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框架——讓歷史朝代表生動起來

2021-02-13 超中庸

    凡是人類社會衍生的事物,均有歷史演化可溯,而懂些歷史的人,會在心中有一個明晰的系統,好比一個圖書館,任何一本新書進館,都有它可去的歸宿,有了歷史這套系統,會讓自己日常獲獵的知識有一個背景依託,更不容易遺忘。 我是一個非常喜歡研究歷史的人。身邊的朋友了解一些歷史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在心中明晰一個框架的人不多。

    比如聊到汾酒的第一次成名史,汾酒廠經常引用《北齊書》載:「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杯,勸汝於鄴酌兩杯。』」這裡提及的皇帝是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武成帝。那麼這個北齊武成帝又是何許人,怎麼更豐富地感知這位皇帝、以及北齊,乃至南北朝整個朝代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中處於一個什麼位置,承誰之前,啟誰之後。如何更加難忘地記住朝代表,我想把我的方法介紹出來。

     一、時間與空間

    每個朝代在歷史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最淺顯易懂處入手,可以先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相互依託的概念上著手。

    從這張圖可以清晰地看出歷史各個朝代是否長治久安,是否幅員遼闊。時間上延續久的,必然反映著一個朝代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相對穩定性,理解歷史朝代時,以漢、唐、明、清為基礎構建基本框架,其他朝代作為嵌入,理解其他朝代在其之前還是之後,就能有一個明晰的框架。所以了解中國歷史,先記住漢(-202-220年)唐(618-907年)明(1368-1616年)清(1616-1912年)分別距今的時間是一個好的入手點。

    從圖中可以看出,西晉時期雖然也實現了疆域的大一統,空間上是有較高成就的,但時間上過於短暫,故而在歷史上不為人熟知。宋朝在時間上足夠長久,但當時的中國四分五裂,故而奉宋朝為正統,罔顧遼金西夏各朝,勢必引發正統之爭。

    二、皇權政治和民生經濟

    然而,時間的長久、空間的廣大也只是深入淺出的表象。漢朝為何長盛,魏晉時期為何短暫,南北朝為何長時期地形成南北對峙,各自可以不斷迭代,卻難以互相徵服統一,表象之下必有原因,一個長久強大穩固的王朝,文治武功不可偏廢,概括下來有以下幾個重要因素:

    1.上層制度(政治、經濟方面)建構的生產關係與當下農業生產力的相互制約

    3000年前武王建立周王朝,實行分封制,把幅員遼闊但僅有極小活動空間的中國分封給功臣和武王自家親戚,如周公旦(就是周公解夢、相傳編纂《易經》384爻的主人公)封地魯國,姜子牙封地齊國等。當時人類矛盾主要是與自然界的對抗,生存尚且困難,各地城池四周一片荒地,沒什麼可受中央覬覦的財富,所以各自為政,世襲罔替,只需要拱衛天子安全,服從調令即可。到了魏晉時期,人口因三國混戰驟減,為了重振國家稅賦,國家賦權農民可以自行開墾荒地,以利誘之,以租稅和徭役制之,名曰均田制。宋朝開始實行分成制和定額制,生產力大幅提升,資本主義萌芽,小農經濟盛行,農民有了在當時定義下的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手工作坊遍地開花、商業繁榮。

    2.地方勢力對正統概念的理解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徵伐稱霸,但名義上仍承認自己都是周天子的屬下,直到始皇稱帝才重新定義了天子的概念。我們得有一個共同的君主,這個概念在長達400年的漢朝深入人心,王莽篡漢之所以不得人心,最重要的就是正統概念。而到了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正統概念式微,諸侯效仿春秋戰國諸侯處理維護家族權力和臣服天子這二者矛盾的態度、方法,紛紛用起挾天子令諸侯的伎倆。但所有人都認為中國是一個國家,無論曹操、劉備、還是司馬家族,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到了東晉十六國時期,受五胡亂華的影響,人們對天下需要統一這個思想理論變弱了,所以一直到南北朝時期,沒有人願意犧牲既得的利益傾畢國之力實現那個無足輕重的大一統夢想,但始皇帝留下的關於我們是一個國家的概念從未泯滅於南北各地的君主意志和民心之中。隋唐一統之後,宋遼西夏等再次分裂,接著元明統一全國,我們可以發現歷史雖然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總趨勢仍是統一的過程。有個有趣的現象,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大治之前必有短命統一,比如秦、隋、元、民國之後的漢、唐、明、共和國,每一個前朝之所以短暫都有正統概念不深入在作祟,但也正是短命王朝的正統概念滲透讓人們漸漸接受了下一個大治王朝正統的必要性。

