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專家張文宏竟抽空寫了本書,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乾貨是...

2020-12-22 騰訊網

「知道張主任的黑眼圈哪裡來了」「不愧是張主任,這麼點時間小論文(不是)都快要出版了」「劃重點,滴露沒用」「如何居家、外出、工作、購物,超多乾貨」——2月2日晚,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數字版)在網上發布,不僅受到上海市民關注,全國各地網友都在熱議、轉發。

作家馬伯庸在微博轉發說,「都是乾貨,每個人都需要仔細閱讀」,丁香園的推薦很簡潔「轉需」,網友們按下收藏鍵——」非常實用,如何居家隔離、如何消毒、如何選擇口罩、戴不戴手套、開不開空調,基本覆蓋了大多數人的日常防護困惑」。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總編輯、該書策劃李珺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7年前SARS流行期間,由翁心華教授主編的《嚴重急性呼吸徵——一種新出現的傳染病》,作為翁教授學生的張文宏就是主要編寫人員之一。這本書的編輯正是張文宏在上海醫科大學的校友李珺。17年後,徵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線的張文宏又帶領華山醫院感染科同仁在緊張工作之餘,醫者與作者無縫切換,高質、高效地完成了這本實用手冊的編寫。「儘管是一部科普讀物,但作者查詢大量資料,釐清編寫思路,審慎的態度、認真的精神,並不亞於做一項科研。」

「給你打個電話,可以麼?」李珺給張文宏發出這條微信是1月29日上午9點50分。她想在通話中詳談的正是出一本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科普讀物的想法。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已有多家出版社推出相關讀物。李珺有過猶豫:「要不要再做相似的?」如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比10餘年前,各種相關信息都能迅速推送到每個人的手機屏上,「還有沒有必要再做本書?」另一方面,信息渠道雖然多了,但李珺和很多人一樣發現,大家的困惑似乎並沒有隨著信息源的增多而減少,要闢的謠反而更多了。「要麼不做,要做就找張文宏。」她下定決心。

張文宏的回覆瞬間在微信上跳出——這之後的幾天,這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事。李珺立馬撥通手機,得到的回覆是「讓我考慮一下」。

9點59分,她開始向張文宏的微信發送這些天自己收集到的一些資料。直到下午,對話框中的資料發送一直是單向的。

李珺當時不知道,後來被媒體「復盤」的是——當天凌晨剛從從河南鄭州飛回上海的張文宏,先是趕到華山醫院發熱留觀病房查房,又在上午10點組織了一次以「攻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主題的感染科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後來,就有了當天晚上刷屏的那段「硬核」發言。

「不盯牢,這件事可能就成不了了。」李珺在做的是把編寫這本手冊的初步構思、理念不斷推送過去。「我腦補了一個畫面。一個人從早上醒來睜開眼睛,從家裡到交通工具、公共場所、工作單位,一步步如何生活——用場景切入,類似於『防控新冠的一天』。」張文宏和他的團隊很忙,如何說服他再接下編一本書的任務,「我們都尤其意識到這一點,抗擊這場疫情,不光是醫護人員衝鋒陷陣,而是全民戰役。只有廣大市民有了科學的認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才能減輕醫護的負擔——籬笆要從最底層紮起。

15點08分,張文宏回覆:「好的,我安排。」18點21分,工作群建了起來。19點36分,編寫團隊已經發來兩個版本的大綱。其一是以場景為核心,其二以身份為核心,區分為「我沒有接觸過患者(沒去過疫區等)與我來自疫區(與患者有過接觸、同乘過交通工具等),兩個大綱的差別在於針對受眾面的不同。經過斟酌,考慮到後一部分人群相對總人群來說概率較低,議定了第一種方案,主要面向健康人群、市民的防護。

基本原則——易懂、好用、體現上海水平」。這是作者與編者的共識。

2月3日,上海將迎來第一批以公務員為主的人員復工,這本實用手冊的編寫就以2月2日晚間上線為節點倒推。「開始玩命了。」

1月30日、31日,2月1日,編寫工作在整個團隊的緊密配合下迅速推進。2月2日,「雲工作」的編輯們集中到出版社加班攻關,文編、美編坐在一起,小標題如何設計、文稿如何加工,排定一稿就發送給作者,看一頁、拍一張,再返回編輯,來來回回,不知調了多少遍。李珺感佩醫生們對這本科普讀物的支持,編輯們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珍視這部書稿」,反覆打磨、精益求精。

先上線的是電子版,必須適合在手機屏幕上閱讀。於是,底色反覆調,太淺不行,太深不行。讀者最後看到的是「牛油果色」和「肉桂棒色」——編輯為此特意查了潘通(Pantone)公布的每年流行色。封面改了5稿,主編張文宏那句寄語「我們要多想一點,再多想一點,我們要跑在病毒前頭!」是從「華山感染」公號文章裡覓得的。書名也頗費思量。「可否叫防範新冠速查?」「張文宏教授叫你防控新冠100招?」「100招是否改為實招?」「『新冠』的提法嚴謹嗎?」反覆商討下,《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定了下來。

