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發生了件挺魔幻的事兒。
12月15日下午,香港九龍深水埗開來了輛蘭博尼基,車門打開一位富少舉手高喊:「你們相信錢是可以從天而降的嗎?」
△ 錢係可以從天而降嘅!
隨後附近大廈天台有人從高空撒下一把把百元大鈔,一時間白日夢中的鈔票雨成真,樓下的吃瓜群眾目瞪口,紛紛加入撿錢的戰隊。
這事兒當天不僅是香港媒體的頭條breaking news,包括環球時報在內的多家內地官媒也大肆報導,快手抖音上的視頻都引發了病毒性傳播。有人掐指一算,錢總共撒了六次,大概10來萬人民幣,但是傳播效果至少值個幾百萬。
這一出是誰整的呢?是一位外號「幣少爺「的90後幹的。
按照他的說法,自己在屋頂撒幣是想要當一名正義使者和超級英雄,實現兒時劫富濟貧的夢想。
△ 劫富濟貧的夢想
△ 是中二病犯了嗎?
咋一看我和你一樣,以為這小哥只是中二病犯了,覺得這事幹得還挺熱血的,畢竟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但是在check了他的背景之後,我發現這事兒並不簡單。
幣少爺真名黃鉦傑,自詡是「香港區塊鏈第一人」。今年剛滿24歲的他就已經開上了蘭博尼基和法拉利,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住進了帶泳池的西貢別墅,一幅人生贏家的派頭。
在公開場合,幣少爺黃鉦傑致力於打造勵志人設,對外宣稱他早年曾在麥當勞和工地打工,辛苦存了幾十萬,是靠炒比特幣才獲得了八位數的身家,如今自己實現了財務自由,同時也心系鄉親父老,想將掙錢的方法傳授於大家。
△ 幣少爺曬出的搬磚照
事實情況果真如其所言嗎?現在就讓我們來扒一扒幣少爺的成長軌跡。
幣少爺曾經就讀於香港深水埗天主教南華中學,那時候他的名字還叫關梓傑。
2010年時他因為傑出的社交能力,被學生會委任為宣傳部長。
△ 曬出畢業照,前排左一就是幣少爺
兩年之後,他走向社會當起了遊泳教練,卻在幾個月後因為在九龍公園遊泳池盜竊泳客手機,被判罰進行160小時社會服務。
到了2015年,又有人在網上爆料,勞教完的關梓傑還不學好,化名為慕sir,創辦遊泳培訓班,拍著胸脯保證5000元港幣包學會遊泳,不想剛上完第一堂課就捲款跑路。
在一份江湖追殺令上,他被描述為:約一米七五高,身形瘦弱,金色長髮,沾有煙味,九龍公園,觀塘,沙田,小西灣遊泳池出沒,穿上全套黑色泳衣,可能採用其他名字和電話行騙。
△ 江湖追殺令
這份江湖追殺令一度貼遍深水埗的大街小巷,迫於輿論壓力,關梓傑更名改姓為黃鉦傑,換了個馬甲,與債主們相忘於江湖。
2018年初,數字貨幣市場大熱之時,黃鉦傑再次浮出水面,註冊了個「幣少爺」的帳號在社交網絡上開始活動。
這時的他身著港仔三寶:hoodie、jogger pants與波鞋,一幅矽谷精英的模樣,化身為區塊鏈技術的布道者。
半年之間,幣少爺頻頻與幣圈網紅撕逼蹭熱度,還三天兩頭來內地參加個區塊鏈論壇,朋友圈中也充斥著豪宅香車美女的標準微商套圖。
△ 來杭州參加區塊鏈論壇
在有了基礎熱度之後,幣少爺開始露出廬山真面目,開始開班授徒,一堂課光學費就收了20萬港幣。
△ 開班授徒
緊接著他身著蝙蝠俠服裝,通過視頻直播對粉絲說「自己已經不想博了,但有責任教大家怎麼玩數字貨幣,以免墜入陷阱,最好的方式就是每人擁有一部自己的礦機」,隨後便大舉販賣起自家的礦機。
這礦機挖的不是比特幣,而是空氣幣FileCoin(後改名為FCC)。