    3.人口增減

 

    如圖,三國時期、安史之亂、元滅宋金這些歷史事件導致人口的急劇縮減,雍正時期攤丁入畝政策實行誘發的人口激增。

    4.最高統治者的個人決策導致的偶然因素

    秦始皇本想立賢明的公子扶蘇,因為趙高害怕失去位極人臣的權利而說服宰相李斯,偽造始皇帝遺囑,擁立胡亥作秦二世,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司馬炎受後宮迷惑選了何不食肉糜的惠帝司馬衷致使八王之亂,如果西晉繼任者是一個有雄才的帝王,歷史或許又是一番景象,也許五胡沒有亂華,也許我們現在都不覺得自己可以同內蒙古甘肅是同一個國家。更有朱元璋陳友諒鄱陽湖水戰決定歷史走向、吳三桂衝冠一怒加速清王朝的統一等歷史偶然事件。

    三、帝王事件和民間文學

    1.帝王承接大事件的引人之處

    漫長的歷史就像海面一樣,多是平鋪直敘的枯燥,但總有泛起漣漪和浪頭的時刻,再加上富有想像力的市井坊間的口耳相傳和戲曲小說的演繹,致使歷史有了很多引人入勝的地方。

帝王承接大事件,值得玩味的很多,春秋戰國的博弈為中國歷史紛爭奠定了基調,我們現在使用的絕大多數成語都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典故;楚漢之爭時的鴻門宴、暗度陳倉、四面楚歌的故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武則天顛覆歷史認知上位女皇帝的奮鬥史;朱元璋四子朱棣靖難之役誅殺方孝孺十族篡位稱帝;雍正在九子奪嫡中勝出;這些都是真實的帝王歷史,只看史書都讓人覺得波瀾起伏。

    2.民間文學著作及現代文娛產業的無限推力

    民間文學是入門歷史最好的渠道,我們可以先通過虛構的故事將歷史人物形象化。如封神演義將武周滅紂演繹成了封神故事,囊括了中國民間的神祇;西遊記將玄奘枯燥的取經歷程進行了生動的暢想,融合了道家佛家的思想,綜合併升華了民間虛構的悟空形象;金庸的武俠小說依託宋遼之爭、元明交替虛構出無數郭靖、張無忌等武林高手;現代懸疑推理電視劇《神探狄仁傑》《少年包青天》將狄公、包公的形象進行包裝等等。本來中國歷史上割據混戰的很多,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誕生了很多名人,劉關張桃園結義,桓溫枕戈泣血、高歡篡位立北齊這些歷史本來一樣精彩,但劉關張經過《三國演義》的打造後血肉豐滿,桓溫、高歡的事跡沒有後人有力的虛構修飾,所以一個婦孺皆知,一個湮於史海。現在有很多人批評甄嬛傳這種宮鬥劇歪曲歷史,穿越劇更是無稽之談,王者榮耀摧毀歷史人物,其實我認為大可不必,除非你一樣批評西遊記、水滸傳。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們現在所知,誰又知道幾分真幾分假。當然適度的批評仍有必要,教條式的遵循歷史枯燥的真實原貌或任由細說歪曲都是不可取的,這也算是我個人提出的超中庸思想的一種表達,任何事物都需要在不斷的否定之否定中尋找那個無法觸及的、完全不偏不倚的絕對平衡點。

 

    歷史是人類書寫的,所以了解歷史先從人物開始,再到事跡,那一串串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下,有太多引人的故事讓我們探索、深思。

    僅以《東周列國.春秋篇》主題曲作為結束語:

