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比十二城記 | 小孩堤防、鹿特丹,最古老和最現代的荷蘭

2021-02-17 出發無問西東
作者按:2019年6月,我和江君前往荷蘭和比利時,在十八天的時間裡走訪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哈勒姆、烏特勒支、斯海爾託亨博斯、海牙、代夫特、鹿特丹、高費呂韋國家公園)和比利時(安特衛普、根特、布魯日、布魯塞爾)一共十二個城市。荷蘭、比利時的城市規模有大有小,城市的氣質也各不相同,值得一一品味,於是我給荷蘭、比利時的遊記起一個《十二城記》的名字,來記錄彼地的風光人情。

鹿特丹和小孩堤防(Kinderdijk)相距不超過15公裡,去荷蘭遊玩的人們也通常將兩者安排在一起遊覽。然而這兩個地方的風貌全不相同、對比分明——鹿特丹書寫著荷蘭最前衛靈動的現代風貌,小孩堤防則記錄著荷蘭最傳統古老的生活方式。

荷蘭的遊記寫到現在,寫了荷蘭黃金時代世界聞名的畫家,寫了荷蘭出產風靡全歐的藍陶,寫了此地的種種風土人情,卻還沒有專門寫過荷蘭最有代表性的風物——風車。而荷蘭最著名的一個風車群落,就在小孩堤防。

小孩堤防是個有點古怪的地名,它位於萊克河(Lek)和諾德河(Noord)的交匯處。這裡離河流又近,海拔又低,曾經是一片泥沼,時不時地就要面臨著洪水泛濫的威脅,實在不是宜居之所。而在這惡劣的生存環境下,荷蘭的先民們倒很有些戰天鬥地、改造自然的豪情——說到底是因為太窮困了,以至於不得不試圖從淤泥沼澤中刨出些糧食來——所以荷蘭人在13世紀就將這裡的泥沼改造成圩田,又修築堤壩溝渠,將圩田中的水儘量排出,並抵禦萊克河和諾德河的泛濫,來營造一個可以耕種生存的環境。

在前現代,自然和人的拉鋸戰漫長而殘酷,人們可以築起堤壩、平整農田,大自然也有力量越過這些人造物,摧毀人們的生計。千年來,這種角力從未停止。

「小孩堤防」這個名字也正來源於一次洪水。傳說是在1421年的一次洪水之後,人們去察看災情,卻看到水面上漂浮著一隻搖籃,裡面還有嬰兒的哭聲,一隻貓在搖籃上跳來跳去,來幫助保持搖籃的平衡。這個孩子最終獲救了,人們以此來命名當地的堤防,小孩堤防因此得名,大約是這個故事中的大難不死和充滿希望,也正是此地人們所希冀的吧。——只是這個命名,著實委屈了那隻做好事不留名的喵星人。

《洪水》(1870),約翰·艾佛雷特·米萊(Sir 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曼徹斯特美術館。按照曼徹斯特美術館的解釋,米萊作此畫似乎和小孩堤防的傳說沒什麼關係,大概西歐各個國家都有些洪水與嬰兒的傳說吧。

單純挖溝造渠不足以將圩田中的水排入河流,在漫長的時光中人們用各種辦法防止水澇,最終想定的方案,就是風車。

在1740年前後,小孩堤防建造了二十座風車。這些風車利用風力帶動水輪,水輪就像運轉不停的舀勺,將圩田中多餘的水排到河流之中;到了乾旱季節,又將河流中的水舀入農田,來解決灌溉的問題。

小孩堤防工作原理示意圖。最左側是萊克河,中間是蓄水的運河,右側是圩田,風車就在這幾條水道間來回排水。
這二十座風車成排站列,護衛著一方農田,至今二百餘年。而開闊青碧的平原上立著幾架風車,這種田園牧歌式的畫面屢屢出現在荷蘭畫家的筆下,也成為了荷蘭最傳統經典的景象。

不過,無思無慮的田家樂背後,總隱藏著許多艱辛。荷蘭人在泥沼上安家,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就比如這悠遠淳樸的風車,也有著風車看守人的許多血汗。

