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啟動試點工作 曠視等公司參與

2020-12-11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1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曠視獲悉,《信息安全技術 個人信息安全規範》(以下簡稱「《個人信息安全規範》」)試點工作已經啟動,曠視等企業是試點單位之一。

近日,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啟動了《個人信息安全規範》試點工作。本次試點工作會針對《個人信息安全規範》的關鍵要求推動落地實現,並將形成的優秀案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

試點工作選擇的試點對象包含了 App、SDK(軟體開發工具包)、雲計算、小程序、可穿戴設備等多種形態,涉及音視頻處理、廣告分發、生物識別等領域,旨在對標準內容的可操作性和適用性進行驗證,探索形成標準實施應用工作模式。

專家組認為《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已經具有良好的推廣基礎,此次新修訂的標準試點應更加關注關鍵問題,充分結合有關部門正在開展的檢測評估認證等方面工作。同時,要提高標準試點的參與度、關注度,建議企業要增加資金投入,要做好頂層規劃、分步實施,充分落實標準要求,逐步深入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流程和環節。此外,專家組建議試點企業關注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動向,使用好標準這個工具,做好合規建設,協調好安全和發展的平衡關係。

本次標準應用推廣試點工作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提供技術支撐,參與本次標準應用推廣工作啟動會的試點單位還有: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騰雲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全知科技(杭州)有限責任公司、貝殼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互動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廈門美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上海遊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萬翼科技有限公司等。

比達分析師李錦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任何規範都要解決確定的問題,這需要相關專家、企業的參與。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啟動試點工作,意味著個人信息安全保護開始「實戰」階段,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各方可以更準確的了解個人信息安全進行如何去規範,相關部門、用戶的痛點在哪裡,應該如何解決。這次參與試點工作的企業也是對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很重視的企業。

以曠視為例,2019年8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布ISO/IEC 27701隱私信息管理體系標準,這一標準的發布,標誌著個人信息與隱私保護在全球範圍內有了全新的一致性標準,也是目前國內外業內公認最具權威性、被廣泛接受並應用的隱私信息管理體系。2020年6月16日,曠視獲得了ISO/IEC 27701:2019隱私信息管理體系國際認證。

曠視相關人士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未來將按照試點工作計劃有序開展試點各項工作,繼續增加資金投入,做好頂層規劃、分步實施,充分落實標準要求,將《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合規工作逐步深入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流程和環節。

