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間歷史正劇「黃金時代」難免淪為歷史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十年之間歷史正劇「黃金時代」難免淪為歷史
2017-02-20 10:50:05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2017年02月20日 10:5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 

  好的未堅持 壞的未改變

  原標題:十年之間,歷史正劇 「黃金時代」難免淪為歷史

  一部十年前播過的劇,如今放到視頻網站付費觀看,甚至還要重登衛視黃金檔。古裝歷史劇從未有過這種待遇,《大明王朝1566》開了行業先河。有人為此「喜大普奔」,認為此次重播與央視開年接連播出《于成龍》、《大秦帝國之崛起》兩部大劇一樣,標誌著 「歷史正劇」正在回暖,即將進入新一輪的「黃金時代」。

  果真如此?

  十年以來,「大明王朝」牢牢盤踞在豆瓣版9.5分的高度,國產第一劇的地位從未被動搖。成就這一輝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虛構卻關懷當下的題材,厚重而嚴肅的劇情,以及陳寶國、倪大紅、黃志忠等一幹老戲骨精彩而入微的表演。一篇採訪中提到,當年編劇劉和平從《雍正王朝》到《大明王朝1566》的劇本寫作,整整花費了九年時間;所有演員提前數月進組磨劇本,進片場前已熟背臺詞, 「現場再背詞的演員,全組人都看不起」。就連劇中的道具也有講究,因為太過精美,往往拍完戲就不見了,「不知道給誰拿回家去收藏了」。

  然而這部劇當年在湖南衛視播出時,收視還不到0.5%,可謂慘敗,原定要續拍的《大明王朝1587》也再無下文。時任湖南電視臺臺長的歐陽常林曾經分析「大明」收視慘敗的原因稱,「因為湖南衛視的觀眾群還多是青少年,缺乏一定的歷史知識,高端人群看湖南衛視的不多」。

  其實不僅僅是湖南衛視,整個中國電視市場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至少在近十年間,歷史正劇叫好不叫座的現狀十年之中從未改變。其中比較「另類」的是2013年,多部歷史正劇上馬,然而紛紛被都市劇、傳奇古裝劇斬於馬下——開年大戲《楚漢傳奇》遭遇觀眾吐槽,《趙氏孤兒案》收視不敵同期雷劇《百萬新娘》。名導、名編和名人故事的歷史正劇效應開始徹底失效,《書聖王羲之》、《北魏傳奇》、《忽必烈傳奇》、《大玉兒傳奇》、《帝國黃昏》等,關機後隨即被送入倉庫,有些至今尚未面世。

  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古裝偶像、奇幻、仙俠劇。演員從實力派戲骨變更為人氣偶像,慘烈的宮鬥與傻白甜的IP劇則是播出平臺爭搶的對象,演員不夠替身上,替身不行玩摳像……近來新版《射鵰英雄傳》熱播,知乎上有人提問,為什麼之前對 2003 年張紀中版《射鵰》罵聲一片,對現在的《射鵰》卻很寬容?最高票答案指出,在 2002 和 2003 年,觀眾看的是《李衛當官》、《天下糧倉》、《走向共和》、《金粉世家》;在 2016 年,收視最高的卻是《親愛的翻譯官》、《麻雀》、《解密》。

  在商業電視臺的運作邏輯下,沒有收視率,就沒有投資商青睞;沒有投資商,就拉不來廣告,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和《大明王朝》也是如此。2月10日,各大熱播電視劇排行榜中,《大秦帝國》位居第5,收視遠低於當下IP當道的《孤芳不自賞》、《三生三世》兩部大女主劇。《大明王朝1566》在優酷上線後,680萬的播放量也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另外,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電視劇備案公示來看,2017年1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03部,古代題材共21部,佔總數的20.39%,而古代題材中則以傳奇、神話、武打居多,真正的歷史正劇不超過5部。

  十年之中,這個行業好的部分沒有被堅持,壞的部分沒有被改變,培養「大明王朝」的土壤已經被破壞殆盡,哪來的新一輪「黃金時代」?

