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三五」 奮進二十局丨數讀科技篇

2020-12-12 澎湃新聞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回首悄然而去的五年,中鐵二十局鏗鏘篤行的足跡上鏤刻著堅持、黨建、理念、品質、人才、創新、改革、服務、實幹、海外等閃耀的字眼,字裡行間描繪著20000多名中鐵二十局人披星戴月、披肝瀝膽、披荊斬棘的奮進姿態。

一往無前的開拓進取,但為建設一流的國際化產業集團、實現鼎盛復興的美好夢想。

經過五年夙興夜寐、勠力同心的跋涉和攀登,如今的中鐵二十局較歷史任何時期都更趨近於鼎盛復興的壯麗圖景。

——常態化開展黨委委員走基層,黨組織書記、紀委書記述職評議和黨建工作責任制量化考核「全覆蓋」等一系列全面從嚴做實黨建的舉措,展示著中鐵二十局黨委堅持全面深入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實現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初心、忠心、決心、信心和恆心。

——連續4年新籤合同額均超1100億元、海外國別市場拓展至15個國家等一系列數據,彰顯著日新月異的喜人變化。

——「四守四創」「項目成敗,責任在我」「管生產必須保安全」「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一系列理念,重塑著中鐵二十局的文化和精神。

——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達到「平分秋色」新格局等一系列戰略舉措,重構著煥然一新的發展格局。

——「創新、創業、履責」(2016年)、「夯基、提質、爭先」(2017年)、「全面、從嚴、做實」(2018年)、「守正、深改、奮進」(2019年)、「自豪、自信、自覺」(2020年)等年主題活動,共識著中鐵二十局人的航向,共鳴著中鐵二十局人的心聲,共振著中鐵二十局人的匠心築造。

——新媒體動聽中鐵二十局好故事、海內外媒體刷屏中鐵二十局好聲音、世界各地飄揚CR20旗幟等一系列現象,傳播著中鐵二十局蜚聲全球的全新形象。

——持續在陝西五臺村和青海協隆村助力決勝脫貧攻堅,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在踐行「一帶一路」徵程中全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大國風採和擔當,頻獲讚譽。

應接不暇的喜訊,紛至沓來的捷報,印證著中鐵二十局在「十三五」期間取得的輝煌成就。

趨近尾聲即將完美收官的「十三五」,嘹亮著中鐵二十局凱歌高奏的恢弘史詩。凡此過往,皆為序曲。餘音繞梁之際,盤點過去五年的豐收,即為接踵而至的「十四五」伏筆。

這正是我們開設《輝煌「十三五」 奮進二十局》系列專題的初衷。採取數讀形式解構,以便觀感。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數讀科技,是為開篇。

「十三五」期間,中鐵二十局科技創新工作成績斐然,在國家級科研課題承擔、國際國家標準制定、研發費加計扣除等方面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突破,在省部級科研課題承擔、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獲取、專著出版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基本實現了「淺嘗輒止」向常態化過渡,在科技成果獲獎、專利授權與論文發表等方面,也實現了翻番甚至數倍增長;在技術突破和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

26項課題

申報中國鐵建級及以上課題26項,其中參與國家級課題3項,主持或參與省部級課題5項,較「十二五」時期增加了8項省部級課題,其中參與的3項國家級課題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轉變。

5項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承建的上(海)瑞(麗)國道主幹線湖南省邵陽至懷化高速公路、新建蘭(州)新(疆)鐵路二線(新疆段)、青島地鐵3號線、鄭州至徐州鐵路客運專線、成都地鐵2號線工程等5項工程榮獲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較「十二五」時期增加了4項。

122項科技成果

獲中國鐵建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122項,其中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中國鐵建級科學技術(進步)獎111項。

106項工法

獲中國鐵建級及以上工法106項,其中省部級及以上工法77項(國家級工法2017年起暫停申報),中國鐵建優秀工法29項(2019年起改為兩年評審一次)。較「十二五」時期增加了31項,其中省部級及以上工法獲獎增加近一倍。

授權專利616件

專利及軟體著作權共計授權616件,較「十二五」時期增長近四倍。

11項專利獎

獲中國鐵建優秀專利獎11項,且專利獲獎質量逐步提升,在2020年獲發明專利獎2項,是中國鐵建系統內為數不多的同時獲兩項發明專利獎的工程局之一。

制定標準16部

制定標準16部,較「十二五」時期增加了4部,實現了國家標準制定從無到有的進步,地方及行業標準增幅達到三至四倍,且在今年聯合主導國際標準2部。

24部專著

出版專著24部,較「十二五」時期增加了23部,基本保持了年均出版6部的成績。

11期論文專刊

出版論文專刊11期,較「十二五」時期增加了9期。

1735篇科技論文

公開發表科技論文1735篇,較「十二五」時期增加了560篇,增長近1.5倍。

4類橋梁施工技術

國內領先

承建的福建南龍鐵路閩江特大橋主橋為雙線剛構連續梁,主跨216米,為目前鐵路同類型剛構連續梁世界最大跨度。該項目完成了 「閩江特大橋V型河床嵌巖深水基礎綜合施工技術」及「閩江特大橋216米大跨度剛構連續梁懸臂施工綜合技術」兩項重大科技成果,大跨、深水、高墩、轉體橋梁施工等關鍵施工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創造3項世界記錄

