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 |B&W Formation Duo,最滿意的書架無線主動DSP喇叭

2021-02-13 典雅音響花園

圖文轉摘自(劉漢盛音響論壇)

規格:

書架無線主動DSP喇叭。推出時間2018年。帶寬25Hz-33kHz,採用1吋碳纖維高音單體一支,6.5吋Continuum振膜中低音單體一支,內建125瓦D類擴大機,DSP與DynamicEQ,內建RoonReady,Spotify,與WiFi、藍牙、AirPlay2相容,體積395x197x305mm,淨重10.6公斤。

開宗明義,我要說B&WFormation Duo的推出象徵著新一代HiEnd無線喇叭時代來臨。更直白地說,以前我沒聽過這麼簡單使用、這麼簡單設定、體積這麼剛好、聲音表現這麼強,性價比這麼高的無線喇叭。

 

無線喇叭便宜的很多,體積大、昂貴的落地式也有,更多的是小體積者,許多無線喇叭的設定也相當簡單。不過,如果說要符合上述我所說的那些條件,我想目前只有B&WFormationDuo可以做到。多簡單?只要插上電源,下載App,將您的手機跟Formation Duo設定在同一網域的Wi Fi,Formation Duo會自動對頻,依照App指示設定左右聲道,聽到小聲溫柔轟的一聲,表示成功開通。此時選擇Formation Duo喇叭放置的地點(客廳、書房、其他地方等),就可以用手機播放串流音樂,或自己NAS中的音樂。更厲害的是,我竟然可以在公司以手機播放我家裡NAS中的音樂,這已經是跨網域播放了。

還有沒有更厲害的?有!FormationDuo的規格上說明最高與24/96兼容,但是我播放家裡NAS中的DXD(352.8kHz)或DSD256音樂文件,Formation Duo竟然都可以唱。當然,此時Formation Duo所播放出來的規格可能已經降頻為24bit/96kHz,但是這沒關係,以這樣的書架型小喇叭聽24/96音樂文件已經很奢侈了。

Formation Duo的外型類似縮小版的805 D3,不過前方並沒有低音反射孔。整體箱體橢圓,讓箱內駐波影響降到最低。高音獨立在上,也跟805D3一樣。

 

還有沒有更更厲害的?有!FormationDuo的聲音表現聽起來很像B&W805D3加上優質擴大機的等級,805D3的訂價差不多是Formation Duo的二倍,加上訊源、綜合擴大機要賣多少錢?可是Formation Duo竟然只賣155,800元(腳架另加31,800元),請注意,這是一對的價格,不是一支,您說夠厲害嗎?805 D3的聲音表現絕對不是一般小體積無線喇叭可以相比,而是Hi End喇叭等級,Formation Duo的聲音表現竟然可以接近,您說會不會讓人驚訝感嘆?驚訝的是現在的無線喇叭科技竟然能夠做得那麼好;感嘆的是以後的被動式喇叭要怎麼賣?

Formation Duo的正面下方有一個標誌按鈕,那是App做設定時要按的,並非電源開關。此外還有一個Play/Stop標誌,以及音量大小按鈕。

前言表過,讓我們回頭說B&WFormation系列吧!這是2019年推出全新系列,總共有六件商品,Formation Duo是其中之一。包括Bar、Bass、Wedge、Duo、Audio與Flex。Bar就是Soundbar,Bass是超低音喇叭,Wedge是二聲道一體的喇叭,Duo是左右聲道分開的喇叭,Audio是串流擴大機,Flex則是單聲道喇叭。所有的Formation系列都採用相同的主動式DSP設計,也採用相同的無線傳輸串流技術與多室分享技術。

簡單的說,假若您想認真聽音樂,那就買FormationDuo;如果想要組一套家庭電影院多聲道,那就買Bar、Bass、Flex三種;假若想要在廚房、餐桌或客廳一角聽音樂,買Flex就夠了。如果已經有被動式喇叭,但想要聽串流,那就買Audio。您看,整套的Formation系列把您的所有需求都考慮進去了。更棒的是,它們的各產品可串聯,外觀造型非常漂亮,而且擁有一致性,您可以在書房擺一對Duo,在客廳搭配電視買Bar、Bass與Flex;在臥室用一支Wedge,在廚房餐廳用一支Flex。天啊!第一次有Hi End音響廠家為消費者推出這麼整體的配套主動DSP無線傳輸串流產品,B&W真是強啊!

