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衣冠,達於博遠——首屆紅邦漢服出行日活動精彩回顧

2021-02-07 南充馳上傳媒

更多精彩,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廣告位招商 0817-2815259>

服飾華採之美為華,豔麗而不媚俗,樸素而不暗淡。


漢服是從黃帝即位至明末這四千多年來,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而形成的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在漫長的幾千年時間裡,漢服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更是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身穿漢服,我們傳播的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把漢族最美好的文化,通過實際行動薪火相傳。

興我禮儀之邦——華夏復興,始於衣冠。2019年11月23日,由漢道漢服、紅邦小鎮、南充君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長安故裡漢服體驗工作室聯合舉辦的首屆紅邦漢服出行日活動在紅邦小鎮舉行,200多個同袍相聚紅邦小鎮,從1227,經白馬湖,到紅邦小鎮,向人們展示漢服之美,共譜華夏樂章,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領略千年華夏傳統民族服飾之美

感受錦繡中華禮儀之邦之氣
將歷史長河濃縮入這一場盛會
一覽中華歷史傳統特有的人文特徵

及一朝一代文化沿革的活力
一件漢服,一個故事
我們一起構成這個美滿的故事


同袍們穿上漢服出行,傳承錦繡中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

迎著冬日溫暖的陽光

妝容精緻而又滿臉笑意的漢服姑娘們

和書生意氣的才子們

聚集在了順慶府這個充滿歷史韻味的地方

晨光熹微,佳人嬌笑

天朗氣清,不絕如縷


這些漢服姑娘和才子們組成一支支隊伍

穿上他們最心愛的衣袍

行走在南充最具特色的街道上


輕快而又自然的步子

好像在訴說著古時候的故事

面帶微笑,淡淡回眸

眼波流轉,好似一眼萬年

抬頭忽聞佳人笑,轉頭又見桃花開


短短的路程

除了表達著同袍們對此的熱愛

也傳遞著對中華文化的堅守


短暫行程之後

伴隨著親和的微風和秋日的落葉

同袍們乘車前往白馬湖

當然在車上也不會忘記拍照留念

留下自己最美的瞬間

留下心中的念想和熱情


如果有什麼問題是一頓火鍋不能解決的

那就兩頓

秉承著對美食的熱愛

同袍們來到了謝記石頭火鍋就餐

冬季對火鍋執著的氣息

混合著散發而出的撲騰撲騰的熱氣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從容

吃飽喝足當然需要出去走走啦

遊園活動也如火如荼舉行起來

凹造型、擺姿勢

變的是動作

不變的那一份共同的對美好的追求

花林祈願

願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在塵世獲得幸福

願人民安康、天下太平

每一個小小的願望

都傾注著無數的感情與希望 

漢道漢服創始人 

李黎先生發言


南充君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唐丙先生發言



四川紅邦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董事長助理 

丁發軍先生發言並宣布開幕

活動人員安全全程保障


中國傳統文化中

女孩到了十五周歲時

會用簪子將頭髮挽起

謂之「及笄之禮

紅邦小鎮特為同袍展示及笄禮儀式



古有佳人精通琴棋書畫

今有「風流人物」能歌善舞


各種文藝節目讓觀眾眼前一亮

帶來一種別樣的視覺盛宴



掌握古箏的律動

同時也在控制著自己的呼吸節奏

渾然一體、韻味天成  



射箭的一招一式,盡顯風採

臂力和眼力的完美結合

才能收穫出乎意料的結果



上有廟堂之高,下有江湖之遠

而同袍們的江湖就是這一方安土

詩詞歌賦,人生哲學

每一樣都是他們的江湖


千燈萬盞,照亮回家的路

熄滅的是也許是燈火

不滅的也許是等待和執著


如此多的才子佳人匯聚一堂,相約紅邦,我們更感到非常榮幸。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在紅邦小鎮的發展歷程中,我們積極響應國家文化復興道路自信的發展方針。致力於打造中國西部文創旅遊中,更殷切的期望著為文化事業做貢獻。



另外在年底我們還將舉辦首屆紅創谷文化旅遊,請大家敬請期待,踴躍參與,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我在紅邦,等風等你


始於衣冠,達於博遠

漢服出行,我在紅邦小鎮


特別鳴謝

南充漢道漢服

南充君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長安故裡漢服體驗工作室

憶古軒家具有限公司

香港千佳御品(國際)家具有限公司

南充歐盛國際家居有限公司

謝記石頭火鍋

南充現代婦產醫院

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來源:紅邦小鎮

南充馳上傳媒粉絲群


歡迎大家加入

南充馳上傳媒粉絲群

吹牛、聊天、爆料、諮詢

你還在等什麼!

