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說蟲】昆蟲界,誰是自我保護大師?

2021-02-18 博物館奇遇季

博遇季誠邀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

殷海生館長

為大家帶來專欄【館長說蟲】

讓我們一起走入昆蟲的世界吧

昆蟲最大的憂慮便是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捕食,並繁衍後代,為此,各路昆蟲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能真正稱得上「大師」的,非竹節蟲莫屬。

竹節蟲是一種著名的昆蟲,體形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身體扁平,如同樹葉,稱之為葉子蟲;另一種身體呈棒狀,如同樹枝,稱之為竹節蟲。

它的英文名字更加形象,叫做stick insects或者walking sticks。在廣西民間,人們叫它為「斷腸草」,據說牛吃了以後會嘔吐,吃多了還會死亡。

自我保護,從娃娃抓起

在竹節蟲中還有一種現象是比較奇特的,那就是孤雌生殖,即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雌性產下沒有受精的卵也照樣能孵化成若蟲,只是孵化出來的都是雌性竹節蟲。

這是物種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繁殖方式。

「花式」擬態 

這是竹節蟲中應用最多、最為成功的一種方式。它們一般是以生活環境為基礎進行擬態,比如生活在葉片較多的地方,則以葉片為模擬對象;生活在以樹枝為主的環境中,則變成棒狀的體態。竹節蟲中,綠色的種類多生活在綠色植物上,褐色種類生活在乾枯的樹葉中。

昆蟲界中最著名的擬態高手叫葉子蟲,從名字你就知道它模仿的是植物的樹葉。你看,它不但與植物的顏色一模一樣,而且翅膀已經模仿成一張完整的樹葉,還有明顯的「葉脈」,即可以飛行,又可以偽裝自己,真是一舉兩得。

昆蟲除了利用模擬顏色、形狀和圖案來保護自己以外,還有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那就是警告色。警告色一般是用色彩非常鮮豔、具有某種警告含義、與周圍環境明顯相區別的顏色來武裝自己,起到威嚇對方的作用,從而保護自己免遭毒手。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警告色也是模仿的一種,只不過是模仿一些有毒的菌類、昆蟲或是兇惡的猛禽。還有些種類當遇到危險時,會將腹部翹起來,把後翅如同扇子般張開,使自己的身體一下子擴張好幾倍。

同時,這些種類的後翅上有著很大的紅色、黑色或蘭色的眼斑,用來警告對方,使對方誤以為遇上的是一些兇猛的野禽。

竹節蟲也是如此,它們平時前翅覆蓋住後翅,一旦遇到危險,就張開前翅,露出紅黑相間的後翅,警告對方:「別碰我,我可不好惹!」

而一些敵人看到這種圖案,馬上就會聯想到一種有毒的蘑菇,吃了以後會引起劇烈地嘔吐,甚至死亡。有了這種警告色,誰還會有膽量再次嘗試?

擺 動

一些昆蟲由於具有非常巧妙的偽裝,能很好地隱藏自己。不過,在自然界中並不是每一種昆蟲每一次都有那麼好的運氣,也經常有一些昆蟲因為偽裝被對手識破而喪生。

但是並不是偽裝被識破後,它們就會聽天由命,任由對方宰割,這時候它們會將身體抬高,依靠中、後腳的支撐,激烈地左右搖晃來恐嚇對方。

斷肢再造術

竹節蟲另外一種另人驚嘆的本領就是:斷肢再造。

在竹節蟲的若蟲階段,經常會因為逃避敵害而缺胳膊斷腿,但是每次斷肢後不久,傷口處就會長出一個彎曲的肢芽,等到下一次蛻皮以後,新的附肢就會長出來,只是一般會稍短於正常的附肢。

不過一旦長大為成蟲,斷肢再造就不可能了。

竹節蟲的一生

竹節蟲的一生要經歷卵、若蟲和成蟲三個時期。卵通常為橢圓形或球形,卵殼極為堅硬,有些種類的卵殼上還有美麗的條紋。在卵殼上方有一個卵蓋,如同一扇門,當卵孵化時,若蟲就會頂開卵蓋爬出來。若蟲要經過四至五次蛻皮才成為成蟲。

竹節蟲成蟲的體長變化較大,從三十毫米到三百毫米不等,有些種類是昆蟲中體形最長的個體。有趣的是它的雌性和雄性差異很大,有時會將它們分為兩個不同的種類。

飼養一隻竹節蟲

對普通竹節蟲進行人工飼養、繁殖,還是比較容易的,它的食譜比較簡單,不管是成蟲還是若蟲,只要餵食植物就可以了。不過,普通竹節蟲喜歡新鮮葉子,碰上枯萎的食物則不聞不問,寧願餓肚子也不吃。

在飼養過程中要經常更換樹葉,不能讓它們沒有食物,否則會影響生長發育。竹節蟲若蟲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可以適時地延長其若蟲期,直至有了新的食物才又開始生長。