Formation Duo從外觀上好像就是805 D3的縮小版,不過前面沒有低音反射孔,箱體是橢圓形,高音單體獨立在上方,箱體採用的是複合材料做成,而且高音尺寸、中低音尺寸都與805D3相同,1吋高音技術來自700系列,6.5吋中低音技術來自800系列。不同的是805 D3採用鑽石振膜高音單體,Formation Duo採用碳纖維振膜高音單體,而中低音單體則同樣採用Continuum振膜。

在體積上,Formation Duo為395x197x305mm,805 D3為424x238x345mm。重量呢?Formation Duo淨重10.6公斤,而805 D3淨重12.6公斤。說到帶寬則更有意思,Formation Duo的帶寬是25Hz-33kHz,而805 D3的帶寬是34Hz-35kHz,體積更大的805 D3在低頻延伸上竟然輸給體積小的Formation Duo,這當然是因為Formation Duo採用主動DSP的原因。

 

Formation Duo沒有電源開關,只要電源線插上去就已經開通,背板下方只有一個USB埠供升級之用,此外還有一個網絡線接槽,可以連接家裡網絡。當然,不使用網絡線連接也可以,Duo本來就是無線傳輸,包括左右二喇叭也是如此。

Formation Duo的背面整體漂亮,只有在底部有網絡接埠、USB插槽,電源線一插上就通電,沒有另設電源開關。

 

Formation Duo的正面底部有一個Formation的標誌小按鍵,那是依照App設定時按下去的地方,並不是電源開關。此外還有播放/停止鍵、音量大、小調整鍵,所有操控就只有這樣而已,有夠簡單。

 

其實更簡單的是設定,一般音響迷雖然想使用無線串流器材,但是最怕的就是設定,有的甚至還要動到計算機。而FormationDuo的設計已經簡單到無法再簡單,第一步是把二支喇叭的電源線接上,第二步是上AppStore找到Formation的App,下載到手機上。第三步是打開App,只要手機的Wi Fi網域與Formation Duo自動抓取的網域一致,App就會開始秀出步驟指示。一般家裡的網域只有一個,所以不會有問題,如果是在公司使用,網域可能有二個以上,此時就要注意。第四步是按照App指示,先設定左聲道,再設定右聲道,所謂設定就是單擊Formation Duo正面下方那個標誌鈕,此時App就會告訴您設定成功。此外就是選擇你是在書房或在其他地方或手機播放,我選擇書房。全部過程不超過2分鐘就設定完成,也不必管左聲道是Master右聲道是Slave,左右聲道會以B&W自家研發的無線連接技術相互連接,二者時間差只有1微秒,您不可能聽得出來。

 

Formation Duo可以用藍牙,也可以用Wi Fi,在此我建議用Wi Fi,對於音訊而言,Wi Fi的傳輸帶寬幾乎是沒有限制的,不管什麼352.8kHz或DSD256都沒問題,問題只在於Formation Duo自身的24/96限制。Formation Duo二支喇叭之間的連接是以2.4GHz Wi Fi為之,如果是多室連接Formation其他產品則是透過5GHz Wi Fi或藍牙連接。實際聆聽時,我在公司手機與Formation Duo的連接是用公司的Wi Fi網域,但我可以透過手機上我家的NAS播放App操作,播放家裡NAS裡面的音樂文件,而且是各種規格都可以播放,這真的太神了。

您知道嗎?我在家裡可以播放352.8kHz取樣(DXD),DSD128,但是無法播放DSD256,這是因為我的DAC問題。但是我卻可以透過手機,在公司播放家裡NAS中的DXD與DSD256音樂文件。雖然我猜透過Formation Duo播出的音樂規格應該已經被降文件為24/96,但這也很爽不是嗎?

