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2月28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李保成)在家中,她是妻子、是母親,在疫情防控的的戰場上,她是黨員、是人大代表,是村黨總支書記,她始終衝在疫情防控最前面,用責任與擔當奏響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戰「疫」之歌,她是東海縣駝峰鄉前薔薇村黨總支書記楊玉松。
春日的陽光暖融融地照在人們的身上,在東海縣駝峰鄉前薔薇村疫情防控卡口,村黨總支書記楊玉松正和防控人員對進出村的群眾進行登記和消毒,忙乎完了,她又拿起小喇叭走向村裡,一個口罩,一個小喇叭就是她疫情防控的全部裝備。「大家沒事不要出門、下湖幹活也要戴口罩、不要成群結隊曬太陽,扎堆害人又害己……」平時細言慢語逐漸練成了大嗓門。
每天早上5點多,小喇叭裡聲音在村的上空迴蕩著,一個多小時的宣傳後,楊玉松會準時出現在村裡疫情防控卡口,先把村幹部召集在一起,幾分鐘的短會很快結束,村幹部分工明確,有的交接值班,有的背起裝有消毒液的噴霧器,每樣工作都安排的井井有條,遇到外出的村民,她總是告訴大家要做好防護措施,沒有要緊的事情,不要出門。
前薔薇村有556戶人家2650人,村裡企業多,人員流動大,交通便利,來來往往車流量也不少,稍不留神外來人員就有可能鑽進村子裡,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關口。為此,楊玉松和村幹部在村裡設置了2個卡口,將防空人員分組24小時值班,看牢把守卡口。
為宣傳好防疫政策,避免村民們扎堆打牌、聊天,她想方設法做好群眾的宣傳疏導工作,通過大喇叭、小喇叭、宣傳車、微信群播報疫情防控信息,有時看到路上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她會用隨身帶的小喇叭上喊兩句粗話,有著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和良好的人緣,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幹得是有聲有色。
「想盡一切辦法也不能讓疫情傳到村裡」。楊玉松信誓旦旦。
為摸清返鄉人員的情況,她和村幹部開展地毯式排查,尤其武漢來的或路過武漢的,認真做好登記並建立臺帳,經過細心的工作,全村3戶從外省返村的群眾,都自覺居家隔離。為讓居家隔離戶生活有著落,她經過和村幹部商量,派專人到為超市為隔離戶購買生活用品,買回來後,把物品放在門口電話通知即可,避免了雙方見面。
「玉松關心著大家的安全,她卻不顧個人安危,一直衝在最前面,讓人佩服」老黨員相士桃誇讚道。
「黨員在關鍵時刻必須得衝在最前邊」這是楊玉松時常說的話。為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讓黨性體現在疫情防控一線,黨員相唐國、相春園、相友青、相月斌、相螢火等22名黨員志願者挺身而出。
群眾看在眼裡,疼在心裡,72歲老黨員相考清也主動請纓加入防控隊伍。
聽說村子裡有人家準備辦喜宴,她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帶著幹部到村民家中勸阻,有的群眾覺得一向通情達理的她突然沒有了人情味,面對村民們的質疑和責怪,她也沒有絲毫退縮,在她勸說下,全村有8家喜事推遲,3家喪事簡辦。
晚上稍有時間,她就跑到防疫卡口值守到深更半夜,大家勸她回家休息,「防控這麼緊張,回去也睡不著」,簡單的言語中包含著責任和情感。
「一開始很多人不理解,覺得不近人情,我們一遍遍地宣傳疫情的嚴重性。現在大家都想通了,理解了,你看,路上幾乎沒有行人」駐村幹部陳玲玲說。
都說女人心細心細,楊玉松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心更細,卡口每件事她都要親自過問一點不敢馬虎。一個多月的疫情阻擊戰役她沒有離開過防控崗位,沒有睡過一次安穩覺。她說疫情一天不消除,心裡就不踏實。雖然不是男同志,在疫情防控的這段關鍵時期裡,早就忘記了自己的性別。
「我是前薔薇村的媳婦,是前薔薇村的書記,不圖別的,就想保護好村民的安全」楊玉松話語中有些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