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隱形首富」也是方方們下的蛋

2020-12-16 壹社會

這兩天很多人都關注到了青海「隱形首富」馬少偉的事情。

事件起於8月4日《經濟參考報》的一篇報導,《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採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

《經濟參考報》的記者王文志用「開膛破肚」來形容現場被盜採之後的狼藉景象:

在綠色的高原草甸之中,一條寬約1公裡、深達300米的採礦巨坑,自西向東蜿蜒5公裡。開挖剝離出的地下凍土、巖石、煤矸石,在礦坑附近堆起四五十米高的煤堆、渣山,婉如高原被撕裂出的一道道傷口,扎眼到令人不忍直視。

而製造這一區域生態災難的,是一家名為青海省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私營企業。興青公司於2005年介入青海的聚乎更礦區,次年開始煤炭非法開採,迄今長達14年之久。

記者王文志進行了持續兩年多的跟蹤調查,發現即便在通報追責高壓之下,南麓腹地的青海省木裡煤田聚乎更礦區非法開採並未根絕。

「只要有監管部門來他就停,等監管部門一走他就開始幹。」「我這次去,一開始去是在生產,到了7月28日興青公司停產了,因為省裡要過來檢查。31日下午2點左右檢查人員走了,下午4點興青公司就開始打電話通知晚上6點開始採煤。」

更令人驚詫的是,這家24小時不間斷作業的公司,但凡「有領導和執法人員前來礦區,都能事先得知消息。」

很顯然,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G商勾結的腐敗案件。

而與《經濟參考報》報導標題中所用的「隱形」相比,興青公司的所作所為並非「隱形」——你在祁連山下盜挖那麼多年,把原本秀美的自然風光破壞成那個鳥樣,就是瞎子也該看出端倪了啊?一波波來巡查的領導們戴的是什麼眼鏡,才能對此視而不見呢?

然而,群眾可沒「戴眼鏡」。近10年間,網上各大論壇不斷有舉報、披露興青集團非法盜採行為的帖子。馬少偉更是被網友稱為獨霸一方的「西霸天」、無所畏懼的「煤盜」:

據工商資料顯示,興青集團始建於1981年,目前已經是一家集技、工、貿、房地產開發、礦產資源開發經營為一體的大型產業集團。現任董事長馬少偉名下有13家公司,其中2家已註銷。這些公司的註冊資本少則百萬、多則數億。

興青集團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馬少偉與父親馬登科以及兩個弟弟共同持有股份:

據多年介紹興青事跡的媒體報導,馬登科原是青海湟中縣多巴鎮的一個普通農民,1979年,馬登科拉上十幾個農民成立了建築隊做上了包工頭,兩年之後成立了興青工程公司——興青集團的前身。

1979年-1992年的十幾年年,馬登科的隊伍從十幾人發展到上千人,靠著剝削工人來的原始積累,馬登科也成長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民營企業家,並在90年代初的第一輪房地產泡沫崩潰前賺取了第一桶金,不管是運氣還是眼光使然,1992年果斷從東莞撤資讓馬登科順利逃頂。

此後,馬登科開始涉足碳化矽廠、造紙廠等多個領域,讓興青公司發展成了青海省小有名氣的私營企業。馬登科也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省政協委員,更加便利地在政界、商界為自己謀取利益。

1998年,《中華兒女(海外版)》以《志在振興青海的「興青」人馬登科》為題,將馬登科包裝為心懷「家國天下」的良心企業家。2007年,馬登科被評為「中國建設和諧社會功勳人物」。

2001年,馬少偉子承父業出任興青集團總經理,上任當年即當上了西寧市政協委員,並被評為全國優秀民營企業家。四年後,馬少偉接任董事長。

擁有得天獨厚的政商資源,畢業於哈爾濱經濟管理學院的馬少偉比起其父,有著更大的野心。

2005年,馬少偉將目光投向了估值千億元的聚乎更礦區,興青集團憑藉一紙疑似造假的青海省商務廳紅頭文件,以「零投資」形式將礦權持有單位青海省紫金礦業煤化有限公司併購。

