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天龍山為何在科幻電影周上成熱點?——從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看...

2020-12-22 中國網新聞中心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侯津剛)一邊是滿載新氣象、新方向的科幻電影創作盛宴,一邊是浸涵歷史文脈的古老石窟藝術。當藍星球與天龍山相遇,當科幻電影與石窟藝術相遇,天龍山石窟彰顯了它獨特的時代魅力。

  12月1日至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舉辦,太原天龍山正式成為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的飛行基地,組織方專門召開了「科技文化融合的天龍山實踐」媒體見面會。天龍山,和它的數字復原項目,在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掀起別致的「天龍山之風」,成為電影周的一大熱點。

  天龍山科技文化融合實踐引關注

  圖為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舉辦的「科技文化融合的天龍山實踐」媒體見面會現場。

  「科技文化融合的天龍山實踐」媒體見面會,聚集了新華社、中新社等十餘家重量級的媒體參會,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於灝在媒體見面會上就太原市文物數位化保護與利用成果以及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實踐案例——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國際巡展項目等情況作了介紹。

  天龍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景觀璀璨,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這裡是太原地區保存東魏、北齊、隋唐時期地上歷史文化遺存最豐富、最完整的區域之一,是反映晉陽文化和東魏霸府、北齊別都、唐代北都彌足珍貴的重要實物載體。特別是天龍山石窟,以其精美的石刻造像聞名於世。但是20世紀20年代,石窟遭到了大規模的盜鑿,絕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到海外。聞名於世的天龍山石窟造像自此身首異處、天各一方。

  隨著三維掃描技術的發展,數字復原天龍山石窟,讓流失百年的造像數位化回歸成為可能。在太原市委市政府、太原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積極推動下,天龍山石窟博物館與國內外學術機構通力合作,從2014年開始,歷時5年,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等9個國家的近30座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採集到100餘件天龍山流失造像的三維數據,實現11座主要洞窟的數字復原,完成了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的全部內容製作。

  「天龍山石窟數位化的回歸與展示,是山西省、太原市貫徹落實『文物保護一定要依靠科技』、讓文物『活起來』『走出去』、『讓文化成果惠及更多的民眾』的生動實踐。太原市委市政府、太原市文物局對此大力支持,積極推動。」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在發布會上介紹。

  據悉,近年來,在太原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太原市文物系統致力於把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蘊含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和時代精神,彰顯了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是文物與科技相融合的典型範例,它充分發揮數字科技的優勢,通過沉浸式影院、幻影成像、3D投影、數字長卷、數字洞窟、VR石窟探險、高清懸浮影像、與思維菩薩對話等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近距離、廣角度、多層次地展示了天龍山石窟被盜鑿前的原貌,再現了美輪美奐的天龍山石窟藝術。

  「該展覽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參與互動、沉浸體驗、愉悅震撼的視覺盛宴,讓觀眾在寓教於樂之中了解石窟藝術、感受歷史文脈、增強文化自信。」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於灝在發布會上介紹。

  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國際巡展項目入選國家「中華文化走出去」重點推廣項目。2019年7月,在法國進行首展,取得圓滿成功,是中華文化走出去項目清單中第一個走出國門的文物與科技融合類項目;2019年9月,在太原市博物館開啟國內首展,截止2020年5月,參觀人數突破23萬人次,新華社、中新網、人民網等30餘家權威媒體進行了專題報導;2020年8月,入選國家文物局向社會重點推介100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並成為其中唯一的文物與科技相融合的數位化展覽;2020年11月,入選國家文物局——海外藏中國文物石窟寺類數字復原展示示範項目。

  目前該展覽已上線720VR虛擬展示平臺,僅50餘天就獲得了99.41萬的點擊量,表現出該展覽的超高人氣、關注度和吸引力。明年該項目計劃在俄羅斯、德國進行巡展,它將作為太原、山西乃至中國的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不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將在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加強中外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天龍山與科幻

  在12月6日舉行的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論壇暨頒獎禮上,太原天龍山正式獲得授牌,成為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的飛行基地。

  「它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是滋養科幻未來的沃土,數字科技又助力古老的石窟文化煥發勃勃生機。這是天龍山成為藍星球飛行基地的重要原因之一。」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組織方代表如是說。