小孩堤防的風車需要時時按照風向調整風車的方位,故而有專門的看守人住在風車塔裡,他的家庭也都住在這裡。雖然身處風景如畫的堤防,但看守人的生活卻很辛苦。風車塔裡本來狹小,當時的荷蘭家庭又很龐大,動輒兩個成人帶著十幾個孩子在此居住,其中逼仄可想而知。風車看守人是個薪水微薄的職位,他們除了要看守操作風車之外,還得另作零工,日以繼夜以求溫飽。更何況巨大的風車運轉開來頗為危險,20世紀初就有看守人的妻子被風車打傷以至殞命的事故。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有更多的機械加入了人類對抗水澇的戰爭中。1868年,小孩堤防建起了蒸汽動力的泵站來從圩田中抽水,1924年蒸汽泵被柴油動力泵取代,到了1995年,效率更高的螺旋抽水站建成,柴油動力泵也退出歷史舞臺。

科技更迭,舊時代的風車們逐漸讓渡了職能,變成了為遊客欣賞的美景。可是它們一直沒有完全卸任,而是保持效能,以備不時之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佔領荷蘭之後調走了所有可堪燃燒的柴油,小孩堤防再次啟用風車給圩田排水。即使在今天,還有十九架風車依舊保持了正常運轉,以防泵站因停電或災難而無法運行。——我倒是覺得,隨著環保呼聲日盛,這種完全使用綠色能源的風車排水系統,再次贏得人們的青睞也未可知。

在這次荷蘭之行中,小孩堤防是自然風景最美的地方。巨大的風車、寬闊的平原、自在來去的牛羊水禽,在這如畫的風光之下,記錄著荷蘭傳統的風貌以及荷蘭人與水較量合作的歷史。

萊克河和諾德河在小孩堤防交匯,匯入新馬斯河(Nieuwe Maas),沿馬斯河順流而下十五公裡,就是鹿特丹。——也因此,從鹿特丹乘坐水上巴士前往小孩堤防,是遊覽此地最為便捷的交通方式。

對於大部分中國90後而言,鹿特丹不是個生疏的地名,上小學初中時背各種世界之最,鹿特丹便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近些年亞洲港口崛起,生生將鹿特丹擠出港口吞吐量的前十名,但這裡依舊是歐洲最大的港口。

鹿特丹建城時間很早,一直人口眾多,商業繁華,是荷蘭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至今還在和阿姆斯特丹別苗頭,來爭荷蘭文化之都的稱號。這裡本應該和荷蘭大部分城市一樣,滿城遍布歷史悠久的房屋,小橋流水,寧靜悠遠,但是1940年德國納粹對荷蘭發動閃電戰,把鹿特丹中心城區炸成了一片白地,鹿特丹的舊容便無處尋訪了。

聖勞倫斯大教堂,這也是鹿特丹少有的留存下來的歷史建築,前面的雕塑是十六世紀人文主義者,鹿特丹的伊拉斯謨(Erasmus of Rotterdam)。好在鹿特丹人很會向前看。在「二戰」後,他們重建城市,非常熱情地接納了各種構思巧妙、奇形怪狀的現代建築。以至於如今的鹿特丹市中心,成了現代建築的試驗田,除了一個倖存的勞倫斯大教堂是古典建築,其餘的立方體樓、鉛筆樓、市場大廳、天鵝橋……全是現代建築。這些建築並不都是摩天大樓,但形狀奇特,令人看得目不暇接,也瞠目結舌。

左邊是伊拉斯謨橋(一名「天鵝橋」,以其橋塔的形狀仿佛天鵝脖頸而得名),這是鹿特丹進入大西洋的最後一個橋梁。右手的建築是鹿特丹大廈,由鹿特丹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建造,他也是北京央視大樓的設計師。

鹿特丹布萊克站(Rotterdam Blaak)周圍,匯集了非常多的現代建築。圖中右側好像白飛碟的建築就是鹿特丹布萊克站。

左側的建築是鹿特丹中央圖書館,被稱為「水管樓」;右側則是居民公寓,被稱為「鉛筆樓」。這兩個建築的設計師是皮特·布洛姆(Piet Blom)。

皮特·布洛姆(Piet Blom)在鹿特丹最知名的建築就是這個立方體樓。這是一個居民公寓,卻建成了歪斜的盒子樣,令人好奇室內裝修生活的情形。為此立方體樓專門開放了一個房間供人參觀。