網友們認為「實用」的那些問題和場景,是編輯與作者共同推敲出的。比如寵物出門如何消毒?如何處理武漢或其他地區發來的快遞?洗熱水澡可以幫助消毒病毒嗎?都是這些天曾經被網友、市民廣泛議論的問題。「我們從編輯角度提問,作者從科學角度答疑。」

李珺希望,這是一本「傻瓜版」手冊,閱讀要能很快上手。比如各版塊內容之間的連結,寫到「咳嗽的自我評估」——標註「詳見35頁『就醫』相關內容」,標註這看似容易的頁碼檢索就花了很大的功夫。書稿內容一直在調整,上線當天,考慮到返程形勢還把「居家隔離」從靠後的章節提到了最前頭,牽一髮而動全身,頁碼也要不斷調整,反覆校對,不能出錯。反覆往來的文稿,標到了10餘稿,甚至很難說出一個定稿時間——「直到上線前一刻還發現一個錯別字,嚇出一身冷汗」。

電子版上線後,李珺與她的同事正在為預計一周後發行的紙質版忙碌,與此同時,升級2.0版的資料收集也在進行之中。「限於手機閱讀篇幅和時間關係,讀者對一些問題也許還處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2.0版將在搜集更多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感到更『解渴』。」

連結:上海還將推出這些抗疫防疫讀物

《抗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全民讀本》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以醫務人員、疫區群眾、病人及家屬、普通大眾等為對象闡述特殊情況下的心理防護。

擬首印10萬冊,出版後將贈送給湖北和上海市民。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護學生讀本》

上海科學教育出版社

圍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傳播途徑、治療方法及如何正確應對和預防等內容,分基礎篇、應對篇、治療篇和闢謠篇四章。

預計2月10日前出版,幫助中小學生掌握防護知識。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

上海科學教育出版社社租型人民衛生出版社公益出版

30000冊在短短4天內完成審讀印刷出版發行,陸續發送至本市基層機構,為奮戰在社區一線的抗疫中堅們提供正確、權威、專業的公眾防護知識。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抗擊疫情優秀歌曲選》