  從今天,看昨天,說英雄,論好漢;從昨天,到今天,古往今來故事一串串。也許你會覺得酷烈,也許你會覺得冥頑,也許你會覺得昏暗,也許你會覺得壯觀。

  說一千,道一萬,人心要比天地寬;黎民百姓長久,功名利祿短暫,一部青史等閒看。

    本文以科普歷史為主,想要從最泛泛而談的角度講講歷史。歡迎歷史資深愛好者拍磚,也歡迎歷史小白走近歷史世界,找到一片精神樂土。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朝代表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朝 代起 訖②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為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③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時期,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建立了農民政權。公元23年,新王莽政權滅亡。公元25年,東漢王朝建立。
  • 2020高考歷史複習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以下朝代順序表皆以公元紀年為單位:舊石器時代(約前300-200萬年)、新石器時代(約前1萬年前)、三皇五帝(約前2100年)、夏(約前1600年)、商(約前1100年)、西周(前770年)、東周在春秋(前403年)戰國(前221年)之間、秦(前206年)、西漢(8年)、玄漢(25年)、東漢(220年)  最可謂分崩離析的朝代年段就是以下了,讓我們來看一下以下的朝代順序表吧
  • 中國歷史朝代歌及簡表
    中國歷史朝代歌及簡表唐堯虞舜夏商周,  春秋戰國亂悠悠。
  • 中國歷史朝代對照表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
  • 中國朝代順序表口訣,輕鬆掌握中國歷史朝代順序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經歷了無數的朝代更迭!這些中國的歷史朝代你都能記住嗎?中國朝代的順序表是什麼?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記憶口訣
    中國古代歷史深遠綿長,想要記住各個朝代也是一件不易之事,整理了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記憶口訣,歡迎閱讀。
  • 歷史朝代順序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詳表
    中國朝代順序表: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 中國歷史朝代皇帝順序表
    中國歷史朝代皇帝順序表1.秦始皇(贏政)——中國的第一個皇帝2.漢惠帝(劉盈)——來去匆匆,過眼雲煙3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及開國皇帝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及開國皇帝朝代起訖年代都城今地開國皇帝詳細介紹夏約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縣禹夏朝歷史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太齊太贊了!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太齊太贊了!圖:中國朝代順序表,中國歷史紀年表中國朝代順序表: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十國【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詳表
    「前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非漢民族政權,且像孫功達《氐族研究》所稱,還是「最早嘗試由少數民族來統一全國」的歷史政權。「先秦」通常指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之前,特指春秋、戰國時期。北燕的第一代皇帝是高句麗人高雲(高句麗王族,高雲的祖父高和,是高句驪族群的分支。
  • 中國歷史朝代簡史
    中國歷史,從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歷史;從中國第一個統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約有2241年。中國歷史朝代夏朝(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多個部落聯盟或複雜酋邦形式的國家。
  • 收藏~中國歷史朝代的演變
    「讀史使人明智」,因為"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那麼,中國歷史的長河滾滾不息,那你知道共有多少個朝代更替嗎?首先來看下中國朝代順序表:夏朝、 商朝、 西周、 東周、 春秋、 戰國、 秦朝、 西漢、 新朝、 東漢、 三國(曹魏、蜀漢、東吳)、 西晉、 (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 北朝(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後蜀、南唐、北漢) 、宋(北宋、南宋)、遼、西夏、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兼順口溜(收藏版)
    原創:文章首發於牛虻公眾號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順口溜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鴉片戰爭以來直至現在的170多年的歷史。中國近現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質來說,是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眾和仁人志士為救國存亡所做的奮鬥史,進入21世紀中國當代則進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史。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忘記歷史等於背叛🇨🇳每個人都要多學習些歷史🇨🇳🇨🇳朝代歌,其主要是方便記憶我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名稱的歌謠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詳表+記憶口訣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 讓孩子愛上歷史,中國歷史朝代皇帝順序表,值得收藏!
    、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鮮卑驕子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歷史上最癲狂的皇帝34.隋文帝(楊堅)——歷史上有名的「懼內」皇帝35.隋煬帝(楊廣)——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淵)——大唐帝國的奠基人
  • 中國最長朝代排行榜,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排名
    說到這個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也還是有很多故事的,很多人也都說了,中國歷史上的朝代真的太多太多了,但是大家也發現了,有的短,有的長,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排名
  • 中國歷史朝代地圖
    商朝,又稱殷、殷商 ,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周朝(前1123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867年,周朝於公元前1123年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