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如何為利潤尋找一個又一個庇護所?

2021-01-09 好奇心日報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蒂姆·庫克(Tim Cook)很生氣。

2013 年 5 月,蘋果公司的執行長庫克站到了美國參議院調查委員會面前。經過了長時間問詢後,委員會裁定這家公司通過將利潤轉移到被委員會主席稱為「幽靈公司」的愛爾蘭分公司而避繳了數百億美元的稅款。

在聽證會上,庫克宣稱:「我們支付了所有應繳稅款,一美元都不缺。我們不依賴避稅的小花招。我們沒有把錢放在某個加勒比小島上。」

話是沒錯。但蘋果公司即將用到的小島位於英吉利海峽旁邊。

庫克給出這份證詞 5 個月後,愛爾蘭官員開始調查蘋果公司藉以獲利的稅務結構。新洩露的記錄顯示,iPhone 的製造商從此刻便開始尋找下一個地方來存放利潤。在擅長離岸避稅律所的幫助下,蘋果公司徹底研究了多個司法系統,最後選定澤西島這座不會收取企業營業稅的小島。

蘋果公司已經在海外累積了 1280 多億美元利潤,甚至可能還有更多沒有被美國徵稅,也不太可能讓別國染指。幾乎所有這部分利潤都產生於過去十年間。

2013 年 5 月,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就公司的稅務政策出席參議院聽證會。圖片版權:Andrew Harrer/彭博社,來自 Getty Images

這個之前沒被曝光的,關於蘋果公司搜尋新避稅天堂、並選定澤西島的故事是一家為企業和富裕精英們服務的百慕達律所毅柏(Appleby)遭洩露的秘密文件裡揭露的。

這些《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取得的文件是由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分享給《紐約時報》等媒體的。

這些文件顯示了大型律所怎麼幫助客戶利用不同國家稅收政策之間的差異。毅柏的客戶們將商標、專利權和其它貴重的無形資產轉移到離岸公司,避開了數十億美元應繳稅款。記錄顯示,耐克公司(Nike)的對勾商標、Uber 的打車應用、艾爾建公司(Allergan)的肉毒桿菌專利和 Facebook 的社交媒體技術都被轉到了由毅柏設立在百慕達和開曼島、被認定為這些公司總部的空殼公司。

南加州大學現任法律教授、曾為這類企業提供稅務諮詢的愛德華·克萊恩巴德(Edward D. Kleinbard)說:「美國的跨國企業是全球避稅的大師,不僅剝削了美國應有的稅收,幾乎所有的大型經濟體也都遭受了損失。」

美國企業離岸存放了上萬億美元的利潤標準普爾 500 指數企業中,海外存放收入的數額排名前二十的公司。註:蘋果公司、瑞輝製藥、微軟、Google、默克公司、甲骨文、惠普公司的數字包括了部分估計收入,這部分收入被上述公司為所得稅負債而進行了申報。製圖:《紐約時報》。來源:Zion Research Group

的確,按照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5 年的估計,蘋果公司,以及 Amazon、Google、星巴克和其它公司採用的稅務策略讓世界各地政府每年損失了高達 2400 億美元的收入。該組織旨在改變那些允許這類操作的全球法律。

這些信息的洩露緊跟著上周共和黨立法人士為跨國企業提供新稅收減免措施的提案,提案內容包括了將聯邦企業稅從 35% 降低到 20%。川普總統說過美國企業在如今的法律下吃了虧。

但這些文件顯示大型美國企業是如何創造性地避免繳納了還遠不到 35% 的稅款。

比如,《紐約時報》按照蘋果公司提交證券監管機構報告中的數據計算,蘋果公司為自己的離岸利潤繳納了僅佔這一比例很小一部分的稅款。蘋果公司在報告中聲稱近 70% 的全球利潤都來自美國本土之外。

蘋果公司的一位發言人喬希·羅森施託克(Josh Rosenstock)拒絕回答關於公司稅務策略的大部分問題。但他表示蘋果公司已經就愛爾蘭分公司的重組知會了美國、愛爾蘭和歐盟委員會的官員。「這些變化沒有減少我們在任何國家應繳的稅款。」他說道。

