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都是兒媳,婆婆卻是兩樣對待?」「我媽樂意就好」

2020-12-22 紅塵一朵蓮

#情感#

愛別人,也被別人愛,這就是一切,這就是宇宙的法則。為了愛,我們才存在。有愛慰籍的人,無懼於任何事物,任何人。——彭沙爾

誠然如是!在這個世界上,到處充滿了愛與被愛。人們只有活在愛當中,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與快樂,以及生活的意義和自身存在的價值。

被愛溫暖著的人是幸福的,愛著別人的人是陽光的。但是如果一個人付出了愛卻得不到回應,他的心遲早會受到傷害。

01 不能計較的彩禮

李丹大二聚會時結識了趙坤博,在交往中,她發現趙坤博對父母特別孝順。每次一提到他們,趙坤博口中滿是感恩。

這樣的趙坤博讓李丹暗暗喜歡。在她心中,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一定會是個不錯的人。即便是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當趙坤博追求她的時候,她沒有拒絕就答應了。

工作穩定以後,兩個人把婚事提上了議程。可是等談到彩禮時,趙坤博的母親張口閉口沒錢,硬是把彩禮從8.8萬壓到了1.8萬。

李丹當時並沒有多想,心想自己嫁給趙坤博,以後就和他是一家人了,沒必要為彩禮錢弄得不可開交。不但如此,就連婚房也是李丹和趙坤博攢的錢付的首付。

婚結了,李丹和趙坤博住在他們合力購買的婚房裡。雖然房子很小,但是他們依然覺得很幸福。

兩年後,趙坤博的弟弟要結婚了。作為大哥大嫂,李丹和趙坤博前前後後幫了不少忙。當李丹無意中得知弟媳婦兒的彩禮錢時,心中大大吃了一驚。

11.8萬!比自己足足多了10萬,李丹心中非常不舒服。婆婆不是說家中沒錢嗎?自己的彩禮從8.8萬壓到1.8萬,弟媳婦兒卻給到了11.8萬。這是什麼意思?

李丹心有不滿地問趙坤博怎麼回事,趙坤博毫不在意地說:「因為父母供我上大學花了錢,而弟弟只讀到了高中就輟學了,所以這個你不能計較。」

雖然趙坤博解釋了,可當李丹在婚禮上看到眉開眼笑的婆婆時,眼前總是不斷閃過她口口聲聲喊著沒錢的樣子。李丹的一顆心,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02 同樣的兒媳,不一樣的對待

因為工作原因,李丹懷孕比較晚。等弟媳婦兒懷孕五個月時,李丹才剛剛查出懷孕。因為妊娠反應重,李丹吃不下喝不下,身體很快消瘦了。

趙坤博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就請母親過來幫忙照顧。母親一百個不情願,說要在家裡照顧二兒媳。趙坤博好話說盡,母親才勉強過來了。

照顧李丹期間,趙坤博母親旁敲側擊總是說李丹太嬌氣,懷個孕還用她大老遠地跑來伺候。李丹聽了心裡不舒服,等好一點了,馬上讓趙坤博把她送回了家。

一晃幾個月過去了,李丹到了分娩的時候,她想讓婆婆提前幾天過來照顧她。誰知趙坤博電話打過去,母親直接扔給了他一句話:「我現在領孫子,忙著呢。別指望我了,你們就請個月嫂吧。」

李丹聽了滿腹委屈:「侄子已經三個月了,弟媳婦自己可以帶啊。我現在要分娩了,正是用人的時候,媽怎麼能不來呢?」

「行了,別說了。」趙坤博一臉不悅,「媽不來當然是有她的道理,不管她照顧侄子還是伺候你坐月子,反正她是分身乏術。我看,咱還是請個月嫂照顧你吧。」

屎一把尿一把中,孩子漸漸長大了,趙坤博的母親來得也勤了。因為她的身體越來越差,需要經常到醫院檢查。而她每次看病都是讓趙坤博和李丹帶著她看病。當然了,費用也是他們出。

