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現在小學生的作業習題是越來越難了,特別是在數學方面,很多家長輔佐自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感到吃力,其實這只是沒有掌握訣竅的原因罷了。在小學數學題中,出現最多的題型,那就是應用題了,現在讓小編來給大家說下小學數學應用題中的差倍問題還有倍比問題。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差倍問題的含義。所謂的差倍問題,其實就是在已知兩個數的差,和清楚大數是小數的幾倍了,分別求出這兩個數是多少。
它們之間的數量關係是這樣的:兩個數的差÷(幾倍-1)=小的數
小的數×幾倍=大的數
明白什麼是差倍問題之後,我們來看看例題:父親是在27歲那年有了自己的女兒的。在今年的時候,父親的年齡恰好是女兒的四倍,請問今年父女兩人的年齡各是多少呢?
利用差倍關係的含義以及數量關係,我們很容易就能解開這道題,下面小編公布下解題過程。
解題過程:女兒年齡=27÷(4-1)=9歲
父親年齡=9×4=36歲。所以最終答案就是父親的年齡在今年是36歲,而女兒的年齡在今年是9歲。
明白了什麼是差倍問題後,我們再來了解什麼倍比問題。所謂的倍比問題,其實就是我們知道了兩個量是同類的,但是其中一個量是另外一個的幾倍,在求解的過程中,先求出這個倍數,然後再用倍比的方式求出要求的數,這就是所謂的倍比問題了。
倍比問題的數量關係是這樣的:總量÷數量=倍數
另一個數量×倍數=另一總量
我們來嘗試解答一道例題,就知道怎麼解決倍比問題了。例題: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學校特意組織全體師生種樹。已知全校300名師生一共種了400棵樹。按照這樣來計算的話,全市一共48000師生能種樹多少棵?
這是解題過程:(1)48000名師生是300名師生的多少倍?
48000÷300=160倍
(2)能夠種樹多少棵?
400×160=64000棵
兩道算式列成綜合算式就是:400×(48000÷300)=64000棵。答案就是全市48000名師生一共可以種樹64000棵。
本文編輯:學生
(圖片來源網絡 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