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手(Sniper),是一種在世界各國特種部隊中接受過相應的專業訓練,並擔負特殊任務,藏匿於隱蔽且開闊場所使用精準的輕武器對特殊目標或者重要人物進行遠距離摧毀和暗殺的一種職業。脫離使用者再好的武器也是一堆廢鐵,所以狙擊手的訓練和技巧融入狙擊槍,兩者成為一對致命組合,狙擊是「伺人不備,突然襲擊」之意。
現在人們常常把經過特殊訓練,掌握精確射擊、偽裝和偵察技能的射手稱為狙擊手。狙擊手已經成為今天特種作戰行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狙擊手常常是特種戰鬥行動決定性的關鍵因素。
比起普通步兵的「潑水」式射擊,狙擊手才是真正高效率的「殺戮機器」。在越南戰場上,狙擊手消耗1.39發子彈便能擊殺或擊傷對手一名士兵。也正是因此,狙擊手是士兵們在戰場上最不想遇到的敵人。在美軍近年來的治安戰中,絕大多數傷亡也是由對方狙擊手造成的,如果採用「圍屍打援」的戰術,一名狙擊手輕鬆消滅十多名步兵都是很正常的。
如今,反狙擊作戰已經成為步兵們最為頭疼的問題,美軍在發現狙擊手後往往會立刻找掩體躲避,在掩體內用武器壓制對方的狙擊手。如果小隊內有專職狙擊手,則會考慮讓兩名狙擊手「對狙」決一死戰,如果沒有狙擊手,或者是己方狙擊手被對手擊殺,則會立刻呼叫火炮覆蓋對手的大致位置。
就算如此,美軍的反狙擊效率還是低的令人髮指。
其實,在反狙擊作戰方面,我軍也有一套自己的作戰方案,既不用狙擊手以身涉險和對手「對狙」,也不用興師動眾的呼叫炮兵部隊來執行火力覆蓋,不像美軍一樣見到狙擊手就「畏首畏尾」。能夠讓每一名士兵都能靈活執行反狙擊作戰,當然需要幾款「趁手」的武器,從而讓對方狙擊手無從遁形。
首先是我軍的QLU-11式狙擊榴彈槍。
比起常規的7.62或12.7口徑反器材步槍,QLU-11在威力方面「更上層樓」,它發射的是35毫米榴彈,射程達到了2000米左右,狙擊手一般的射殺距離在450米-800米之間,因此QLU-11的火力範圍完全夠用。就算是對付兩公裡外的目標,35毫米榴彈的飛行時間也在5秒鐘之內,對手根本沒有時間反應就會被榴彈炸死在狙擊陣地上。
比起傳統意義上的反器材狙擊槍,QLU-11顯然更加「省心」,甚至都不需要準確命中狙擊手,確保著彈點在狙擊手一米內便足以使其失去戰鬥力,如果不放心還可以使用連發模式覆蓋一下。精度高、重量較輕等特點讓這款武器在國際市場上也能一展身手。此外,我軍還裝備有口徑略小但是精度大大提升的10式反器材步槍,也能有效對付敵方的狙擊手。
如果嫌QLU-11太複雜,我軍還有更「省心」的反狙擊手武器。
在珠海航展上,武漢高德紅外公司展示了QN-202微型飛彈,這款飛彈發射器與六枚備彈總重也就才10.7公斤,一名士兵就可以輕鬆攜帶。
在遇到襲擊時,飛彈操作員可以就地尋找掩護,在狙擊手打不到的位置發射QN-202,隨後用飛彈自帶的微型瞄具搜索狙擊手的位置,在找到對手後便可以引導飛彈一頭「撞」過去。其最大射程達到了3200米,足以對付所有的狙擊武器。
最後就是最簡單粗暴的反狙擊手方式。
我軍一線作戰單位普遍配發了PF-97式一次性單兵雲爆彈,一個步兵班可以輕輕鬆鬆攜帶3-4支PF-97與相應的攻堅火箭筒。由攜行狀態轉為射擊狀態最多也就一兩分鐘的時間。遇襲後可以用單兵雲爆彈攻擊對手大致的狙擊陣位,雖然單兵雲爆彈的精確度遠不如上文提到的QN-202與QLU-11,但是殺傷範圍要大得多。
你有狙擊槍,我有反狙擊,還是很炸的那種,不入魂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