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30日 06:16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29日晚9點20分,最後一架入港航班HU7243降落在駱崗機場
29日晚10點30分,合肥駱崗機場正式閉燈,宣告關閉
最後一架航班的機組和旅客,手持鮮花,從左至右分別為最後一位旅客黃雁鳴、機長段茂利和乘務人員
中安在線訊 5月29日晚,10點30分,隨著一聲「熄燈」指令,歷經36個春秋的合肥駱崗機場華麗謝幕:跑道兩側的導航燈一盞盞遞次熄滅,往日繁忙的停機坪上沒有一架航班;伴隨了機場36年的飛機轟鳴聲消失於耳邊,航站樓燈火驟然歸於闌珊,整個機場只有「合肥」二字仍在黑暗中閃爍著亮光,幾十秒後,「合肥」字樣也隱沒於黑暗....整個駱崗機場一剎那間從喧囂歸於寂靜,耳旁只聞人們的唏噓聲。
時間:晚上9點20分
最後一架入港航班降落
遠處天際,兩點紅色的燈光越來越近,飛機輪廓越來越清晰,引擎轟鳴聲越來越大,周圍人群指著飛機的身影:「最後一架航班來了!」
9點20分,從大連飛來的HU7243次航班穩穩地降落在駱崗機場,隨後緩緩駛向廊橋。幾分鐘後,機組人員和乘客面帶微笑,向等待已久的人群揮手致意。
「昨天我就知道今天是駱崗機場的最後一天,但不知道自己會成為最後一架航班的機長,在降落前才得知這一消息。能夠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心情很激動!」47歲的機長段茂利笑著告訴記者,自己是大連人,執飛合肥、大連航線已有5年,每周都會往返兩個城市四次,至今安全飛機記錄已累計至8,000多個小時。
段茂利告訴記者,自己曾在飛行中俯瞰過新橋機場,感覺形似「大鷹的翅膀」,挺漂亮。說到對新機場的期許,他說正如「新橋」二字,新機場將成為新的橋梁,「期待明天的太陽架起一座五彩的橋梁,溝通世界與合肥。」
據了解,段茂利執飛的航班將於數日後再次抵達合肥,不同以往,下次的目的地將是新機場,「6月2號,我們新橋見!」
黃雁鳴是駱崗機場迎來的最後一位旅客,他表示「十分激動」。祖籍安徽的黃雁鳴說:「我是一名普通的乘客,可我見證了一個歷史。大家也是在落地時才知道這是最後一架到港航班,對我的家鄉安徽來說,這是一個轉折點。」據了解,這位乘客將獲贈飛機模型一架以作紀念。
時間:晚上9點59分
最後一架出港航班起飛
30分鐘後,合肥飛往大連的HU7243次航班結束了短暫逗留,滿載旅客,緩緩駛向跑道,這一次的別離,將成永恆。
十幾分鐘後,帶著巨大的轟鳴聲,飛機昂首駛向夜空,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最後一架飛機駛出駱崗機場,36歲的「老兵」滿載讚譽,站完它的最後一崗。
時間:晚上10點10分
閉燈儀式
機場上的很多車輛在不遠處等待離去,此時夜幕更重,沒有了飛機的停機坪顯得比往日空曠不少,在喧囂人聲的映襯下,駱崗機場航站樓在柔和的燈光下靜靜矗立,等待盛裝謝幕。駱崗機場正一分一秒走向它的句點:閉燈儀式。
今晚的閉燈儀式僅持續了20多分鐘,全程顯得簡單而又不莊重。合肥機場分公司安檢一科班長肖颯首先代表員工發言:「今天是駱崗機場運營的最後一天,我們將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告別我們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駱崗機場。明天我們將踏上共創新橋美好未來的新徵程!」
東航機長韓錦文則用「老戰友」形容與之朝夕與共的駱崗機場,「在這裡有我美好的回憶和無線的眷戀。幾代飛行員共同努力,無數次的起降,確保了分公司28個安全飛行周年。現在即將關燈,讓我們一起向這位老戰友致以臨別的敬意!」
「今天我是來和曾經朝夕相處的老夥伴喜別來了!」原民航安徽省省局副局長郭金橋的講話讓在場每一個人都感慨良多,這位已白髮蒼蒼的東北老人將一生的青春都獻給了駱崗機場,不僅參與了當年從三裡街機場到駱崗機場的轉場,更主持了駱崗機場的幾次擴建,自言「連每個房間裡的空調裝在什麼位置都一清二楚」。
「往事歷歷在目,讓人難以忘懷。難以忘懷在70年代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在全省人民的支持下,在駱崗這個曾經荒涼、不為人知的地方建成了當時全國十大空港之一的機場,」郭老動情地說,「今天駱崗機場即將退休,曾經的輝煌將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代表民航老同志,衷心祝願新橋機場如雄鷹展翅,飛得更遠更高!」郭老在發言中最後說道。
「隨著最後一架飛機飛離本港,運行36年的駱崗機場已完成歷史使命,再過兩個小時,安徽民航將步入新橋時代。」安徽機場集團董事長蔣厚玉在發言中說道,駱崗機場不僅記錄了國產飛機首次試飛身影,也記錄了抗洪救災全力保障的歷史,不僅有第一條國際航線開通的振奮,也有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萬的裡程碑,「關燈儀式是為了更好地感受和傳承安徽民航人36載春秋的拼搏,更為了以更飽滿的姿態迎接新橋時代的到來!」
「我宣布合肥駱崗國際機場圓滿完成使命,正式關閉!」省政府副秘書長宓建毅最後宣布這座機場的關閉。
時間停留在了29日晚10點30分,這一刻,駱崗機場正式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慢慢淡出視野,數十公裡外,一座氣勢恢宏的新機場正振翅待飛...駱崗華麗謝幕,新橋重新出發。(記者 査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