紫金礦業的礦權其實也是當年一名開著皮包公司的「港商」從青海海西州政府手中拿到的,因為事情敗露,沒有銀行給其注資,最終項目擱淺,被興青集團「撿漏」。2018年,《經濟參考報》曾以《青海一礦權大案調查》為題對此事進行了報導。

2005-2020年的15年間,紫金礦業一直在狀告興青集團巧取豪奪的行為;直到2020年5月,才將礦權重新判給紫金公司。

憑藉著自己的政商關係,馬少偉沒少幹「撿漏」的事情。馬少偉任法定代表人的青海不凍泉礦泉水有限公司,曾以1870萬元的價格獲得青海海西州茫崖小冒泉地區162.82平方公裡的鉀鹽礦預查探礦權。而據專業人士測算,該礦藏市值應在百億元以上。

靠巧取豪奪暴富的馬登科、馬少偉父子在東窗事發之前,卻一直是公開媒體口中的大善人。

興青公司先後捐資五十多萬元,為多巴中學、多巴小學修建教學樓;1998年為西寧沈家寨小學捐資10萬元修建教學樓;在湟中縣遭受冰雹、玉樹地區遭受雪災時捐款賑災;汶川地震捐款222.45萬元;玉樹地震災區捐款物累計300餘萬元……

與興青集團巧取豪奪謀取的天量不法所得相比,這一點兒慈善捐贈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但卻成了馬少偉父子攫取政治資源的梯子。

———分割線———

說來也巧,昨天本號文章誇讚的駱惠寧恰好也在「隱形首富」發家的那段時間裡主政過青海,看來「清官」也難擋住惡霸的崛起。難怪毛教員對於「清官」情結那麼警惕:「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前提是「路線」啊。

2014年,青海省委、省政府部署木裡礦區全面停產整頓,修復生態。省委、省政府領導帶隊到礦區指導督辦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然後,督辦領導一離開,興青公司煤照採、礦照開。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人們關心的是,究竟誰才是罩著興青集團的「貴人」,讓它在這麼多年的巡查中成了「打不死的小強」,那個剛剛上任一個月就被通報免職的「正廳」,「級數」應該還不夠吧?

腐敗分子成千上萬,腐敗手段層出不窮,然而官商勾結的腐敗模式卻是千篇一律。我們更應追問的是,誰造就了這種模式?

翻看前文提到的「大善人」馬登科、馬少偉父子的發家史,不難發現,父子二人其實不就是媒體口中念念不忘的「鄉賢」嗎?——自己發了家,還不忘為家鄉做好事,又是建學校、又是賑災;公司取個名字都是「振興青海」之義,多麼地深明大義——如果不是東窗事發,父子二人至今應該還是媒體吹捧的對象。

在全國很多地方都能找出這樣的「典型」,基本上都有政商勾結的背景和涉黑的劣跡。例如去年落網的山西煤老闆陳鴻志。

在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當地農民和礦工維護個人權益的文章發到了某些ZY網站和自媒體上面,迎來的不是針對陳鴻志的調查,反而是陳鴻志拿著地方權力機構給的證明,四處寄律師函、起訴名譽侵權,某些自媒體因此被封號。

這一次揭露興青集團的是新華社旗下的《經濟參考報》,可謂「大有來頭」,否則一篇報導真的能扳倒興青集團嗎?要知道,《經濟參考報》早在2018年就已經關於千億礦權問題發過一篇報導了。

從《經濟參考報》王文志的微博可以看出,王文志是一名正直、敬業的記者,但他在很多問題的看法上卻深受公知和xx系的影響。例如,他對方方的支持。

這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我的一些朋友調侃,xx系之後,連一篇像樣的深度調查報導都沒有了;自乾五們忙著逢「揭」必反,似乎誰揭露陰暗面,誰就是居心叵測、破壞大局;而那些傳統的ZY網友卻往往不掌握話語平臺……

xx系揭露陰暗面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很多記者也都是懷著樸素的正義感,問題恰恰是他們的導向和開出的藥方上。

