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不除草的果園,結果簡直不可思議!

2021-02-11 埃爾夫國際集團

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很多農民會驚呼: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

臺中東勢果農劉興健會拍胸脯大聲告訴你,絕對不會!

來到他實踐「草木共生」的果園,草相多元、高度僅及膝,綠意盎然不雜亂;細看土壤,很久沒下肥料,卻黝黑肥沃又鬆軟,果樹也欣欣向榮。

草木共生可說是草生栽培的進階版,劉興健說,只要比草高的木本果樹通通適用此法,願與農友們分享多年來累積的操作心得,以下為劉興健第一人稱口述,記者採訪整理。

△劉興健的草木共生理念,與雜草化敵為友,省工省錢又兼顧生態

留草的好處非常非常多,可以保溼、吸熱控溫,製造有機質,又可以水土保持。下大雨時,泥土不會流失。如果沒有草,不管下了什麼肥料到土裡,大概百分之七、八十都會流失掉,尤其是山坡地。

有些人會說,你下的肥不就都被草吃光光?我說,草有長腳嗎?它吃多少,就會反饋多少。

現在農政單位推廣的草生栽培,是種綠肥撒種,種田菁、油菜、笤子等等,長起來以後就割掉,變成肥料。但是草生栽培有個缺點,你要花很多時間去割草,割草也是成本,一甲地最保守估計一年要割三次草,正常大概一年五到六次,一甲地大概就要割五天到一個星期。如果請人割草,一天要兩千五。

我的「草木共生」,不用種,都是自然生長的草。不需要割草,只用「碾壓」的方式。要進園工作前,就開搬運車繞一圈,把草都壓平,就好了。這會有一段陣痛期,就是剛開始要忍耐讓草長得長一點,大概要到腰部,壓下去才會倒。你壓個幾年以後,草就長不高了,就像人一樣,老了就長不高。


△用來碾壓雜草的搬運車

草長得越長、質地越軟,就可以壓得更貼近地面。壓平以後,伏倒的草就慢慢腐爛掉,成為最好的「粗有機」來源。

其實我們現在的土地,問題不是肥料不足,而是「粗有機」不夠,就是粗纖維的有機質。翻開土表,看到下面有很多小生物在跑了嗎?還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它們就會去分解粗有機,吃下去再排出來就是肥沃的腐殖土。

植物新生的根尖,也就是剛長出來的白根,最喜歡去鑽腐殖土,根表面的絨毛會去吸收其中的營養和微量元素。如果園子裡有很多腐殖土,果樹一定很強壯。

草木共生的實驗長期下來,土壤的腐殖質越來越多,非常黑又非常松,而且聞起來的味道是香的,你聞過土的香氣嗎?


△草梗成長老化,內含粗纖維質,正是果樹需要的「粗有機」


△十多年不除草,草梗密布土表,腐爛成為豐厚的有機質

一般做草生栽培,必須割草,如果是做短期蔬菜類,一般會建議在盛花期之前就要除掉,才不會留下很多草籽。可是那時候它還太嫩,裡面纖維質很少,90%都是水份,曬乾以後可能只剩幾條絲。若以果樹類來說,就可以把草留到老化,等開花、結籽以後再砍,這樣它的粗有機質才會足夠。

草相的選擇也是重要的。有些草不易壓倒,或是會干擾工作,就不適合留。所以剛開始要做草木共生,要辛苦個兩、三年,把某些種類的草移除掉。在我的果園裡面,像牛筋草、颱風草、大花鹹豐草和藤蔓類是看不到的,我經常要巡視,一發現就連根拔除。


△草木共生並非放任雜草蔓生,像小花蔓澤蘭這類會影響果樹成長者,必須謹慎移除

觀察草相的變化,可以看到大自然生態的演替,一年河東一年河西,每年的草相都不一樣。這年的溫度、溼度適合哪一種草,它就會特別旺盛。前年我這裡是火炭母草很多,之後就來了一種蟲把它吃得光禿禿,現在就變成紫花藿香薊佔優勢。

通常農民會怕這麼多草引來害蟲,但只要草相夠多元,各種草都有,就什麼蟲都來,會互相制衡。也不用太擔心蟲會來吃樹上的東西,蟲有草可以吃,牠也懶得上樹。

從草相也可以很容易觀察出某個農園是用割草的,還是灑除草劑。如果是割草,經常整園都會是大花鹹豐草,因為它最強勢。如果是用除草劑,會整片都是牛筋草,因為牛筋草最不怕除草劑。