山東菏澤丹陽路立交橋主橋逆時針轉動81.67度,與引橋實現精準對接。該橋自重達2.48萬噸,為當今世界最重轉體斜拉橋。在轉體重量刷新世界紀錄的同時,丹陽立交橋還以轉動長度238米,成為當今世界採用單球鉸轉動施工的最長橋梁。

F4斷層長大隧道

施工優勢顯著

懷邵衡鐵路巖鷹鞍隧道F4斷層為高角度逆衝富水斷層,破碎帶呈強風化和疏鬆的砂、石混雜結構,富含地下水,在高水壓作用下易形成突水湧砂地質災害,施工風險大,地質類型國內外罕見,無成熟經驗可以借鑑。施工中採用了「排水降壓、注漿加固、迂迴繞行」的綜合處置方案,總結形成了高角度逆衝斷層帶及特定複雜地質條件下隧道修建關鍵技術,該項目成果經專家評定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234」工作法破解

黃土隧道施工難題

蒙華鐵路在黃土隧道施工中,按照「保護圍巖、巖變我變」的設計與施工原則,遵循「一加強、兩緊跟、三超前、四到位」施工理念,秉承「技術創新、設備創新、管理創新」的宗旨,合理選擇工藝工法,推行機械化施工,經過科研攻關和工程實踐,最終形成了大跨黃土隧道施工關鍵技術體系,解決了黃土隧道易變形、易坍塌、進度慢的難題。

124米超高邊坡路基

施工技術取得突破

承建的湖南渝懷鐵路懷化西編組站高邊坡共14級,垂直最大高度124米,縱向長度約1235米,開挖面積48萬平方米,開挖土石方1900萬立方米。項目課題組優化爆破方案,解決了爆破震動對周圍複雜建築物及成型邊坡的震動影響;探明爆破振動對高陡邊坡動力影響,構建了爆破振動預測模型,通過監測反饋數據及時掌握變形情況,為施工安全提供預警,動態調整設計參數及施工方案;通過監測分析探明坡體性質、規模、穩定狀態及發展趨勢,為施工及運營安全提供技術保障。

水利施工技術進入

中國鐵建第1陣列

中鐵二十局在中國鐵建在建最大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獻禮工程——南寧邕寧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中,率先在全國水利施工中全面應用BIM技術,被評為水利建設BIM應用示範工程,開創了水利工程「智慧建造」先河;先後取得新型實用專利、科技成果、發明成果等20餘項,多項技術填補國內水利施工空白。

65噸電機車組

施工裝備研製成功

中鐵長安重工自主研發生產的XDC65電機車組在國內首次提出「閉環矢量控制技術」概念。可實現大坡道大坡道零速懸停功能,降低重載電機車在坡道上制動和啟動困難,提高機車行車安全。克服電機車溜車現象,採用信息、控制、監控自動化技術,電、氣、彈簧複合制動技術避免發生溜車。XDC65牽引電機車採用兩對兩軸轉向架。首次採用機車掉道復位技術。在國內首次使用動力源—鋰電池,綠色環保充電快捷方便,壽命長。XDC65牽引電機車採用芯盤減振、旁承減振、人字彈簧減振實現多級減振,綜合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4機6橋1臺車

研製取得突破

高原隧道施工技術及裝備研發中心從高原地質氣候、生態環保、人性化發展理念出發,研製了一批具有數位化、機械化、智能化高原長大隧道鑽爆法施工實用型裝備。在節能環保、安全性、可靠性、實用型、經濟性等方面同比市場其他裝備取得較大突破。目前已研製成功並經過工業性試驗的產品有:智能襯砌臺車、全液壓仰拱棧橋、電機車組。在研裝備有:錨杆鑽注一體機、多功能作業臺車、鋼筋臺車、輕質混凝土充填防水板臺車等。上圖為集團公司自主研製的電動挖掘機、電動裝載機、電動運輸車。