鹿特丹市場大廳(Markthal)。這個建築非常有趣,它好像拱門的外層是居民住宅,拱門裡則是一個各種食品俱全的市場,拱頂上還有瓜果動植物的鮮豔噴繪。因為位於鹿特丹的、號稱荷蘭三大博物館之一的範伯寧恩美術館正在閉門整修,不能參觀,所以我只在鹿特丹呆了半個下午,就是從小孩堤防返程順便逛逛而已,但鹿特丹那種活潑前衛,足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何況剛參觀完小孩堤防的傳統淳樸,兩相比較,更是滋味獨特。

荷蘭、比利時遊記,更多請見:

《荷比十二城記 | 旅行攻略和相關書籍》

《荷比十二城記 | 阿姆斯特丹,市民社會的創造狂歡》

《荷比十二城記 | 哈勒姆,荷蘭首都旁的「小城故事多」》

《荷比十二城記 | 烏特勒支,從哥特到新哥特》

入彼合眾國,登彼合眾山。賞彼合眾物,聆彼合眾言。

歡迎來玩兒~

相關焦點

  • 荷比十二城記 | 海牙,沒名有分的荷蘭首都
    作者按:2019年6月,我和江君前往荷蘭和比利時,在十八天的時間裡走訪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哈勒姆、烏特勒支、斯海爾託亨博斯、海牙、代夫特、鹿特丹
  • 荷蘭小孩堤防風車群 在活的遺產中感受人的力量
    荷蘭的世界遺產分布圖荷蘭作為一個26%的國土都位於海平面以下的超低海拔國家,在其歐洲本土的9處世界遺產中,有5處都與人與水的鬥爭與合作密切相關。而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著名的莫過於小孩堤防風車群。於是利用風車對低洼圩田進行長期排水便逐漸成為荷蘭人的選擇,風車也就形成了荷蘭最具代表性的獨特景觀。而為了共同團結處理關乎生存的水利事務,荷蘭從中世紀時就開始選舉產生水利委員會,這也被認為是荷蘭民主政治的啟蒙。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傳統風車消失在時代浪潮中,因此小孩堤防19座風車的規模已是首屈一指。
  • 荷蘭最值得一去的城市,不止是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雖然荷蘭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國家,但真正去到荷蘭旅行的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所以,也許你更多地聽說的荷蘭,是阿姆斯特丹,是鬱金香,是風車,是存在於社交網絡的零零碎碎的網紅坐標;但如果你想領略到荷蘭獨有的風情、自然的生活之美,你還應該來鹿特丹。
  • 旅遊·動態成長計劃 歐洲性都,荷蘭鹿特丹最強攻略!每日打卡
    鹿特丹是荷蘭第二大城市,距離首都阿姆斯特丹約一個小時的火車車程。長期為歐洲最大的海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嚴重的轟炸破壞。如今的鹿特丹有著許多新穎創意的現代建築,幾乎是個全新的城市。今天小灰帶來荷蘭鹿特丹最強攻略,喜歡的朋友收藏轉發吧!
  • 旅行家直播 逆流而上萊茵河之小孩堤防風車村
    文圖/ 《旅行家》記者馮禕第3天小孩堤防風車村,最荷蘭的風景 逆流而上,一覺醒來,我們已經從阿姆斯特丹到達了位於荷蘭西部南荷蘭省的小孩堤防(Kinderdijk),這裡距離鹿特丹只有15公裡。小孩堤防風車博物館的專業嚮導為我們講述了這片風車群的歷史:這些風車建於1740年,最初建造的目的是為了藉由風力原理推動轉輪,將低於海平面低洼地區的積水排出,讓地表不至被水淹沒。如今這裡仍保存著19座建於1740年代的風車,是荷蘭最集中的風車群,於1997年列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而另一處位於阿姆斯特丹附近、赫赫有名的桑斯安斯風車村(Zaanse Schans)只有4座。
  • 觀看荷蘭大風車的最佳地點——小孩堤防