△豐富多元的草相,自然形成生態平衡,不必擔心病蟲害,更有保溫保溼與水土保持效果

從前我原本也是慣行農法,九二一地震之後才開始轉型到有機耕作。那時我的小孩子一進房子裡就哭,全家整整一個月睡在車上。我深深感覺到大地的反撲,會越來越嚴重。

一般農民考慮的,通常是要在這塊土地拿多少東西,而不是給予土地多少。像我爸爸賺很多錢,可是留給我這塊地的時候狀況很糟,土地硬硬、黃黃的,幾乎沒有蚯蚓。偶爾有蚯蚓也是行動遲緩、兩邊頭是漲大的,看起來鈍鈍的樣子。正常的蚯蚓兩端應該是尖的,現在我園子裡的蚯蚓很多,都很有活力、亂竄亂跳。

剛開始做草木共生那幾年最辛苦。移草的辛苦還是其次,主要是家人的反彈,和鄰居旁人的眼光。草留這麼長,我的丈人來看了以後說,「你這裡面,都可以藏老虎了!」「你是怎樣,要放著荒?」我老婆也看不過去,一個人跑去把一甲地的草割光光。要堅持下去,不容易。

還有很多人會擔心裏面會不會躲蛇?其實蛇喜歡溫暖的地方,不喜歡陰暗,所以草越長,越不容易看到蛇。就算這裡面有蛇,也無法反咬人,因為它會被底下密密麻麻的草梗卡住,翻不了身。我很少遇到蛇,偶爾遇到了,因為牠被草卡住,很容易就可以抓住牠。

草是農民最恨的東西,但是你噴除草劑,會對土地造成莫大的傷害。不只是草死掉,裡頭所有的生物都死掉,這塊地也就等於死掉了。連草都活不了,還能種出什麼好的東西?不可能的。

土地如果失去了製造植物所需養分的能力,就要額外補充很多東西下去,成本反而增加。像我們現在根本不用花錢去買有機肥料,讓草自己去製造就好了。把農民最恨的東西,轉變成了對我們最有利的東西。

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很多農民會驚呼: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

臺中東勢果農劉興健會拍胸脯大聲告訴你,絕對不會!

來到他實踐「草木共生」的果園,草相多元、高度僅及膝,綠意盎然不雜亂;細看土壤,很久沒下肥料,卻黝黑肥沃又鬆軟,果樹也欣欣向榮。

草木共生可說是草生栽培的進階版,劉興健說,只要比草高的木本果樹通通適用此法,願與農友們分享多年來累積的操作心得,以下為劉興健第一人稱口述,記者採訪整理。

△劉興健的草木共生理念,與雜草化敵為友,省工省錢又兼顧生態

留草的好處非常非常多,可以保溼、吸熱控溫,製造有機質,又可以水土保持。下大雨時,泥土不會流失。如果沒有草,不管下了什麼肥料到土裡,大概百分之七、八十都會流失掉,尤其是山坡地。

有些人會說,你下的肥不就都被草吃光光?我說,草有長腳嗎?它吃多少,就會反饋多少。

現在農政單位推廣的草生栽培,是種綠肥撒種,種田菁、油菜、笤子等等,長起來以後就割掉,變成肥料。但是草生栽培有個缺點,你要花很多時間去割草,割草也是成本,一甲地最保守估計一年要割三次草,正常大概一年五到六次,一甲地大概就要割五天到一個星期。如果請人割草,一天要兩千五。

我的「草木共生」,不用種,都是自然生長的草。不需要割草,只用「碾壓」的方式。要進園工作前,就開搬運車繞一圈,把草都壓平,就好了。這會有一段陣痛期,就是剛開始要忍耐讓草長得長一點,大概要到腰部,壓下去才會倒。你壓個幾年以後,草就長不高了,就像人一樣,老了就長不高。


△用來碾壓雜草的搬運車

草長得越長、質地越軟,就可以壓得更貼近地面。壓平以後,伏倒的草就慢慢腐爛掉,成為最好的「粗有機」來源。

其實我們現在的土地,問題不是肥料不足,而是「粗有機」不夠,就是粗纖維的有機質。翻開土表,看到下面有很多小生物在跑了嗎?還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它們就會去分解粗有機,吃下去再排出來就是肥沃的腐殖土。

植物新生的根尖,也就是剛長出來的白根,最喜歡去鑽腐殖土,根表面的絨毛會去吸收其中的營養和微量元素。如果園子裡有很多腐殖土,果樹一定很強壯。

草木共生的實驗長期下來,土壤的腐殖質越來越多,非常黑又非常松,而且聞起來的味道是香的,你聞過土的香氣嗎?