有一次李丹氣不過說了一句,「給錢的時候不肯給,花錢的時候來找我。為什麼同樣都是兒媳婦,偏偏就是兩樣對待呢?」

趙坤博聽了大怒:「錢是我媽的,她樂意給誰就給誰!再說了,我是她兒子,就必須給我媽看病。花多少錢我都樂意!」

看著趙坤博生氣的樣子,李丹的心冰涼冰涼的。這一刻她深深地體會到,比婆婆偏心更傷人心的,竟然是丈夫的愚孝。

03 習慣性扶貧和愚孝

兩個兒媳,一個彩禮1.8萬,一個彩禮11.8萬;一個兒媳生孩子自己照顧,一個卻讓請保姆;看病不肯讓二兒子出錢,總是找大兒子兒媳……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毫無保留地暴露了趙坤博母親的偏心。

之所以偏心,一個原因緣於「天下老人向小兒」的習慣,另一個原因就是習慣性扶貧。在趙坤博母親的意識中,讀了大學的大兒子遠遠勝過小兒子。

是的,有知識滋養的趙坤博生活條件確實比弟弟要好,但這能作為母親習慣性扶貧的理由嗎?凡事都要講個度,一旦超過了這個度,事情往往就會出現不和諧的一面。

而真正讓李丹寒心的,除了婆婆的偏心以外,還有趙坤博的愚孝。作為兒子孝敬母親天經地義,但同時應該懂得關懷和體諒妻子。

在這段婚姻中,趙坤博一直站在母親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卻從來沒有站在李丹的角度去考慮。他知道母親需要他去維護,難道李丹就不需要他的溫暖和愛護了嗎?

奧斯本說:妻子也有需求。她需要愛、關懷和保護。當她感到丈夫在關懷她,給她帶來保障和幸福時,她就會覺得安全。

女人一旦結了婚,從此她的一生就和身邊的這個男人緊緊地拴在一起。不管經歷多大風雨,都會與他同甘苦、共進退。

而趙坤博作為丈夫,卻沒有真正去為李丹考慮,也沒有給她應有的關懷和撫慰。他對母親的愚孝,成了橫在他和李丹之間的阻隔。

塞繆爾說過這樣一句話:「婚姻的成功取決於兩個人,而一個人就可以使它失敗。

只有夫妻雙方同心同德、互相理解和體貼,婚姻才會美滿幸福。否則,諸如趙坤博這樣單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會造成夫妻關係破裂。

