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薇婭旗下公司因為被列入異常經營名單而上了熱搜,隨後薇婭回應是因為未及時辦理地址變更導致。此前「鄭爽父親關聯餐飲公司欠稅」一事也被炒的沸沸揚揚,後來鄭爽父親出來澄清,是其參與投資的一家餐飲管理公司被列入了經營異常企業,這家公司的法人還被限制了高消費。
相信很多吃瓜群眾們會好奇,異常企業經營名單是個啥?為何變更個地址也會異常?法人限制消費看起來好像很嚴重,企業為何會被列入異常名單?有哪些後果?
今天優稅貓就幫大家搞搞清楚!
企業被列入「異常經營名錄」,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企業經營不正常一般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異常經營」,一個是「非正常戶」,像薇婭公司的這種情況屬於前者,而鄭爽父親關聯的公司實際上既是「異常經營企業」,也是「非正常戶」。
經營異常和非正常戶都表示企業經營出現了不合規的情況,而這兩者的區別則是監管部門不同:企業被工商局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被稅局納入了非正常戶。
也有很多人尤其是初創業者會不解,註冊公司後我正常經營好好的,怎麼就被列入了經營異常或者是非正常戶了呢?下面就來看這一下被判定為「不正常」的原因。
對於有以下幾種情形之一的企業,將會被工商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1. 沒有按規定公示年報
2. 沒有按照工商局責令的期限公示企業信息
3. 企業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
4. 通過登記的地址無法聯繫企業
一旦出現上述這幾條,企業就被工商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還會被網絡公示。通常最容易導致企業經營異常的原因便是經營地址異常,很多企業更換了地址後忘了去更換營業執照的經營地址,便會踩入雷區。比如摩拜單車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工商部門通過登記的經營地址無法與其取得聯繫,於是就被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
如果被列入異常名錄也不要慌,詢問清楚原因,該補報年報的補報,該公示或者更正信息的按規定處理,該變更登記經營場所的去登記,然後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工商部門會對申請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作出移出決定,恢復正常記載狀態。
企業被納入「非正常戶」又會產生什麼後果?
企業負有納稅申報義務,如果連續三個月所有稅種均未進行納稅申報的,稅收徵管系統自動將其認定為非正常戶。當企業一旦被認定為非正常戶後,一系列麻煩事情就來了:
(1)對於被認定為非正常戶的公司,稅務機關將暫停其稅務登記證、發票領購簿和發票的使用;
(2)非正常戶企業的法人將無法成立新公司,無法辦理股權轉移;
(3)曾任非正常戶的法人或財務負責人的納稅人,主管稅務機關可以嚴格控制其增值稅專用發票發放數量及最高開票限額。
(4)稅務、工商、銀行等部門信息共享,稅務一處有「黑點」,處處受牽連,因此一般被稅局納入「非正常戶」的企業,通常情況下也會被工商列入「異常經營名錄」。
(5)非正常戶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未向稅務機關申報或未按規定繳納稅款的,會被列入異常增值稅扣稅憑證範圍,無法進行抵扣。
(6)企業一旦有了「非正常戶」的記錄,納稅信用級別直接被判為D級。
(7)非正常戶認定超過3個月的,稅務機關還可以宣布其稅務登記證件失效;對沒有欠稅且沒有未繳銷發票的納稅人,認定為非正常戶超過兩年的,稅務機關可以註銷其稅務登記證件;
(8)若出口企業被列為非正常戶,則稅務機關對企業暫不辦理出口退稅;
(9)企業一旦被認定為「非正常戶」,法人會上「黑名單」,被限制消費且無法乘坐飛機、高鐵;
(10)對欠稅的非正常戶,稅務機關依照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追徵稅款及滯納金。
很多小規模或者初創型企業納稅意識不強,以為平時不報稅也沒事,一個不小心公司就成了「非正常戶」。那麼成為非正常戶的企業又該如何處理變成正常戶呢?
別急,優稅貓這就附上非正常戶解鎖流程:
1. 向稅局詢問清楚企業被列為「非正常戶」的具體原因,企業因逾期未申報成為「非正常戶」的,要及時補帳、補稅、補申報。
2. 已認定為非正常戶的納稅人,就其逾期未申報行為接受處罰、繳納罰款,並補辦納稅申報的,稅收徵管系統自動解除非正常狀態,無需納稅人專門申請解除。
3. 若納稅人的稅務登記證已被宣布失效,則需收繳其原來的稅務登記證,並重新發放稅務登記證件。
企業一旦被認定為「非正常戶」後,後果非常嚴重,還會對其法人和財務負責人自身產生重大影響,切不可長時間放任不管,要知道時間越久需要繳納的罰款和滯納金也就越多。企業一定要有稅務合規的意識,依法按規進行申報納稅,同時也要具備稅務規劃的意識,降低企業稅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