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積電慶祝第10億顆7納米晶片下線
臺積電慶祝第10億顆7納米晶片下線臺積電晶片製造最近創造了一個裡程碑:第10億片7納米晶片下線。按照臺積電的說法,10億顆7納米晶片足以覆蓋13個以上的曼哈頓街區。臺積電錶示:"作為第一家將7納米EUV極紫外線光刻技術投入商業生產的公司,我們積累的經驗讓臺積電今年再次引領半導體行業,5納米技術開始量產,這是我們目前最先進的工藝。"考慮到三星和臺積電的激烈競爭,這個說法很有意思。
-
5納米晶片都已落地,和7納米晶片相比有啥優勢,也要做出選擇
在2020年的時間框架中,科技企業已經首次提出的5納米晶片的製造。5納米晶片操作工程的特點是,它使用的FinFET電晶體,節距為20納米,而最緻密的金屬節距為30納米。由於這些小的特徵尺寸,電腦程式廣泛使用EUV的那些重要的尺寸,連同四分之一的金屬堆棧。
-
晶片7納米製程,到底是電晶體間距還是電晶體大小7納米?
同時也有人問,半導體的多少納米製程,到底是指電晶體間距多少納米,還是電晶體的大小是多少納米?表現在晶片上,就是晶片的發熱和功耗,柵極越窄,晶片的功耗就越小。柵極的最小寬度(柵長,就是上面右圖Gate的寬度)就是多少nm工藝中的數值了。
-
頂級晶片都是5納米的,國產90納米光刻機有用嗎?看完長見識了
頂級晶片都是5納米的,國產90納米光刻機有用嗎?看完長見識了隨著晶片產業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人們對晶片的認識大多都集中在手機廠商們大力宣傳的5納米工藝。根據世界著名晶片代加工廠商臺積電的2019年報告,整個2019年65%以上的出貨量都是10納米工藝以上的晶片,所謂高端的7納米工藝只有35%。而如果我們把整個晶片行業的大數據進行平均的話你會發現,7納米甚至5納米的晶片出貨量甚至不到1%。而28納米以上的出貨量在99%。
-
假如用回14納米的晶片,影響有多大,會比7納米的差多少?
假如用回14納米的晶片,影響有多大,會比7納米的差多少?華為被斷供,如果要買華為,可能未來一段時間就只能用14nm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14nm到12nm到10nm再到7nm,實際上已經隔了幾代了。但存貨用完了就沒有了。
-
英特爾7納米晶片發布時間推遲到2022年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魔王、小舟英特爾推遲 7 納米晶片上市時間,意料之中?在今年 4 月舉辦的 2020 英特爾中國年度戰略分享會上,英特爾宣布其晶片工藝提升速度已經全面恢復,「2020 年 10 納米製程全面鋪開,2021 年進入 7 納米時代」。
-
「中國芯」正式破冰7納米晶片?美巨頭始料未及
而5G的限制只是美國限制華為發展的一個領域,畢竟華為所擁有的5G專利技術是全球第一的,所以這方面的壓力其實還不算大,華為當前最難的應該就是5G晶片了,臺積電沒有辦法繼續生產了,國內的基礎工業又太差,看似苦難重重,這反倒讓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科技企業,有了更大的動力去發展自研能力。
-
晶片裡的單位納米是什麼意思?是否是越小越先進呢?
最後把它們連接在一起後放在半導體晶片上封裝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功能的整體電路了,這個整體電路就是一個完整的晶片,在這個晶片裡所裝的元器件是有尺寸的,比如最常見的是三極體,在集成電路中為了表達這個三極體的大小時,我們就用「納米」這個長度單位來衡量,因此晶片裡的納米就是指電晶體之間的距離,如果我們用專業術語說的話它也叫「柵長」的長度單位。
-
國產5納米存在嗎?中科院發布聲明,只有180納米
晶片最主要的東西是什麼?晶片能夠生產主要是依靠光刻機。光刻機是生產晶片不可缺少的東西,它決定著晶片的強與弱。我國一直希望在這一領域能夠取得領先的地位。但每次的結果都不盡人意。為什麼中國卻製造不出光刻機呢,是因為光刻機的技術實在太過於複雜。
-
莫大康:決戰3納米
mtKEETC-電子工程專輯晶片巨頭英特爾的10納米工藝製程一再的「跳票」,表徵晶片技術層面追求完美,十分的不易,引起業界的反思。mtKEETC-電子工程專輯臺積電從2018 Q3開始7納米量產,並佔季銷售額的10%,估計累積投資達250-300億美元,月產能約為100,000片。業界統計它的7納米市佔率近100%。mtKEETC-電子工程專輯臺積電的5納米投資250億美元,月產能50,000片,之後再擴充至70,000-80,000片。
-
我們離5納米晶片還有多遠,從晶片產業說明光刻機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2020年9月份華為沒法獲得最新的5g晶片,mate40一機難求,就連華為辛苦培養多年的榮耀品牌都要被迫出售!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生產自己的5納米晶片,和光刻機?難道舉國之力,就攻克不了光刻機這個最後的堡壘嗎?
