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北鬥導航能和GPS爭5000億市場嗎

2021-01-19 騰訊網

首先,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確有值得稱讚的地方,它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後第三個進入GNSS(全球定位導航系統)俱樂部的導航系統,也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經認定的供應商之一。

而且,在技術上北鬥是足以比肩第一代GPS系統的。來自中科院楊元喜的數據表明: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發射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在2020年左右,建成覆蓋全球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第一代GPS系統相比,北鬥規模更龐大。…[詳細]

不過雖然衛星數量上佔優,但兩者的精度差距卻不明顯。北鬥定位的誤差在5-10米左右,而GPS的誤差也在6-10米上下。

在另一方面,GPS的優勢卻很明顯,即GPS有將近20年的系統運行歷史。美國的GPS系統早在1994年就已經可以實現全球全天候覆蓋的定位導航,1994年至今積累的運維經驗和數據累積使得GPS系統在應對不同情況時的可用性遠超其它導航系統,而北鬥系統要到2020年衛星發射完成才能實現全球覆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導航工程辦公室主任吳東曾這樣描述北鬥導航系統:「北鬥將導航與通信緊密結合了起來。世界上其他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只是告訴用戶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而北鬥系統除此之外還可以將用戶的位置信息發送出去,使用戶想告知的其他人獲知用戶的情況,而這種互動性也是北鬥系統最大的優勢。」

事實也的確如此,目前北鬥導航系統已在交通、漁業、水文、氣象、林業、通信、電力、救援等行業都有了一定的應用。北鬥一代自2003年底正式運行以來,到現在已註冊用戶數大約在10萬,其中漁業應用最廣,佔比超過60%。漁政部門已通過北鬥向漁民發送了12500條氣象警報。還根據北鬥反饋的定位信息,救助了漁船6艘,旅遊船1艘,救助漁民27人,遊客6人,危重病人1人。更有漁民稱:「船上只供奉兩樣東西,一是媽祖,二是北鬥。」

由於沒有手機信號,對在遠海捕魚的漁民來說北鬥的互動性很實用

但對於生活在非偏遠地區的用戶來說,北鬥系統的互動性卻是一個不必要的「附加功能」。手機網絡的全覆蓋,使得在非偏遠地區依靠行動裝置進行雙向信息溝通根本不是難事。…[詳細]

值得注意的是,現有的北鬥和GPS的參數比較都是在北鬥二代和GPS一代之間進行的。在數據上,北鬥二代的精度與GPS一代不相伯仲,而抗幹擾能力比GPS更好。但這些在2020年北鬥實現全球覆蓋的時候便會成為過去式。

因為美國波音公司空間和智能系統部門(Boeing Space and Intelligence. Systems)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目前正在建造30顆新的GPS衛星(GPS IIF),用以將第一代GPS系統原有的28顆衛星(包括4顆備用衛星)1個接1個地替換掉。

這些新衛星將使GPS的性能發生質的飛躍:升級後的GPS商用信號容量會翻3倍;精度會大幅提高;系統的速度會更快;衛星上將裝備更加準確的原子鐘,精度達到10億分之一秒;而且還會使用新的抗幹擾技術。在過去兩年,美國就已經發射了三顆新一代的GPS IIF衛星,而整個升級估計會於2020年左右完成。

所以說,當中俄以及歐洲忙著建設自己的第一代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時候,美國已經開始對自己的GPS系統進行無縫換代了。不僅如此,根據美國《航空周刊》報導,GPS IIF之後的更新一代的GPS III衛星的研製也進入攻堅階段,並且計劃在2014年5月份發射,而第二顆第三代衛星則計劃在首次發射後的9個月後發射。…[詳細]