他補充說:「蘋果公司遵守法律,如果系統變更,我們也會遵照執行。我們強烈支持國際社會旨在打造更易懂國際稅法的改革以及一個更簡明的系統。」

在提前準備好的聲明中,艾爾建、Facebook、耐克和 Uber 也聲稱自己在全球範圍內都遵守了稅務規定。

國會的共和黨人們也試圖從美國公司聲稱在海外賺取的部分利潤上獲取 10% 的稅收:這是他們在美國國內對利潤徵收稅款比例的一半。立法人士也提議了其它稅收減免措施,允許跨國企業以大大降低的稅率將超過 2.6 萬億美元的離岸收入轉回國內。批評人士認為,兩項提案都只會刺激蘋果一類的公司將更多的利潤轉移到海外。

澤西島聖埃利耶上離岸律所毅柏的辦公室。這家位於百慕達的律所幫助蘋果公司減輕了在美國的稅負。圖片版權:Andrew Testa/《紐約時報》

毅柏律師事務所是全球律師、會計和銀行家網絡中的成員之一,他們為想要避稅的客戶設立並管理著離岸公司,或者保護他們的財務狀況不被官方、商業夥伴甚至是本人配偶知曉。這家公司沒有回應《紐約時報》就蘋果公司或其它公司提出的問題。

稅務機構已經調查了毅柏和這家律所負責企業服務子公司埃斯特拉(Estera)管理的稅務構架。一年前,耐克在和美國稅務局關於退繳稅的爭鬥中獲勝,Facebook 和稅務局的類似爭鬥還在繼續。

歐洲官員們試圖強迫愛爾蘭、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等國家從那些依賴離岸系統的大型公司那裡收取退繳稅。在歐盟判定其藉助舊稅務結構獲得的愛爾蘭政府國家補助為非法後,蘋果公司被要求補繳 145 億美元的稅款。

蘋果公司位於愛爾蘭科克郡的辦公室。在歐盟判定其藉助舊稅務結構獲得的愛爾蘭政府國家補助為非法後,蘋果公司被要求補繳 145 億美元的稅款。圖片版權:Andrew Testa/《紐約時報》

尋找「必殺技」

1990 年代中期,總部位於美國的跨國公司開始越來越多地將利潤轉移到境外避稅港。事實上,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經濟學助理教授加布列爾·祖克曼(Gabriel Zucman)的一項分析顯示,百慕達、愛爾蘭、盧森堡、荷蘭等極小一部分司法管轄區如今佔據了美國跨國公司所謂海外收入總利潤的 63%,而這些地方人口遠小於全球總人口的 1%。

此前,此類轉移利潤行為的批評聲大多被忽略了。直到 2008 年金融危機發生後的幾年,全球各地政府財政面臨壓力時,人們才注意到這一行為,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政府調查、稅務稽查、媒體監督和改革承諾。

2013 年 5 月,參議院調查委員會針對蘋果的避稅問題發布了一份長達 142 頁的報告。委員會發現,蘋果公司每年都有數十億美元的利潤掛在三個愛爾蘭子公司下,而這三家愛爾蘭子公司不屬於任何地方的稅務居民。

愛爾蘭法律規定,如果一家公司能夠向愛爾蘭稅務機構證明,它的「經營權和控制權」都在海外,它就能很大程度上逃避愛爾蘭的所得稅。蘋果表面上從加州世界總部運營這三家愛爾蘭子公司,從而避免了愛爾蘭稅務居民的身份。

與此同時,美國法律指出,子公司只有在美國註冊公司,才屬於美國的稅務居民。如果境外機構產生收入,只要公司表示利潤會留在海外,聯邦政府就允許無限期推遲收繳這部分收入的稅款。