-
中芯國際人事地震:梁孟松去留關鍵時刻 誰將主導7納米?
然而,此時的競爭對手臺積電在南京提前半年量產16納米製程,中芯國際陷入被動。隨後,他提出了更為激進的策略,直接跳至衝擊14納米製程的量產。 雄心勃勃的梁孟松在他的離職信上寫下了,「我盡心竭力完成了從28納米到7納米,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
-
是什麼使納米海綿具有強清潔力
對於喜歡一塵不染的房子的人來說,納米海綿是基本的清潔用品。這些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小海綿比起化學清潔劑更具有強清潔能力。而且納米海綿易於使用,不需要打開窗戶來排出有害煙霧。他們真的只需水,就具有清潔力。那麼納米海綿到底是如何工作?
-
英特爾侵權中科院,7納米後或放棄IDM模式
市值蒸發,首席工程師離職相關報導指出,英特爾 2020 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原定於 2021 年底推出的 7納米 CPU 晶片將推遲 6 個月。其主要原因在於當前 7納米 製程存在問題,實際生產進度比內部目標落後了一年。
-
納米到底是什麼米,味道如何?什麼是零維、一維、二維納米材料?
在網上看到網友問:納米到底是什麼米?和東北大米、五常大米相比,這個米的味道如何?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納米到底是什麼米?其實我們吃的米也是可以變成納米的。只要將大米粉碎到尺寸在0.1-100納米之間就是納米大米啦。
-
3納米晶片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國產晶片迎來先驅者
據說,該團隊針對的句式具有重大意義的3~5納米節點電晶體技術,並且已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1.2納米的圍柵多條溝道電晶體。據悉,這項成果已經在第66屆iedm國際電子器件大會上進行了發表,這種多條溝道電晶體技術簡稱為gaa技術,比起傳統的能夠實現更好的掌控能力。
-
全球首發5納米麒麟9000晶片,超越蘋果高通
我們都知道,按照正常的流程來說在歷代的Mate系列發布之前, 華為都會搶先發布其御用搭載的新麒麟晶片,這次自然也不例外。但由于禁令的原因導致華為終端CEO餘承東親自表態在9月15日之後麒麟晶片將不能再被製造出來這意味著麒麟9000晶片將成為絕唱,也是華為的最後一搏。
-
英特爾CFO喬治·戴維斯:10納米產能提速,2021年開啟7nm時代
他指出,英特爾「毫無疑問正處在10納米製程時代」,並且將在2021年迎來7納米節點。 Davis指出,英特爾目前「肯定是走進了10納米時代」,已經出貨了Ice Lake客戶端晶片和網絡ASICs並將發布獨立顯卡和Ice Lake至強處理器。英特爾節點內工藝升級進展良好,包括現有製程工藝的「+」升級版。
-
用納米銅油墨印刷RFID標籤天線
納米導電油墨印刷電子線路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極具潛力替代傳統PCB線路製造工藝。納米導電油墨形成電子線路的原理是 ,通過油墨載體將納米粒子分散 ,再印刷在基材上形成線路圖案 ,在後續的燒結中,由於納米粒子表面活性強 ,在低溫下可將納米粒子燒結成連續體 ,導電性提高 ,克服了以往導電油墨電阻率高的缺點,成為電子產業的一個研究熱點。
-
臺積電突破納米極限,北大突破晶片極限?碳基晶片究竟是何物?
自從晶片戰爭開始以來,我國一直都在尋找著一個突破的機會,許多的科研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就是為了打破美國對中國半導體領域的封鎖,別看晶片只是一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存在,可其實這其中包攬了全人類的頂尖智慧,還有未來科技時代的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