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80,90後而言,《貓和老鼠》可謂是家喻戶曉。這部作品同時也是許多人的音樂啟蒙,它涉及了流行音樂、古典音樂等各種風格,帶領不少人走進了音樂的世界。而《貓和老鼠》中選取的,也是最常出現的則是來自於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的音樂。
小約翰·施特勞斯,全名為約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勞斯,是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鋼琴家。他通常也被稱為約翰施特勞斯二世。富有才華的他在維也納建立了一個音樂王朝,創作了華爾茲、伽洛普斯、波爾卡和四重奏,出版了250多部作品。小約翰一生寫了500多首音樂作品,其中150首是華爾茲,諸如《藍色多瑙河》等作品幫助他確立了「華爾茲王」的地位,並使他在音樂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這位小約翰1825年10月25日出生於維也納,他自幼酷愛音樂,也許是受他音樂家的父親的影響,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職業音樂家。
約翰·施特勞斯從小就是看著爸爸指揮樂隊排練、演出長大的,有著極高的音樂天賦。可是他的父親卻極力反對兒子學習音樂,他認為音樂家的工作既辛苦又不體面,於是就把小約翰·施特勞斯送到了一所工業學校讀書。還在鋼琴上加了把鎖,不讓兒子去碰它。還是媽媽最疼愛自己的兒子,每次在他的父親外出演出時,就偷偷地將鋼琴打開,讓兒子彈琴。後來,媽媽又偷偷地為兒子買來一把小提琴,還請了音樂老師教小約翰·施特勞斯拉琴。有一次,爸爸突然提前回家,發現兒子正在用小提琴演奏自己的圓舞曲,便氣急敗壞地抽出了皮帶,生氣地說:「我聽你小提琴拉得不錯,還很有天分,我要狠狠地揍你一頓,讓你知道學音樂的滋味是怎樣的。」說完,就用皮帶狠狠地抽打小約翰·施特勞斯。
這樣的阻撓卻並未磨滅他的熱情,反而讓他堅定了信心。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他19歲時就舉辦了一系列音樂會,並在各地巡迴演出,獲得的成就使他很快就與父親齊名,並且倆人都因為創作圓舞曲而出名。人們常用小約翰·施特勞斯和老約翰·施特勞斯來區別他們。
之後的日子裡,他充分發揮了他的天賦,以高產和優質的方式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並用他的天賦和努力,成為了用音樂影響了整個歐洲的音樂家。他的優秀音樂作品,每年都會在如今的維也納金色大廳裡迴蕩。
他對於華爾茲尤為偏愛,創作了許多在音樂史上極為耀眼的作品。而這些作品中的某些也被近代影視使用。《貓和老鼠》曾在1953年推出了一集名叫《約翰老鼠》(Johann Mouse)的短片,裡面引用了小約翰的名曲《皇帝圓舞曲》 (op.437)以及《維也納氣質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春之聲圓舞曲》,《無窮動波爾卡》,《美酒,女人和歌圓舞曲》還有《閒聊波爾卡》。貓和老鼠同時也有大量引用小施特勞斯的曲子,如《好萊塢音樂會》(The Hollywood Bowl)中全集(除開頭)均為蝙蝠序曲。另外經常引用春之聲圓舞曲作為背景音樂等。
小約翰·施特勞斯是一位天才兼多產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充滿歡快、熱情、幽默的情緒,曲調扣人心弦,迄今不少優秀作品依然受到歡迎,它們反映了奧地利人民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氣質,和奧地利民間音樂、維也納市民音樂有著血肉聯繫。有趣的是,後世稱小約翰·施特勞斯為「圓舞曲之王」,稱老約翰·施特勞斯為「圓舞曲之父」。
1899年6月3日 ,小約翰·施特勞斯臥病在奧匈帝國維也納與世長辭,享年73歲。維也納人民舉行了多達十萬人的盛大葬禮。
直至今日,他的音樂還迴蕩在人們的耳畔,為世界留下了一大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