    被譽為風車王國的荷蘭,最好的觀賞風車的地方就是小孩堤防。關於小孩堤防這個名字的由來,源於一隻貓在洪災來臨時如何保護搖籃裡的嬰兒這個民間傳說。在這條不是很長的河堤的小路旁長滿了蘆葦。當然,河堤上分布著一大排非常具有典型荷蘭風格的大風車,據說這些風車是一個巨大排水系統的組成部分。這裡已經是當前荷蘭境內風車分布最為密集的地方,已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名錄。這裡的每個風車都很古老而且讓人感覺甚是壯觀。每到周六,有的風車的車葉是可以打開轉動,供遊客欣賞。
  • 去荷蘭了解風車文化,桑斯安斯風車村和小孩堤防風車村你會去哪個
    立春之後,歐洲的旅遊業就開始慢慢火起來了,去歐珠旅遊,如果你錯過了荷蘭,那麼返回後肯定會有遺憾,每年的3月下旬開始就是荷蘭賞花的最佳時間,成片的花田陸陸續續的開放,此刻也是荷蘭最美的時候,在賞花的同時,如果花田裡面有荷蘭風車的身影,風車緩緩轉動,和花田搭配起來,或許人間仙境也就這般模樣了
  • 風車是荷蘭最具代表性的景觀,很多人都慕名前來打卡拍照!
    風車是荷蘭最具代表性的景觀,每本有關荷蘭的畫冊中都會出現風車的身影。來荷蘭看風車,小孩堤壩無疑是最佳選擇。孩堤防風車村裡的風車群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可以說是荷蘭風景的典型樣板,也是荷蘭歷史和文化的見證。
  • 小孩堤防:不收門票的風車博物館,名稱來歷有兩個傳說你信哪個?
    >今天要從海牙去小孩堤防和鹿特丹,做攻略時我在荷蘭的實時交通網站上計算了一下,使用OV卡的話一個人需要20.17歐元,而南荷蘭省有一種遊客交通日票只需14.5歐元。這種票包含南荷蘭省全境的地鐵、電車、公交、水上巴士,不含火車、快速擺渡、夜班車、195和295路巴士,正好適合一天往返海牙、鹿特丹和小孩堤防。我們一早趕到海牙中央車站,在人工售票處買了這種遊客交通日票,便乘上通往鹿特丹的地鐵。說是地鐵,其實在進入鹿特丹城區之前都是在地上跑的,而且與火車站共用站臺,非常便捷。
  • 荷蘭最著名的「風車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還成為了荷蘭地標
    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儘管在荷蘭,到處都能見到獨具一格的荷蘭風車,但是要說到荷蘭最著名的「風車村」,那就肯定不得不提「小孩堤防」了。
  • 荷蘭遊記,19座風車組成荷蘭現存最大風車群,曾為窪地排水而建
    提起荷蘭的標誌,大多數人都能想到鬱金香和風車。這次荷蘭旅行,我們來到了小孩堤防風車群。這裡是荷蘭最知名的景點之一,於1997年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遺產名錄。下了高速後就沿著小路進入了很漂亮的小村莊。在風車村入口的公路邊都是漂亮的小房子,但卻很難找停車位。
  • 鹿特丹:即使你不會英語,也一定要去的一個城市
    正是因為它曾經被摧毀,然後再被重建,所以可以看到這座城市裡面的建築看上去非常的「凌亂」,或者說「自由」,人們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重塑這座城市,才有了今天非常具有設計感和現代感的鹿特丹,它也被稱為「現代建築的試驗場」。
  • ...趣談鹿特丹四怪:房屋倒著蓋,拱門裡賣菜,半路橋斷開,風車把水排
    初識鹿特丹地理教科書上對於荷蘭出現最多頻次的城市是鹿特丹 ,以至於有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鹿特丹就是荷蘭的首都。其實鹿特丹是荷蘭的第二大城市,名字的由來也很有意思。十三世紀這裡曾是鹿特河附近的一個小漁村,荷蘭地勢低洼經常遭遇洪水,當地人在鹿特河上修建了一個大壩(Dam),鹿特丹(Rotterdam)由此得名。鹿特丹中央車站鹿特丹大壩舊址現在的大壩遺址就在鹿特丹布萊克地鐵站內。作為港口城市, 鹿特丹港曾是世界第一大港,有歐洲門戶之稱。
  • 荷蘭第二大城遊記:鹿特丹市一日遊