今日話題:您怎樣看待趙坤博的愚孝,以及他母親的偏心?您有什麼建議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婆婆進城兒媳煮白粥招待,丈夫不滿指責,婆婆:兒媳比你孝順
    所以有些男人很是困惑,婆婆和嶽母同樣是母親,為什么女婿能做到尊敬嶽母,但是兒媳卻不行呢?其實,任何一段感情都有一段磨合期,女人心思細膩不似男人大大咧咧,突然憑空多了一個媽,感情上一時半會不能適應。所以很多兒媳結婚很久,也難以輕鬆地叫出那個稱呼。培養一段感情,時間是最好的溫床,婆媳之間的感情亦是如此。
  • 婆婆就是媽?!說說就好,傻姑娘,你可千萬別當真
    有一首歌叫《婆婆就是媽》,歌詞是「感謝您老人家,報答您老人家,你為兒媳送來一個疼我、愛我的他,婆婆您就是媽,真的辛苦啦,兒媳我讓您享享清福,安度好年華」。 有人說,感謝是應該的,說「婆婆就是媽」,則無必要。
  • 「既不帶娃又不出錢,為啥要我孝順」兒媳的一番話,婆婆無力反駁
    快到年底了,婆婆給舍友老公打過來電話要買金鐲子,舍友一聽就不樂意了,自己親爸親媽幫著看了兩年的孩子,都沒給親媽買金鐲子,連自己都沒戴上金鐲子呢,婆婆張口就要金鐲子,理由是:她們那幫老姐妹好幾個都戴金鐲子了!
  • 「我媽同意我們在一起了,不過你的工資要上交」姑娘:我不同意
    婚姻中,男人管錢好還是女人管錢好,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是大多時候都是女人管錢比較多,很多男人也會把工資上交,一方面是為了讓妻子安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平衡夫妻間的地位,其實夫妻間只要達成共識,誰管錢都可以,畢竟是共同財產,只要能夠合理分配就好,就怕婆婆喜歡插手其中,以至於生出隔閡,最終影響了婚姻質量。
  • 生病婆婆希望被照料,兒媳斷然拒絕,兒子竟然支持?
    疫情隔離期間,周莉的婆婆生活極其不規律,經常為了看電視劇飽一頓餓一頓,沒多長時間之後,老胃病就復發了。周莉的老公積極協調各種資源,最終帶母親去了社區醫院做了簡單檢查,醫生說沒什麼大問題,就是要多多注意日常飲食,按時吃藥避免生冷刺激就好。
  • 65歲婆婆的心聲:兒媳你別再嫌棄我,我也不想和你一起生活
    導語世界上最難相處的關係,也許就是婆媳關係了吧,婆媳自古以來都是天敵,相處不來,經常發生矛盾,有的婆婆總是針對自己的兒媳,有的兒媳總是向婆婆索取,總要求婆婆幫自己帶孩子,就算婆婆付出再多,也不會感恩一句。一位65歲的婆婆自述:「兒媳,你不要嫌棄我,我真的不想和你一起生活。」
  • 「我兒子好多人追,小姑娘都爭著做我兒媳」,準兒媳這樣回答婆婆
    只是他們都忘記了,嫁過門的兒媳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她的父母眼裡,同樣是當作心肝寶貝一樣疼愛。馨月和婆婆的第一次見面,就非常不開心。那時候馨月剛好和老公談到感情穩定的時期,兩人都認為可以往結婚方向發展了,於是趁著五一假期,馨月跟著還是男友的老公,去到了縣城裡的老家。
  • 「婆婆幫帶娃」和「給婆婆養老」,是等價互換嗎?養育並不是交易
    她生完寶寶跟婆婆說,想讓婆婆幫忙帶帶孩子,沒想到婆婆卻說:「我也忙,沒法幫你帶孩子啊,現在的年輕人一點都不想我們年輕的時候,不能吃苦。」婆婆又說:「我自己有養老金,你也不用拿養老這事威脅我,我不帶娃,也不用你給我養老。」
  • 「你娘家陪嫁,我替你保管吧」兒媳一句話,婆婆懷恨在心
    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男女雙方在結婚時,都要談妥彩禮和陪嫁後,兩家才能高高興興地為一雙新人舉辦婚禮。男方給彩禮,女方要給陪嫁,這也是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了,因為這兩樣,代表了雙方的尊重和態度,缺一不可。
  • 兒媳做飯婆婆不搭手,小姑子做飯婆婆會幫忙,兒媳:我該不該生氣
    和公婆同住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可能要數每天的一日三餐和一些家務瑣事都由誰來做1,婆婆勤快愛乾淨的可能會嫌兒媳懶惰,處處挑兒媳的錯。兒媳勤快的會心生委屈,覺得老人家不愛乾淨不幫忙。有個姐妹說,我天天帶著孩子做飯就算再忙,婆婆也不會過來搭把手。整天說身體這裡痛,那裡痛。如果是姑子回來去做飯,婆婆任何時候都會去幫忙,身體哪也不痛了。
  • 婆婆對兒媳不好,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原因只有這一個