  會場內外,太原、天龍山都成了大家口中的熱詞。在電影周特別舉行的「賽博星球跑」中,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為啟動儀式鳴笛開賽,並為參賽選手提供了500張天龍山免費參觀券,作為特別紀念品與賽事獎牌共同頒發給參賽選手。

  很多參會的科幻電影代表都表示,「林泉山水、石窟洞窟、數字復原,還有它承載的東魏霸府、北齊別都、唐代北都和晉陽文化,為我們科幻作家和科幻電影從業者提供了難得的創作場景和創作素材。」

  天龍山正式成為藍星球飛行基地,意味著天龍山將會成為藍星球科幻電影重要的外景拍攝地向全球發布,明年藍星球部分獲獎團隊和參數團隊以及48小時極限拍攝團隊將在天龍山進行外景地拍攝。同時,還成為藍星球科教、科普營地並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為文物與科技融合發展開拓新的局面。

  「天龍山和科幻電影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我們期待更多的科幻作家、科幻電影從業者來到天龍山採風、創作。」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於灝在電影周上向廣大科幻從業者和愛好者發出了邀請。

相關焦點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牛首山圓滿收官
    中國江蘇網訊 如何發現青年電影人在科幻電影創作上的新氣象、新方向?如何用中國科幻積極表達對時代的思考?如何以國際視野、跨界思維、科幻探索中國電影的表達空間?12月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榮譽空間站在南京江寧區牛首山舉辦,藉助科幻探索電影、科學以及人類命運的未來。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閉幕
    ,舉辦影視科技論壇、科幻文本論壇、科幻電影產業論壇、藍星球年度論壇等六大論壇。  在影視、科幻和科技融合多元活動之外,本屆電影周還進行更大膽積極的嘗試,推出科幻主題戶外跑步賽事「賽博星球跑」。  藍星球,是中國第一個科幻電影節。這個剛剛進入第二屆的電影節,從活動規劃、嘉賓陣容到項目與人才發掘,都在保持自身獨有特點優勢同時全面升級並形成創新突破。
  • 榮譽之夜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圓滿收官
    如何發現青年電影人在科幻電影創作上的新氣象、新方向?如何用中國科幻積極表達對時代的思考?如何以國際視野、跨界思維、科幻探索中國電影的表達空間?12月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榮譽空間站在南京江寧區牛首山舉辦,藉助科幻探索電影、科學以及人類命運的未來。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收官《新生律師》獲48極限賽「New Show」獎
    12月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榮譽空間站在南京江寧區牛首山舉辦,本屆電影周活動共分為科幻短片競賽與徵集、中外科幻電影展映、論壇與大師班、科幻電影創投會、賽博星球跑、榮譽空間站六大板塊,共計18場活動。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閉幕 完整獲獎名單公布
    12月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閉幕。評委會主席、著名導演陸川率領評委會及重磅嘉賓為獲獎影片和創投項目頒獎,來自全球科幻電影節的負責人連線頒獎禮講述在疫情之下做科幻電影的堅持,科技文化預言大神凱文·凱利首度發布對於未來100年人類命運的預測。
  • 海內外科幻「大咖」會聚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展開研討
    新華社南京12月7日電(記者沈汝發)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6日晚在南京江寧區牛首山收官,郝景芳等海內外科幻「大咖」圍繞科幻、電影、科學以及未來展開研討。「科幻代表探索和創造精神,希望科幻精神能夠照耀我們的教育。」
  • 藍星球科幻電影周
    》韓松青少年科學影像大賽評委會主席沙錦飛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組織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科幻電影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劉軍北京電影學院科研處處長、「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副主任周星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辦人、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詹姆斯·帕金森英國諾丁漢湖湖畔藝術中心副主任,影視與戲劇創意專家電影與文學嘉賓
  • 打造科幻電影之都 藍星球科幻生態谷將開建
    昨天,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頒獎禮在江寧牛首山文化旅遊區舉行。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杜瑩)6日下午,2020年藍星球榮譽空間站在牛首山文化旅遊區「啟航」,這標誌著為期一周的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圓滿落下帷幕。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閉幕 陸川攜「749局」亮相 凱文凱利預測...
    時光網訊12月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閉幕。,舉辦影視科技論壇、科幻文本論壇、科幻電影產業論壇、藍星球年度論壇等六大論壇。
  • ...星球科幻電影周評審團 探索科幻多元影像 曝「宇宙和弦」主題海報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將於2020年12月1-6日在江蘇省南京市牛首山舉行。近日,藍星球組委會陸續公布了本屆電影周主視覺海報,並曝光了陸川領銜的主競賽單元評審團陣容,以及王紅衛領銜的創投評審矩陣。藍星球主海報曝光 以科幻叩問時代主題作為中國第一個科幻電影節,藍星球旨在以國際視野、跨界思維,以科幻探索中國電影的表達空間,尤其在2020年疫情席捲全球、改變人類未來的時代背景之下,藍星球將今年主題定為「共情」。