相關焦點

  • 有GPS ,北鬥導航的意義何在?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能進行定位和導航,甭管你是一個人,還是一隻羊,亦或是一個機器人,都能使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信號,所以衛星導航的應用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把所有的應用都列舉出來太難,但我們可以列舉幾個有趣的應用,讓大家見識一下衛星導航的威力:1.
  • 國產的北鬥導航已經很厲害了,怎麼國產手機還是GPS導航?
    早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手裡有定位系統,大家只能選擇使用GPS,但因為美國擁有自主開關的能力,為了不受制於美國,俄羅斯和歐盟陸續搭建起了自己的定位系統,而中國通過這些年的努力,也搭建起了北鬥導航。中國的北鬥導航目前已經搭建完成,而且綜合性能也不錯,但這裡就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國產北鬥導航已經很厲害了,而且明明都在投入使用,為啥國產手機還是使用美國的GPS導航呢?
  • 我國的北鬥導航這麼厲害,為啥國產手機還在使用美國GPS導航?
    到現在,北鬥導航系統已經是世界上第四個為國際提供導航服務的導航系統了。不過國產手機用的最多的導航系統還是GPS。 其實這裡面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就是用戶基數的原因。
  • 中國北鬥反超美國GPS,市場有多大?
    中國北鬥反超美國GPS,很多人在問,我的手機一直是用GPS導航,能改北鬥衛星導航嗎?被GPS壟斷多年的市場,啥時被北鬥超越?9月29日,全國政協重大專項工作委員宣講團,在京舉行宣講報告會。市場巨大全球移動通信系統聯盟(GSMA)統計,2019年,全球移動用戶超過了52億,預計到2025年,用戶數量將增至58億。地圖和導航成為越來越多的手機用戶必備的應用程式。
  • 北鬥來了,怎麼看手機使用的是北鬥還是GPS
    隨著我國北鬥三星全球成功組網,北鬥已經開始全面為我國甚至外國服務。在北京地區,已經有公司率先利用北鬥導航無人送菜。作為國人,我為祖國的強大,為科技的先進,感到驕傲,感到自豪。不知道你們知道自己的手機正在使用的是北鬥還是GPS導航服務。不妨來看看我寫的文章吧,對你有很大的幫助哦。
  • 中國北鬥導航全面建成,對美國GPS影響有多大?千億市場唾手可得
    近期,據媒體報導,隨著第55顆北鬥衛星完成入網程序,中國北鬥導航全面建成,對此有網友提問對美國GPS影響有多大?有專家認為會搶佔GPS在國際市場的大量份額,至少千億市場唾手可得。在北鬥系統的發展史上,北鬥一號檢驗和確定了後續的發展方向,北鬥二號則是初步實現了在亞太地區的衛星定位和短報文通信,成為了不完全的衛星導航系統,直到北鬥3號正式建成,才是真正意義上全面建成了國產第一套衛星導航系統,從此擁有了能以天為經、以地為緯的能力。
  • 英媒豎起大拇指,華為首臺「國產PC」上市,北鬥導航「硬氣」!
    近期的科技市場中新聞不斷,有三則好消息要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分別是英媒豎起大拇指,華為首臺「國產PC」上市,北鬥導航「硬氣」!首先來說一下英國媒體稱讚中國科技並豎起大拇指的消息,自從很多海外企業意識到華為5G技術的優勢和性價比之後,也是擺正了態度,面對壓力也不再選擇唯命是從,尤其是歐洲市場捷報頻傳,當地運營商大部分也是選擇支持華為5G,畢竟在4G時代有很多海外企業就是華為的合作夥伴,法國、德國、義大利等也均允許華為進入市場,他們也很珍惜和中國之間的友誼,所以當華為5G慢慢被人認可且支持之後,中國科技也被很多海外國家所熟知,
  • 北鬥全面組網成功,為什麼我們手機導航還是GPS?
    北鬥想要取代GPS成為民用導航的老大哥,需要時間。從目前來看,消費者對於GPS的依賴已經根深蒂固,北鬥也很難和成熟的GPS相抗衡。對於剛剛問世的北鬥來說,不管是市場環境,還是軟體硬體方面,和GPS都有一定的差距。北鬥導航系統想要建立起逐步完善的民用導航系統,還需要在時間的發展中不斷完善,從而讓消費者感受到北鬥導航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 國產「魂芯2號」強勢來襲,北鬥導航加芯還有GPS立足之地?
    該晶片是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的一項技術,性能遠超各國市場同類產品,運算速度及數據吞吐率均打破世界紀錄,獲得國家技術發明專利、軟體著作權等科技成果30餘項。「魂芯2號」採用的是我國最新自主體系架構,通過擴展運算部件、單核變多核等調試方法使產品在運算的時候能夠良好地適應環境。此項技術在未測試之前,中國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
  • 中國的北鬥如此厲害,為什麼手機還是安裝GPS?看了您就明白了
    其中特別是軍工和信息方面的產業更是已經有了能夠和美國一較高下的趨勢。在信息方面,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更是重中之重。因為只要對軍事有著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全球導航系統對於一支現代化軍隊而言有多麼的重要。而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先進的幾個導航系統之一了。
  • 反超美國GPS,中國北鬥獲165國認可,有望拉動3000億的市場
    近日,日本《日經亞洲評論》詳細描述中國北鬥在世界各國的使用情況,數據顯示,北鬥的使用遍及165個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以刻薄著稱的日本媒體,此次採用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令GPS失色」的標題。可見,北鬥導航系統已經做到了後來居上。