相關焦點

  • 全球AI大咖齊聚清華暢談AI治理 曠視:多元共治與企業自律缺一不可
    既需要對技術進行靈活化、精細化治理,又需要建立敏捷的監管和制度;其次,曠視提出多元共治的構想,倡導建立「以多元共治實現對AI治理的長效機制」,有效規避安全風險。同時,蔣燕強調,企業在AI治理模式探索和相關行業規範落地實踐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企業要先做到自律,成為推動AI治理的中堅力量。
  • 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將落地,京東數科、小米、曠視等入局
    主要股東包括京東數科、小米、曠視等。其中,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金控集團」)持股35%、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數科」)持股25%、北京小米電子軟體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米」)持股17.5%,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曠視科技」)持股17.5%、北京聚信優享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5%。
  • 橡樹資本和東方匯理子公司獲批參與北京市QDLP試點
    北京市大力推動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試點(QDLP試點)工作。12月5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北京市金融監管局獲悉,截至目前,橡樹資本子公司、東方匯理子公司已獲批參與北京市QDLP試點,並分獲5億美元、3億美元試點額度。
  • [0913創精選]麥當勞將推可重複使用咖啡杯,深圳試點共享單車高精度...
    據麥當勞介紹,在參與活動的店面,顧客在購買熱飲時,可以選擇支付少量押金,購買一個耐用、可重複使用的杯子。然後,他們可以在喝完飲料後,通過歸還杯子來兌換押金。然後,這些杯子將由Loop公司進行清洗和消毒,並在麥當勞再次使用。此前,今年6月30日,麥當勞宣布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的堂食及外帶逐步停用吸管,進一步在食品包裝上實現減塑。
  • 寧波大榭開發區啟動「校園食安系統」試點工作
    近日,「校園食安系統」試點工作啟動儀式暨操作培訓在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大榭開發區分局舉行,寧波大榭開發區的8家學校(幼兒園)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員參加。  會議對「校園食品安全」小程序的安裝使用、角色分配和功能模塊做了詳細的講解,並要求各學校(幼兒園)充分運用好「校園食安系統」平臺,主動學習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規範和風險預警、案例警示等信息,強化風險防控,守住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底線。
  • 李開復「口誤」背後 曠視科技是家什麼公司?
    又過了十幾分鐘,21:23,曠視在微博回應稱,「我們不掌握,也不會主動收集終端用戶的任何個人信息。」至截稿,美圖還未對此時發表看法。隨後的幾年裡,創新工場和螞蟻金服仍有參與曠視的融資……1AI界「四小龍」之一 「刷臉支付」的鼻祖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曠視科技與螞蟻集團、以及李開復的交集,開始得很早。
  • 洞頭區啟動政策性紫菜價格指數保險試點工作
    洞頭區啟動政策性紫菜價格指數保險試點工作2020年09月24日 15:35:31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近年來,受市場供給、養殖面積變動、氣象條件等因素影響,造成我區紫菜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豐產不豐收」現象時有發生。
  • 曠視科技啟動科創板上市輔導 「AI四小龍」三缺一
    來源:獵雲網依圖、雲從以及曠視相繼奔赴科創板,唯獨商湯科技尚未有確切信息傳出。作者丨王非1月12日晚間,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顯示,曠視科技(下稱:曠視)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截至目前,依圖科技、雲從科技以及曠視相繼奔赴科創板。
  • 北京市建立試點聯審工作機制 QDLP試點規模進一步擴大
    記者近日從市金融監管局獲悉,截至目前,橡樹資本子公司、東方匯理子公司已獲批參與北京市QDLP試點,並分獲5億美元、3億美元試點額度。9月7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工作方案的批覆》,明確「支持外資投資機構參與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資試點」,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要求,推進北京市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北京市QDLP試點額度增至100億美元。
  • OneLink ID安全服務啟動試點工作
    近日,由中國移動政企事業部委託,中國移動研究院和中移物聯網公司共同研發的基於SIM卡的物聯網安全服務產品啟動小規模試點工作,這也標誌著中國移動在物聯網領域又一個安全服務產品即將投入運營。隨著近些年物聯網終端數量迅速增長,物聯網終端面臨的安全風險也是越來越大,目前物聯網終端的安全服務主要是基於軟體的安全服務,還有部分終端採用了專用的安全晶片(SE)。這兩類安全方案分別有各自的好處和缺點,其中軟體的安全服務雖然成本低,但是安全級別低,容易被攻擊;基於安全晶片的安全方案雖然安全性好,但是卻有成本較高、實施周期長的缺點。
  • 銀保監會規範保險中介信息化工作 不得違規向關聯企業洩露個人信息...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對此表示,兼業機構雖然只是兼營保險代理業務,但在代理活動中其業務環節和涉及的消費者個人信息與專業機構基本一致,而且中小兼業機構在保險代理業務管理、財務管理和從業人員管理上往往不如專業機構規範,更需加強監管,故兼業機構應該在保險代理業務方面與專業機構保持一致的信息化工作要求。
  • 柳興製糖公司啟動農資商城業務試點工作
    為更好地推進優質農資產品推廣,促進甘蔗增產和蔗農增收,日前,廣西糖業集團同意在柳興製糖公司開展農資商城業務試點。  3月17日,柳興製糖公司副總經理張國華同廣西農墾新興農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鍾長興、新興農場複合肥廠廠長韋繼委等進行座談,共商加快推進商城業務試點工作事宜。
  • 守護數據安全 個人信息保護「交規」日臻完善
    編者按:假如站在10年後的時間節點回顧歷史,或許會發現,2020年已成為我國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的關鍵之年。在今年,我國兩部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取得重大進展,頂層設計推進一系列布局,而野蠻生長的網際網路金融也正在收歸監管之手。與此同時,國際上對於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視與法律制度的完善,也倒逼國內加快立法進程,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數據安全規範。
  • 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破冰 試點將於近期啟動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陳風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正式批准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1月14日,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下稱銀登中心)的一名內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銀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試點會在近期啟動」。
  • 「網絡安全」用更精細制度規範App收集個人信息
    徵求意見稿劃定了哪些App無須收集個人信息,哪些App可以收集個人信息以及收集個人信息的具體範圍,無疑是我國對App在涉及個人信息方面管理細化的體現。網絡直播、短視頻之類的App,按規定不應該收集個人信息。因為大部分用戶是觀眾,僅僅是觀看而已,並不需要深度參與App活動。但一些App在下載環節就強制用戶提供相關個人信息,否則不能下載。
  • 第二家個人徵信機構有望落地 注資10億 京東小米等參股
    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據央行公示的信息,樸道徵信主要股東為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小米電子軟體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聚信優享企業管理中心根據擬任職董監高人員名單,該公司的董事長為趙以邗,系央行徵信中心副主任;董事共有四位是分別來自北京金控集團、京東數科、小米和曠視科技的王磊、程建波、曹子瑋和趙立威;監事為許凌、徐河軍、劉黎、周澤宇。目前我國最大的個人徵信機構為中國人民銀行個人徵信系統。截至2019年底,央行徵信系統收錄10.2億自然人、2834.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信息,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
  • 安正平專欄: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是智慧社區應有之義
    近日,上海一小區試點安裝人臉識別智能門禁系統,遭到部分業主反對,認為物業無權採集居民個人信息,門禁公司也無法保證個人信息安全。在業主堅持下,小區陸續拆除了智能門禁設施。今年6月,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智慧社區建設的基礎性地方標準,提出所有小區都要配建安全防範預警綜合管理系統,其中出入管理應包括人臉識別系統。現實中,一些門禁公司更是以免費更換智能門禁的方式,迅速佔領市場。一些地方智能門禁的推廣「高歌猛進」,但在保護業主信息安全方面則語焉不詳。與之相反,還有一些地方「立法先行」,限制人臉識別濫用。
  • 曠視科技人臉數據事件不能不了...
    若果真如此,無疑是對個人數據的極大濫用。 螞蟻集團迅速回應,稱在與曠視科技的合作中沒有通過李開復,並且螞蟻沒有提供過人臉數據給曠視科技,而是將曠視科技提供的圖像識別算法部署到螞蟻自己的伺服器上,不涉及數據的共享和傳輸。李開復隨後也發微博稱是自己「口誤」。曠視也通過微博聲明稱不掌握也不會主動收集終端用戶的個人信息。
  • 滬市分類監管出新意 上市公司試點創建信披示範企業
    1月3日,上交所正式發布《上市公司創建信息披露示範公司試點工作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旨在滬市主板公司中培育一批專注主業、運作規範、內控有效、信息披露透明、注重投資者回報的信息披露示範公司群體,引導並支持公司創建成為信披示範企業,在市場中發揮信息披露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