到了6月份,幣少爺開始瘋狂購買內地幣圈媒體資源,密集發布軟文,並向香港民眾吹噓道:
內地媒體已每日瘋狂轉載幣少爺,可見內地非常重視這次熱潮。香港人這次掌握天時地利人和,要掌握這次機會。
△ 幣少在內地發布的軟文,可以說非常佛系了
更魔幻的是,幣少爺將自己的200多名粉絲邀請到居住地西貢別墅開趴。
當晚他身著佛祖袈裟,站在百萬豪車車頂緩緩登場,在所有粉絲的注目下,一邊信誓旦旦地表決心,一邊把自己的頭髮剃了個精光。
在趴體迷亂的氣氛之下,幣少爺創造了一個現實扭曲力場。當晚他的200多位粉絲,平均每人買了4部他力推的礦機,每臺礦機賣2.5萬元港幣,幣少爺一夜進帳2000多萬港幣。
△ 趴體過後的幣少爺依然很亢奮
△ 礦機後來被扒由淘汰部件組裝,淘寶同款就賣幾千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覺得這是個典型的幣圈屌絲逆襲的財富故事,咱們之前講過中華幣圈神童孫宇晨的傳奇,這不就是個翻版的香港幣圈神童嗎?
先別急著下結論,幣少爺的勵志故事還存有不少疑點。
幣少爺說他15年到18年間,靠比特幣大發橫財賺了幾千萬,應該不差錢。可是到了17年7月他還在朋友圈中轉賣100多元的唇膏。
△ 微商既視感
幣少爺的帳號在18年初才開始活動(這時候咱們的中華幣圈神童都已經套現完了),在此之前幣圈都沒有聽說過這號人。
在香港高空撒幣引起媒體關注之後,香港和內地的幣圈大佬們聯合60多家幣圈媒體發布申明,與其劃清界限,將其斥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顯然不把他當作圈內人:
欺騙顧客購買空氣幣,視為不忠。
借用他人婆婆來煽情,視為不孝。
欺詐擁有製造商股份,視為不仁。
誇大礦機再高價倒賣,視為不義。
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竟自居稱幣少爺,望他迷途知返,否則做不成少爺,更斃於行業底部,遺臭萬年。
同時,香港比特幣協會會長Leonhard Weese也表示,幣少爺的資金並非來自比特幣投資和其他數字貨幣領域的業務,而是來自一個金字塔計劃。
所謂的金字塔計劃是啥?
點開幣少爺的Facebook主頁,你會發現右下角的關聯主頁赫然顯示著「香港倫敦金詐騙案」。
△ 注意FB主頁右下角
沒錯,幣少爺黃鉦傑與香港倫敦金詐騙集團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就連他的手機號也被網友查證到與之前接觸到的一位倫敦金投資經理相同。
種種跡象表明,他或許只是一個演員,真正的老闆另有其人。
香港媒體在查詢工商和車輛登記後,發現幣少爺黃鉦傑的公司「幣少集團有限公司」所有股權轉讓自一位神秘人物「劉先生」,幣少爺在社交網絡上大曬的豪車和別墅,全部都是公司的資產。
幣少爺黃鉦傑於今年6月21日成為公司董事,7月1日首次在社交網絡上曬出蘭博尼基,西貢的別墅則於7月23日首度在Facebook上亮相。
△ 7月1日首次曬出蘭博尼基
這位幣少爺的恩公「劉先生」又是何方神聖呢?他是「天裕控股集團」高層,目前仍然擔任天裕控股集團旗下5家集團成員公司的董事,包括「天裕慈善有限公司」、「天裕財務有限公司」、「天裕金融有限公司」、「天裕娛樂文化有限公司」和「天裕基金資產管理的公司」。
△ 圖片來源,《香港01》
就像所有大佬都懂得低調,懂得lay low一樣,記者去探訪他時,發現他居然住在香港的公租房藍田興田邨,對記者的詢問也是一概無可奉告。
這「天裕控股集團」到底是幹啥的呢?
