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這將持續深化中歐經貿合作,有力推進全球經濟復甦。圍繞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將如何推進中歐合作深化等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共建多邊投資合作標準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羅爾夫·朗哈默爾(Rolf Langhammer)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有利於中歐實現互惠共贏。歐盟已經認識到中國的優勢不僅在於中國成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還在於中國在未來五年發展規劃中即將進行的改革。在中國從事服務業的外國公司將從中受益。歐盟企業急盼深耕中國市場。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將有助於歐盟投資者抓住中國發展機遇。
得益於中歐之間互補的產業結構,以及蓬勃發展的中歐班列服務,中國在2020年第三季度取代美國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反映了雙邊經貿關係的韌性和潛力。多位歐洲商界領袖表示,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將為雙方發展提供更加開放和公平的市場,同時為將來進行富有成效的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將使中國成為更為重要的貿易目的地,並為來自亞洲和歐洲的公司創造更多機會。
發展可持續性投資關係
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將促使雙方建立可持續發展原則基礎上的投資關係。中歐將以高度透明和民間社會參與的方式解決分歧。中國將支持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還包括對環境和氣候的承諾,包括有效執行《巴黎協定》。
朗哈默爾認為,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將刺激更多歐洲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中國服務業,這是中國服務業市場高質量對外開放的體現。如果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得到充分執行,可以對貿易產生積極影響。然而,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真正價值可能更多地在於制定外國直接投資監管規則。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可能成為多邊投資協定黃金標準的一部分。中歐在貿易和投資以外的其他領域須加強合作。
歐盟委員會有關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年中,從歐盟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已超過1400億歐元。中國對歐盟的外國直接投資接近1200億歐元。就中國經濟的規模和潛力而言,歐盟對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仍有顯著增長空間。中歐雙方在技術轉讓、國有企業、補貼透明度以及可持續發展等議題達成共識。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將確保歐盟投資者更好地進入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並確保他們在中國的公平競爭環境中得以發展。這對於全球經濟復甦和中歐未來合作發展非常重要。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能源、環境和資源項目高級研究員派屈克·施洛德(Patrick Schroder)認為,中歐建立了高級別的環境與氣候對話,以實現氣候中立的共同承諾。中國將於2021年在昆明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中國將向世界表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將認真保護全球發展。歐洲也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共同維護基於規則的多邊主義,促進未來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