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端午節到了,你一定又收到了語文老師布置的手抄報作業,甚至是包粽子的視頻。手抄報對你來說,更像是節日裡的必修課,作為小學語文常見的書面作業形式,手抄報簡直是語文老師繼作文之後最愛布置的節假日作業了。很多同學和家長對手抄報有不一樣的看法,覺得老師總是超綱,低年級的學生不具備獨立完成手抄報的能力,全部要靠家長幫忙甚至是代勞。高年級的學生,作業都寫不完,哪還有時間做手抄報?
可是手抄報對於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通過手抄報作業,鍛鍊的是文學審美、對知識點的歸納和梳理、去查找資料的能力、審美與藝術、更有動手和執行能力。一份作業能達到這麼多學習目標,足以說明手抄報是非常有性價比的作業。同學們覺得手抄報作業太難,其實都是因為太懶了,又要查資料又要畫還要抄寫,最好還不能寫錯,超出有些同學的學習能力了。
通過端午節手抄報,我們學習到的不僅僅是包粽子、賽龍舟這樣的知識點,更多的是我們通過端午節手抄報的作業,能夠體會傳統節日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和積極的思考。為了同學們能夠把端午節手抄報做好,小島老師想給大家分享一些手抄報素材和內容知識點,以供大家參考。當然也希望同學們多多思考,關於端午節,你了解到的相關知識,是否能運用到你的學習中去。
01關於粽子的相關知識點
每逢五月初五,就是我們的端午節,這一天全國放假,學生們也不例外。細心的同學還能發現,家長可能早在幾天就開始準備粽子的相關材料:糯米、粽子葉,也許你還參與了泡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為此還寫過日記和小作文,這些好玩的內容可以作為粽子的相關知識點,寫在手抄報上。
還可以做打擂臺的手抄報,因為南北方的粽子風味是不同的。北方吃甜粽子,多以小棗為餡,南方則以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為餡,是鹹粽子的口味,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手抄報上,把自己家的粽子口味寫一寫,以及你吃到不同口味的粽子時的感受。別光抄屈原、粽子和賽龍舟,年年都不變,加一點自己的生活體驗就是一篇優秀的手抄報了。
02相關民俗活動
端午節和其他傳統節日是一樣的,都有其特點鮮明的民俗活動。比如掛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都是什麼植物呢?長什麼樣子?都掛在了哪裡?這些內容都可以寫在手抄報上,作為家庭趣事的記錄。小孩們還會得到用五彩線編織成網放置的鹹蛋,可以幫助孩子們避開蚊蟲叮咬。五色絲線,又俗稱五色絲、五彩絲。在中國古代,人們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清晨,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03端午節手抄報不用全部都寫民俗
端午節的民俗,可能我們是最熟悉的,不少同學打趣說,我從一年級做手抄報,年年端午節都是抄寫這些內容。正是因為我們每一年都能過端午節,所以才會把端午節的民俗銘記於心,就算老師不布置這類作業,同學們也能對端午節的相關知識點如數家珍。關於端午節手抄報的內容,不用全部都寫民俗,我們也可以記錄一些相關的有趣事。
關於節假日手抄報,並不是拘泥於節日本身的意義,旨在讓同學們了解傳統節日和文化,這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向,也是考試的考點。手抄報並不麻煩,只要同學們打個草稿,確定了自己要做的內容,就應該保持高效的執行力。關於端午節手抄報,同學們還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我,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