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的音頻
約基奇很想拿到人生第一個50分,在掘金領先爵士20多分的時候,他還留在場上,比賽只剩下三四分鐘,和他對位的戈貝爾早已不在場上。可惜,猛打猛衝去得分,並不符合約基奇的性格,兩三分鐘內他只得了2分。直到最後1分39秒,馬指導覺得實在不好意思,才把他給換下去。
掘金終結了爵士隊的11連勝,約基奇個人新高47分,把最近很熱的一個話題又推向高潮:這個賽季,MVP會不會重歸大中鋒?
恩比德、約基奇、戈貝爾、弗切維奇這些傳統型的5號位中鋒,這個賽季異常走紅。他們不僅是球隊的戰術核心,而且多數讓隊伍的戰績有了顯著的提升。在最近幾年的小球潮流中,傳統中鋒的地位曾一落千丈,但這些有著出色技術的中鋒,多數能裡能外,進化成為新一代全能型中鋒,並成為聯盟的一股主導力量。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其實根本不用三十年,大中鋒們就已經回來了。
上一次5號位大中鋒拿到MVP是什麼年代的事了?2000年,是奧尼爾。
在那個十年,奧尼爾、姚明、霍華德這些明星中鋒,不用跑到三分線外投籃,照樣吃香喝辣。但隨著NBA的攻守轉換節奏越來越快,姚明跑不動了,他跟奧尼爾說:我們這樣的中鋒,就像恐龍一樣,要滅絕了。
擅長奔跑和跳躍的霍華德還能堅持一陣,2011年,MVP選票的第一名位置上,有3個人寫了霍華德的名字,但有113人寫的是羅斯。這是傳統的5號位中鋒最後一次出現在選票首位。四年後,以「水花兄弟」為代表的小球,拿到了總冠軍。
我這裡列出了自2011年以來,MVP投票得分的每一屆前10位球星(標藍色的是4、5號位內線)。我們可以發現,真正的5號位中鋒,不管技術特點如何,離MVP最近的只能排到第四,分別是2014年的諾阿和2019年的約基奇,鄧肯、阿爾德裡奇和恩比德排到過第七。
約基奇、恩比德、戴維斯和阿爾德裡奇這樣技術好的中鋒,在前10排位中逐漸上升,頻次增加,代表著一種趨勢:技術型中鋒殺回來了,他們在小球潮流中殺出一條血路,重新為大中鋒爭得了聚光燈下的位置,MVP回到他們手中,也是早晚的事。
所以,用「傳統中鋒」來形容他們並不確切。恩比德、約基奇這一代中鋒,既有傳統中鋒身上的優勢——個子高大,籃下有統治力——同時還有前輩們沒有的特長,他們大多會中遠投,視野廣闊會傳球,雖然速度不快,也還可以運球上籃。
現在,至少有幾支隊伍是以大中鋒為戰術核心——76人圍繞恩比德,約基奇是掘金的組織中鋒,魔術隊靠弗切維奇,在森林狼是唐斯。有的球隊仍以外線為核心,但優秀的大中鋒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爵士隊的戰術都從米切爾和戈貝爾的擋拆開始,太陽隊有艾頓,小牛隊是波爾津吉斯,騎士隊還沒有出讓籃板王德拉蒙德,阿爾德裡奇是不是打,對馬刺的輸贏影響很大。
當然,必須讓球隊的戰績有本質改變,明星大中鋒的地位才能得到承認。
上周NBA評出的東部最佳球員是恩比德,西部是約基奇。這是恩比德生涯的第五個周最佳,在76人隊歷史上,只有巴克利和艾弗森曾拿到5次以上。我們從恩比德同時對付小加索爾和戴維斯,可以看出他如今的統治力是多麼可怕,他既可以像過去尤因和奧拉朱旺那樣,跟對位中鋒在籃下硬扛,還可以像後衛那樣,運球到籃下玩反手拉杆。
當恩比德像後衛那樣,從外線往籃下用出歐洲步時,我們就知道如今的頂級中鋒到了什麼樣的水平。恩比德再過一個半月才滿27歲,他的黃金歲月才剛剛開始。
我很早就曾經說過:一個中鋒的峰值年齡是28歲,也就是在這個歲數之前,大中鋒可以一直在進步,28歲以後,大多數中鋒會走下坡路,就像爬到山頂要下山一樣。超級優秀的中鋒,如果能夠自律,可以把山尖變成平臺,在頂峰留很長時間,比如奧拉朱旺、奧尼爾和鄧肯。
恩比德只是把76人帶到東部排名的第一,而且是暫時的,他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優秀而全面的大中鋒得到重用,並非為了對付小球。恩比德是2014年進的NBA,小球還未大成氣候,如果不是因為傷病風險,他在任何一年都是狀元的絕對人選。約基奇是2014年第二輪入選,掘金上來就看中了他的傳球和投籃技術,2017年,掘金在約基奇和努爾基奇之間選擇了前者。