這是一家香港倫敦金詐騙案的涉案公司。
今年7月中巡,香港警方接到來自內地的大量報案後,開展「斷風行動」,搗破倫敦金詐騙集團,直搗天裕控股集團總部,拘捕三十多人,凍結數千萬元存款。
△ 美女投資經理的辦公室裡放著西瓜刀
△ 連騙子都在用思維導圖,懂得區分微信和陌陌
△ 斷風行動中查抄的贓物
這香港倫敦金詐騙怎麼玩呢?按照香港警務處的說法就是:
騙徒以倫敦金交易為名,引誘投資者在不良金融公司開立投資帳戶和存入資金,並籤署「授權書」全權委託騙徒操作該等帳戶,騙徒以後只需作出頻密的買賣指令,便可以讓帳戶內的資金因為「交易虧損」和支付佣金等收費而全部虧光。
在香港由於缺乏監管,倫敦金已經成為騙案的代名詞,此類詐騙多由香港警務處偵辦,不過成功定罪的少之又少。
香港警務處相關負責人曾經對外表示:
1997年,香港經濟形勢樂觀,『倫敦金』詐騙案開始出現,並在1999年進入頂峰。這一年,因『倫敦金』騙案損失總金額達一億五千九百萬元港幣。2000年時,警方曾大舉打擊本地倫敦金騙案,這類案件下降到70%。但是近期,仍有新移民和內地投資者受騙的報導。」
據2018年7月19日香港《Apple Daily》報導,在2018年的半年內,全中國約有3萬多人在香港9間倫敦金公司投資被騙,每人受騙10萬至逾千萬人民幣,總額達82.5億人民幣。
△ 7月18日赴香港討說法的大陸同胞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能夠猜測到幣少爺高空撒幣,「劫富濟貧」的錢都是哪兒來的了。
儘管幣少爺到處打著做慈善的招牌招搖過市,但是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割韭菜の前戲。如果公眾不加警惕,不知日後會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就拿幣少爺這次主推的FCC幣來說,不僅官網漏洞百出,白皮書不知所云,還是個實打實的空氣幣。
△ 撒幣當天開的跑車上赫然印著FCC,圖片來源《香港01》
在用Etherscan進行分析之後,人們還驚奇地發現,截止到12月17日凌晨一點半,持有FCC錢包的人數總數為69個,也就是說這款空氣幣全球玩家總數不足70人。
在這69名FCC幣玩家中,前23名控制了FCC幣總發行量的99.99%以上。
這69個帳戶中,有3個帳號的交易行為非常突出。他們一個是主力買,一個是主力賣,還有一個是買賣同時進行,且買賣數量相和。
說白了,就是這FCC幣動輒每日上千萬的交易額都是刷的。動不動翻個幾倍也都是幾個莊家在操縱幣價,聯手釣魚。
△ 圖片來源,香港蘋果財經
幣少爺的屌絲氣質和勵志人設,都是幕後集團根據受眾的特徵,為韭菜們量身打造的。
倫敦金騙局被香港警方查抄之後玩不下去了,所以「幣少爺」才橫空出世,玩了出舊壺裝新酒的把戲。
從11月底開始,幣少爺就在內地主流幣圈媒體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現在藉助高空撒幣,幣少爺更是一戰成名。
如今他已將割韭菜的鐮刀伸向了祖國大陸,公開宣揚「這是我們香港人可以賺盡大陸市場錢的唯一機會」。
大家周知,多多小心。
當你凝望幣少爺票票的時候,幣少爺也在凝望你的票票。
橫發會寄語
看完本文還被割韭菜的,請主動來找會長打屁屁。
上篇講經濟周期性問題的文章據說很靈,沒看過的趕緊回看一下:
周期理論雖好,但是也要注意風險控制,儘量不要借債和加槓桿:
發達國家的房地產投資年化收益有10%嗎?挺想讓這位讀者來進一步聊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