Formation Duo內建每支喇叭125瓦的D類放大,還有DSP、Dynamic EQ等功能,此外還擁有AirPlay 2,Spotify以及Roon Ready,您只要付費購買一生使用權(終身699美元,一年119美元),再訂閱Tidal,就有聽不完的CD質量以上的串流音樂。

Formation Duo可以與其他Formation系列產品聯機,做多室播放音樂。

 

我聽FormationDuo的場地有二處,一處是我的辦公室,一處是雜誌社的二號聆聽室。會選辦公室是因為想要模仿喇叭放在書房的情境,或是老闆的辦公室內。喇叭的擺法就是放在我的辦公桌上,原廠建議二支喇叭至少要相隔2公尺,我就這樣放。原廠建議聆聽者距離二支喇叭也要跟二支喇叭的間隔一樣,所以我也是距離喇叭2公尺,其實這就是正三角形擺法,也就是一般錄音室在混音臺上放一對小鑑聽喇叭的近音場聽法。另外擺在雜誌社聆聽室就是按照一般的聽法,使用原廠的腳架,這個腳架底下有螺絲孔,可以跟FormationDuo緊緊鎖上,很安全。

先說我在辦公室內的聽感,我必須承認,當我開始聽李泰祥和他的女弟子CD1的「你是我所有的回憶」時,真的有點嚇到了,因為從Formation Duo唱出來的齊豫嗓音根本就像是一般大喇叭所唱出者,而且伴奏的低頻相當飽滿豐富,這種音效完全顛覆我以前聽過的無線傳輸小喇叭印象。我第一個感覺是:FormationDuo根本就不像是一般的無線喇叭,反而更像是805D3的縮小版。

繼續聽李泰祥的「自彼次遇到你」,歌手的聲音飽滿高亢具有穿透力不說,伴奏的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的音質也很好,而且定位非常清楚,這當然是因為用正三角形擺法聆聽所致,不過這也代表FormationDuo本身的性能就很優。

 

接著我聽AmadeusQuartet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老實說一般小型無線喇叭,我不會用弦樂四重奏來測試它,因為它們的表現能力還不到這個層次。而FormationDuo的高音單體與中低音單體都是跟805D3一樣大小,加上又內建DSP主動驅動,還有自動Dynamic EQ,我當然老實不客氣把要求標準提高,就把Formation Duo當作805 D3來看待。老實說Formation Duo讓我再度的驚訝,沒想到即使放在我的辦公桌上,底下只墊了音響雜誌,FormationDuo還能夠把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的音樂平衡性唱出來,這真不簡單啊!

再來我聽保羅杜巴克史寇達的「最後的蕭邦」,鋼琴的觸鍵力量能夠透過空氣讓我感受到,音粒一顆顆也有實體感,甚至低音鍵的重量感都出現了,圓潤甜亮的鋼琴聲能量很強,充滿整個辦公室,老實說除了低音鍵的寬鬆感不如大喇叭之外,真的沒什麼好嫌的。

B&W為Formation系列量身訂製的App可以多室控制,在App中選擇想要播放的Formation設備。串流播放NAS中的音樂檔案時,會自動上網抓取專輯封面,還會自動連結LyricWiki資料庫抓取中文、英文歌詞,只是受限版權,並非所有歌詞都會顯示。

 

接著我聽EdithPeinemann演奏小提琴、PeterMaag指揮捷克愛樂的德弗札克「小提琴協奏曲」,哇!這小提琴的清甜滑潤根本就是B&W大喇叭的水平,細微的擦弦質感一點都不缺,連弓弦摩擦的嘶嘶聲也聽得那麼清楚,而管弦樂團的伴奏也是澎湃洶湧,由於坐得近的關係,聲音的能量很強,一點都沒有聽小喇叭的感覺。

接下來聽羅大佑那張2002年北京現場演奏會,如果跟我在家裡聽的音響效果相比,Formation Duo的音樂規模感當然不如遠甚,但是在離喇叭那麼近的情況下,音樂本身的衝擊性與火熱還是很強,可以讓我完全融入搖滾現場音樂的氣氛中。像「鹿港小鎮」、「愛人同志」聽了耳根都會發熱。

 

再聽江蕙的「臺灣紅歌」,腳踩大鼓的噗噗聲聽起來很過癮,而且伴奏樂器的定位清無比,真的感覺好像是在錄音室鑑聽。其實,錄音室中的近音場鑑聽喇叭就是主動式小喇叭啊!那麼近的距離聽音樂,空間邊界的扭曲可以降到最低程度,音樂的鮮活與清晰的定位、解析力反而比一般聆聽音樂的方式來得更鮮明。

聽張清芳「加州陽光」第一首「迫不及待」時,一開始那電子鼓聲打得好有彈性,好有重量感,這種近距離的音樂包圍感老實說還比遠距離聽時更好。再聽張清芳另外一張「古早的歌」,無論是「安平追想曲」,「舊情綿綿」或「青蚵仔嫂」,張清芳的嗓音聽起來很真實,那種獨特的聲紋、清亮又嬌柔的嗓音真的一點都沒打折扣。這對小喇叭真的不簡單啊!聽起來音域那麼完整。

