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懸疑片,一直很難做到出彩。
一來劇本完成度要求高,二來演員絕對要演技在線。
最近就有這樣一部高度燒腦的劇出來了——
《誰是受害者》
這是一部系列短劇,一共八集,每一集都有一個社會主題,很有現實意義。
並且網飛出品,一次性上完全集!
豆瓣8.1,絕對值得一追!
故事要從一起慘烈的兇殺案開始說起。
案件發生在城市的一個酒店當中,屍體在其中的一個房間中腐爛到難以辨認。
現場取證已經很難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起他殺案件。
進入現場的一位鑑識員方毅仁發現了不對勁。
他患有罕見的亞斯伯格症,這種病表現在社交困難,並且還格外的偏執。
正是這樣的原因,讓他不斷想著去調查這起案件。
隨著調查的深入,他發現失蹤的女兒也被牽扯在了裡面。
更意外的是,他在死者所在的浴缸出水口還發現了一個隱藏的針頭。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人也在關心這起案件的進展情況,她就是報社的記者徐海茵。
她的初衷就簡單多了:追熱點。
這起案件一經發生,就引起全城轟動,但是警方卻一直不公布案件進展,記者的職業習慣,讓她覺得這其中必有故事。
很快,警方鎖定了死者嫌疑人,一個過氣的歌手——蘇可芸。
有著一點關係的徐海茵便在第一時間找到了蘇可芸的母親聊了起來,想要套取內幕消息。
而同一時間,方毅仁也找到了蘇可芸的母親。
巧的是,蘇可芸的母親也知道方毅仁女兒的消息。
就這樣,懷有目的的兩個人同時接近了一個目標,也隨便結了盟,一同調查起來。
隨著調查的深入,他們發現這起兇殺案並不簡單。
首先屍檢結果,這名死者似乎並不是蘇可芸,並且屍體從恥骨的形狀分析更像是男性。
但現場的布置就是按照蘇可芸即將面世的新專輯封面來做的,線索也是指向蘇可芸,那麼這個男性到底誰呢?
不過,對於警方來說,案件既然發生了新的變化,屍體不是蘇可芸,那麼蘇可芸在哪?
於是,警方開始尋找蘇可芸的蹤跡。
從監控中,警方發現,她最後出現的地方在名為譽品尚城的工地附近。
而就在警方前去尋找的時候,譽品尚城頂樓突生大火。
待火勢被撲滅時,只留下一具焦屍。
很明顯,是人為的,因為起火點就在屍體上,屍體一旁還有一個名為「張聰健」的身份證件。
而他是譽品尚城的離職員工。
難道他就是死者?
當方毅仁給屍體做鑑定的時候,發現這個死者更像是女人。
並且種種證據顯示,她就是蘇可芸。
明明是酒店的死者附近所留證據指向蘇可芸,而她卻死在了下個兇案現場。
那是不是意味著張聰健會出現在下一個兇案現場呢?
果然,很快警方又發現了新的命案現場。
這連續發生的幾起案件極具連續性,不僅屍體被毀得面目全非,還存有下次兇案的預告。
而且兇手是同一個人,且手法很是獨特。
有意思的是,這個兇手會在死者臨死之前滿足他們的願望,然後了解他們的生命。
比如說蘇可芸,在生前就是希望自己的專輯大賣。
果然,在她死後,她的專輯很快就賣光了。
而張聰健就比較「委屈」了,他在生前就被確診為癌症,公司要求他主動離職。
沒有辦法的他,只能向報社舉報公司的黑料。
原來譽品尚城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工廠,裡面的員工都是過勞成疾然後被迫辭職。
只是,這家公司有關係,所以一直沒有備查,而所謂的報社也是收取了譽品尚城的錢。
最後,在蘇可芸的屍體上藏有了一張記憶卡,裡面都是張聰健收集到的證據。
可能有人會說,還有這麼「無聊」的殺人兇手麼?
有,但是背後的原因,表叔就不劇透了!
這部劇是網飛對華語劇的首度嘗試,很是精彩。
製作也很是用心,比如一開場的溶屍、焚屍都很有畫面感,連人體大小的比例都很注重。
並且,這部劇還有林心如的特別出演,可以說非常走心了。
《誰是被害者》用一個極端的希望延續了死者對世界的最後一點期待。
一個個慘烈的故事,讓我們感受死亡並不是最可怕的,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