令無數人為之疼痛的日子,這是一段需要不斷被銘記的歷史。83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在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30萬同胞慘遭殺戮,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那段苦難深重的歷史,山河破碎的血淚、生靈塗炭的悲劇、滿目瘡痍的痛楚,鐫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構成民族共同的記憶,每一次回想起來總是讓人痛徹心扉,每一次重溫之時總是讓人悲痛不已。今天,我們在和平的陽光下,以國之名向昨天的苦難和明天的夢想立下錚錚誓言:生,則永誌不忘。

  傳承守望互助。南京淪陷前夕,包括約翰·拉貝在內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商議並組成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在疫情期間,中國多方籌措,聯繫藥企緊急增產,克服交通運輸難題,終於將指定藥品、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物資送到了約翰·拉貝的第四代後人託馬斯·拉貝手上。此外,國家公祭網等14家網絡媒體平臺共同推出以「銘記歷史 祈願和平」為主題的大型網絡在線公祭活動;江蘇組織開展了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的多項主題教育活動……無論是一場跨越80多年的互助行動,還是公祭日前夕全國各地群眾開展內容多樣、感情真摯的線上線下悼念活動,都在傳遞銘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信念。

  永續和平追求。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今天,我們舉行國家公祭儀式,就是要我們的子子孫孫永遠記住這段悲慘的歷史,並以史為鑑,不要讓橄欖枝從和平鴿的嘴中滑落。記住這一天,就是要提醒我們,實力是一個主權國家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就不能夠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取得國際競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記住這一天,就是要在緬懷歷史中奮發圖強,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努力,凝聚起和平發展的磅礴力量。

  不忘過去,矢志復興。2014年,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83年,歷史的硝煙已然散去,現實的威脅卻無時不在。殷鑑不遠,後人當自警之,在緬懷歷史中奮發圖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澱進取精神和昂揚鬥志。

