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女排在國內排壇已經稱霸多年,儘管近些年來已經沒有了三連冠、五連冠輝煌戰績,也儘管有個別網友認為天津女排奪冠是靠強援加入,但依然改變不了天津女排在國內排壇,甚至是亞洲排壇的統治地位。任何一支球隊想要染指聯賽冠軍,天津女排都會是她們不可迴避的最大挑戰。因此每支球隊在與天津女排交手時都會莫名其妙地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其程度就如同決賽一般。但結果大多數都是鎩羽而歸。久而久之,每支球隊都會對天津女排充滿了忌憚。雖然嘴上不說,但在心理上已經留下了難以逾越陰影。
從天津女排第一次奪得冠軍開始到現在,除上賽季有了朱婷強力加持,沒有任何一年天津女排會被外界一致認為是冠軍的必然歸屬。因為天津女排並沒有一般意義上的出類拔萃球員。即便是雅典奧運會的三名冠軍成員,除張娜以外,張平和李珊的身體條件都很難稱得上是出色。但這麼年來天津女排就是靠這樣一批條件並不出眾的球員力壓軍、滬、遼等老牌勁旅,在聯賽中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其整體實力可見一斑。
雖然天津女排缺少身體出眾的球員,但從來都不缺少技術過硬的球員,她們憑藉自己過硬的小球技術技術和團結一致精神硬是完成了17年12冠的創舉。在這12座冠軍獎盃中凝聚著天津女排人的辛勤付出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也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天津女排強大的整體實力。然而在這其中,天津女排都是在實力並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最終奪得的冠軍。由此可見,天津女排的能夠取得聯賽霸主的地位,並非完全是因為實力上的強悍。還有一些因素的作用不亞於甚至是超過了實力的作用。
拼搏精神是中國一代又一代女排人一直在傳承和堅守的重要精神之一。不僅是中國女排完美地傳承了下來,各支地方隊同樣也從中國女排身上汲取到了這種精神並傳承了下來。其中天津女排更是把這種精神發揮到了與中國女排同樣的高度。她們不但能在對手領先的情況下多次實現驚天逆轉,而且在陷入絕境時也能得以絕處逢生,都是得益於這種精神力量的支撐。無逆轉,不天津的說法把天津女排的拼搏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絕處逢生更是天津女排拼搏精神的真實寫照。
球迷永遠是比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排球比賽亦是如此。一支球隊球迷的水平或許不能左右球隊比賽的勝負,但絕對可以提高球隊的士氣,支持球隊走得更遠。天津女排在天津球迷的眼中就像自己孩子,不僅僅是喜愛,甚至有時都可以用溺愛來相容。因此他們能包容天津女排的所有錯誤和缺點。但並不縱容天津女排的致命缺點一直發展下去。因為他們懂球,知道哪些是可以原諒的不足,哪些是必須彌補的短板。正因為如此,天津球迷只會在自己球隊的身上找失敗的原因,而不像有些球迷一樣自己的成績不好,不是抱怨其他球隊引進了外援,就是埋怨教練執教水平不高。從來都不考慮自己真正為球隊都做了些什麼。
天津女排在後備力量培養方面雖然不敢說全國首屈一指,但也是名列前茅。就目前看,天津女排除了主力球員外,還有王一竹、陳博雅、李雪銀等小將脫穎而出。更有天津青年隊的劉美君、董銘霄、張馨月等更年輕的小將含苞待放。說不上是人才濟濟,但也不至於導致青黃不接。這就給天津女排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保障。而此前天津女排在新老交替時並沒陷入太長的過渡期也是得益於天津女排在後備力量培養工作上的優勢。
以上就是天津女排除了實力以外能夠長期稱霸聯賽的原因,雖然並不盡然,但主要的都在這裡了。從這些因素看,除底蘊以外,其他因素似乎所有的球隊也都具備。而底蘊也有少數的球隊具備。但沒有一支球隊能將這些因素都做到極致,這才是其他球隊與天津女排的根本差距之所在。也就是天津女排能夠長期稱霸聯賽的根本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