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音樂綜藝節目《我是唱作人2》在25日晚便迎來了最後一期。
八名音樂組成兩組戰隊,一邊攻擂一邊守擂,相互pk觀眾投票,最終票數較多一方團隊獲勝。
兩個團隊組員如下。
攻擂方:霍尊、陳粒、TT、隔壁老樊。
守擂方:張藝興、GAI、鄭鈞、艾福傑尼。
雙方唱作人pk的結果是二比二,最終結果就是張藝興團隊的票數更高,贏得了最終勝利。
我個人感覺最後一期賽制的設置意義不是太大,畢竟類似的節目《歌手》好歹還有個歌王的噱頭。這檔節目兩個團隊誰輸誰贏,基本沒有關係。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上講,節目最終能留下很多好歌是最大的成功。
《歌手》那種為了歌王噱頭,最後都爭得有點喧賓奪主,反而更沒有意義。
01音樂評判標準
評判音樂是否是一首好歌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旋律是否動聽,節奏是否流暢,歌詞是否雅俗共賞,編曲是否有層次,與唱作人寫的這首歌曲相得益彰。
每名唱作人寫這首歌曲,對於旋律節奏,歌詞還有內容肯定都有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
實話實說,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不懂什麼音樂專業知識,他們聽歌一般考慮的也就兩個方面。
一是旋律是否悅耳動聽,專業而又不失流行。
說到底,音樂確實是有門檻的。
很多音樂人或許能寫出很高深的音樂,但普通人未必聽得懂和喜歡。
而且平心而論,有些所謂的很有藝術的音樂確實很難聽,偏偏那些有逼格的人謂之什麼藝術。
二是歌詞和內容是否雅俗共賞,通俗易懂又要言之有物。
一首歌曲,分作曲,作詞和編曲等。
作曲和編曲相對門檻要高得多,因為只有通過學習的人才能嘗試,但歌詞是只要接受過教育的人都能看得懂。
一首歌曲當中,歌詞相當於聽眾了解歌曲的窗口。
說白了,歌詞言之有物就是寫得有深度。但寫得太深甚至違背了語言常識,觀眾未必聽得懂。
反之,你歌詞如果寫成了大白話,又缺少深度和逼格。
這些全部結合起來,歌曲表達的內容聽眾能否get到(有共鳴),可以說是最重要的。
有些歌曲好聽是好聽,但光限於好聽就未必能打動人(動聽)。
說到底,一首優秀的流行歌曲應該是這樣的。
曲子、歌詞和編曲(有時還要加上歌手現場演繹),洗腦、流暢、要有記憶點,能讓人聽一遍就在腦中揮之不去。同時歌曲又要有專業度,尋常又特別、簡陋卻上頭。
按照這個標準來看,再與《我是唱作人2》的唱作人對應。
這檔節目的唱作人,真的深刻展示出前華語樂壇為何不行。
02搖滾老炮兒鄭鈞:一騎絕塵
《我是唱作人2》常駐唱作人,雖然後續有艾福傑尼和Tizzy T補位。
但是一直到後半段,一直都是張藝興、鄭鈞、陳粒、GAI、霍尊、隔壁老樊、劉思鑑的首發陣容。
首發馬頔不幸出局,後續補位唱作人一直輪換的挑戰。同時選擇挑戰的大頭是隔壁老樊和劉思鑑,直到最後Tizzy T才挑戰成功。
但不管前面輪流挑戰的唱作人,還是後來的群戰和幾首發唱作人。
搖滾老炮兒鄭鈞、在這檔節目寫出的歌曲都是一騎絕塵的(根據節目當中鄭鈞所言,他只帶了兩首歌曲參加節目,大量歌曲還是現寫)。
鄭鈞在節目當中交出的歌曲,伯光認為能分成兩檔。
一檔是傳播得很廣的經典華語流行歌曲,包括:《低空飛行》《繼續揮舞》《Ai ma huo (哎瑪吙)》《Happy Ending都挺好的······嗎?》。
這些歌曲無論是曲子,歌詞和編曲。
滿足前面說的雅俗共賞,專業而又有內容的歌曲。
另一檔是音樂上並不遜色,但內容能否打動觀眾就存疑了,包括:《刀》《青春的葬禮》《天敵》等等。
除了第一期鄭鈞太困了的《刀》發揮不佳,其它歌曲論水準也不低。
但是就我個人而言,可能就有點不能get到幾首歌曲的內容。如《刀》的中年人生活感悟,《青春的葬禮》關於搖滾老炮兒的精神等等。
這不是說歌曲不夠好,對於我個人來講第一檔歌曲更廣泛一些。
但是不管如何,鄭鈞放在這檔節目都是一騎絕塵。偏偏鄭鈞在節目中交出的歌曲,和他出道時的歌曲有延續關係。
如《Ai ma huo (哎瑪吙)》與《回到拉薩》。
如《繼續揮舞》與《赤裸裸》等。
這樣一來,我們把時間拉回到鄭鈞出道的時期,我們會發現一個可怕的結果。
鄭鈞在《我是唱作人2》交出的歌曲,當然有時間和人生經驗的積累,但是歌曲各個方面,沒有全面超越出道的時期鄭鈞(是輝煌的延續)。
鄭鈞出道時間是90年代,當時正是中國內地搖滾的巔峰時代。
鄭鈞是中國搖滾元老之一,當時除了是鼻祖的崔健,其它包括同輩魔巖三傑,唐朝樂隊等,時間稍晚的許巍,汪峰,再到民謠的樸樹,李建等。
這一代的音樂人除了分崩離析,其它像許巍、汪峰、樸樹、李建再到鄭鈞。
他們要麼有發表了新專輯,要麼有上音樂綜藝節目。最終都展現出不亞於鄭鈞在《我是唱作人2》的音樂實力。
雖然只是他們巔峰時代的延續,但音樂水平仍然吊打後輩。
這些後輩。
自然就是gai、霍尊、陳粒、張藝興和隔壁老樊這些當下華語樂壇的「當打之年」了。
因為他們都是這個節目的首發陣容,關於他們音樂風格不同的方面,伯光會另外寫稿子分析。
其它音樂人蘇運瑩、好妹妹樂隊、Tizzy T。王子異、餘佳運、艾福傑尼、萬妮達、焦邁奇、李莎旻子、顏人中、房東的貓。
我們會發現他們各自的音樂風格的和不同,與華語樂壇的繁榮衰落息息相關。
03尾聲
最後,《我是唱作人2》這檔音樂綜藝已經正式收官了。
11期一共有13名唱作人,貢獻出了一百多首原創音樂,很多首原創作品都是能作為經典,從而流傳下去的。
這樣音樂競技節目,當然還是越多越好。
希望《我是唱作人2》早些舉辦第三季吧!
更多關於《我是唱作人2》和華語樂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