  文/本報記者 祖薇

相關焦點

  • 《大秦賦》:歷史正劇如何破壁年輕市場?
    市場對歷史正劇的呼喚始終存在,只是在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熱播、《大明王朝1566》復播等帶動歷史正劇回暖之後,近三年時間裡並沒有一部劇能繼續扛起這面大旗,回暖之路再度擱淺。《大秦賦》的熱播會帶來全新的希望嗎?市場呼喚歷史正劇久矣,《大秦賦》重啟正劇回暖之路歷史正劇是曾經佔據過舞臺中心位置的。
  • 歷史正劇遭遇吐槽多(圖)
    究竟是《大秦賦》這部劇本身出現了問題,還是觀眾們對歷史正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 還原歷史還是藝術演繹究竟何為歷史正劇歷史劇在創作時究竟要不要把歷史還原放在首位,一直是劇作人與觀眾之間難以達成共識的問題之一。在《大秦賦》中,這個問題也再次成為了話題討論的焦點。很多觀眾表示,劇中對歷史人物的塑造站不住腳,與人們心目中對這段歷史的理解差距較大。
  • 《大秦賦》:十年磨出的史詩之劍,映出歷史正劇的新答案
    這個延續了十數年之久的系列劇集,從商鞅變法講到統一六國,終於借大秦這個核心命題,完成了一次極盡中國氣質的歷史正劇書寫。事實上已經有很長時間,歷史劇集創作中的「嚴肅」和「深刻」,早已從一種必備的屬性,變成了一種逐漸缺席的品質。
  • 歷史正劇《大秦賦》,值得爆!
    文/李愚雖然每年播出的古裝劇並不少,但歷史正劇屈指可數。如果是重大歷史題材的作品,那更是獨苗中的獨苗。Ifeng電影本文要重磅推薦的這部劇,它就是——《大秦賦》從三個角度可以看出,《大秦賦》是一部史詩級別的歷史正劇。身臨其境的歷史真實對於一部重大題材的歷史正劇,尊重歷史、正說歷史,是一條必須恪守的底線。
  • 歷史正劇面臨高風險 觀眾對精品更加渴望
    究竟是《大秦賦》這部劇本身出現了問題,還是觀眾們對歷史正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    還原歷史還是藝術演繹   究竟何為歷史正劇   歷史劇在創作時究竟要不要把歷史還原放在首位,一直是劇作人與觀眾之間難以達成共識的問題之一。
  • 《大秦賦》開播 歷史正劇還能扛鼎市場嗎?
    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豆瓣開分即達8.0分,雖然不及該系列平均分8.5分起的高紀錄,但也算是個不錯的開始。在歷史正劇已經逐漸沒落的當下,嚴肅敘事是否還保有吸引力?備受業內外關注。
  • 大型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
    【閱讀全文】來源:紹興晚報2020-08-29回放 | 大型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舉行首次新聞發布會為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已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廣媒)字第89號立項報備,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重點培育,並聯合紹興漢寧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寧波漢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
  • 從《大秦賦》看歷史正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歷史正劇曾作為古裝劇的主流有過輝煌的過去,但近些年,古裝玄幻劇、古裝傳奇劇層出不窮,歷史正劇卻寥若星辰。2020年CCTV-8年度收官大劇《大秦賦》的火爆出圈,如春雨驚雷,激響歷史正劇沉寂已久的黃鐘大呂,讓觀眾酣暢淋漓的品味了一場中華傳統文化的饕餮盛宴。
  • 《大秦賦》:歷史正劇已重啟「王炸時代」?
    在架空、穿越、玄幻改編的古裝劇中,獨樹一幟,似乎象徵著歷史正劇的回歸。 古裝劇剛出現時,歷史正劇雖是市場的主流,作品繁多,但封神之作卻屈指可數。
  • 14年無爆款,歷史正劇還值得拍嗎?
    回顧今年另一部正午陽光的歷史正劇《清平樂》,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整體收視率在0.5%上下浮動,網絡端觀看留存率也僅為13%。歷史正劇似乎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的市場。20年間,從口碑熱度爆款熱門到如今的口碑熱度倒掛,歷史正劇漸漸讓行業開始望而卻步。而犀牛君試圖進一步分析,已經14年未出現爆款的歷史正劇,是否存在下一個黃金期?
  • 在歷史正劇凋零的時代,肯定比批評更重要,切莫傷了...
    在歷史正劇凋零的時代,肯定比批評更重要,切莫傷了創作人的心。(長文警告,耐心看完)[紅心]近日,以秦始皇成長曆程為主線、打磨長達8年的《大秦賦》正式播出。第一集就展現了宏大的戰爭場面,緊湊的劇情推進和全員在線的演技,而近年來老生常談的服化道也在這部劇裡體現的誠意十足,因此,一開播得到豆瓣8.9分的高評,直接進入影視劇第一梯隊。
