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師版九年級數學的第一課時,我們將要學習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係。本節首光從梯子的傾斜程度談起,引入了第—個銳角三角函數——正切。其學習目標:(1)經歷探索直角三角形中邊角關係的過程.理解正切的意義和與現實生活的聯繫;(2)能夠用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兩直角邊的比,表示生活中物體的傾斜程度、坡度等,能夠用正切進行簡單的計算。
梯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我們經常聽人們說這個梯子放的「陡」,那個梯子放的「平緩」,人們是如何判斷的?通過觀察和測量不難發現:傾斜角越大——梯子越陡,鉛直高度與水平寬度的比越大——梯子越陡。
通過測量B1C1 及AC1,算出它們的比,來說明梯子的傾斜程度;通過測量B2C2及AC2,算出它們的比,也能說明梯子的傾斜程度。因為當傾斜角確定時,其對邊與鄰邊之比隨之確定,這個比只與傾斜角有關,與直角三角形的大小無關。在Rt△ABC中,銳角A的對邊與鄰邊之比叫做∠A的正切(tangent),記作tanA。
對於正切的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tanA是一個完整的符號,它表示∠A的正切,記號裡習慣省去角的符號「∠」;但∠BAC的正切表示為tan∠BAC,∠1的正切表示為tan∠1。2) tanA沒有單位,它表示一個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對邊與鄰邊的比。3) tanA不表示「tan」乘以「A 」;4)初中階段,我們只學習直角三角形中銳角的正切。
我們用梯子的傾斜角的對邊與鄰邊的比值刻畫了梯子的傾斜程度,梯子越陡,tanA的值越大;反過來,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正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例如建築,工程技術等;正切經常用來描述山坡的坡度、堤壩的坡度。
本節課從梯子的傾斜程度談起,經歷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的邊角關係,得出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銳角確定之後,它的對邊與鄰邊之比也隨之確定,並以此為基礎,在「Rt△」中定義了tanA。接著,我們研究了梯子的傾斜程度,工程中的問題坡度與正切的關係,了解了正切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一個很重要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