長按二維碼添加小編微信

經小編邀請後入群~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侵權處理}圖文無從溯源,如果涉及版權問題,24小時內處理。

{聯繫方式}郵箱:ncgbdsggzgs@vip.sina.com

相關焦點

  • 漢服文化:「始於衣冠,達於博遠」——社團篇
    隨著網絡和短視頻的發展,漢服的曝光率逐漸增大,漢服愛好者群體也從80後、90後,逐漸向95後、00後甚至10後擴大。公園、校園、商業街、旅遊景點裡,齊腰襦裙、琵琶飛袖……經常可以看到人們穿著漢服的身影。這些有的是漢服團體組織的活動,有的是個人的漢服秀,但無論何種方式,都表現了漢服運動的方興未艾。
  •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 重回漢唐漢服將參展洛裳華服賞
    得益於漢服從業人員的努力,在還原漢服原本的形制的基礎上,現代化的改良,讓漢服能夠以融合傳統和現代的方式展現出新的魅力。 特別是在漢服領域,愛好者們對於漢服形制的要求極高。曲裾、襦裙、襖裙等等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漢服系統。在加上對於漢服領型、護領、右衽、袖型等各個部位的講究,使得進入漢服領域擁有不小的門檻,也很考驗製作團隊的硬功力。
  • 「最美漢服大賽」評選收官 朱天渝獲總票數第一名
    參賽宣言:始於衣冠,達於博遠,華夏復興,與子偕行。獎品:金雞、精美禮品、明善天成國學堂免費試聽課1次。 得票數:6038成人組榜第三宣言:始於衣冠,達於博遠。簡介:熱愛漢服,熱愛一切美好。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始於衣冠,達於博遠。獎品:精美禮品、價值1萬元的3.8折時裝VIP一張,免費享受一次漢服造型拍攝,陸羽會茶樓50元現金券一張,198元雙人套餐一份。
  • 翩若驚鴻 望江樓公園舉行「漢服出行日」系列活動
    本網訊(袁春華)11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漢服出行日」,身著不同款式的漢服愛好者齊聚一堂、歡聲笑語不斷,「一襲華裳同行日 竹林聽風望江樓」漢服活動在成都望江樓公園舉行。活動包括百名漢服愛好者遊學望江樓古建築群、「竹林七賢」和」薛濤」遊園、漢服快閃舞《盛唐夜唱》、趣味投壺、射箭等精彩的演出和互動,讓市民遊客在望江樓公園感受到一年一度的漢服盛景。
  • 中國夢 漢服夢
    2013年,正逢漢服運動十年,我們希望能用這短短幾萬字,記錄下這十年來感人、驕傲、心酸的故事,也讓我們踩在先輩們鋪墊起的道路上,點點滴滴的繼續推動著漢服運動的繼續前進吧……第二章:漢服定義與其消失歷史回顧1、漢服——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漢服,即漢族傳統民族服飾、又稱漢衣冠、華夏衣冠、漢裝、華服、唐服
  • 射輿司漢服出行活動
    2003年的11月22日,一個叫王樂天的電力工人身穿漢服走在鄭州的街頭,這是現今報導的中國現代第一位穿「漢服」示眾的人。  這件「漢服」雖然簡陋,甚至有點不合身,卻是由王樂天和他的朋友們一針一線縫製的,這幫志同道合的大男人組建了一個工作室,他們查文獻,找規制,甚至手腳笨拙地拿起了縫衣針,有人因此刺破了手指,卻樂在其中。
  • 「同袍」漢服也可以如此日常——B站up主蟈蟈
    2017年2月,蟈蟈在B站發布了【漢服日常娘的衣櫃】在B站走紅,並且作為一名漢服博主逐漸為同袍們所知。「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此般詩意的景象描寫的就是她本人有沒有!蟈蟈常見的漢服穿搭是宋制與明制,她的視頻兼穿搭,開箱,新手小貼士及自己的生活分享於一體。
  • 15周年紀念活動,北京漢服同袍五大社團聯合行動!團結的力量!
    今天2018年11月22日,是全球漢服出行日。
  • 衣冠上國,盛世霓裳!第二屆新國潮漢服文化節「盛裝」來襲
    紅網時刻11月14日訊(記者 胡邦建 通訊員 陳沙琳 攝影 陳琛)漢服巡遊、武備展演、漢婚展演、漢服之夜、國潮市集……衣冠上國,盛世霓裳,11月14日,長沙西湖文化公園58小鎮,一場漢服時尚盛事為初冬的長沙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當天,第二屆新國潮漢服文化節震撼來襲,漢服愛好者們身著「盛裝,向世人展現了漢服之美。
  • 漢服佳人,我從遠方趕來,赴你春日之約
