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乘風破浪,日新月異。「精彩甌海2020」細數這一年發展的「高光」成就,感悟變遷,展望未來。
提升一座城,與甌海共亞運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
杭州亞運會的腳步漸行漸近,作為分賽區,甌海已全面邁入「亞運時代」。
抓賽時為賽事,抓賽後為城市。以「亞運」為槓桿撬動城市發展,在甌海這盤「亞運大棋」中,有黨委政府的雷厲風行,有社會力量的熱情湧入,還有廣大市民的踐行與期盼……
場館建設收尾 以路為軸串綠成網
提升的不只是顏值更是一座城市的澎湃活力
12月9日,位於甌海中心區南單元的溫州龍舟運動基地項目現場一派繁忙,站在升吊機上的工人們有條不紊,作業著「潛龍閣」玻璃幕牆的龍骨安裝。
「目前龍舟場館建設已接近收尾階段,建築結構已全部完成,室內裝修工程量完成85%以上,機電安裝工程量完成95%以上。」甌海中心區建設中心總工程師王思芳介紹,為了給亞運前期測試賽留足準備時間,計劃在農曆年底前完成全部工程量。
作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龍舟賽事項目承辦場地,溫州龍舟運動基地總用地約532畝,包括河道水利、建築、景觀等工程。從前期2個月完成婁橋村1198戶房屋拆遷騰空,到建設中「水岸同建、無縫相連」——鎖定「辦好一個會」,甌海全程按著「加速鍵」、跑著「加速度」。
以亞運籌備為牽引,甌海提出「打造最具魅力的亞運新城」目標,實施「十大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除場館建設外,城市交通要暢行、生態環境要優美、亞運經濟要培育……懷揣著「亞運夢」,甌海眾志成城,將其變為可擁抱的現實。
新建一批「剛需路」、整治提升一批「低品路」、打通一批「斷頭路」,路網「五環圈」,是「亞運效應」下的一個美麗蛻變。「第一環」,圍繞龍舟運動基地核心區域,整治提升半塘路、景嶼路等5條道路,形成龍舟基地核心內循環圈。「改變此前存在瀝青病害、鋪裝破損、綠化死亡、停車系統混亂等問題。」甌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內而外,一環接著一環,將甌海中心區、高鐵新城、南部新區等各區塊聯通,近五年來,甌海區已開工新建或提升道路工程100餘條,完工項目91個,完成投資超151億元。
讓全域健康綠道網,成為心嚮往之的城市顏值「擔當」,甌海還精心規劃了「綠心三環八廊」的綠道網,以龍舟運動基地及牛山、白雲山為綠心,串谷、聯山、通水,形成龍舟綠道網、中心綠道環、雲山綠道環。
路網綠道,為城市發展「開道」,串出了城市「活力」線。以亞運龍舟賽事為引擎,甌海引進PPP專業體育場館運營團隊,「後亞運」動作做在前。賽後場館除承接舉辦國內外專業龍舟賽事外,還謀劃設置會展博覽、龍舟體驗、皮划艇、水上樂園及球類、滑冰等二十餘項體育產業運動項目。「亞運」加持之下,眼鏡小鎮輕工產業、溫州全球商品貿易港商貿批零產業、生命健康小鎮康養產業、高教新區科創產業、高鐵新城物流產業又會擦出怎樣的花火?甌海一路探索著,釋放亞運效應最大化。
社會力量注入 文明為葉文化賦能
涵養的是城市氣質更聚百萬市民的美好情懷
9月份,由義大利華僑陳軍敢歷時7年、投資7億元打造的溫州君廷酒店正式開業。這是陳軍敢放下海外國際貿易和江蘇房地產等紅火事業,毅然決然來甌的「溫商回歸」項目。籌建中,甌海承接亞運龍舟賽事的好消息讓陳軍敢為之一振。「這是溫州人的驕傲,我也希望能為亞運盛會出份力!」於是,陳軍敢團隊按照亞運分村酒店標準精益求精、打磨細節。如今,這個擁有全市客房規模最大的國際準五星酒店已順利成為亞運會運動員指定下榻酒店。
「社會力量辦亞運」,還顯現在甌海龍舟公園的開放上。由黃銅鑄造重達3噸的龍舟競渡雕塑、譽有「中華最美龍舟」的觀賞性龍舟彩舫、龍舟文創主題館、龍舟訓練基地……公園裡隨處可見龍舟元素,省、市、區三級龍舟協會在此處落腳。尤值得一提的是,公園建設所需的800餘萬元,由廣大龍舟愛好者籌集。「亞運龍舟賽,不僅能讓外界看到龍舟,更會看到溫州厚重的文化歷史。」中國龍舟協會副主席、浙江省龍舟協會主席王成雲描繪著龍舟愛好者們共同的「亞運夢」:做好「龍舟+」文章,龍舟+文化、+旅遊、+教育、+產業,讓龍舟文化成為展示溫州形象的金名片。而甌海龍舟公園,正是這群追夢人為亞運造聲勢的實際行動!
在校園裡,亞運刺激下的龍舟文化,散發出傳承與創新的生命力。甌海外國語學校開設龍舟STEAM課程,開啟了一場童心與龍舟的故事。探訪龍舟製造廠、智造龍舟模型、設計龍舟伴手禮……悠久龍舟文化與新時代育人理念交織在一起。「亞運會第一次離家鄉這麼近,我們當然也希望讓孩子們感受亞運、感受龍舟文化,傳承龍舟精神。」該校科學教研組組長陳苑老師說著,和孩子們玩起了龍舟遊戲。
文化涵養著城市氣質,文明透亮著城市底色。「十大提升工程」中,市民素質提升是重要一項。「同迎亞運·文明十講」「文明餐桌·公筷行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公益廣告示範路創建等系列活動在行動。11月,全區志願服務聯合會成立,活躍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領域的96支志願服務隊伍集結,迎亞運志願服務順勢鋪開、溫暖接續。
「『亞運新城』,不單單是一個項目的『小打小鬧』,關鍵在於亞運紅利如何在甌海釋放。產業導入、文化融入、市民素質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均在其中。」甌海亞組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主任翁定波如此評價這場「亞運城市行動」。兩年時間,亞運新城姿態初顯。這張亞運考卷,甌海還在以千鈞筆力,認真作答。
(內容來源:掌上甌海客戶端。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文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轉載目的在於學習分享與傳遞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喜歡你就戳戳大拇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