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感,泵感對肌肉增長有作用嗎?我勸你不要過度追求肌肉充血感

2021-01-14 小方愛舉鐵

肌肉充血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泵感,是許多人認為肌肉訓練有效,會讓後續肌肉產生增長的指標之一,而且這種肌肉的充血感,泵感會很讓人感覺到興奮,畢竟這是短時間內讓肌肉體積明顯變大,摸起肌肉特別堅硬,有炙熱燃燒的刺激感覺。

你有沒有想過這種肌肉衝充血感,泵感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許多人會認為它是對肌肉增長有效的標準之一呢?有的人認為它對肌肉增長很有作用,有的人卻認為對於肌肉增長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

答案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聊肌肉泵感,解答你心中的疑惑。

01肌肉充血感,泵感是如何產生的?

既然是充血感當然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在訓練動作進行的過程中,大量血液流入到目標肌肉所引起的,目標肌肉中的血液增多,自然充血感就會產生。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肌肉細胞滲透壓變化導致的。

什麼是肌肉滲透壓?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經常做菜的話,如何去掉蔬菜中水分?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加一點鹽,讓裡面水排出來,其實這就是肌肉細胞的滲透原理,水分會通過細胞壁流向濃度較高的一側。

肌肉細胞也是這個原理,進行動作的時候,不斷做,細胞內液濃度就會升高,從而形成高滲透壓,迫使細胞去吸收水分來進行參與達到滲透。

而且在你進行動作的過程中,肌肉由於無氧代謝,其中會產生大量的乳酸,肌肉中儲藏的三磷酸腺苷(ATP)會水解產生氫離子,短時間快速的無氧運動,會在肌肉細胞內迅速積累高濃度的代謝產物。

這樣肌肉細胞的滲透壓就會迅速升高,血液j肌肉細胞周圍的一部分細胞外液就會肌肉目標肌肉裡,使得肌肉膨脹,產生泵感,充血感。

而當你停止訓練的時候,慢慢的肌肉的中乳酸排除,血液流通的速度也會變正常,那慢慢的肌肉細胞內滲透壓降低,充血感,泵感也就消失了。

02那既然充血感是訓練中肌肉產生的感覺,肌肉生長必須有充血感嗎?

首先我們來看肌肉充血感如何快速的獲得?

有過訓練經驗的人都知道,大重量低次數的訓練模式,肌肉獲得充血感的感覺是較差的,而去用一些中等重量較高次數的訓練模式(12次以上)肌肉的充血感獲得是最強的。

這是因為中小重量,多次數的刺激肌肉最容易導致肌肉內乳酸分泌增多,而大重量,低次數的訓練模式,由於進行時間較短,身體還沒來得及進入無氧糖酵解的供能方式,分泌的乳酸較少,充血感也就沒有那麼強烈。

如果你想要快速的獲得肌肉充血感,就多進行一些低重量高次數的訓練,或者是進行一些超級組。

為什麼肌肉充血感會讓許多人認為它是肌肉生長的必要條件之一?

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種感覺的確很棒,短暫的肌肉膨脹變大,讓人感覺很興奮,如果沒有這種感覺慢慢的潛意識裡就認為這次訓練是無效的,肌肉不會增長。

還有就是因為阿諾·施瓦辛格的影響,施瓦辛格在《施瓦辛格健身全書》中寫過,對這種泵感追求,很享受肌肉泵感帶來的狀態。

不過說實話現在至今為止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和實驗結果證明充血感對於肌肉生長是必不可少的。

充血感,泵感難道就毫無用處?其實也並不能這樣說,充血感,泵感雖說不是肌肉增長必要條件之一,但追求這種感覺不能說錯,也不能說無用,只不過你不要太過於執著這種肌肉充血感,泵感。

一般來說你練得比較好的部位,肌肉充血感更容易產生,從這點可以看出充血感對意念和肌肉聯繫的強弱。

而意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念動一致」,是訓練有效的標準之一,你可以把肌肉充血感當作反應肌肉練得好與不好,如果你某一個肌群,經過很多訓練都沒有充血的感覺,那說明它太弱了,你需要加強它,它是你的弱項。

另外充血感也是因為大量的血液湧入目標肌肉,目標肌肉的血流量增多,對目標肌肉來說可以加速肌肉中代謝廢物的排出;加快營養物質流入,以此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參考氮泵類的產品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幫助擴充血管,提升血液流量。

03總結

肌肉充血感,泵感不要去過多追求,把你的訓練精力多放在「漸進超負荷」上,為肌肉提供足夠的機械壓力,每周或每月提升有效的訓練重量或完成一定次數上升,後續配合足量的營養,充足的睡眠才可以達到理想的增肌效果。