美國在離岸避稅天堂產生的利潤增加過去 20 年裡,美國公司掛在一些避稅天堂的海外利潤翻了一番多。製圖:《紐約時報》。來源:Gabriel Zucman

2013 年聽證會上,時任參議員卡爾·列文(Carl Levin)說:「蘋果找到了避稅的必殺技,它通過設立不屬於任何國家、任何地區稅務居民的離岸公司,從而達到避稅目的——雖然現在它不承認那幾家子公司是離岸公司。」列文當時是密西根州民主黨代表,也是小組委員會的主席。

當時,愛爾蘭財政部長麥可·努南(Michael Noonan)首先維護了愛爾蘭的政策:「我可不想為了一些誤會做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的替罪羔羊。」愛爾蘭長期以來一直採取有利於公司的稅收政策,進而為國家吸引工作機會,尤其是科技公司和製藥公司的工作機會。目前蘋果在愛爾蘭有大約 6000 名員工,負責客戶服務、行政等工作。

但是,2013 年 10 月,為了應對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努南宣布,在愛爾蘭註冊的公司未來必須申報成為世界上某個地方的「稅務居民」。

美國公司在哪裡避稅保護利潤美國公司聲稱在頂級避稅天堂獲得的海外利潤。製圖:《紐約時報》。來源: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 Gabriel Zucman

當時,蘋果共累積了 1110 億美元離岸資金,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愛爾蘭子公司。每年都有數十億美元新利潤流入蘋果,但公司卻幾乎不用為此支付任何公司所得稅。

蘋果高管希望繼續保持這一情況。因此,愛爾蘭即將關閉避稅大門時,蘋果找到了另一種安排稅收的方式,而公司高管希望對此保密。

「你們不知道,蘋果對宣傳問題非常敏感,」2014 年 3 月 20 日,毅柏律師事務所事業部全球部門負責人卡梅倫·阿德利(Cameron Adderley)在一封發給其他高級合作夥伴的郵件中寫道,「他們希望那些事務只在需要知曉內情的人之間交流。」

毅柏律師事務所有點像打造蘋果全新避稅措施的「總承包商」,而這項工程最重要的「建築師」則是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Baker McKenzie)。這家律師事務所總部位於芝加哥,在全球各地共設有 77 個辦事處,最有名的業務就是幫助跨國公司設計創新離岸公司結構、應對稅務監管機構。此外,該律所還曾致力於取消國際上制裁避稅行為的提議。

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想要利用當地毅柏辦事處保留其客戶蘋果的離岸公司安排。阿德利解釋說,這個可能的安排對毅柏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我們可以和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一起站在國際舞臺上閃耀光彩」。

2014 年 3 月,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舊金山辦事處向毅柏百慕達、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根西島、曼島和澤西島辦事處通過電子郵件發送了一封問卷,列出了 14 條項目。

這份文件要求:「確保一家愛爾蘭公司可以在不受你方管轄的情況下,展開管理活動(如舉辦董事會議、籤訂重要合同等)。」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還要求這些毅柏辦事處保證,當地政治局面會保持友好狀態:「是否有任何跡象顯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法律可能發生不利變化?」

(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發言人稱:「我們不對任何機密客戶事宜發表評論,這是我們的總方針。」)

蘋果決定利用澤西島的毅柏辦事處建立全新離岸稅收結構。澤西島是一個海峽群島,與英國銀行體系有著密切的聯繫,但澤西島有自己的法律,歐盟大部分法律在這裡都不適用。因此,這裡是一個廣受歡迎的避稅天堂。

澤西島位於英吉利海峽,蘋果把這裡作為新的避稅天堂。圖片版權:Andrew Testa/《紐約時報》

「雙層愛爾蘭」稅務漏洞

但是,利用澤西島的計劃可能存在一項障礙:2014 年中旬,在其它國家政府又一次施壓下,愛爾蘭部長嘗試關閉了所謂的「雙層愛爾蘭」稅務漏洞。毅柏的客戶艾爾建公司和 Facebook,以及 Google、LinkedIn 等許多公司此前都曾利用這一漏洞進行避稅。