如果僅僅把青海「隱形首富」的出現歸結於腐敗、歸結於體制,就偏離了問題的本質。政商勾結在資本主義的美國就表現為政治遊說和政商旋轉門了。私有制下,以權謀私、借權謀私、權力尋租是常態。

上面說到青海「隱形首富」馬登科、馬少偉父子是典型的「鄉賢」。鄉紳、鄉賢在70年前被徹底打翻在地,遭到泥腿子們的批判和唾棄;然而,近40年以來,關於鄉紳、鄉賢的歷史敘事卻發生了徹底的D覆,這種D覆在文學界、文藝界表現得尤為明顯。

從《活著》到《霸王別姬》,從《白鹿原》到《豐乳肥臀》,土地革命的歷史被塗抹得一團漆黑,文學歌頌的對象從泥腿子出身的工農兵變成了那些曾經被打倒的鄉紳、鄉賢。

經過40年滄海桑田的變化,泥腿子和他們的子弟們大多早就回過味兒了,原來的那一套已經編不下去了,作為文學界老人的方方隆重登場,一部為地主鳴不平的小說,受盡了媒體精英的追捧,還拿到了「華文好書」評委會特別獎。

方方小說中的地主老爺們的形象都是勤勞致富、父慈子孝、一團和氣,老爺家們的丫鬟長工寧肯自殺,也不願跟泥腿子一起「胡鬧」……

方方的小說不過是重彈老調,卻在農村土地產權改革、培養「新鄉賢」的恰當時機,隆重登臺,且把矛頭指向了土改。偶然還是巧合呢?

筆者覺得方方的小說也並不是真要為老鄉賢們F案,這個群體大多不在人世了,翻與不翻又能怎樣?她的真實目的還是要為「新鄉賢」張目,這其實也是那些文學家們幾十年來一直在做的事。

正是在這種氛圍下,馬家父子們登場了。貪官們大力扶植「新鄉賢」,出發點無非兩條,一則求利,二則求名——扶植「新鄉賢」是符合大氛圍主基調的。這樣算來,青海「隱形首富」也是方方們下的蛋了。

人在做,天在看。這個天是就是億萬默默無聞的人民。不要把沉默當軟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種瓜的得瓜,種豆的收豆,誰種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落馬的還能保住家產,至於事情做絕了,就問你們,打土豪、分田地,怕不怕?