《出徵,出徵一一抗擊疫情優秀歌曲集》

上海音樂出版社

歌曲集包括祈盼武漢平安、致敬白衣戰士、彰顯大愛無疆三個主題,每首作品均附二維碼有聲配套,由上海音樂家協會主席廖昌永作序。

將紙電同步出版,並贈予湖北宣傳系統和奮戰在一線的全國各地支援湖北醫療隊。

相關焦點

  • 僧伽羅語版《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在斯裡蘭卡面世
    新華社科倫坡7月31日電(記者唐璐)由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館和斯裡蘭卡知名智庫探路者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僧伽羅語版《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新書發布會30日在科倫坡舉行。中斯政府、企業商會以及斯裡蘭卡華僑華人聯合會等各界代表應邀出席儀式。
  • 吳凡和張文宏將為復旦帶來新學期開學第一課:新冠肺炎防控
    該校官網昨天發布消息,根據上海市教委相關要求,復旦大學將開設「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課」,讓全校學生從臨床醫學、流行病學、社會治理等多角度了解相關防控知識與政策,提高科學防控能力。值得期待的是,復旦「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課」將迎來兩位重磅授課者:「疾控女俠」吳凡和「硬核教授」張文宏。近期,他們用自己的專業權威和接地氣的人文關懷圈粉無數,被譽為疫情時期的新晉流量「明星」。
  • 專家支招新型肺炎個人防控
    專家支招新型肺炎個人防控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王秉陽、屈婷、溫競華  截至1月25日24時,國內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975例。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防止疫情擴散傳播,個人的自我防控必不可少。如何判斷感染,是否主要看發熱?一旦出現發熱,要不要立即去醫院?針對這些普遍存在的疑問,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LEAD 立德人物|優秀學科帶頭人張文宏,網民心中的「硬核」醫生
    張文宏長期從事感染病與肝病專業的臨床研究。2020年2月,入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科研成果張文宏主要研究疑難感染性疾病與肝病的診斷與治療,包括發熱待查、疑難感染性疾病的病因診斷、疑難肝病的病因診斷、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長期治療與臨床治癒,以及結核性腦膜炎與耐藥結核等疑難結核病的診治等。截至2016年3月,張文宏發表論文150餘篇,發表SCI 論文50篇。
  • 復旦「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課」今開講,吳凡和張文宏喊你來上課
    據了解,「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課」同時也是復旦大學開設的一堂公民健康素養課,兩位權威專家從臨床醫學、流行病學、社會治理等多角度出發,普及新冠肺炎知識,為科學防控新冠肺炎「支招」,講述抗疫期間如何進行身心防護,傳遞醫學「治未病」、重預防的理念,為市民普及基本衛生常識,提高公眾的科學防護能力。
  • 張文宏:疫情之下,如何回歸正常生活
    工作和生活可以開始回歸正常,但還不能「為所欲為」張文宏首先談到了上海疫情防控的整體形式,張文宏說,不同階段的關注點不同,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大部分人經過兩個禮拜的「悶」,經受了考驗,人們可以慢慢從家裡走出來,在可控的範圍內進行活動。
  • 張文宏主編抗疫新書推出英、法、西語版
    本報訊(記者 許暘)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終身教授翁心華主審、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主編的《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同時推出了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的譯本。眼下,該書義大利語、俄語、德語、塞爾維亞語、阿拉伯語等語種的翻譯正在進行中,未來會有更多語種的版本推出。
  • 一周出版資訊 | 張文宏新書全球推廣,出版社急招翻譯
    除了出版商提供給美聯社的一份官方文案,稱這本書是伍迪·艾倫「直白而又全面的自我剖析」以外,很少能夠在其他場合看到關於這本書的宣傳。這三本圖書分別是天津科技出版社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漫畫版)、廣東科技出版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以及上海科技出版社《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
  • 文匯:硬核醫生張文宏,疾控女俠吳凡告訴你新冠肺炎防護應該這麼做...
    「冠狀病毒到底怎麼侵入人的肺部的,既然輕症可以自己恢復為什麼我們還要這麼嚴格防控?」……今天上午十點,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組長,華山醫院的硬核教授張文宏和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預防醫學會會長吳凡聯袂主講了復旦大學的第一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課》,這一課程同時也通過通過超星指定通道,以及人民號、央視頻、微博、微信、騰訊視頻、今日頭條、B站、抖音、快手等平臺上的復旦大學官方帳號,各平臺的復旦大學官方帳號,面向全校師生和全國公眾播出。
  • 【權威解讀】封志純教授:《新生兒科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專家...
    國家衛健委防控方案(第四版)七. 病例的發現與報告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後,應立即進行各類治療,院內專家會診或主診醫師會診,仍考慮疑似病例,在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並採集呼吸道或血液標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同時儘快將疑似病人轉運至定點醫院。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漫畫》重磅推出,免費閱讀!
    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切實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產生活秩序,遵照黨中央指示和國家衛生健康委部署,中國人口出版社在健康科普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下,聯合中華醫學著作網工作團隊編輯出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漫畫》。分5季推出:第一季,工作場所如何做好防護;第二季,怎樣做好個人防護;第三季,居家怎樣防護;第四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介;第五季,如何正確就醫及就醫注意事項。
  • 文章頻道 - 網紅醫生張文宏的文案之道
    疫情爆發後,華山感染迅速製作和發布相關內容,1月17日,張文宏團隊第一時間翻譯了WHO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指南》。隨後,團隊幾乎每天製作和發布文章,內容包含疫情相關科普知識,熱門問題解析,生活指南等。
  •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來啦(附系列海報)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2月1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針對老年人、兒童、學生等特殊人群發布了相應的防控指南,針對幼兒園(或學校)、養老院、辦公場所等特定場所也制定了相關指南,同時發布了相關的專家建議。
  • 小「喇叭」 大能量——張家界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基層防控見聞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廖聲田 上官智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1月底,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後,張家界的各個街頭巷尾遍布著蕭索。這是一場難仗,也是一場必勝仗,要打贏這場仗,防控最大的陣地在基層,而社區和農村,往往是最基層的防線。這道防線,該如何破?
  • 張文宏發文預測:未來防疫場景與應對策略
    上周我與日本重要的國家級防疫專家做了交流,兩個信息值得關注。一是日本會如期召開奧運會,二是日本已經訂購了明年的全年疫苗,但是民意調查提示只有15%的人有強烈意願接種,60%左右比較猶豫,剩餘的25%明確表示不會接種。而奧運會在這種情況下將如何開呢?這不禁令人深思。
  • 博山區實驗幼兒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紀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博山區實驗幼兒園全方位防控疫情,攜手共度難關。為進一步有效的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博山區實驗幼兒園第一時間進行了緊密工作部署,科學、規範、高效、有序地開展了系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積極部署,加強聯防聯控工作。
  • @所有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這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
    1月23日凌晨,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了第1號通告:自1月23日上午10點起,武漢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隨後,湖北省其他地區和國內其他有感染者出現的地區以及國家有關部委,也都根據各地各部門的情況,紛紛出臺了空前嚴格的防控措施。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漫畫》第...
    出版說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漫畫》出版以來,得到中宣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肯定以及廣大讀者的歡迎,一些地方還製作紙質版發放到戶。響應讀者呼籲,本季聚焦心理健康,重點回應武漢心理援助熱線諮詢較多的幾個問題。  本季由汪衛東、王健主編,張守春、洪蘭為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