  • 美媒:若中國定位技術超美,以後手機導航圖標就不叫GPS,叫北鬥
    北鬥導航系統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以及歐盟的Galileo系統並稱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美蘇全球衛星系統是基於冷戰時期美蘇為發動精確核打擊而發展起來的。但是,現在,為什麼另外三方選擇與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進行公平競爭呢?這個系統的首字母縮略詞「GPS」已經成為定位技術的代名詞了嗎?
  • 北鬥已是全球最強導航,為何手機裡還在使用GPS呢?
    此外,今年上半年申請入網支持北鬥定位的智慧型手機達到 80%,華為、小米、OPPO、vivo 等品牌手機大部分款型均支持北鬥功能。北鬥作為100%國產的衛星導航,既然已經如此強大,為何我們的手機上開啟導航時提示還是「GPS」呢?
  • 為應對北鬥全球導航,美國加碼研發新一代GPS,一顆衛星耗資15億
    雖然這幾天嫦娥五號完美完成月球採樣返回計劃,著實搶了中國北鬥導航系統的風頭。但是對於以前憑藉GPS系統全球獨大的美國來說,顯然是不會忘記中國北鬥導航這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真正對手。特別是在今年中國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星座組建完成,不但導航精度可以對標上一代GPS,具備的雙向數據鏈路功能更是穩壓GPS一頭。這讓一貫希望能有技術代際優勢的美國坐不住了。雖然美國對於上一代GPS技術性能有所落後的情況早有評估,並且在2008年就啟動了最新一代GPS-3的研發工作。但是研發計劃卻一再拖後,最終直到2018年才發射了首顆GPS-3衛星。
  • 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到底和美國的GPS有多大差距?
    為了避免以後受制於人,我國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構建了屬於自己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北鬥。北鬥算是中國當前最頂尖的科技產物,那麼你知道北鬥導航系統離美國的GPS還有多遠嗎?
  • 中國人自己的導航系統,定位精度不輸美國GPS,用戶已突破5億人
    在不少用戶心中,GPS早已成為定位、導航的代名詞。但其實,GPS只是眾多全球定位系統中的一個,中國建立的北鬥導航衛星定位系統,已經完全可以取代GPS。6月23日,中國發射北鬥定位系統的最後一個衛星,這意味著北鬥系統正式成型,以後中國人完全可以使用自己的導航系統。
  • 外媒:北鬥衛星導航會洩露個人隱私?其實和GPS沒什麼不同!
    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始正式運行後,由於有雙向信息傳輸功能,一些國外媒體擔心會被用來追蹤用戶的個人信息,並在用戶設備上安裝惡意軟體。一篇文章甚至斷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對西方的威脅。在國外一個專門關注中國技術的網站Gizchina,一位名叫阿爾加姆·阿塔斯塔揚的作者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這可能過分擔心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可能具有廣泛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但對個人來說,使用北鬥和使用GPS面臨的個人信息洩露並沒有什麼不同。文章表示,一些業內專家表示,所有衛星導航系統中面向大眾市場的晶片,包括北鬥衛星,都只有接收信號的功能,沒有雙向傳輸的功能。
  • 北鬥衛星的導航服務全球性升級,手機怎樣「連接」使用北鬥導航?
    而中國之所以無論如何也要完成中國自己的北鬥,為的是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的是能打破西方國家的壟斷讓中國在崛起的路上不被卡脖子。在北鬥系統之前,全球導航系統只有美國的GPS全球導航系統,一旦美國在關鍵時期關閉對中國的使用,中國沒有了這樣的系統就會面臨十分尷尬的處境,就是因為之前被西方國家坑過一次,所以中國才在一窮二白的時候決定了要自己建立自己的全球導航系統,於是才有了現在的北鬥系統。
  • 26年艱辛建設 國產「GPS」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今天終於成了!
    今日(23日)消息,經過長達26年的艱辛建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終於在今天大功告成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宣布: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運行的,可以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屬於國家重要時空基礎設施。據了解,2009年,北鬥三號系統建設啟動。到2020年,完成30顆衛星發射組網,全面建成北鬥三號系統。
  • 北鬥推出導航軟體了?別上當!
    上周, 隨著最後一顆北鬥衛星發射成功,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成功組網, 這標誌著無論你身處世界何地,都可以使用北鬥衛星進行導航。最近,很多以北鬥命名的導航應用下載量快速上升,這和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到底有啥關係?一句話,它們在「蹭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