相關焦點

  • 青海「隱形首富」已被控制,剛提任一個月的正廳也被免職了
    8月4日,《經濟參考報》發表了一篇《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採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的文章。之後,「木裡礦區非法開採」的問題便備受外界關注。被媒體曝光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三年前被中央通報,聲勢和力度空前的問責風暴,開啟了祁連山史上最大規模的生態保衛戰。
  • 青海隱形首富用假文件搶奪千億礦權 攪動「柴達木官震」:副省長終...
    其實,就在文國棟在青海當記者時,還在齊魯大地背著小書包啃書的王文志,也不會想到,多年後他會成為名震全國的調查記者。 兩個素未謀面「同行」於31年後的交集,在文國棟治下的青海省海西州碰撞出了「激情的火花」。 2020年8月的一天,新華社記者王文志的一篇報導引爆輿論。
  • 青海隱形首富竟是煤盜!14年非法開採獲利超百億,誰在為其撐腰?
    除了這些稱號,他還是青海「隱形首富」,能夠成為一方的首富,是實力與榮耀的象徵,而馬少偉卻甘心做「隱形首富」多年,背後卻是百億的不義之財。 正式子承父業的馬少偉,為了走上快速致富的道路,盯上了青海最珍貴的煤礦行業。
  • 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採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
    興青公司董事長馬少偉號稱青海「隱形首富」,14年來盤踞木裡礦區聚乎更煤礦,涉嫌無證非法採煤2600多萬噸,獲利超百億元。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歷經兩輪中央環保督察和青海省叫停木裡煤田礦區內一切開採行為、開展生態環境整治的背景下,興青公司在木裡聚乎更煤礦的非法開採也未受到撼動,時至今日其打著修復治理的名義仍在進行掠奪式採挖,生態舊債未還又添新帳。
  • 起底青海「隱形首富」馬少偉:持雙重身份靠無效文件獲千億礦權
    這是青海木裡煤礦盜採事件曝光後,青海省落馬的第4位官員,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省部級官員。這場地震的「震源」始自青海一個神秘富商馬少偉。14年來,以馬少偉主導的馬氏家族靠盜採煤礦,斂財上百億元。8月4日,《經濟參考報》報導《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採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刊發後,青海成立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傑翔任組長,三名副省長任副組長,12個省直部門和相關地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木裡礦區非法開採情況專項調查組」。經調查組調查,青海興青工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開採,破壞生態環境,公安機關依法已經對馬少偉等相關責任人採取強制措施。
  • 青海祁連山非法採煤 隱形富豪背後多少隱形「保護傘」
    輿情觀察 1、輿論拷問:非法採煤14年誰在撐腰 8月4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採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的報導後,引發社會關注。
  • 青海「隱形首富」盜採背後:多名官員被免職,子承父業賺150億黑金
    青海興青公司對祁連山煤礦進行了長達14年的"開膛破肚"。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興青公司涉嫌無證非法採煤,牟利上百億,董事長馬少偉更是被叫作青海隱形首富。8月9日,青海官方召開新聞會,通報馬少偉被採取強制措施,多名幹部被免職調查。
  • 祁連山非法開採事件五大疑雲 董事長被稱為青海「隱形首富」和「西...
    自2006年至今,該企業涉嫌從木裡煤田非法採煤2600多萬噸,獲利約150億元,企業董事長被稱為青海「隱形首富」和「西霸天」。該事件經《經濟參考報》披露後引起廣泛社會關注,輿論呼籲深挖徹查背後的監管「黑洞」和不法利益鏈條。
  • 青海祁連山非法採煤輿情觀察:隱形富豪背後多少隱形「保護傘」
    輿情觀察1、輿論拷問:非法採煤14年誰在撐腰8月4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採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的報導後,引發社會關注。截至8月15日24時,該輿情信息在網絡上的信息量已經超過190萬條,「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採煤」「青海木裡非法煤礦探訪」等均進入微博熱搜榜單。「大美青海旅遊淨地」是青海打造的一張亮麗名片,近年來,為保護三江源和祁連山的生態環境,國家和青海省可謂下了大力氣。
  • 非法採礦14年,誰在為青海「隱形首富」撐腰?