  • 南京打造「科幻電影之城」:藍星球科幻生態谷即將開建
    未來,科幻該走向何方,又該如何講好中國的科幻故事?12月1日至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牛首山舉辦,藉助科幻探索電影、科學以及人類命運的未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主辦方獲悉,電影周目前已在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舉辦中國科幻電影相關的展映和論壇,這也是今年國內唯一與國際電影節持續互動的電影主題活動。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來了
    12月5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系列活動——新賽博與未來科幻文本論壇在牛首山風景區舉行。論壇邀請到了《流浪地球》編劇楊治學,中國首位遊戲設計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黃石,科幻作家索何夫等一批行業內知名學者和專家,從科幻文學、電影、遊戲、漫畫等多領域進行探討,碰撞出別樣的思維火花。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創投單元獲獎名單揭曉
    原標題: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創投單元獲獎名單揭曉   12月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江寧區牛首山收官。
  •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後,次年在哪裡?
    2019年,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流浪地球》和寧浩的《瘋狂外星人》同檔上映,內地狂攬七十億票房,再度催生科幻電影熱潮,緊隨其後的《太空堡壘》雖掌聲與板磚橫飛,但是創作市場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總算多少讓人瞟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曙光。同樣在這一年,中國首個以「科幻」為主題的電影周——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年末落地江蘇南京牛首山。
  • 「嫦娥奔月」激勵中國創作者:科技進步推動科幻作品前進
    6日,在南京牛首山舉行的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為這場科幻盛會帶來了多條重磅科技消息,給參會的科學界人士和科幻作品創作者提供了更多振奮人心的新靈感。本屆電影周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著名導演陸川表達了對科幻作品的熱愛。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的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時隔兩年,《流浪地球2》已經被導演郭帆提上日程,而第二個《流浪地球》卻遲遲沒有出現……科幻熱:政策、資本、大導演都來了…2020年12月的南京牛首山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幻人」,這其中有韓松這樣的科幻作家,也有各種帶著作品來的科幻電影人。《流浪地球》給予中國電影的衝擊和改變依然在持續。
  •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
    來源:鈦媒體APP2019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46億的票房神話,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科幻影視熱。自去年年底至2020年9月,先後有B站、騰訊影業和Netflix聲稱將把劉慈欣的科幻巨製《三體》改編成動畫/電視劇集。
  • 好萊塢科幻電影拯救者《星球大戰》
    好萊塢電影一向是科幻電影的天堂,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之匹敵,在科幻領域電影這一塊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喜歡好萊塢大片的人一定都知道星戰系列電影在70-90年代都有很深的影響力。星戰的故事結構實際取材於西方神話,並混搭了西部片和日本武士道等文化元素。
  • 科幻電影,湊熱鬧不如打基礎
    1996年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99年至2007年分別赴德國、美國訪學。2006年至2012年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副主任。參與策劃和編劇的主要作品有電影《瘋狂的石頭》《無人區》《心迷宮》《暴裂無聲》《被光抓走的人》《瘋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等。這是王紅衛第二年參加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國內以科幻為主題的電影節展本就不多,而每一次幾乎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 中國科幻電影人籌謀《未來星球2049》
    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記者何自力)「中國科幻電影懇談會」26日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來自電影界、科技界的專家學者熱議正在籌劃中的科幻電影《未來星球2049》。他們紛紛表示,期待打造一部中國特色的科幻電影,將昂揚的中國展現給世界。《未來星球2049》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