恩比德、約基奇、弗切維奇這些國際中鋒的技術,始終讓美國籃球界羨慕,有沒有小球的盛行,這些中鋒都會被招到NBA,區別在於,他們在多大程度上改變NBA的風格和陣容形態。如今,恩比德的76人已經排在東部第一,約基奇率領掘金殺進了西部決賽。
這說明,小球潮流仍在演化中,漸漸地,五小陣容將不再那麼吃香,畢竟籃球是高個子運動,只要技術全面,速度不是太慢,五小首先會被「一大四小」取代,然後個子高大的大中鋒、二中鋒重歸傳統地位。和以前的區別,是他們都會投籃、運球、傳球。
火箭的「極致五小」已經死亡,現在他們有了伍德打5,這個賽季平均每場23+10。伍德雖然瘦高,不如約基奇和恩比德強壯,但他的技術讓塞拉斯得以繼續自己的「五外」戰術特色。
但是論技術之全面,非約基奇和恩比德莫屬。看約基奇打戈貝爾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為戈貝爾太高,移動更慢。爵士打的是「一大四小」,所以用博揚·博格達諾維奇去防約基奇,戈貝爾對位的是米爾薩普。即便如此,約基奇也讓自己的進攻選擇充滿各種可能。
這場終結了11連勝的對決,戈貝爾7中4隻拿到12分和8個籃板。戈貝爾是過去傳統中鋒中的一類——野獸派,沒什麼投籃技術,但人高馬大,爆發力出色,擅長保護籃筐。
約基奇不是一個出色的蓋帽專家,因為他比較懶散,運動能力不算出色,但現在多數球隊的陣容較小,約基奇防後衛突破上籃,也能佔到一點便宜。
如今評價中鋒防守不能再只盯著籃板和蓋帽,能不能換防,腳下移動速度如何,都成了重要的參考標準。
現在聯防在NBA很流行,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第一,既能攻又能防的大中鋒並不多,只能降低高度,尤其是4號位的高度;第二,小陣容的盛行,削弱了保護籃下的能力,不得不藉助聯防的區域保護特色。
像戈貝爾這樣只能守不擅長進攻的中鋒,使用價值在降低。
首發的時候,掘金隊並沒有實際意義上的控衛,組織戰術的是約基奇。對爵士這場比賽,約基奇助攻12次,此前他曾一度平均三雙,現在助攻降到每場8.6次,排在哈登、盧卡、保羅和特雷·揚之後,列第五。這是助攻榜上的一道奇景。
自從當年迪瓦茨、薩博尼斯在NBA展示傳球技術,美國人就一直佩服歐洲中鋒的這項絕活。如今魔術隊的弗切維奇也會這一招。
大中鋒水平高低,在季後賽越來越能決定球隊的命運。
有些球迷認為我是一個老派的「得中鋒得天下」論者,其實是誤解了。我從來不會將中鋒的作用絕對化,只是在季後賽和總決賽這個層面,當各個位置已經都打造得很精緻,最終決定成績的很可能就是5號位中鋒。
這樣的判斷屢試不爽。火箭對湖人,球迷來問結果會如何?我說火箭沒有大中鋒,所以看好湖人,這個判斷的依據是「有」和「無」。掘金碰上快船,結果會如何?我感覺是掘金,因為祖巴茨和哈雷爾不如約基奇,這個判斷的依據是「優」與「劣」。掘金碰上湖人,結果會如何?我認為是湖人,因為戴維斯是「萬能鑰匙」。其實,戴維斯真的和約基奇一對一,還是挺吃力的,所幸他們還有霍華德,他是解決約基奇的功臣。
這個賽季大家都在想辦法解決5號位的問題,這跟恩比德、約基奇這一代中鋒成長起來有絕對關係。湖人的辦法是找小加和哈雷爾,配齊了大中小三種不同高度和類型的中鋒;快船的辦法是找伊巴卡,把祖巴茨趕到板凳上。你再問我湖人和快船碰上如何,我覺得是湖人,因為湖人有三種不同的中鋒可以選擇。
湖人用三個中鋒制衡了恩比德,讓他只得28分6個籃板,起決定作用的就不是中鋒了,「得中鋒得天下」不適用,最後的關鍵人物是託比亞斯·哈裡斯。
如果湖人在總決賽碰76人,依然如此,起決定作用的不是5號位,恩比德、戴維斯、小加和哈雷爾,只是對決的基礎。
如果漏過下列文章
請點擊圖片和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