 

Formation Duo的帶寬25Hz-33kHz,比805 D3還厲害,真的這樣嗎?既然原廠敢這樣寫,我當然要拿聖桑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來測試,我用的是鄭明勳指揮的版本。第二樂章一播放,我就知道FormationDuo踢到鐵板了,我所聽到的最低管風琴聲浮浮的,壓不下去,也沒有無形的空氣震波。我就說嘛,只有一個6.5吋的低音單體怎麼可能播放32Hz的管風琴聲?即使規格標示可達25Hz,實際上也已經不知衰減多少dB了。Formation Duo雖然無法完整回放第二樂章,但我並不以為意,因為本來就沒有期待FormationDuo有這份本領。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不是嗎?

Formation Duo在我辦公室內的聽感讓我滿意極了,移師到正規聆聽室內呢?老實說我還真有點不習慣,原本覺得體積不小的FormationDuo跟聆聽室內其他喇叭一比,馬上顯得嬌小,這是不習慣之一。另外一個不習慣就是只用手機就讓FormationDuo唱出音樂了,我們都是習慣把CD放入CD唱盤中,經過DAC、前級、後級,音樂才能唱出來,現在手握手機,都不知道手要放在哪裡了。

 

還是跟在辦公室內聆聽一樣,我把各種規格的音樂文件都試過了,一樣通通都能唱,包括DXD與DSD256。不過我也要說,或許是公司內的網絡環境比一般家裡複雜,而且同時很多人在使用,所以有時音樂會突然斷掉,不過並不頻繁,這也是使用WiFi傳輸音樂時經常會遇上的,不必擔心。

在聆聽室中聽FormationDuo,我的態度當然比較嚴肅,要求也比較苛些。馬友友那張「AppalachianJourney」,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音質都很好,小提琴夠甜潤,大提琴鼻音嗯嗯聲也迷人,低音提琴的粗弦摩擦與細微振動也都能夠讓我滿意。聽杜普蕾與巴倫波因合作那張海登、Boccherini的「大提琴協奏曲」,琴音與管弦樂都比較粗獷,跟我在家裡聽起來一樣的調性,可見FormationDuo相當中性,並沒有因為是無線傳輸喇叭而刻意凸顯中頻段。聽貝多芬鋼琴三重奏(StorioniTrio),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也都能取得平衡。聽JohnColtrane的「BlueTrain」,薩克斯風的形體沒有我在家裡聽那麼大,其他伴奏也沒那麼火熱,這一切可能都是音樂規模感聽起來沒那麼大使然。FormationDuo畢竟是小體積喇叭,在辦公室內近音場聽時,不會感覺它小,因為音場可以包圍我,而且聲能很強,瞬時夠快,聽起來活生感十足。不過,當來到聆聽室,一方面空間變大了,聆聽距離也變遠,加上受到空間邊界與其他物品吸音的影響,FormationDuo的音樂規模感就無法跟一般落地式喇叭相比了。

Formation Duo可以用在辦公室、書房、客廳、廚房,各種場合都適合。

  

在Formation系列推出之前,B&W已經沉寂一段時間沒推出新產品,這次Formation系列一推出,果然讓大家睜大眼睛,原來這就叫謀定而後動啊!B&W是一家創立於1966年的老牌喇叭廠,竟然能夠搖身一變推出年輕又貼近串流時代的產品,這就是底蘊夠深的證明。尤其是FormationDuo,它跳脫一般小型無線喇叭的窠臼,一下子就把表現能力提升到逼近805D3的水平,它是目前為止讓我最滿意的書架型無線主動DSP喇叭。

活動 |德國 柏林之聲 (前級+後級) + 英國 B&W 鸚鵡螺(落地音箱) 新年精選套裝 ①

點擊以下標題

可查閱更多相關資料

關於『典雅音響花園』

在中國高端音響經銷領域,沒有誰擁有像典雅音響花園般的執著、輝煌與榮耀。故事從2003年開啟。典雅音響花園秉承名牌薈萃,音響聖地的理念,瘋狂尋找世界各地音響佳品。典雅音響花園超3千平方米,超十間主題各異的體驗房間,所有房間都致力追求黃金比例空間,只為原音重現。典雅音響花園是廣大愛樂人士的聖地,在這裡,一邊品嘗美酒香茶,一邊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

