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紡織網
打孔無紡布龍頭——廈門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延江股份」)今天(3月31日)發布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報告期內盈利3628.71萬元-3891.03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15%-345%。
對於業績變動情況,延江股份解釋稱:一是報告期內,公司美國子公司YanjanUSALLC因為客戶切換原有供應商的「去尾效應」,訂單量不足,在當季產生了較大的虧損,同期,美國延江實現季度盈利,使得比較數據顯示有較大的利潤增長;二是報告期間內,新型疫情蔓延下,口罩需求大幅上升,而用於生產口罩的關鍵材料熔噴無紡布出現短缺,為此,公司緊急立項,成立熔噴無紡布項目組,並於2月中旬開始對外銷售熔噴無紡布,還在3月中旬進一步擴大了產能。由於當前市場上熔噴無紡布供應量有限,公司生產的熔噴無紡布在報告期內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成為報告期內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一紡織網記者此間了解到,延江股份擁有多年無紡布生產經驗,疫情爆發半個月後,通過機械設備改造,改造了三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實現了每天生產6噸民用級熔噴無紡布。在投資者平臺上,延江股份表示日產量可達到8-10噸。
不過在招商證券分析師王強看來,熔噴布產能的大規模擴產,一般的企業是比較難做到的。中石化和中石油具有本身是上遊熔噴布專用聚丙烯的主要生產企業,結合國機集團的紡織機械優勢,實現央企國企的強強聯合之下實現的。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熔噴布產能8-10萬噸,而國內熔噴布產量僅為5.5萬噸,也就是說平時有約4.5萬噸年產能沒有滿產釋放出來。因此,最快增加口罩用熔噴布的途徑是提高負荷和其他用熔噴布的轉產,畢竟具備「火神山」速度建設熔噴布新產能的企業也就像中石化這種超實力企業才具備的。若的轉產和提高負荷的5萬噸產能釋放出來,換算為日產量約140噸,加上部分企業的超負荷和中石化等實力企業加速投放,可支撐我國近期口罩日產量達到1.8-2億隻。
當前,新冠疫情極大地引發了口罩需求量的爆發性增長,一時間迎來了「口罩荒」,我國口罩近一個多月來日產量超快速增長,國家發改委發布數據顯示: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分別是2月1日水平的5.2倍、12倍,大大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
王強認為,熔噴布在無紡布中的佔比只有0.9%,且主要用於環保、隔膜、擦拭材料,只有10%生產口罩。目前,全部存量熔噴布產能預計都將轉產口罩,上限瓶頸已臨近,國內多家實力企業開始快速擴充產能,即使將在建熔噴布產能全部算上,我國口罩的短期上線約為日產2億隻。由於新建熔噴布產能至少需2-3個月,但非醫用熔噴布轉產和SMS紡熔複合產線調整生產工藝只需1個月,這部分若全部轉產則具備年產能15萬噸的潛能,對應4億隻口罩。
萬聯證券研究員陳雯則表示,從1月20日以來,口罩防護服相關概念股的漲跌幅中,延江股份、搜於特分別錄得52.71%、48.31%的高漲幅,其餘相關概念股也有不錯的增幅,觀察來看,由於今年肺炎疫情的影響,口罩、防護服需求量激增,加上春節期間工廠停工、原材料供應不足等情況,一度出現「一罩難求」的局面。但如今隨著復工復產的進行,以及越來越多企業申報生產口罩、防護服資格,口罩供應鏈大幅增長,預計2020年口罩與防護服的產值將有大幅度的提升。
陳雯表示,儘管目前我國的肺炎疫情得到了控制,情況趨於緩和,但國外的形式依然非常嚴峻,不斷有國外病例「回流」,因而國內仍需保持警惕;另一方面,不少國外地區由於疫情大爆發引起口罩、防護服需求量激增的局面,部分地區停工停產、群眾「囤貨」、生產原材料不足致使口罩供需不平衡,由此來看,口罩、防護服的高需求預計還將保持到年底,並且未來在滿足國內需求之後會出口其他國家。
公開資料顯示,延江股份的前身廈門延江工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後歷經股改,於2015年6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7500萬元。公司於2017年6月登陸創業板,主要
從亊
一次性衛生用品面層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產品有3D打孔無紡布、熱風無紡布、PE打孔膜等,產品主要用作衛生巾、紙尿褲以及護墊等一次性衛生用品的面層材料。
延江股份今天同時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38億元,同比增長35.4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231.07萬元,同比增長69.32%;基本每股收益0.54元/股。(第一紡織網 mar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