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前線編輯部 人民前線
文圖 | 黃海彬、姜雨璐、丁磊、王雨辰
視頻 | 陳昱廷、敖俊民
鳥欲高飛先振翅
人求上進先讀書
為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增強官兵學習成才的積極性
近日,戰區陸軍某旅官兵
在文化活動中心隆重集會
舉行「學習軍營」讀書分享會
習主席曾不止一次地講述
他和書籍的不解之緣
並號召大家尤其是領導幹部
要「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此次讀書分享會
就在「學習」視頻
《窯洞裡的讀書人》中拉開帷幕
此次分享會的幾名分享者
分享的名著佳作中
有人物傳記《習仲勳傳》
中篇小說《老人與海》
暢銷書籍《深度工作》
革命信仰小說《紅巖》
以及抗美援朝紀實小說《血戰長津湖》
在兩位主持人的介紹中
幾位分享者大步上臺
與官兵暢談讀書體會、分享寶貴感悟
80分鐘的會場始終瀰漫著濃濃書香
散逸著智慧的星光
櫛風沐雨 大道於懷——分享者周佳穎
《習仲勳傳》分為上下兩卷,上卷反映了習仲勳先生早年的從軍事跡,下卷介紹了他的婚姻、家庭,以及他在改革開放時期的光輝歷程。今天,我就想借這本書帶大家一起走近習老先生的一生,走近這個為黨的事業鞠躬盡瘁、奉獻一生的英雄人物。
習仲勳先生在逆境中從不怨天尤人,在順境時又把一切功勞歸於黨和人民。斯人已逝,浩氣長存,通過這樣一本傳記,讓你我不僅深入了解老一輩革命家的艱苦經歷,更要將他們的革命精神永遠繼承和發揚下去。
老人與海——分享者付斌
《老人與海》這部作品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部偉大的小說,一個鼓舞人心的作品。該小說描寫了一位老漁民聖地牙哥捕魚的冒險故事,一個英勇無畏、永不言敗、百折不撓的硬漢形象躍然紙上,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熱血男兒。
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們身為新時代的革命軍人,更應該牢記自己的職能使命,不管遇到任何風雨,都應堅定信念,苦練制敵本領,磨練堅韌品質,擔當起強軍重任,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國防貢獻力量。
最後,我想引用原文中的一句話作為本次分享的結尾:「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會被打敗。」
對話深度工作 遇見更好自我——分享者王恆
身處五光十色的世界,我們的專注力正在被刷手機、看視頻、玩網遊等誘惑損耗,為了更精確地表述和改善這種現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卡爾·紐波特寫了一本名為《深度工作》的書,提出了「深度工作」這一概念。
專注、堅持、認真,這是《深度工作》這本書教給我的三種工作態度,但老話說得好,「知之非難,行之不易」,軍旅之路漫漫修遠,吾輩自當上下求索。
信仰中永生——分享者林嘉偉
五十年代的文學創作有兩個最基本的特點:首先,它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其次,一般由親歷者編寫,《紅巖》就是這樣一本書。《紅巖》裡一次次捨生取義的犧牲,放到現在看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那都是真實的,因為真實,所以才感人。這本書被定義為革命信仰小說,唯有「信仰」二字,將整本書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生活中,我們有自己所堅持的,那是原則,而我們死都不願意放棄的,那就是信仰。那天晚上,我在彈藥庫站崗,遠遠地可以看到江的對面,那裡燈火通明,我想,那值得我們用盡一生去守護的萬家燈火,就是信仰。
血戰長津湖——分享者羅明陽
長津湖畔、五聖山上,那血與火中熔鑄的軍魂,刻在我們每一代革命軍人的血脈中,像上甘嶺山頂那永遠飄揚的紅旗,引領著我們忠誠使命、崇尚英雄、敢於犧牲。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我想,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應該繼承先輩們的精神,把「紅色基因」融入靈魂,融入血脈。要繼續強化自身能力素質,牢記軍人職責,擔當強軍使命,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在最後,我想把書中第九團士兵臨死前在石壁上記錄的一段話分享給大家——
「我愛祖國和人民,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風雪啊,我絕不屈服於你,就算是決死,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陣地!」
在幾名分享者的交流中
現場官兵深感歷史之厚重
每當聽到動人之處
便會致以熱烈的掌聲
竹雨松風琴韻
茶煙梧月書聲
體會交流之餘
讀書會還安排了優雅宜人的文藝表演
觀眾在書海中徜徉之餘
還能在精彩的表演中放鬆心情
▲二胡獨奏《何以歌》
▲民族舞《我的九寨》
最是書香能致遠
此次讀書分享會
為該旅官的兵帶來了一場
汲取正能量、再立讀書志的精神盛宴
展現了該旅生機勃發的育人佳景
掀起了與書為友、讀書成才的時尚熱潮
原標題:《一本書,這樣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