    這篇鹿特丹一日遊遊記分享我的第一次鹿特丹自由行行程,早上先去博伊曼斯範伯寧恩美術館,中午搭船到小孩堤防,玩到下午五點多回到市區之後再去歐洲之桅,受限於時間就沒去方塊屋了!這篇遊記介紹的順序是反過來,依序是:小孩堤防、歐洲之桅、博伊曼斯範伯寧恩美術館。
  • 荷蘭風車和木鞋你愛哪兒一個?
    可以說,荷蘭因為有了風車,才有了奶酪和鬱金香的芳香。荷蘭的小孩堤防這個名字聽上去很奇怪,我專門查了一下它的由來,1421年,曾經是一場波及整個荷蘭的大洪水,洪水退後有人來到災區的堤防,發現一個木搖籃順水漂來,搖籃中還有一隻貓跳來跳去在保持平衡。
  • 那些刷爆Instagram顏值表的荷蘭Top10美景,你還差幾個集齊?
    不同於義大利威尼斯水道遊覽的濃重商業氣息,羊角村依然是一個荷蘭本地人生活的村莊。無論是選擇漫步,騎車還是划船穿梭其中,最能感受到的是濃濃的鄉土風情和地道熱情的荷蘭人。因為小村莊依舊是當地人生活的地方,所以羊角村只接待遊客到晚上6點。沒有濃鬱的商業化氣息,只有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 提起荷蘭你會想到什麼?是風車,鬱金香還是其他的?
    大家好,我是敏敏,今天小編我要帶大家去看看荷蘭這個地方,是不是一提起荷蘭就會條件性想到風車還有鬱金香呀,那麼今天小編我就帶你們走進荷蘭這個地方吧。地處西歐地區,荷蘭是歐洲乃至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荷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資源,歷來都是非常熱門的旅遊目的地,說起荷蘭,人們通常會想到它的很多標誌,比如鬱金香,荷蘭風車等。它不僅造型獨特,而且歷史悠久,在荷蘭幾乎隨處可見,相信只要有朋友到過荷蘭,一定會對它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荷蘭又被許多人親切地稱為「風車之國」,風車對於荷蘭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見一斑。
  • 四川這座「海棠香國」之城,與荷蘭鹿特丹齊名,卻不是成都
    就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座城市,它不僅有著「海棠香國」的美譽,而且還與荷蘭鹿特丹齊名為:「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 是不是難以想像,四川省能與鹿特丹齊名的居然不是成都,而是樂山 。要知道,荷蘭鹿特丹是荷蘭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一座經濟實力強勁的城市。除此之外,鹿特丹也是一座知名的旅遊城市。
  • 阿姆斯特丹或海牙或鹿特丹,誰是荷蘭的門面?
    在最高法律裡,阿姆斯特丹被定為國家首都,但從八百年前開始,荷蘭的中心就在海牙。海牙在荷蘭,有個響噹噹的稱號——皇家之城。這有點類似日本東京,東京其實不是日本法律意義上的首都,但卻承擔了首都的職能。阿姆斯特丹和海牙吵得臉紅脖子粗,鹿特丹則在一旁笑道:你們爭你們的,我還要和全世界做大生意呢。阿姆斯特丹和海牙說:我們一個是皇后,一個是皇貴妃,你鹿特丹充其量就是個貴人。
  • 移民荷蘭選擇哪個城市定居?鹿特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鹿特丹位於荷蘭東南部,位於荷蘭南部,是荷蘭的一個地區。位於鹿特丹西北部的是代爾夫特(以代爾夫特藍陶聞名,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就坐落於此)。海牙(荷蘭的非官方首都,是所有外國使館和政府部門的所在地),位於北海西北部,更靠西北。鹿特丹的東北是烏得勒支,從那裡到東北進一步是阿姆斯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