「雙層愛爾蘭」稅務漏洞允許公司通過一家僱傭愛爾蘭員工的愛爾蘭子公司收取利潤,然後將這些利潤轉移至一家稅務居住地在百慕達、大開曼島、曼島等避稅天堂的愛爾蘭空殼子公司。

愛爾蘭官員嘗試禁止了愛爾蘭公司成為避稅的跳板。艾爾建公司高管曾試圖阻止這項規定的改變——記錄顯示,艾爾建公司已經利用「雙層愛爾蘭」稅務漏洞避稅至少十年了。時任艾爾建公司稅務負責人的泰裡利·威爾蘭格(Terilea Wielenga)同時也是貿易集團 Tax Executives Institute 的國際總裁。2014 年 7 月,她向愛爾蘭財政部提出,此類改革應該緩慢推行。

這一舉動似乎起了作用。2014 年 10 月,努南宣布:「我們將為現有企業提供一段過渡期,過渡期到 2020 年底為止。」這個逐步推進改革的規定不僅適用於現有企業,同樣也適用於一切在 2014 年 12 月前成立的新公司。

這給了蘋果足夠的時間。2014 年底,愛爾蘭公司蘋果國際銷售公司(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蘋果國際運營公司(Apple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成為了澤西島的稅務居民。

但是,第三家蘋果子公司——蘋果歐洲運營公司(Apple Operations Europe)則成為了愛爾蘭的稅務居民。

蘋果沒有給出其中的原因,但稅務專家給出了一個可能的理由。當媒體都在關注愛爾蘭關閉「雙層愛爾蘭」稅務漏洞時,愛爾蘭官員還宣布了一項讓愛爾蘭更具吸引力的措施:對於把智慧財產權(如專利、商標)權利轉移到愛爾蘭的公司,愛爾蘭將加大稅收減免力度。如果一家愛爾蘭公司斥資 150 億美元購買這類權利,即使是通過附屬子公司,它接下來 15 年裡可以每年享受 10 億美元的稅收減免。

蘋果拒絕透露公司是否在利用愛爾蘭的這一全新優惠政策。

但是,來自美國維拉諾瓦的法律教授、曾審查毅柏文件資料的前美國國稅局官員 J·理察·哈維(J. Richard Harvey)推斷稱,蘋果很有可能會將智慧財產權轉移到愛爾蘭,以便利用這項慷慨的稅收制度。根據蘋果在美國證券機構披露的備案文件,他估計這項智慧財產權的轉移價值約為 2000 億美元。

也就是說,蘋果目前在愛爾蘭產生的收入可以獲得部分稅收減免,每年減免額超過 130 億美元,持續時間為 15 年。

密西根大學法學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 Law School)國際稅收計劃負責人魯文·阿維-約拿(Reuven Avi-Yonah)也曾看過毅柏的文件資料。他說,蘋果尋找避稅天堂並不算什麼新鮮事兒。