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如果可以請大家長按文末的點讚送三連,支持作者寫更多的內容,謝謝大家!#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充血感,泵感對肌肉增長有作用嗎?勸你不要過度追求充血感,泵感
    肌肉充血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泵感,是許多人認為肌肉訓練有效,會讓後續肌肉產生增長的指標之一,而且這種肌肉的充血感,泵感會很讓人感覺到興奮,畢竟這是短時間內讓肌肉體積明顯變大,摸起肌肉特別堅硬,有炙熱燃燒的刺激感覺。 你有沒有想過這種肌肉衝充血感,泵感是怎麼產生的?
  • 訓練中的充血和泵感,是導致我們肌肉增長的原因?
    我們首先來說說,肌肉充血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它對我們訓練有好處嗎?泵感越強是不是肌肉就長得快?  肌肉充血,大多數人都會說是在我們訓練時,有大量血液湧入目標肌群裡,這種說法並不是很正確,雖然在我們運動中肌肉的流血量會增加,但是並不會帶來我們所謂的泵感,這是由於肌肉細胞滲透壓變化出現的現象。
  • 無酸痛,肌肉不增長?別被騙了,明白肌肉增長的三大機制
    健身後是否肌肉酸痛,一直是新手健身者信奉的肌肉增長的指標,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焦慮?在刻苦訓練後,肌肉並沒有出現明顯的酸痛,而感到這次訓練白練了,肌肉也不會得到增長了?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並不是,當你明白了這期講的健身基礎知識之後,這個問題自然就會解決了,這期就來講一講肌肉增長的三大機制!
  • 無酸痛,肌肉不增長?別被騙了,明白肌肉增長的三大機制
    健身後是否肌肉酸痛,一直是新手健身者信奉的肌肉增長的指標,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焦慮?在刻苦訓練後,肌肉並沒有出現明顯的酸痛,而感到這次訓練白練了,肌肉也不會得到增長了?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並不是,當你明白了這期講的健身基礎知識之後,這個問題自然就會解決了,這期就來講一講肌肉增長的三大機制!
  • 1篇文章告訴你,為什麼你肌肉練不大,不是你不刻苦而是腦子的過
    如何一個問題就能知道他的健身等級,你就問他是增肌困難還是減脂困難,如果說是減肥,那肯定還是停留在入門階段,但要是說增肌困難,那就能說明他已經有一定的鍛鍊經驗了,但是現在正處於「迷茫」的狀態,因為這時他接收到來自各方的信息,自己無法辨別,是大重量低組數好,還是中等重量高組數好,如何鍛鍊才能最高效的刺激到肌肉,隔天的肌肉酸痛真的代表昨天的訓練很有效嗎
  • 什麼是健身的泵感?它能幫你增肌減脂?
    人們常說,如果肌肉訓練中沒有產生泵感,那訓練就是無效的。上一代經典的奧林匹亞先生們也對泵感推崇備至,比如最偉大的阿諾德·施瓦辛格,他幾乎將獲得泵感作為健身訓練的唯一標準。同樣的,網上也有不少練健身的小夥伴,都把泵感掛在嘴邊……不過,有多少人想過,泵感到底是個啥,又究竟是怎麼獲得的呢?
  • 做到這些,你的肌肉刺激將會更加深刻
    控制離心收縮很多玩家在訓練的時候,往往是在刻板的重複動作,而對於肌肉纖維是否完成撕裂和刺激,往往都不甚注意。這就是典型的只做表面功夫,增肌要求的是肌肉纖維的撕裂,肌肉纖維撕裂程度越深,肌肉增長空間越大,增肌效果越好。當然有個度,過度肌肉撕裂就屬於肌肉拉傷了。
  • 健身要有泵感,肌肉才能生長嗎?
    而我們一般都會認為泵感是衡量我們平常訓練是否有效的標準但實際上泵感和肌肉增長雖然有關係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你泵感越強,肌肉增長效果就越好。相信經常訓練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當你重複一個動作多次的時,你感受到的泵感會更加的強烈,這是因為運動次數越多,就越會容易促進乳酸的分泌。但也需要適可而止,注意防範肌肉的拉傷。
  • 訓練時的肌肉充血感到底是什麼決定,他是否能決定我們的訓練質量
    ,那這種充血感的增加對訓練有沒有用,還有充血感的大小有什麼決定,充血感的大小能不能決定我們的訓練質量,今天老閆就帶著大家分析一下。        我們從以上分析知道了肌肉充血感的原因,那充血感大小有什麼決定,肌肉充血感對訓練有影響嗎?
  • 泵感,肌肉訓練有效的標誌
    如果一次訓練後沒有獲得這種感覺,你就應好好反思到底是什麼原因:訓練動作不準確?方法不對?強度不夠?組間休息時間太長?還是訓練過度?一般情況下「泵感」在練完幾組後就會出現,如果訓練過度,「泵感」就會姍姍來遲,甚至不露面。
