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方法有千萬種,成功者的投資心態卻往往是相似的拒絕「賭徒心理」,希望大家都能練好投資心態的修行,更是修心。把心態修好,不再受誘惑了,相信在股市上也就一帆風順了建立適合自己投資體系的外功,賺取股票市場上的投資收益,讓財富隨之而來。
很多投資者在交易的時候總是抱著一種極端的心理入市
總是指望一次或者幾次交易就能夠讓自己賺的盆滿鍋滿
這樣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為市場的波動不大可能允許投資者的大規模盈利而沒有虧損。
所以盈利是不能操之過急的。
市場上的交易方法很多,有些交易者想全部掌握
以為學會了什麼纏論,蝴蝶理論,波浪理論都學會了,就能盈利了,結果是把自己給繞進去了。
只知道理論不知道市場,交易結果可想而知。
我們與其掌握全部的分析方法,還不如精通一種方法
只要能達到合理的盈虧比就可以了。
交易看似機會繁多,順境時財源滾滾,但其實其中暗藏各種陷阱,由盈轉虧只是瞬間之事。
所以預設盈利預期很為關鍵
如每年主做春季行情,盈利20%-30%就達標,剩下的只是錦上添花
那麼獲取基本收益後便會心態淡然,心有風險感應時就會多做觀望或是閉盤不看。
知足常樂者往往事半功倍,好高騖遠則易欲速不達,勞心勞力。
財不入急門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某些高手
在某一兩年突然從幾十萬變成幾百萬,或從幾百萬突然成長為幾千萬,這就是所謂的爆發
但大多數爆發者,都是經歷了漫長時間積累之後
因此,看著他似乎突然發了急財
其實,那是他用漫長時間作為成本的,依然並非「急門」。
集合競價
集合競價是一隻股票運行拉開的序幕,如果說一個股票的莊家想要有所異動,那麼就一定會插手控制集合競價的情況,從而控制開(收)盤價格以及成交量的情況,從這裡面就可以找到當天主力的控盤意圖。
雖然盤前集合競價只有短短的10分鐘時間,但這十分鐘也分為下面幾種情況:
9:15-9:20可掛也可撤
9:20-9:25隻能掛不能撤
9:25-9:30不能掛也不能撤
9:25-9:30不能掛也不能撤,指的是交易所對證券公司
在這5分鐘裡,股民可正常下單
但只是暫存在券商系統裡,9:30才提交到交易所
路徑是這樣的:股民(9:25-9:30下單)——證券公司(暫存)——交易所(9:30接收)
集合競價有什麼用
世界各國股市市場均採用集合競價的方式來確定開盤價,因為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為操縱現象。
通過集合競價,可以反映出該股票是否活躍,如果是活躍的股票,集合競價所產生的價格一般較前一日為高,表明賣盤踴躍,股票有上漲趨勢。如果是非活躍股或冷門股,通過集合競價所產生的價格一般較前一日為低,賣盤較少,股票則有下跌趨勢。
集合競價技術圖解
集合競價漲停試盤的願意有以下幾種:
個股出現停盤復盤出現利空,但散戶是在不清楚的情況下。
這時主力在集合競價前5分鐘進行漲停試盤
目的是為誘惑散戶,讓不知情散戶在集合競價時間或開盤後接盤。
個股股價在短期上漲後,或者遊資操盤後,進行誘多出貨。
遊資把個股股價拉升一小波後,開始漲停試盤
然後跟風盤以為個股股價還會繼續上漲,這時集合競價追進股
主力撤單,散戶追進,個股大幅高開主力開始藉機出貨。
主力測試跟風盤和壓力。
個股股價在長期橫盤後或者股價長期下跌後,出現突然漲停試盤,有可能是主力在測試某一位置的拋壓盤和散戶跟風情況
如果試盤時候拋壓輕,追漲多。
那麼這樣的個股在盤中大概率會大幅上漲甚至漲停。
集合競價跌停試盤的目的:
一、造成恐慌,趁機洗盤。
個股小幅上漲後,由於散戶多,不穩定籌碼多,所以主力會借跌停試盤來洗盤,在散戶中造成恐慌,進而在開盤時拋出手中籌碼。
二、個股股價在長期橫盤後或者大幅下跌後,跌停試盤,測試盤中拋壓和重要支撐位的支撐強度
如果支撐位拋壓輕,能夠支撐住個股股價,那麼有可能主力會藉此位置進行反彈。
上圖,該個股股價在長期橫盤後,接近跌停試盤,但是該個股股價最終漲停。
對於集合競價漲停跌停試盤,大家可以參考股價所處的位置來判斷,個股股價位置不同,主力目的也不同。
競價分兩種情況考慮:
成交量
集合競價成交量放大到和首板漲停爆量相同最佳,如果放大到2/3也可以,最差也要放量到一半,如果縮量就沒有參與價值。
要爆量,就是看漲停瞬間分時成交量柱的高低。
高開幅度和分時
高開幅度主要兩個方面,開到3%-5%,或7%-9%有一定價值,競價開到6%左右是雞肋,既不如高開7%-9%證明強度,也不如高開3%-5%位置相對安全。
高開3%-5%
一個漲停的溢價高開到這個區間並不出奇,表明人氣一般。
成交量至少要放到一板當天漲停爆量的一半
否則沒有價值,競價承接太低容易開板被砸。
競價分時常見兩種。
第一種是重心逐漸下移,不佳
第二種重心平穩,最佳。
高開7%-9%
高開到這個區間,表明市場承接好,資金認可度高
開到這個區間需要放量,至少要放到首板當天漲停爆量的2/3以上
放大到一倍以上最好。
競價分時常見兩種:
第一種臨近競價結束小幅下砸,最佳
第二種臨近競價結束,資金搶籌,偏中性。
第一種分時,要注意最後一秒鐘下砸幅度,振幅不要超過3%
最後一筆如果導致個股股價從漲停到+6%,就不太好了。
種分時主要從市場強弱以及板塊是否存在分歧判斷。
市場強勢,這種搶籌手法,當天很容易封穩,如果市場偏弱,很容易被砸廢。
如果首板存在分歧,龍頭股次日競價搶籌容易將板塊從分歧帶到一致,這是好事。
但如果首板當天板塊已經足夠強勢,說明分歧較低,那次日最佳競價分時應該是第一種漲停附近開
但如果是種,表明市場認可度不高了,那參與價值也不大。
這裡是個反證法。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的這裡,由於平臺限制,很多內容發布不了,篇幅有限,想要更多的歡迎大家關注留言!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本人百家號,每天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下你的精彩評論。老溫跟你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