相關焦點

  • 家用HIFI 寶華韋健Formation duo和Flex書架音箱
    原本先買的formation wedge 但是一直心水duo 畢竟是這個系列的旗艦 已經有了齊柏林飛艇了 還是想入手一對書架箱 效果確實沒有失望。首先設計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不用單獨配功放和線材也著實方便了不少 又能達到HiFi的水準 音質的層次感很強 高音也很贊。
  • 「是天籟·更是藝術品」 B&W Formation Wedge 家用無線藍牙音響
    另外在顏值上一直也從不落後,B&W 新發布的Formation Wedge 家用無線藍牙音響號稱藝術品設計。產品宣傳Slogan有一句話「是天籟·更是藝術品」,雖說有些較為高調,但體驗之後可能只想說兩個字「真香」。
  • WHAT HIFI推薦2020年最值得購買無線音箱:24款器材上榜上篇
    下面是《What Hi-Fi》推薦的2020年最值得購買無線音箱,來看看有哪些上榜器材吧!,這套基於『大哥』Mu-so精華技術濃縮而成的新機,集合了無線網絡接入、解碼播放、功率放大、喇叭擴音等功能於一身,旨在為用家在中小環境內帶來使用便捷的高音質音樂體驗。
  • WHAT HIFI推薦2020年最值得購買有源音箱:12款器材上榜
    查看 KEF LSX無線音箱系統 評測>> 目前該產品有「HIFI說影音城」商家在售,點擊查看>> 口碑評說: 「與其說LSX是LS50有源版的小型化,不如說LSX更是一個新產品,更為緊湊的箱體結構,更高的工作效率,無線傳輸方面更為先進
  • HIFI器材 | Raidho Acoustics XT-1書架喇叭
    加入鈦元素Raidho XT-1書架喇叭X系列是Raidho
  • 頭等艙御用品牌 233621 Zen真無線藍牙耳機評測:399元體驗主動降噪
    最近233621耳機品牌發布了一款真無線藍牙主動混合降噪耳機——Zen,預售價格僅399元,可以說是在觸碰主動降噪耳機的價格底線了。不只是價格便宜,它還是國內始發採用高通QCC5124晶片的真無線主動混合降噪耳機,藍牙+主動降噪模式工作電流最低8mA,單機續航10小時。
  • 小尺寸有大馬力-英國/PMC Twenty 22書架喇叭
    PMC從公司名稱就知道,他們是非常務實的公司,專門作「專業鑑聽喇叭」,許多發燒友偏好錄音室等級產品,理由很單純,要重現「錄音本質」,選錄音室使用的器材最接近「原音重現」,所以就算專業喇叭並不特別漂亮(甚至有些專業版外觀黑壓壓的),還是願意為了「錄音室等級」音質,把PMC迎娶回家。
  • 英國Q牌Concept 20書架喇叭限量贈送同牌金屬腳架
    >
  • 千元內最值得種草的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榮耀FlyPods3獲IT168好評
    而降噪耳機的出現則大大降低了噪音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不過一直以來,擁有主動降噪功能的真無線耳機都被各種大廠壟斷,售價也一直都是非常昂貴,大多在2000元左右,這也是為什麼主動降噪的真無線耳機市場一直不溫不火的原因。
  • 驚喜不止主動降噪!華為FreeLace Pro無線耳機評測:599元超值升級
    驚喜不止主動降噪!華為FreeLace Pro無線耳機評測:599元超值升級 2020-08-27 13:39:53  出處:快科技 作者:傲騰 編輯:傲騰     評論()
  • 走向巔峰,傳奇再續:山葉 NS-3000旗艦書架音箱
    喇叭單元喇叭單元位於高音單體後方的R.S.(Resonance Suppression)Chambers單體共振抑制導波管,導波管經過精密計算可消除共振,避免其影響到單體的運作,以達到最精準的再生。喇叭端子採用自家製造的高級黃銅鍍金製品,這在5000系列上也可以看到是同一款產品。
  • Dynaudio XEO 30數位無線喇叭,我也搭配不出來的超值好聲
    預先看見「Wireless Hi End」的未來早在2012年,Dynaudio率先推出XEO系列,標榜「Wireless Hi End」,我向總裁Wilfried Ehrenholz問過,數字無線主動喇叭會不會侵蝕Dynaudio傳統喇叭的市場?Wilfried就說這是趨勢,Dynaudio一定要搶在前面。
