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鷹紙業發布了定增預案。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50億元,用於山鷹紙業(吉林)有限公司年產100 萬噸製漿及年產100萬噸工業包裝紙項目(一期)、浙江山鷹紙業77萬噸綠色環保高檔包裝紙升級改造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金額分別為18億元、17億元和1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山鷹紙業在最近幾年曾多次募資擴張產能,但募投項目還未實現預期收益。此外,公司所處細分行業在過去幾年經歷了較大波動,行業競爭愈發白日化,且山鷹紙業現在的產能利用率還有不小提升空間。在這種背景下,公司大幅擴張產能可能存在過剩風險。
產能躍進存隱憂
預案顯示,此次50億元的定增中有35億元用於擴建產能。山鷹紙業稱,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背景是:造紙行業供需穩步增長,行業景氣度持續維好;環保標準提升等因素為行業龍頭創造發展機遇等。發行的目的是:增加造紙產能,擴大市場份額;調整產業區域結構,提升綜合競爭實力;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等。
不過,山鷹紙業似乎只是看到了定增有利的一面。事實上,公司所處的行業為周期性行業,近些年量價波動較大,行業景氣度是一個從低到高、從高到底不斷往復的狀態。
年報顯示,山鷹紙業的主要收入來自於箱板原紙及製品。2019年,公司箱板原紙及製品收入為210.95億元,佔總營收的90.77%。據華創證券研究報告,箱板原紙價格2016年和2017年大幅上升,2018年又快速回調,價格波動較大。箱板紙行業消費量、產銷率同樣在2017年達到頂峰後回落,2019年有所回升。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代表行業景氣度的重要指標-開工率持續下行。據華創證券研究報告,箱板紙行業開工率2017年後跌破70%,2018年和2019年的數據分別為69.56%和66.53%。
儘管行業景氣度持續波動,同行公司玖龍紙業、理文造紙都在擴張產能,行業總產能呈增長趨勢,競爭愈發白日化。山鷹紙業在過去幾年也一直募資擴張產能,但募投項目多年都沒有實現預期效益。
公告顯示,山鷹紙業2016年增發募資20億元、2018年發可轉債募資23億元,2019年發可轉債募資18.8億元用於產能擴建項目及其他配套項目,募資金額合計高達60.8億元。根據9月14日發布的《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專項報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山鷹紙業2016年以後的三次募投項目未顯示有實際效益產生。尤其是2016年的募投項目過了近四年仍未達到預期效益(註:2016年的募投項目經歷過變更)。
來源:山鷹紙業公告
此外,公司產能利用率也還有提升空間,故這次50億元的定增又要增加產能,是否有必要?定增預案顯示,山鷹紙業現有落地產能近600萬噸。2019年公司國內造紙產量已達446.52萬噸,造紙業務的產能利用率約在80%左右。另外,公司現在還有約220萬噸在建產能,故公司產能利用率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此次50億元的定增如果能成功實施,新募投項目達產後將增加超過100萬噸(30噸+30噸+77萬噸)的產能,新增的產能能否消化還有待檢驗。
營收淨利潤雙降
山鷹紙業不斷募資擴產還產生另一隱憂,那就是因資本開支增加進而導致有息負債增加,由此產生的財務費用將減少公司利潤。
以2019年為例,山鷹紙業過去三次募投項目產生的利息資本化金額約為1億元(利息資本化的會計處理門檻很高),這說明2019年公司因前三次募投項目產生的借款利息至少超過了1億元,加上未披露的費用化的利息,總利息會更高。
財報顯示,山鷹紙業的有息負債規模急劇增長。2017-2019年,2020年上半年末,公司帳面上的有息負債(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分別為93.4億元、171.65億元、214.44億元和232.97億元 。而公司帳上的現金卻少的可憐,2020年上半年末貨幣資金僅有43.37億元,甚至不能覆蓋短債。
因巨額有息負債產生的財務費用直接吞噬公司利潤。2017-2019年,山鷹紙業的財務費用分別為6.16億元、7.38億元和4.14億元。
與不斷增加的募投項目、居高不下的有息負債和巨額財務費用形成對比的是,山鷹紙業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已經連續下降。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232.41 億元,同比下降 4.62%;實現淨利潤13.6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57.48%。公司稱業績下行主要是受貿易政策、行業政策及宏觀經濟形勢等外部因素影響所致。
2020年上半年,山鷹紙業的營收和淨利潤同樣是「雙降」。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8.26億元,同比下降12.03%;實現歸母淨利潤4.78億元,同比下降40.68%。公司稱收入主要系受疫情影響,本期銷量與售價均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