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尼採,在很早很早以前就說過這句話,而且是一句狠話。
翻譯成現在的流行語就是:弄不死我,就都是在給我加持。加持什麼?加持一切,類似於《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的「鬥轉星移」,不過加持更像是鬥轉星移之後的融會貫通。
今天其實一天腦子都在想這句話,但也只是想想,因為更深是參不透的。一會腦子裡面是《芳華》結尾的「倒是劉峰和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一會又是老祖先那句「否極泰來」;總之一片混亂。仔細想想,何為否?何為泰?又如若才能溫和少語?
曾經我想著要讓自己「軟」下來,就當是為了某些人和事,應該讓自己發生改變。可是後來,堅持了一段,好像也是忘記了為啥而堅持,堅持的根基蕩然無存,所以也就變本加厲,雖說不上暴虐無常吧,但也基本可以說是「忘乎所以」,早已忘了心中設限,甚至於都是自暴自棄。更因為沒有了堅持改變的基礎,所以變本加厲,逐漸隨波逐流,整天嚷嚷著咒罵一切,一時間成為一枚憤世嫉俗,眼裡容不下任何世間方物的「異類」,所以最終成了「四不像」,不知出產何方,已不知緣何如此,沒成就「軟」,反倒如同像是茅坑裡剛挖出的石頭,硬且臭。可氣那個時候也不會去想,我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會這樣?
自暴自棄的階段裡,雖未終日以淚洗面,但也在谷底樂此不疲,終日渾渾噩噩,活在回憶中,活在虛無中,一任思想無拘無束,各種理由、各種藉口,總是能讓自己陷入空洞和虛無之中,以達到自己的「最適合狀態」。如同這優美的句子所言:
聽聞遠方有了你
曾也想動身跋涉千裡
我吹過你吹過的風
這算不算相擁
我踏過你走過的路
這算不算相逢
我還是喜歡你
像太陽升起
不論朝夕
我還是喜歡你
像星辰砸向大地
至死而已
我還是喜歡你
像微風吹進心裡
酥酥靡靡
我還是喜歡你
像風走了八萬裡
不問歸期
可是終究,沒能這樣繼續下去。也許是因為生活所累,年紀逼迫。
不得已,終是開動愚拙的大腦,試圖去理解一切,去接納一切,但學識淺薄,學藝不精,只看了表象,未能理解其中,而且僅理解和接納也是遠遠不夠。因為生活給你的,除了間歇性的快樂和憂愁,剩下更多的是緩慢受錘,最終就像是耕牛,忙完了應盡的所有,最後挨了悶錘,只能一聲不吭,悄然倒地。想到此,可氣可悲,但也基本沒有人願意像牛挨悶錘吧,可是任誰卻又輕易逃不了,想逃就得拿出真東西,那什麼是真東西呢?
如果我現在給你說,真東西就是「海納百川,於細微處見知著」,你肯定會說:且,就這?!這不就是老生常談嘛,我還會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呢!可是我若告訴你:殺不死的終將使我強大。你或許會說:吹牛*,能殺你,你就不會強,更不會大。我只能告訴說:我也這樣認為,只是我也相信弱小者有可能可以抗爭以致強大。
如果生活每天就是被實錘,那麼我想不要在我最柔軟的地方,我也希望翻個身,我更希望我終究能長出一處肉盾能抵禦住實錘,以爭取我能翻身和做自我調整,不至於柔弱之處被錘稀巴爛。可是我該如何長成肉盾,該怎樣去選擇,但生活也不可能總是在你一處錘,而是全身換著錘呢?更或者就是挑你最柔弱的地方使勁錘呢?怎麼辦?
人生被錘是必然,所以只能不斷地調整姿勢,不斷藏起柔弱之處,並讓柔弱之處能不斷得以增強,這樣得以耐錘指數提升。好吧,方向確認好了, 柔弱之處又在何處呢?除去我們的至親,生養我的和我生養的,就只剩下自己人格的弱點,我也相信這些東西,就是我們生命不可錘之軟。
生養我的在我到今天這個年齡段以後,都將是我要保護的;我生養的現在還懵懂無知,也需要我的哺育和培養,所以最終都集中在本我之處。那麼修正本我性格的弱點,也將成為我強大自身,並保護至親的必經之路,所以至此改變迫在眉睫,就讓那些想要殺死我的,都衝我來,並來的更猛烈些吧!
那麼,還是幾年前那句:軟下來吧,不求與世無爭,因你做不到,但求你已經放低資格的同時,讓語言更得體,讓自己的素養不要那麼倔強,太剛易折,你是懂的。也該忘掉曾經要改變的原因,注入今天所思考的要點和自己將要努力的方式方法了。或許努力了,你仍然不可能變得溫文爾雅,什麼都擁有,但你也絕不可能什麼都沒有,相信能變得更好,現在所有的一切不就這樣嗎?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那些雖然努力過但也有過的遺憾,就讓它隨風飄散吧,早已沒有存在的意義,忘掉雖不可能,但我願意塵封起來了。
最後鼓勵自己,努力吧,相信能做的更好的。
我將努力提升自我修養,包括但不限於:
①認真讀書;②虛心求教;③學習榜樣;④躬行實踐;⑤積善成德;⑥常思己過;⑦自覺鍛鍊;⑧堅持"慎獨"。
明年今日我們來談收穫。
2021年2月4日凌晨
漢中光輝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