  • 肌肉「泵感」越強,增肌效果越好嗎?未必!真正的增肌法則看過來
    隨著我們健身訓練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對於訓練時的追求也就更高,在訓練中,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我們訓練是否有效的標誌之一就是訓練時的「泵感」是否強烈!好的「泵感」可以讓我們感覺到訓練很值得很有效!讓我們會有一種「我的肌肉最大」的錯誤感覺,比如「隱背症」,「假想型二頭肥大症」!
  • 肌肉損傷是增長肌肉的必經之路!但不要過度損傷
    增長肌肉的必經之路—肌肉損傷        電子顯微鏡揭示了訓練前後肌原纖維的變化,訓練前的肌小節整齊排列,而訓練過後的肌小節混亂無序而損傷明顯
  • 增強肌肉泵感的6條建議
    很多健身愛好者都喜歡在訓練時追求泵感,泵感就像身體被吹大一樣,肌肉漸漸膨脹起來的感覺會讓人覺得妙不可言。訓練產生的泵感會刺激內啡肽和腦啡肽的釋放,讓人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讓我們會更願意投入到艱苦的訓練中,有時還會讓人越練越興奮,就像完全感覺不到疲憊一樣。
  • 增肌訓練者都很喜歡泵感,那麼它對增肌有用嗎,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們在健身房訓練的時候都很喜歡一種感覺,那就是肌肉的泵感。如果你是一個經常鍛鍊的老手,每一次訓練幾乎都在熱身組就能很快的找到泵感的。實際上,想要有泵感,不一定非要有大重量,只要能念動合一,就能很快達到目的。
  • 臥推的時候,注意到這3點,讓你的胸肌更加飽滿
    我們在進行槓鈴臥推的時候,對胸肌的鍛鍊效果是非常大的,槓鈴臥推這個動作對胸肌的整體刺激是非常大的,這個動作有其特殊性,在進行臥推的時候,兩隻手同時作用在一個槓鈴上,所以是更方便發力的。在進行正式的臥推訓練之前,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臥推十次可以承受的重量是多少。我們在臥推的時候,推動十次達到力竭,無法推起第十一次,這就是10RM。採用這個重量進行訓練,可以讓我們的胸肌達到最大化的訓練,肌肉中的供能方式主要是無氧呼吸供能,糖原消耗非常劇烈。長期用這種方式鍛鍊,會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肌肉對糖原的儲存能力。
  • 用五大建議增長你的肌肉量
    這並不意味著你的肌肉沒有獲得良好的破壞及成長,只是代表你的身體肌肉不再向之前這樣獲得大量的刺激感,它們只是習慣你的訓練模式,然而,這也可能代表著你需要改變訓練項目,根據阿諾史瓦辛格的說法:要推動肌肉生長的元素是-肌肉壓力,要你的肌肉做一些不習慣的動作讓它們呈現一些混淆的狀態,這才會讓它們成長。那我們要如何混淆肌肉讓它成長?這裡有5點可以讓你參考!
  • 高效訓練動作,帶給肌肉泵感,讓手臂圍度快速增加
    訓練期間的泵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只是草率地進行了一個計劃,那麼事實上就是在浪費時間,同時也會讓你的訓練沒有效果,只是沒有計劃的去做,對你來說,還不如去做一些實在的動作,實在的動作還能夠給你的肌肉帶來刺激,但是草率的計劃並不會給你的肌肉帶來明顯的進步。
  • 肌肉增長為何緩慢?你可能犯了增肌的10大錯誤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一周內沒有再次鍛鍊那塊肌肉,你的肌肉會有5-6天沒有明顯的增長。這就是我為什麼建議你選擇一種分化訓練,比如:推拉腿的3分化訓練,它可以讓你在每周至少兩次的訓練中,分配每一塊肌肉的訓練。
  • 如果肌肉緯度上不去?請試試這4種方法
    每個人由於先天基因不一樣,天賦不一樣,就會有天賦肌群和劣勢肌群,所謂天賦肌群就是很容易找到發力感的肌肉,稍微一鍛鍊就能輕易生長的肌群,而劣勢肌群就是不管怎麼練,也不容易找到發力感的肌群,泵感很弱,從而進步緩慢。健身高手們由於訓練時間都有一定年限和經驗了,各部位肌肉都比較發達,一般在做第一組第一個動作就能快速找到泵感,並能持續到訓練結束,訓練效果就很好。
  • 正確增長肌肉的方法,應該是半程動作,你知道嗎?
    現在有很多人都會在網絡上,在朋友圈裡,發一些自己健身時候的照片,但是這些照片或多或少地有些區別,他們運動的關節幅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些人就會產生一些疑問,做一半的動作,比做全程的動作還要好嗎?所以如果你想要儘快增長你的肌肉,應該接觸更多的半程動作,接下來我就為你解釋,半程動作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