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都是一樣的,經歷過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些都是我們人生的必經之路。
但是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少年時期的孩子是最難「掌控」的,因為他們會出現叛逆心理,甚至在「性」方面也會出現很嚴重的問題。
如果家長在性教育方面放鬆了警惕,那麼孩子的一生可能會被影響,如果家長過度幹涉,也會造成孩子心理的問題。
案例:
朱女士的女兒14歲上初二,可能是到了青春期的原因,女兒的性格突然大變,每天回到家中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也不像小時候經常纏著爸爸媽媽玩,於是朱女士心裡開始擔心,女兒在學校是不是被同學欺負了?
於是在周日的時候,朱女士想跟女兒好好聊聊,但是她剛走到孩子的方門口,她竟然聽到了「怪聲」,這種聲音讓作為「過來人」的母親非常熟悉,而且朱女士也瞬間臉紅了,嚇得她趕緊跑回自己的房間。
丈夫看見朱女士慌張的樣子急忙問她怎麼了,朱女士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告訴了丈夫,沒想到丈夫立馬就急眼了,非要去教育女兒,這時朱女士攔住了丈夫並直言:「這件事交給我吧,你別參與了,在性教育這方面一定要重視起來,不然女兒因此做錯事情,那咱們就後悔莫及了」。
朱女士說完這句話之後,在梳妝檯拿起紙和筆給女兒寫了一封信,上面寫道:「女兒,到了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和身體都會發生一些改變。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是一家事情,你不要害怕,有什麼不懂的事情一定要問媽媽,而且媽媽也很願意給你解答疑問,這也是咱們母女之間的小秘密,媽媽也會幫你保守秘密」。
沒想到當女兒收到這封信後,竟對媽媽放下了戒心,而且還將心裡的疑惑都提了出來,朱女士在幫女兒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趁機安撫了女兒的情緒,並且非女兒也上了一節「性教育」的問題。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大聲呵斥孩子,還強行他們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於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矛盾越來越大,最後孩子很有可能會記恨父母。
根據研究表明:孩子3歲的時候,就開始對人體的生理構造感興趣了,慢慢的還會意識到同性和異性的區別。所以建議家長們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要開始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這件事。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該如何與青春期孩子談「性教育」呢?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以下幾點建議:
1. 科普基本的性知識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們對「性」非常的好奇,所以面對著好奇他們會偷嘗禁果,所以在孩子懵懂期的時候,家長們可以買一些書籍來教育孩子,但是千萬不要著急,要一步一步的來,將性知識科普給孩子。
2.父母在生活中要避嫌
不管是爸爸和女兒還是媽媽和兒子,即便在怎麼親近都要知道避嫌,孩子的哪些部位是爸爸不能碰的,那些部位是媽媽不能碰的都要告知孩子。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嫌,當你們想「做運動」的時候,一定要鎖好房門,並且把聲音降低,這樣也能避免很多尷尬。
3. 不要心急,掌握好語言
上面說到了,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已經對身體結構產生好奇心理,那個時候他們小還不懂事,但是家長也不要掉以輕心,要慢慢的教育孩子,雖然他們剛開始不明白什麼意思,但是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他們就會明白父母說的是什麼意思。
而且在跟孩子講性教育的問題,還要掌握好語言,要簡單易懂的那種,不要拿專業術語來教孩子,那樣只會無濟於事。
結語: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什麼事情都是好奇的態度,這個時候家長不要戴有色眼鏡看他們,更不能對孩子大吼大叫,因為世界上沒有賣後悔藥的。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