    是怎樣一幅風景 漢服 相傳始於「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軒轅黃帝, 一直延續到明代。 漢服不單純只是一件衣服, 她是一個偉大文明的縮影, 一個偉大民族的皮膚。
  • 大袖漢服著我身 雲想衣裳花想容
    就在日前的七夕,不少大小規模的漢服群體復原著傳統文化活動。那些把漢服當日常裝的人們,他們對漢服的愛來自哪裡?穿上漢服的體驗如何?從「奇裝異服」到「行走的活化石」,她們在推廣漢服的路上又有哪些難忘的遭遇或成果?而穿一件漢服的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講究?
  • 活動報導|曜一城漢服同袍新年祝福會暨古風夜市巡展
    剛到活動現場就已經被各種美食吸引,還有布置精美的打卡地,大家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各種拍攝美照,錄視頻,玩得不亦樂乎,然後就開始了我們的第一場巡遊活動,巡遊結束,就是互動環節,現場隨機配對,兩兩交換給對方提前準備好的禮物,玩得就是心跳,精彩刺激的互動環節結束後,大家一起共進晚餐,用餐結束就是我們的第二次巡遊。
  • 九州跨年|泰寧古城詳細攻略出爐~漢服出圈,實力開掛!
    以穿著華夏衣冠(漢服),向這個漢唐古鎮·兩宋名城——獨具歷史韻味的泰寧古城表白。戳 ↓  ↓  ↓ 視頻看——《泰寧十二時辰》泰寧漢服文化節(杭州)召集預告家國復興當我輩,但為士子正衣冠!九州漢學研究會(杭州)將參與1月2日【首屆泰寧漢服文化節高峰論壇】暨【第二屆禮樂研討會:後溪山時代漢文化復興之路】的承辦工作,同時也將延續「知行華夏·漢服遊學行九州"系列活動辦到祖國各地去,特發起本次活動響應與召集。一起穿上漢服去泰寧遊學,同時體驗不一樣的漢風跨年吧!
  • 中國年輕人掀起「漢服熱」,但漢服能流行起來嗎?其實很難
    因此不論秦衣、漢裳、唐裝,還是大明衣冠,都可以稱之為漢服。02被遺忘的民族服飾:漢服黃帝制冕,於是有了上衣下裳制漢服的雛形。03漢服復興運動興起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始於衣冠,達於博遠——於是,一場漢服復興運動吹響了號角。
  • 古風·竹韻·國潮 「漢服出行日」,眾多漢服同袍相約成都望江樓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11月22日,漢服同袍將其定為每年自己的「漢服出行日」。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許多漢服協會與個人自發舉辦各類漢服活動,向世人展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美,讓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深入人心,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首屆青島少海漢服文化節開幕!傳統文化...
    10月1日上午,伴隨著婉轉悠揚的古樂,首屆青島少海漢服文化節在大沽河度假區孔子六藝園開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姜青華、市政協副主席王天鴻出席活動並共同啟動首屆青島少海漢服文化節。
  • 中國傳統服飾的多彩文化-漢服
    漢服的起源漢服,即華夏衣冠,又被稱為漢裝,華服,是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傳承五千年,歷史悠久。非遺瑰寶-漢服的文化禮儀漢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代表,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裡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 聚首橋山漢旗揚,禮樂共祭軒轅陵第四屆漢服漢禮公祭軒轅黃帝大典
    己亥年三月初三日(西曆2019年4月7日),正值漢民族傳統節日上巳節,同時也是華夏共主軒轅黃帝之聖誕。
  • 【漢逸居】2020年度【我們的漢服故事】回顧
    ❤2020年,隨疫情控制穩定我們有了端午約奶茶、乞巧手作學習、愛國大合唱、《禮儀之邦》漢服廣場舞中秋擔燈籠雙慶、掛綠湖漢服出行、庚子年漢服年會共5次漢服線下面基公益漢服推廣始於漢服顏值忠於內涵間歇沙雕你是從何時接觸漢服的?何時加入我們群的?
  • 漢服簡介
    漢服簡介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