竹節蟲一般喜歡溫暖的環境,對溼度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既要有溼潤的空間,又不能太潮溼。感興趣的話,家長朋友們可以和孩子們養一隻看看。

相關焦點

  • 活動回顧 | 昆蟲界的擬態大師-竹節蟲
    12月8日上午,東莞松山湖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松山湖管委會舉辦了一場「昆蟲界擬態大師-竹節蟲」的主題活動。家長和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了各種奇特的竹節蟲,在與竹節蟲親密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自然界生命的神奇多樣,還積累到很多昆蟲的相關知識。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昆蟲每天都要躲避敵人的抓捕來存活。於是它們的自我保護能力顯得十分必要。
  • 星球生物演化奇觀——昆蟲界十二生肖
    奶兇奶兇的不好惹得很,花名「野牛角蟬」 圖/Gil Wizen寅 虎昆蟲界生肖之三——中華虎甲 圖/wikipedia中華虎甲(Cicindela chinensis)以「中華」命名,蟲如其名,威風凜凜、虎虎生威。
  • 全球最奇怪的十大昆蟲,長的好像從外星來的生物!
    全球最奇怪的十大昆蟲:葉蟲、紅色天鵝絨螞蟻、竹節蟲、刺蟲、多刺花螳螂、長頸鹿象鼻蟲、凱蒂貓毛毛蟲、皇蛾、貓王盾蟲、乳頭棘蛛全球最奇怪的十大昆蟲1、葉蟲葉蟲,顧名思義,就是像葉子一樣的蟲子,刺蟲應該算是昆蟲界的「刺蝟」了,滿身的刺讓人看著就感覺很嚇人。
  • 昆蟲界的熊——沙螽
    可以看出,螽、蟋2個家族都是有「盟軍」的,最孤立無援的就是蝗蟲了,別的都不止一個總科,然而蝗蟲就是「光杆一個」(我們通常說的蚱蜢是指劍角蝗、負蝗和佛蝗這類頭頂尖銳體態側扁的蝗蟲),也屬於蝗總科的,好像學術上確實有【蚱科】,然而那裡面的物種並沒有我們熟悉的「蚱蜢」的面孔,所以……好像扯得遠了,蟋家族的蟋蟀和其盟軍螻蛄算是咱們耳熟能詳的蟲了,而另一個盟軍裂指蟋在現在來說在大眾面前知名度過低,在蟲圈裡也偏冷門
  • 初識昆蟲(一):昆蟲的口器
    蟲控工作與蟲天天打交道,無蟲無蟲控,因此我們要「感謝」有蟲。認識蟲,了解蟲的習性,是蟲控工作必修課!說到昆蟲,其實我們並不陌生。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昆蟲綱)
    昨天很晚的時候發了華盛頓公約附錄中的一些昆蟲今天我們來看看中國受到保護的昆蟲有哪些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聽說昆蟲都會「正當防衛」了?
    對大多數昆蟲來說,變色防衛也是最常用的防衛方式,其主要是為達到兩種目的:隱藏自己或恐嚇捕食者。為了隱藏自己,古靈精怪的昆蟲們經常會採取保護色和擬態的方式。保護色指昆蟲把自己的身體顏色暫時或永久改變為與周遭環境類似,從而不易被天敵發現和識別,達到自我隱蔽和保護的效果。
  • 那部最早進入中國的日本動漫和那個風靡全球的喜歡昆蟲的動漫大師
    鐵臂阿童木你知道是誰創造了他嗎?當然是博學多才的茶水博士啦。可是,現實裡是那個非常喜愛昆蟲的醫學博士手塚治虫創造了阿童木。當然這個創作者手塚治虫是日本的動漫大師,也是世界公認的動漫大師。似乎大師都是跨界人才。我們中國的文學大師魯迅也是學醫出身,而且繪畫也很有天分,這位手塚治虫也是這樣的。對了,宮崎駿和新海誠也是這樣的。看來,有時候跨學科的人才也可以很厲害滴。
  • 生態護林新嘗試:北京建「天敵工廠」探索以蟲治蟲
    別看它們個體小,卻是保護樹木健康生長的『衛士』。」北京園科院高級工程師仇蘭芬告訴記者。花絨寄甲保護樹木的方式,是寄生在北京地區啃食樹木的頭號害蟲光肩星天牛身上。此類天牛喜歡蛀食多種植物的樹幹、樹枝,嚴重時可造成樹木枯死。每年春季,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都會根據天牛危害的情況向北京地區公園綠地投放約40萬頭花絨寄甲成蟲,保護數十萬棵柳樹、槭樹、榆樹等林木。
  • 《昆蟲總動員2》8月23日上映 萌蟲美景治癒一夏
    《昆蟲總動員2》8月23日上映 萌蟲美景治癒一夏 1905電影網訊 由法國鬼才導演託馬斯·紹博與海琳·吉羅再次共同編劇和執導的治癒系動畫電影《昆蟲總動員2-來自遠方的後援軍》將於8月23
  • 會飛舞的花朵,美麗的蝴蝶,昆蟲界的明星
    說起蝴蝶我們第一印象就是美麗,優雅,當它們揮動兩對美麗的翅膀時,就像一朵美麗的花朵在天空舞動,它們是昆蟲界的明星。 童年時的我們,就特別喜歡追逐這種美麗昆蟲,我們摘花,抓蝴蝶卻常常不經意間破壞了那些美好的東西。為了減輕童年的罪惡感,我會告訴你們,我們經常追逐的蝴蝶其中大部分是害蟲。