獲1項中國鋼結構金獎

在中國首個航空城實驗區標誌性建築——陝西省西鹹空港綜合保稅區事務服務辦理中心工程建設中,面對國內罕見的空間混合受力體系,中鐵二十局全面引入BIM技術,讓複雜結構簡單化,讓複雜構件精準化,成為西北首個應用BIM技術指導生產工程項目,喜獲「中國鋼結構金獎」「全國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中國工程建設BIM應用大賽推廣應用獎」等20餘項榮譽和4項國家專利。

9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2019年11月,中鐵二十局獲批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中鐵二十局9家單位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分別是中鐵二十局、二公司、三公司、四公司、六公司、電氣化公司、市政公司、中鐵貴州公司及中鐵建安工程設計院。

7個技術創新工作室

組建了首批7個集團級技術創新工作室(吳應明、杜越、郭朋超、廖太昌、左智剛、丁大有、李增良),並對其進行了正式授牌。技術創新工作室在重點科技項目承擔、重難點技術攻關、後備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陝西第1家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018年11月,中鐵二十局成為陝西第一家獲批設立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綜合建築企業。

中國鐵建唯1

高原隧道研發中心

依託吳應明技術創新工作室、郭朋超技術創新工作室、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組建了高原隧道施工技術及裝備研發中心,並成為中國鐵建布局在二級單位唯一的高原隧道領域創新平臺。

科技創新體系

榮獲2等獎

從創新組織建設不斷完善,到特色創新機制研究與實施,再到科技管理專業化、價值化的持續推進,中鐵二十局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科技創新軟實力顯著提升。在2019年全國國企管理成果評選中,以中鐵二十局實踐為基礎申報的「大型建築施工企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從全國4000多項成果中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

建成1個科技知識庫

系統梳理中鐵二十局有價值的書面科技知識、統一分類編碼、集中存儲,並整合中國知網歷年與中鐵二十局業務相關的論文庫資料,建成中鐵二十局科技知識庫。在知識庫基礎上,建立了科技人才信息庫、技術交流平臺,為廣大技術人員諮詢、交流、分享創造條件。

評選33名專家

在中鐵二十局全部主要業務領域,分兩批評選出了33名集團級專家,其中包括五大技術領域5名首席專家,專家在技術研究、重難點技術攻關、現場技術服務、後備人才培養、創新決策支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減稅1.39億元

建立了一整套適合中鐵二十局的研發費加計扣除管理制度與工具,未來將確保企業持續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的收益。截止到2020年底,中鐵二十局連續五年成功享受加計扣除政策,共實現減免企業所得稅1.39億元。該項工作位居中國鐵建前列。

回望「十三五」,科技創新已成為中鐵二十局的核心競爭優勢。展望「十四五」,中鐵二十局將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進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琢磨匠心,築造精品,持續奉獻更高端的技藝、更卓越的品質和更經典的建築藝術品。