  安子州

編輯:張楠

相關焦點

  • 漫評:在國家公祭中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又到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日。  83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在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30萬同胞慘遭殺戮。83年過去了,中華門城牆上密集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萬人坑」的累累白骨尚在,但再多的文字也難以真正記錄大屠殺發生時的悲慘與殘酷。  歲月的距離隔不斷國人的悲憤,我們把歷史記取。
  • 【社科網評】家國同慶凝聚中華復興奮鬥偉力
    無論社會如何變遷,人們對家庭團圓的期盼不會變、對文化根脈的眷戀不會變,對國家繁榮富強的寄望不會變。家國於心,人月兩圓。經時光積澱而成的傳統節日,作為傳承文化基因的紐帶,中秋節始終牽引著中華兒女的情感歸依。中華傳統文化綿延數千載,家國情懷始終是鮮明的底色。
  • 國家公祭日|勿忘,不忘
    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無辜死難之生命,告慰血與淚浸染之土地。這一天,舉國上下以各種形式深切緬懷死難同胞,深切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達牢記歷史、珍愛和平、矢志復興的堅強意志。
  •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舉行國家公祭日主題活動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今天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上午9時,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在上海四行抗日紀念地晉元紀念廣場(彈孔牆)前舉行「銘記歷史,共祈和平——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活動,這也是紀念館連續第3年舉辦此項活動。
  • 磅礴偉力源自黨的堅強領導
    磅礴偉力源自黨的堅強領導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慶安保工作啟示(二)   盛世中華,豪情激蕩。國之大典,氣勢恢宏。  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隆重舉行,向世人昭示,今日之中國,正不斷匯聚起磅礴的偉力。這偉力,源自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 1213國家公祭日,請「默哀1分鐘」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南京大屠殺300000遇難者南京浩劫 寰宇震驚以史為鑑 愛國奮鬥大鐘鳴響 矢志復興和平發展 開創未來12月13日上午10點01分南京全城將拉響警報當警報在全城響起如果您正行走在路上請您停下腳步如果您正在刷手機
  • 國家公祭日丨我們從未忘記
    歷史雖已遠去,但我們絕不能忘記國家公祭日2014年2月27日,國家以立法形式,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包含慰安婦)
  • 國家公祭,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 弘揚偉大夢想精神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偉力
    今天,弘揚偉大夢想精神,為中華民族行穩致遠引領方向,可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精神偉力。夢想引領方向,夢想凝聚力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弘揚偉大夢想精神為中華民族奮勇前行提供方向和動力。
  • 第7個國家公祭日全國各地深切緬懷死難同胞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無辜死難之生命告慰血與淚浸染之土地舉國上下以各種形式深切緬懷死難同胞深切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達牢記歷史、珍愛和平、矢志復興的堅強意志央視新聞推出特別直播節目《國家公祭日丨勿忘,不忘!》
  • 勿忘國殤 吾輩自強——嘉峪關市體校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83周年紀念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鑑,振興中華。12月13日,嘉峪關市體校2019級全體師生開展了以「勿忘國殤、吾輩自強」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 烈士紀念日 西安烈士陵園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陝西傳媒網訊(記者 李軻暄)今年9月30日是全國第二個烈士紀念日,為緬懷革命烈士,繼承紅色基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今天上午10時整,陝西省暨西安市烈士公祭儀式在西安市烈士陵園舉行。陝西省委副書記胡和平,省委常委姚引良、劉小燕、陳強、梁桂等領導出席公祭儀式,西安市委副書記、市長董軍主持儀式。  公祭儀式首先奏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隨後,胡和平等省級領導同來自西安市社會各界的2000餘名代表一起向革命烈士默哀。接著,18名禮兵向革命烈士紀念牆敬獻花籃,胡和平代表現場人員向烈士牆鞠躬致敬。
  • 【地評線】映象網評: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
    2020年12月31日19時,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21年新年賀詞。習近平主席在賀詞中表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詮釋了人間大愛,用眾志成城、堅忍不拔書寫了抗疫史詩。
  • 國家公祭日:以國家之名祭奠
    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紀念活動,由國家權力機關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主要參戰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代人對國家遭受戰爭災難歷史的記憶。中國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全票通過的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黨建引領激發拼搏奮進磅礴偉力~~
    一堂黨課洗禮凝聚拼搏奮進磅礴偉力一場表彰激勵激發全警爭先創優精氣神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6月30日上午,廈門市公安局召開紀念建黨99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盧炳椿強調,全市公安機關各級黨組織要積極適應新時代的新考驗、新任務、新要求,始終堅持把黨建工作作為推動公安事業健康發展的「壓艙石」,始終堅持把加強基層黨建作為新時期公安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終堅持把加強黨性修養作為每一名黨員民警的必修課,始終堅持把黨建工作成效體現在對標一流、爭先進位上,激勵拼搏奮進的磅礴偉力,更好地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使命。
  • 【網評】踐行群眾路線,凝聚時代力量
    【網評】踐行群眾路線,凝聚時代力量 2020-12-17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及國家公祭日由來?2017年國家公祭日具體時間
    2017年12月13日將迎來第四個國家公祭日,那麼你可知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國家公祭日是為了祭奠誰?今年的國家公祭日儀式如何舉行?快來了解下具體信息吧!看看國家公祭日到底是什麼意思。
  • 【地評線】南方網評:銘記歷史,砥礪復興之志_南方網
    轉眼,又是一年「12·13」,在悽厲的警報聲中,我們迎來了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恰如振聾發聵的警鐘,讓我們在默哀中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挨打,禦侮必先自強,這教訓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它承載著苦難,承載著屈辱,承載著一個國家和她的人民「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沉痛與無奈。從甲午慘敗到南京之殤,從慰安婦制度到細菌戰試驗,83年前的祖國,狼煙四起,伏屍百萬,流血千裡。國將不國的吶喊,痛徹心扉!
  • 在歷史交匯點上凝聚復興偉力
    在歷史交匯點上凝聚復興偉力 2021-01-09 03:16: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