「事情通常是這樣:你關掉了一個稅收天堂,就又會冒出一個別的什麼,」他說,「沒完沒了。」

翻譯 熊貓譯社 Harry 錢功毅

題圖來自 YouTube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相關焦點

  • 走私者和富人隱藏財富的庇護所 一個國家如何被視為避稅天堂?
    例如在西班牙,該國於1991年發布了一項皇家法令,這項法令將48個國家和地區歸類為避稅天堂,但這個避稅天堂名單在不斷更新,目前數量已降至33個國家和地區。
  • 蘋果的一個創意,如何讓全球瘋狂?
    關於產品,賈伯斯一直會問兩個問題,第一,如何提供更好的使用者經驗,第二,如何讓消費者有愉快的感覺。這兩個問題沒得到滿意的答案,賈伯斯就不會放過自己。 蘋果從賣計算機,到變成賣使用者經驗、賣流行,是完全不同的定位,其它人不斷追問的是如何研發新技術、降低成本,賈伯斯總是把成本放在最後面,沒有百分百滿意的產品,即使省下90%的成本,對他而言也沒有意義。
  • 富士康與蘋果關係鬆動?傳為提高利潤採取各種手段
    集微網消息,The Information於27日發布報告指出,蘋果公司與其代工廠富士康之間的合作關係有鬆動現象。根據報告,在蘋果持續增長的同時,富士康卻因低利潤而苦苦掙扎,以至於這家製造商通過採取各種手段來提高利潤。
  • 看了6款《我的世界》大神庇護所,得出一個結論:你確實是建築渣
    雖然大型建築對於建築渣來說確實難度太大,但就庇護所來說,你還是可以通過學習大神的庇護所來獲得提高。01現代別墅現代建築多以方方正正為主,沒有煩人的屋頂,玩家也不需要特別的規劃,一個方方正正的地基即可。其次現代建築多以黑白灰三種配色為主,這三種顏色的方塊搭配上光影會顯得特別美觀。最後再多設計一些玻璃窗戶,一個頗具格調又立足現代的建築就完成了。如果你建築水平不高,那麼迷戀建議可以從現代建築入手。
  • 一個月工資買一個耳機!蘋果Airpods
    .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604元,月均4467元。很顯然,蘋果的Airpods Max快頂得上一個月工資了。這次的新耳機在外觀上雖然有失蘋果水準,姑且還能用「復古」二字解釋;但價格卻保持了蘋果一貫作風: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 Facebook整版廣告抨擊蘋果:為了利潤 威脅上百萬的...
    Facebook整版廣告抨擊蘋果:為了利潤,威脅上百萬的小企業    兩大科技巨頭槓上了!   Facebook予以回擊,稱「蘋果公司以隱私之名,其真正的目的則是利潤」。
  • Facebook整版廣告抨擊蘋果:為了利潤,威脅上百萬的...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Facebook予以回擊,稱「蘋果公司以隱私之名,其真正的目的則是利潤」。它還開設了一個新網站,介紹即將發布的iOS 14變化,該變化將影響應用程式如何使用帶有蘋果廣告標識符IDFA的廣告跟蹤工具。Facebook刊登的廣告上寫道:「Facebook的數據顯示,一般來說,小企業廣告客戶每花一美元,就能看到銷售額超過60%。
  • ...Perkins和Don Valentine:如何成為一個好的VC,及怎樣判斷一個...
    專訪的內容則圍繞如何成為一個好的VC以及怎樣判斷一個初創公司的好壞,他們的經驗頗具參考價值。 Tom Perkins是1972年成立的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的創始人,KPCB則是美國風險投資行業的先驅代表。
  • 為什麼美國公司利潤上百億美元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但經濟增長率卻不...
    看到美國公司利潤幾十上百億美元的時候,你也有沒有發現美國的經濟規模已經高達20多萬億美元?反相思考一下,如果美國公司都是一些小公司,公司利潤幾千萬、幾億美元,那麼美國GDP還能這麼高麼?
  • 內地企業僅獲蘋果產品2%利潤 勞工成本僅佔1.8%
    美國蘋果公司近日首次公布其供應商名單,涵蓋了材料、代工等領域97%的採購額,在這份156家供應商名單中,僅有寥寥數家A股公司上榜。而更引人深思的是,儘管蘋果公司產品在中國大受追捧,但是在蘋果產品的利潤分配格局中,內地企業基本上處於微笑曲線中利潤最為微薄的產品組裝部分,利潤佔比僅為2%。
  • iPhone12要來了 但蘋果一個大動作 兩家公司立馬暴跌超6%……