素材 中鐵二十局科技創新部丨製作 錢磊 黃夢凡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輝煌「十三五」 奮進二十局丨數讀科技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輝煌「十三五」 奮進二十局丨信息化管理篇
    「十三五」期間 ,中鐵二十局著力增強以信息基礎設施體系為支撐、信息技術產業生態體系為牽引、數據資源體系為核心的信息化發展能力,著力提高以信息化驅動企業轉型升級,著力推進中鐵二十局信息化治理體系,為企業在經營、科研、施工、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撐,為中鐵二十局建設具有「品質鐵建」特質的國際化產業集團發揮了巨大作用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樂陵市:打造鄉村振興核心區 鄉村振興...
    1月13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邀請樂陵市委常委、副市長趙之達出席發布會,向大家介紹「十三五」時期樂陵市經濟發展情況。希森馬鈴薯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德州市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市高標準農田達63萬畝,糧食總產量保持93萬噸,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9.8%。「三品一標」認證品種達到50個,認證面積95.6萬畝。獲批「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國家級試點縣,入選第一批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新六產」示範縣。
  • 【輝煌「十三五」 • 奮進新時代】金昌公交完成「國有國營...
    【輝煌「十三五」 • 奮進新時代】金昌公交完成「國有國營」改革 市民「樂享其乘」 2020-09-28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江蘇 讓發展成果有更多「民生含量」
    十三五期間,江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更好的教育、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持續提升
  • 解放軍報推出「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專欄:「智能演兵場...
    開欄的話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乘風破浪、攻堅克難,我國綜合國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際影響力等躍上新臺階,國防和軍隊建設也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輝煌十三五|德州市7101臺柴油貨車安裝OBD監控裝置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春曉 德州報導12月30日,德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德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新聞發言人趙華介紹「十三五」以來德州市生態環境有關工作情況。
  • 《奮進洋洋二十年》詩朗誦
    奮鬥歷程篇領:二十載風雨同舟,二十載砥礪前行!20年前,劉洋主席天女散花一般,將從南國採擷的花香灑向了美麗港城,從此洋洋這顆種子在渤海之濱生根發芽,迅速崛起!A:還記得嗎?如梭歲月中揮灑的青春,似箭光陰中滴落的汗水。風雨前行的您儘管步履蹣跚,但倔強的血液中流淌的全是勇敢。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丨全市招聘教師1.5萬人 本科以上學歷教師...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1月7日上午,德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邀請了德州市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史冠武出席,介紹了「十三五」以來全市教育體育事業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 濟南市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市人力...
    今天是「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七場,也是2020年度的第100場新聞發布會,這是我市自2014年開展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以來,年度首次突破100場。在此,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濟南新聞發布工作的各有關單位和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 奮進、變革、跨越!「十三五」時期山東氣象現代化邁上新臺階!
    全省各地,氣象人砥礪奮進,為建設富強山東添磚加瓦;數千個氣象觀測站精密監測氣溫、降水、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氣象預報預警服務如黃河之水滔滔奔流,持續不斷地滋潤著這方厚土。走過「十三五」、回望「十三五」,在這一加快推進山東氣象現代化、全面深化氣象改革的關鍵時期,山東省氣象局堅持氣象現代化「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增強綜合實力,引領山東氣象事業穩步前行。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第四場新聞發布會舉行繪就幸福生活新圖景
    □本報記者董天力  1月7日,「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舉行,市政府新聞辦邀請市人社局局長胡志強、市民政局局長李淑華、市教育和體育局一級調研員史冠武出席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市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民政事業、教育和體育事業3個方面取得的進步和成就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
    1月14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發布會上,平原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凱章介紹了平原縣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十三五」期間,平原縣大力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五大振興全面起勢、互促共進,為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貢獻了平原力量。在2019年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平原縣獲「一等」縣(市區)。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5年來全市集聚各類大學生人才10萬餘人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1月7日上午,德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邀請了德州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胡志強出席,介紹了德州人社事業「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情況。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創新發展的第一動力。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二院699廠:六十三載砥礪奮進...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銳意進取 開拓創新作為地面總裝廠,699廠在「十三五」期間銳意轉型,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成立了智能裝備研究所,組建了先進位造創新實驗室、功能塗料實驗室、電化學實驗室、諧波傳動實驗室等創新平臺,構建「一所多點」的研發創新平臺體系。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顯著增長,取得發明專利授權34項。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航天科技集團七院:在攻堅克難中推動四川航天...
    「十三五」期間,航天科技集團七院以航天強國建設為己任,以國防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牽引,在集團公司的堅強領導下,全院幹部職工團結一心、頑強拼搏,經濟持續發展,基礎更加鞏固,為在新起點上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輝煌十三五 奮進自貿港丨海南經濟高質量發展,好多指標讓人眼前一亮
    「十三五」期間,海南經濟運行情況如何?投資、消費、外貿、外資等領域具體表現又如何?1月13日,海南「十三五」建設發展輝煌成就系列之第三場新聞發布會在海口舉行,主題是「經濟結構調整成效凸顯」,就「十三五」期間海南經濟運行亮點和投資、消費、外貿、外資等領域發展特點作了介紹。
  • 濟南市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市教育局...
    今天是「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二場,我們邀請到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品木,請他圍繞「辦好有溫度有品質的濟南教育」,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和「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方輝,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紘,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紹輝,他們將回答大家關心的提問。首先,有請王品木局長做介紹。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丨思想政治教育邁向網絡時代
    戰略支援部隊某部領導告訴記者,作為單位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的重要內容,網絡「雲課堂」已成為他們鑄魂育人、賡續基因的重要陣地。網上軍史館的建設,只是軍隊思想政治工作向網絡時代邁進的縮影。探訪大江南北的座座軍營,一系列喜人變化次第顯現——世界屋脊,西藏軍區某邊防旅一場大課輔導正在進行,分散在各邊防哨所的官兵登錄強軍網同步參加,並不時通過彈幕進行討論。
  • 中鐵二十局新聞播報(2020年第55期)
    中鐵二十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鄧勇應邀出席,並在「激活新發展動能」研討環節,就北京冬奧與引領未來的前沿科技等議題與其他嘉賓展開研討。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杜飛進,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出席開幕式並發表講話。有關地方黨政領導、企業家、行業協會和國際組織負責人、新聞媒體等200餘人出席峰會。
  • 科技為槳 創新為帆 ——益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這是「十三五」期間,益陽市科技創新工作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 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近年來,益陽市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為躋身創新型城市、建成科技強市奠定了堅實基礎。在2020年度湖南省引導支持市縣創新驅動發展財政獎補名單中,益陽市在全省二類地區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