    董事長甚至被外界稱作青海「隱形首富」。不僅涉嫌無證開採,興青公司還「挑肥揀瘦」,只吃「特厚煤層」這一「白菜心」,對「薄煤層」或者地質構造複雜的煤層基本棄之不理。2017年7月,中辦國辦在一份通報中對地處甘肅、青海交界的祁連山生態價值作出論述:「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 青海「隱形首富」非法採礦十餘年,獲利超百億!還涉嫌偽造紅頭文件?
    △油畫作品《祁連山下好牧場》,才讓多傑創作於2018年木裡礦區聚乎更煤田,地處青海省天峻縣,海拔4200米是祁連山賦煤帶的資源聚集區,為青海唯一的焦煤資源富集地。2014年,青海木裡煤田違法開採破壞草原溼,引起廣泛關注。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部署,木裡礦區的煤礦全面停產整頓,採取露天採坑邊坡治理、渣土復綠等措施修復生態。但據知情人士稱,2014年8月19日,青海省委、省政府領導帶隊到木裡煤田聚乎更礦區現場辦公,指導督辦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工作。省領導一離開,興青公司便白天修復整理棄渣,夜間照舊採掘。
  • 前青海首富肖永明發家史
    2017年10月2日上午9時左右,一架直升飛機降落在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石羊鎮濱河路,飛機上走下幾個人,被等候的汽車接走了。這架飛機的乘坐者,正是有「青海首富」之稱的肖永明。他去了藏區,但不是拉薩,而是青海的格爾木。這是一座連接西藏、青海、甘肅三地的城市,青藏、青新、敦格三條公路幹線在此交匯。在格爾木,他開了一家名叫「小小酒家」的餐館。據說,在上世紀90年代,是當年格爾木餐飲界的標杆。凡來過格爾木的人,都知道「小小酒家」。
  • 「開膛破肚」式採挖祁連山,「隱形首富」14年非法開採獲利超百億
    興青公司董事長馬少偉號稱青海「隱形首富」,14年來盤踞木裡礦區聚乎更煤礦,涉嫌無證非法採煤2600多萬噸,獲利超百億元。2020年7月下旬初,《經濟參考報》記者第三次探訪聚乎更礦區東南側的一井田煤礦5號井。興青公司採煤區內,數臺挖掘機和裝載機正在緊張作業。
  • 從餐飲界「一哥」到鉀肥大王,卻跌倒在財務造假,青海首富要涼了
    此前,證監會發布要聞,要堅決打擊財務造假行為,並在要聞中指出財務造假的4個顯著特點,同時在每個特點下點名一家上市公司。青海前首富肖永明的藏格控股就是證監會點名的一家。證監會指出,藏格控股的財務造假的特點是「手段隱蔽、複雜」。
  • 山西籍青海首富李銀會的酒局
    山西人變青海首富 17歲離開山西老家;求學、工作,在北京待了11年;1995年開始在青海創業,至今已有25年。李銀會說,他對青海的感情,比故鄉更深。李銀會與青青稞酒之間正式產生聯繫,已是2005年。在這之前,他靠倒騰電腦,積累了最初的財富。
  • 香港隱形首富跟澳門隱形大佬的恩怨史
    香港跟澳門隔海相望,兩個地方也是如今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之一,甚至沒有之一。在這兩個地方也誕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其中隱藏得最深的應該就是香港隱形首富劉鑾雄跟澳門隱形大佬之間的恩怨。2012年劉鑾雄在自己御用的福臨門酒家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 青海「隱形首富」竟是煤盜?14年盜採獲利150億,父子政商通天,沒人敢管?
    最要命的是,聚乎更煤礦區既是黃河一級支流大通河的源頭所在地,同時也是青海湖入湖徑流河重要的發源地,其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可能殃及整個黃河沿線。馬氏父子穿行政商兩界敢於如此肆無忌憚地盜採,馬少偉到底是何方神聖?
  • 「青海首富」的酒局:曾放棄當煤老闆,身家一度80億
    十五年前,山西人李銀會放棄當「煤老闆」的機會,從青海政府手裡接過青稞酒廠,沒曾想,混了個「青海首富」。幾年後,首富易主,青青稞酒還是那個青青稞酒,幾波「騷操作」下來,股價依舊十幾塊......01 「你跌我漲,你贏我虧」有人在貼吧裡評論天佑德:「味淡,沒有喝出高原的感覺。」
  • 又一中國「隱形首富」出現!1年收租150億,現金比李嘉誠還多!
    前段時間,馬雲所擁有的財富超越印度首富安巴尼,直接奪回亞洲首富的寶座,可以說馬雲的下一個目標,除了穩住自己的財富增長外,就是衝擊世界首富的位置了。其實中國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的富豪誕生,只不過有些富豪喜歡張揚,向大眾展現自己的能力,而有些富豪卻喜歡藏富,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 年入4000億,坐擁萬億礦山,他是中國低調的「隱形首富」
    每年國內富豪排行榜的出爐都能引起人們的熱議,在過去的20年裡,國內評選出了20屆首富,有的首富化作「前浪」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裡,而像馬雲、王健林、楊惠妍等「首富」的事業依舊如日中天,財富不斷增長。那麼2020年的中國首富花落誰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