    來源:財經早餐蘋果官宣了一個大消息,不僅果粉們沸騰了,就連蘋果概念股也跟著漲起來。然而,有兩家公司卻聞聲大跌……5G iPhone要來了?10月7日凌晨,蘋果官網正式宣布,將於北京時間10月14日凌晨1點召開全球新品發布會。消息一出,立馬登上微博熱搜。很多網友已經等不及了。
  • 如何尋找一個可持續的項目?
    三、如何尋找一個可持續的項目?1)持續造血。這個項目要持續造血,有正向的現金流,也就是項目要能持續盈利。功能單一的項目抗風險不夠,建立生態的項目更具可持續性。以寫作為例,只是寫八卦、吃瓜很難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因為市場已經有供給了,並且可以模仿,除非你寫得很好。3)定價權。由於具有優勢,在很多事情中可以獲得更多主動性,在商業模式中,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4)團隊。優秀團隊,上下同欲,利出一孔,齊心協力。幣圈的經典例子就比特幣大陸的詹克團和吳忌寒之爭,對比特幣大陸的業務運行產生了不良影響。
  • 蘋果公司上架「香港暴徒好幫手」:NBA涼了之後,蘋果是下一個?
    10月6日,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彭博社報導,美國蘋果公司近日決定重新上架一款曾被其禁止上架的香港地圖應用。這款地圖應用名為「HKmap.live」,是一個名為「HKmap.live全港抗爭即時地圖」的網站的手機版。該網站因能即時顯示香港警察所在的街頭區域而被「亂港暴徒」廣泛使用,用以「躲避」警察的逮捕。
  • 133.獅子家的動物庇護所
    自從搬進了動物庇護所,兔子一家再也不用東躲西藏了,很快它們的寶寶出生,寶寶的寶寶又出生,庇護所內兔子成群,打滾兒,按摩,曬太陽,玩兒一二三木頭人,老狼老狼幾點了,排排坐聽老祖母講過去的故事。老祖母說,過去啊,森林裡有狼有狐狸有很多兔子的天敵,老祖母年輕的時候啊,可不能像你們這麼安逸,腿腳可利索著呢。
  • 蘋果公司的Jay Blahnik解釋Fitness+將如何為初學者服務
    據外媒MacRumors報導,蘋果的健身類訂閱服務Fitness+將於下周一推出,在正式上線之前,蘋果健身技術高級總監Jay Blahnik一直在接受媒體採訪,解釋這一切是如何運作的。在接受Fast Company採訪時,他談到了Apple Fitness+是如何為各種水平的用戶量身定做的,並詳細解釋了它對初學者的作用。每個Fitness+視頻都包括三個不同的教練同時出現在屏幕上,這些教練中至少有一個會做一個「調整」版的鍛鍊,更簡單或更不費力。
  • 華為跟蘋果差距有多大?華為手機出貨量超蘋果,但是利潤說明一切
    華為跟蘋果差距有多大?華為手機出貨量超蘋果,但是利潤說明一切眾所周知,在手機行業有三大巨頭分別是蘋果、三星和華為,誰也沒有想到當初那個默默無名甚至在同行之內被人嘲笑的小品牌手機可以一躍和蘋果三星並肩。並且在2018年還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 如何為野生大熊貓留下最後的庇護所
    在度過漫長而殘酷的冰河期後,大熊貓的棲息地急劇萎縮,野生種群退蔽至邛崍山、岷山、秦嶺、大小相嶺和涼山,五大山系成為它們最後的庇護所。隨著氣候變化和人為活動影響的加劇,棲息地碎片化又在嚴重威脅大熊貓的野外生存,野生大熊貓被割裂成33個孤立種群,部分微小種群存在極高的滅絕風險。
  • 蘋果是世界最高市值的高科技公司,卻沒有出現一個首富
    蘋果是世界最高市值的公司,為什麼蘋果公司沒有出現首富?因為內鬥或對公司未來不看好,過早的拋售了自己的股票,導致蘋果現在成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而並沒有創始人登頂財富榜首。
  • 看看小公司如何扳倒大蘋果
    楊安進律師向記者表示,希望媒體能幫權利人呼籲:由於智慧財產權糾紛的專業性和程序複雜性,公司維權很困難,時間成本根本耗不起。  行政裁定等了一年半  雖然楊安進律師告訴記者,「我們只是把它當成一個普通案件,受專利權人委託,就侵權提出行政處理請求,並沒有覺得有特別的含義」。
  • 藍特光學:光學龍頭公司 深度綁定蘋果 營收利潤快速增長
    原標題:藍特光學:光學龍頭公司 深度綁定蘋果 營收利潤快速增長   半導體、電子元器件類科技股活躍度持續提升,一些質地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