  • 情感溫度大於歷史厚度,別把《大秦賦》當成歷史正劇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近日,電視劇《大秦賦》開播,也意味著這部由孫皓暉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長篇古裝歷史系列連續劇來到了最終章。《大秦帝國》自2009年起開始影視化改編,前三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堪稱國劇良心,豆瓣評分分別為9.3分、9.2分、8.5分。
  • 籌備8年的歷史正劇《大秦賦》,為什麼沒逃過爛尾的結局?
    鑑於前三部珠玉在前,觀眾難免對《大秦賦》抱有很多的期待和好感。剛開播時,《大秦賦》也不負眾望,給眾人一張滿意的答卷。前七集,可以說是人物塑造豐滿,內容「無可挑剔」,劇情「引人入勝」。兩人的你來我往的感情戲份,多到觀眾吐槽:歷史正劇演成了宮鬥劇。微博上時時都有網友討論:嫪毐到底什麼時候死?按理說,嫪毐的脈絡是很直接明了的。
  • 中青報社重點培育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舉辦新聞發布會
    這是一部歷史正劇,是以王陽明為文化傳承的一個切入點,重塑國人精神、建立文化自信的通俗正本,將成為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光明與燦爛的實際範例。《天地人心·王陽明》講述的是明朝一代傑出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王陽明為立德、立功、立言而探索奮鬥的一生。
  • 《大秦賦》豆瓣開分8分,久違的歷史正劇還是市場寵兒嗎?
    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豆瓣開分即達8.0分,雖然不及該系列平均分8.5分起的高記錄,但多少是個不錯的開始。在歷史正劇已經逐漸沒落的當下,嚴肅敘事依然是否還保有吸引力,也備受業內外關注。
  • 中國青年報社重點培育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舉辦首次新聞...
    本報北京8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陳鼎)為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已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廣媒)字第89號立項報備,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重點培育,並聯合紹興漢寧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寧波漢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40集大型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今天上午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舉辦首次新聞發布會。
  • 《大秦賦》的缺陷,歷史正劇的精神問題——沒有根基!
    但是作為一部登陸央視的歷史正劇,我相信很多觀眾還是會把《大秦賦》和「大秦帝國系列」聯繫起來,並加以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沒有差距,就沒有傷害。正是與「大秦帝國系列」的對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大秦賦》歷史正劇口碑的崩塌。那麼,相比於「大秦帝國系列」使得《大秦賦》口碑日益崩塌的根源在什麼地方呢?
  • 歷史正劇的三座高峰———十多年難以企及的高度
    大秦帝國之裂變———秦孝公嬴渠梁(侯勇)大明王朝1566 ———嘉靖帝朱厚熜(陳寶國)雍正王朝———雍正帝清世宗胤禛(唐國強)侯勇飾演的秦孝公,危難中臨危受命,現實將他推上歷史舞臺,而他沒有辜負歷史的選擇。『胸襟寬似海,雙肩擔道義』是這一人物的靈魂。
  • 新《三國》開播十年,這樣的歷史大劇再也看不到了
    投資超1億,群眾演員總數達5.6萬人,95集的長篇巨製,新《三國》的導演高希希接下的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也是他首次執導古裝戲,此前他導演的都市情感劇《結婚十年》、軍旅劇《幸福像花兒一樣》、《歷史的天空》都有不錯的口碑。總製片人楊曉明在開機前跟高希希說,我們要做的是個「挑天花板」的事。
  • 豆瓣評分9.0以上的歷史正劇,各有各的精彩,錯過是你的損失!
    今天小編要來介紹一下我最愛的幾部歷史正劇,都是豆瓣評分9.0以上,強烈推薦給喜歡看歷史劇的給位,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雍正王朝》無論是高潮迭起的劇情設置還是環環相扣的故事格局,都讓《雍正王朝》在歷史正劇當中無出其右,而劉和平的大家手筆,不但為這部劇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更是傳達了一種更博大深邃的「大中國史觀」,其中對于波譎雲詭的政治風波,以及翻雲覆雨的朝堂爭奪,則是做了一番驚心動魄的營造與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