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警察節|1月8號,直播見!

2021-01-09 澎湃新聞
你好,警察節|1月8號,直播見!

2021-01-08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月8日19時,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飄揚的警旗上」——威海市公安局慶祝中國人民警察節主題活動即將舉辦。

主題活動分為四個篇章:

舉旗鑄魂

護旗為民

展旗亮劍

擎旗奮進

飄揚的警旗上,凝結著信仰,印刻著榮光。

飄揚的警旗上,匯聚著力量,引領著方向。

威海公安集結在飄揚的警旗下,

帶著至高的榮譽和滿腔的自豪莊嚴列隊,

向黨和人民報告。

威海公安機關將在新華社現場雲客戶端進行全程網絡直播

「威海警方在線」微信、微博平臺

也可以同步觀看現場直播。

微信直播觀看方法如下。

微博直播觀看方法如下。

您還可以從以下幾個平臺觀看我們的現場直播

搜索「威海公安」觀看直播活動。

1月8日19時,我們邀請您共同見證。

中國人民警察

榮譽制度和標誌體系

人民警察榮譽制度和標誌體系是人民警察隊伍性質使命的集中體現,是人民警察榮譽、責任和使命的象徵,是人民警察忠誠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的重要指引。警徽、入警誓詞、警歌、警察節、警旗是人民警察榮譽制度和標誌體系的重要構成,是推進國家榮譽精神和榮譽制度建設、提升公安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水平的重要內容。推廣使用人民警察標誌,完善人民警察榮譽制度,對於展示警察形象,密切警民關係,提振警心士氣,增強人民警察職業榮譽感自豪感歸屬感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人民警察節

2020年7月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

自2021年起

將每年1月10日

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

「中國人民警察節」的設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警察隊伍的高度重視和關心關懷,是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警察榮譽制度和標誌體系的重要舉措,對於推動人民警察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增強廣大民警職業榮譽感自豪感歸屬感,激勵全警以強烈的擔當精神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人民警察警旗

2020年8月

黨中央決定授予

中國人民警察隊伍

「中國人民警察警旗」

警旗是人民警察隊伍的重要標誌,是人民警察榮譽、責任和使命的象徵。

警旗旗面底色由紅藍兩色組成,紅色為主色調,長方形,警徽居旗幟左上角。紅色體現黨對人民警察隊伍的絕對領導、全面領導,彰顯人民警察隊伍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政治本色;藍色凸顯人民警察的職業特徵,代表人民警察對平安的守護。

建立警旗等人民警察標誌體系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公安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健全完善人民警察標誌體系和榮譽制度的重要標誌,對於推進公安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是公安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標誌性事件。

中國人民警察警徽

2000年2月

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

審議通過

《人民警察警徽使用管理規定》

警徽圖案由國徽、盾牌、長城、松枝和飄帶構成。

國徽是國家的象徵和標誌;長城和盾牌代表人民警察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護人民群眾利益;松枝代表人民警察堅韌不拔的革命意志。

人民警察入警誓詞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5月19日接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在全警高高樹立起來、堅決落實下去,真正做到內化於心、外踐於行,在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公安部黨委研究決定,對《人民警察入警誓詞》進行了修訂。

中國人民警察警歌

2017年6月

公安部黨委批准確定

《中國人民警察警歌》

為弘揚新時期人民警察精神,凝聚警心、激勵鬥志,激發廣大民警的使命感、榮譽感、責任感,黨的十八大後,公安部加快推進警歌創作步伐。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公安部對之前在公安機關組織學唱的歌曲《人民公安向前進》進行了修改,將「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寫入了歌詞。

《中國人民警察警歌》由朱海作詞、印青作曲,歌曲時代特色鮮明,警察職業特徵突出,旋律剛勁有力,情感飽滿真摯,反映了人民警察忠誠履職、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家國情懷,體現了新時期人民警察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

人民警察隊伍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初心使命,忠誠履職盡責,銳意改革創新,勇於砥礪奮鬥,永葆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政治本色,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

來源:網絡綜合

原標題:《你好,警察節|1月8號,直播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