  • 日本昆蟲物語
    有人說,日本人之所以有昆蟲情結,是因為他們很早就有了生態意識;也有人說,是因為他們喜好一切精美細緻的事物。這些都有可能吧。但無論如何,日本人對昆蟲的熱愛是毫無疑問的。而這種熱愛一旦與繪本結合,就產生了日本繪本中一個很特殊的門類——昆蟲繪本,或者說昆蟲圖鑑。在日本繪本界,昆蟲繪本的傳統非常悠久。
  • 【rlyl物種說】今日--金翅蟲森鶯(Golden-winged Warbler)
    ▲金翅蟲森鶯雄性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科:森鶯科 Parulidae屬:蟲森鶯屬 Vermivora種:金翅蟲森鶯 V. chrysoptera
  • 共同「蟲返」森林,「蟲新」體驗生命魅力
    昆蟲是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倡導保護生態、關愛自然的理念,10月22日,火炬區「蟲返森林,走進昆蟲世界」昆蟲文化遊園活動首場在火炬區中心小學順利舉辦。活動通過科普遊園進校園的形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體驗昆蟲世界樂趣,加深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對自然生態的好奇心,自覺形成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意識。
  • 《與蟲在野》:關乎全球生態,關乎人類命運,堪稱「中國版《昆蟲記》」
    廣西師大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的作家半夏博物學著作《與蟲在野》榮獲「雲南十大好書」。一位生物學學科背景的女作家,常年在野外考察,深入大自然,思索「人與自然」這一宏大而又細碎的命題。本書,是她關於天籟、生機與野趣的文學書寫、人文關懷、生命思考,關乎全球生態,關乎人類命運,堪稱「中國版《昆蟲記》」。
  • 【蟲書推介】嘎嘎老師的昆蟲觀察記
    這本《嘎嘎老師的昆蟲觀察記》是網站內容精華的提煉,100個昆蟲生活的小故事,生動、有趣,又不失科學的嚴謹。是青少年學生觀察昆蟲的絕佳入門讀物。 內容簡介昆蟲是自然界中數量最多的動物類群,但人們對昆蟲神秘的生活卻知之甚少。本書通過100個實地觀察拍攝、記錄下的昆蟲生活的精彩瞬間,讓廣大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以及發現更多昆蟲私密生活的衝動。
  • 這些小昆蟲不僅不認識,竟連名字都不會念(*/ω\*)
    「人呆手戶」即保護:保護植物,保護綠色,保護自然,保護生命?MAY BE!
  • 紙上觀蟲:大師筆下的昆蟲世界
    昆蟲種類眾多,國畫中經常表現的昆蟲大概有以下幾種:蜻蜓、蚱蜢、蟈蟈、豆娘、螳螂、蟋蟀、螽斯、蜘蛛、蜂、蝶、蛾、蟬、天牛、蝸牛、螞蟻等。昔梅聖俞在《觀居寧畫草蟲》詩中說:「今看畫羽蟲,形意兩俱足。行者勢若去,飛者翻如逐。拒者如舉臂,鳴者如動腹。躍者其股,顧者注其目。」這就要求作者先理解草蟲的飛、鳴、食、宿、跳、躍的各種動態規律,才能下筆畢肖,有形有神。
  • 昆蟲記 你喜歡「昆蟲宴」和昆蟲館嗎?
    誰想,面對一桌的海鮮,蒙古的朋友誰也不肯動筷。後來,蒙古朋友才告訴蔣勳,「你們為什麼要吃一桌的蟲?」在蒙古,他們一般以牛、羊肉等畜肉為食。在他們眼裡,海鮮儼然就是一桌的蟲。 這是文化視角的差異。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同愛德華•薩丕爾最早提出的文化形貌論,便認為文化同個人,具有不同的類型與特徵。然而,這個世界上確是有「昆蟲宴」的。
  • 紀念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從業75周年 全角色限定版畫登場
    已經去世的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從事漫畫事業到2021年就已經75周年了,4月7日今天官方監製的全角色限定紀念版畫登場,一起來了解下。·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1989年2月9日),本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而取了「手塚治虫」的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