    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結婚頭十年,兒媳最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婆婆若能伸一把手,一起渡過難關,兒媳熬過這十年,她會很感激婆婆。而這時的婆婆身體狀況走下坡路,也是需要兒媳來照顧,她記著婆婆的好,自然會心甘情願為婆婆養老。
  • 55歲婆婆寫給兒媳:我一定做到這五點,請你好好愛我的兒子!
    閨蜜打電話來氣呼呼地吐槽自己的婆婆:給孩子餵飯完全不按照她制定的食譜來,還當著她老公的面說她亂花錢,不會過日子。明明她花的是自己的錢,自己逛街也不忘給她買禮物,為什麼婆婆還是這麼難相處?天底下的婆婆是不是都這樣? 閨蜜的婆婆我見過,要說特別差,也不至於,只是缺少一些做婆婆的大智慧。
  • 當婆婆10年,只給大兒子帶孫子,小兒媳卻誇我,終於想明白原因
    她接過鍋鏟就罵老公笨:這麼簡單的炒菜都做不來,你媽之前沒有教過你嗎?我在客廳到朋友說的這個玩笑話,倒是挺震驚。可以看出,我朋友作為媳婦在這個家說話很隨便,平常應該公婆都讓著,老公也寵著。這麼看來,她的婆媳關係應該是處得不錯的。
  • 懷孕後被婆婆照顧3個月,我終體會婆婆和媽的根本差別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女人懷孕後常常不是婆婆來照顧,就是自己的媽來幫忙。這種情況雖然不是百分百,但多數女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麼,在女人看來,懷孕後由婆婆照顧和讓媽媽伺候有什麼不同?又分別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以下是一個女人兩次懷孕的不同經歷,通過她的講述我們應該對這個問題有所領悟。
  • 婆婆不幫忙帶娃,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嗎?這位寶媽的回答很現實
    小曼生完孩子之後,想要回去工作,但把孩子交給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很不放心,就會交給和孩子有血緣的人,最先想到的是讓婆婆幫忙帶孩子,於是小曼就問婆婆,「可以幫忙照顧一下孩子嗎?我還要回去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好孩子」。 婆婆回答道:「我還要照顧二個孫子呢!
  • 別人家兒媳多懂事,給婆婆買金項鍊,我:你看別人家婆婆咋做的?
    畢竟之前電視劇熱播的時候,我還在念書,而現在,我已經結婚有了孩子。可能是身份的轉變,又或者說置身在同樣的場景中,更有了代入感。所以也就多了不同的感受,也意識到婆媳關係,想要處理好,老公的重要性還是超過了你自己。圖|網絡我和我老公結婚已經6年了,有個4歲的兒子。當初相親結婚,雖說彼此之間不是一見鍾情,但在相處中,也生出了感情,結婚還真的是因為愛情。
  • 婆婆搬走回鄉下,求兒媳復婚,兒媳:你不死,你兒子永遠是媽寶男
    這樣的性格會導致兒媳在家庭中沒有話語權,因為很多決定需要兒媳和兒子共同做出,如果兒子聽婆婆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兒媳也要聽婆婆的話,這樣兒媳和婆婆很容易發生矛盾。夢琪就遇見了一個媽寶男丈夫,讓她的婚姻生活飽受折磨。
  • 兒媳伺候婆婆是義務,你憑什麼不伺候?鳳凰男怒斥老婆,慘遭打臉
    結婚的時候,他買了一套婚房,給了我15萬彩禮,不過我爸媽為了讓我過得好,把彩禮全部回回去了,還倒貼了10萬塊,然後我就拿著25萬塊錢嫁給了他。 剛結婚那一年,婆婆對我還可以,就是有點囉嗦,不過我知道婆媳關係不好相處,所以我都不跟她計較,她想做什麼就說什麼,要求我做什麼我就按照她說的來,只要她開心就好。
  • 「如果您不是我婆婆,我不會這樣對待您的」「行吧」
    「媽,您能不能考慮一下我啊,如果您不是我的婆婆,我不會這樣對您的。」「我……行吧」。這是一段婆婆和媳婦兒的對話,至於她們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婆婆和他們住的不是很遠,走路也就半個小時就能到了,婆婆經常過來看兒子和兒媳。 李念從小接受父母的教育,一定要孝順長輩,尤其是在結婚之前,李念的父母也經常在她耳邊念叨,結婚之後要好好孝順公公婆婆,他們也是你的長輩。這些李念都記在心裡,婆婆對自己的好自己也都看在眼裡。
  • 《大江大河》雷母:誰當兒媳都不滿意,挑剔的婆婆最後傷的是兒子
    本來以為宋運萍去世後,傷心欲絕的東寶會讓媽媽有這樣的覺悟:兒子喜歡的女人,就要好好對待,那樣才是真的對兒子好。顯然她沒有。雷東寶娶過兩任妻子,溫柔體貼,聰明識大體的宋運萍;潑辣大膽,熱情能幹的韋春紅。她們都是好女人好媳婦,都愛著雷東寶,但是她們再好,在雷東寶媽媽的眼裡仍是壞兒媳。宋運萍:「我是個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