  • 1微秒延遲 B&W Formation Wedge體驗
    對於還在使用藍牙連接的無線音箱來說,顯然已經落後於時代了,連接距離和帶寬的限制也很難讓人享受到高品質音頻體驗。為此,WiFi無線連接逐漸成為了不少用戶的新選擇,在去年B&W(寶華韋健)就推出了Formation 系列無線揚聲器。
  • 華為無線耳機freebudspro怎麼用?主動降噪及功能評測
    華為於本月初推出了Freebuds Pro,這是該公司最優質的真正無線耳機,並且已經在某些市場上出售。我們從華為那裡得到了一對,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並審查了所有新功能,包括主動降噪功能。華為AI Life應用意識功能可以放大周圍的噪音,讓您聽到諸如汽車喇叭或說話音量較大的人等重要聲音,以引起您的注意。還有一個名為「增強聲音」的附加子功能,它確實可以按照名稱所說的進行操作。作為所有真正的無線耳機,Freebuds Pro也支持手勢,但它們與您從未見過的任何東西都不一樣。不必輕敲,而必須用兩個手指捏芽。
  • 艾特銘客金剛6暴力拆解體驗,Bose喇叭出來的聲音果然不一樣
    金剛 6配備有兩枚 2.25 英寸的全頻喇叭,能夠帶來更好的音樂體驗。藍牙音箱一側帶有四個金屬色實體旋鈕設計,可以方便用戶日常操作使用,旋鈕下方還帶有LED指示燈設計,能夠實時反映音箱的工作狀態。Abramtek金剛6藍牙音箱採用主流的藍牙5.0設計,傳輸距離更遠,同時兩臺音箱還可以通過TWS無線互連。
  • 寶馬325Li音響改裝 這套必偉喇叭效果發揮到了極致
    這次我們接到一輛寶馬3系頂配版,原廠為哈曼卡頓音響系統,由於是新車落地使用不久,客戶要求喇叭原位安裝,但是效果也要達到要求,客戶主要聽經典老歌,流行歌,交響樂,偶爾DJ搖滾一下。:魔立方六聲道(負責驅動前聲場三分頻主動式)6 低音功放:來福R2-500.1DX7 線材:巴尼8 隔音:前門,笛神品牌器材實物圖
  • 無線擴展利器 TOTOLINK EX300無線中繼評測
    本文導航1TOTOLINK EX300無線中繼器簡介2TOTOLINK EX300無線中繼器外觀細節3TOTOLINK EX300無線中繼器的電源插頭細節4TOTOLINK EX300無線中繼器拆解評測5TOTOLINK EX300無線中繼器基礎設置6TOTOLINK EX300無線中繼器無線設置7TOTOLINK EX300無線中繼器管理功能設置8TOTOLINK EX300無線中繼器信號覆蓋測試
  • DALI Rubicon 6 C 無線集成系統評測
    產生這樣疑問的原因,是圖中根本看不到任何電纜。無線音頻系統的想法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並不僅僅是因為其外觀。一方面,工程師會在產品內部對功放和喇叭單元進行專業而精準的匹配,省去了消費者搭配產品相性之苦;另一方面,消費者也不必處理複雜的線材——無論是購買還是連接。
  • B&W Formation Wedge 體驗:音響中的藝術品,好聽的靈魂
    當然,Formation Wedge 最特別的還是它的正面設計。音響正面用上了一種柔軟的透聲材質來包裹濾聲網,觀感和觸摸手感都非常細膩。Formation Wedge 是一款搭載 5 單元設計的無線音響,這五個單元結構是由兩個 FST 中音單元,一個超低音單元和兩個雙層鋁質退耦式高音單元組合而成。
  • 碳纖維+無線充電,萬魔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評測:彎道超車小能手
    雖說AirPods Pro再一次引領業界潮流,但是在我心中最期待的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並非是它,而是要比AirPods Pro誕生更早的「1MORE真無線降噪耳機」,首次亮相在CES 2019大會,隨後又獲得2019德國iF設計獎,但隨後便進入了沉默期,直到去年年底1MORE才優化出最終版,而我也在今年如願以償的體驗到了這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