△草梗成長老化,內含粗纖維質,正是果樹需要的「粗有機」


△十多年不除草,草梗密布土表,腐爛成為豐厚的有機質

一般做草生栽培,必須割草,如果是做短期蔬菜類,一般會建議在盛花期之前就要除掉,才不會留下很多草籽。可是那時候它還太嫩,裡面纖維質很少,90%都是水份,曬乾以後可能只剩幾條絲。若以果樹類來說,就可以把草留到老化,等開花、結籽以後再砍,這樣它的粗有機質才會足夠。

草相的選擇也是重要的。有些草不易壓倒,或是會干擾工作,就不適合留。所以剛開始要做草木共生,要辛苦個兩、三年,把某些種類的草移除掉。在我的果園裡面,像牛筋草、颱風草、大花鹹豐草和藤蔓類是看不到的,我經常要巡視,一發現就連根拔除。


△草木共生並非放任雜草蔓生,像小花蔓澤蘭這類會影響果樹成長者,必須謹慎移除

觀察草相的變化,可以看到大自然生態的演替,一年河東一年河西,每年的草相都不一樣。這年的溫度、溼度適合哪一種草,它就會特別旺盛。前年我這裡是火炭母草很多,之後就來了一種蟲把它吃得光禿禿,現在就變成紫花藿香薊佔優勢。

通常農民會怕這麼多草引來害蟲,但只要草相夠多元,各種草都有,就什麼蟲都來,會互相制衡。也不用太擔心蟲會來吃樹上的東西,蟲有草可以吃,牠也懶得上樹。

從草相也可以很容易觀察出某個農園是用割草的,還是灑除草劑。如果是割草,經常整園都會是大花鹹豐草,因為它最強勢。如果是用除草劑,會整片都是牛筋草,因為牛筋草最不怕除草劑。


△豐富多元的草相,自然形成生態平衡,不必擔心病蟲害,更有保溫保溼與水土保持效果

從前我原本也是慣行農法,九二一地震之後才開始轉型到有機耕作。那時我的小孩子一進房子裡就哭,全家整整一個月睡在車上。我深深感覺到大地的反撲,會越來越嚴重。

一般農民考慮的,通常是要在這塊土地拿多少東西,而不是給予土地多少。像我爸爸賺很多錢,可是留給我這塊地的時候狀況很糟,土地硬硬、黃黃的,幾乎沒有蚯蚓。偶爾有蚯蚓也是行動遲緩、兩邊頭是漲大的,看起來鈍鈍的樣子。正常的蚯蚓兩端應該是尖的,現在我園子裡的蚯蚓很多,都很有活力、亂竄亂跳。

剛開始做草木共生那幾年最辛苦。移草的辛苦還是其次,主要是家人的反彈,和鄰居旁人的眼光。草留這麼長,我的丈人來看了以後說,「你這裡面,都可以藏老虎了!」「你是怎樣,要放著荒?」我老婆也看不過去,一個人跑去把一甲地的草割光光。要堅持下去,不容易。

還有很多人會擔心裏面會不會躲蛇?其實蛇喜歡溫暖的地方,不喜歡陰暗,所以草越長,越不容易看到蛇。就算這裡面有蛇,也無法反咬人,因為它會被底下密密麻麻的草梗卡住,翻不了身。我很少遇到蛇,偶爾遇到了,因為牠被草卡住,很容易就可以抓住牠。

草是農民最恨的東西,但是你噴除草劑,會對土地造成莫大的傷害。不只是草死掉,裡頭所有的生物都死掉,這塊地也就等於死掉了。連草都活不了,還能種出什麼好的東西?不可能的。

土地如果失去了製造植物所需養分的能力,就要額外補充很多東西下去,成本反而增加。像我們現在根本不用花錢去買有機肥料,讓草自己去製造就好了。把農民最恨的東西,轉變成了對我們最有利的東西。

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很多農民會驚呼: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

臺中東勢果農劉興健會拍胸脯大聲告訴你,絕對不會!

來到他實踐「草木共生」的果園,草相多元、高度僅及膝,綠意盎然不雜亂;細看土壤,很久沒下肥料,卻黝黑肥沃又鬆軟,果樹也欣欣向榮。

草木共生可說是草生栽培的進階版,劉興健說,只要比草高的木本果樹通通適用此法,願與農友們分享多年來累積的操作心得,以下為劉興健第一人稱口述,記者採訪整理。

△劉興健的草木共生理念,與雜草化敵為友,省工省錢又兼顧生態

留草的好處非常非常多,可以保溼、吸熱控溫,製造有機質,又可以水土保持。下大雨時,泥土不會流失。如果沒有草,不管下了什麼肥料到土裡,大概百分之七、八十都會流失掉,尤其是山坡地。

有些人會說,你下的肥不就都被草吃光光?我說,草有長腳嗎?它吃多少,就會反饋多少。

現在農政單位推廣的草生栽培,是種綠肥撒種,種田菁、油菜、笤子等等,長起來以後就割掉,變成肥料。但是草生栽培有個缺點,你要花很多時間去割草,割草也是成本,一甲地最保守估計一年要割三次草,正常大概一年五到六次,一甲地大概就要割五天到一個星期。如果請人割草,一天要兩千五。

我的「草木共生」,不用種,都是自然生長的草。不需要割草,只用「碾壓」的方式。要進園工作前,就開搬運車繞一圈,把草都壓平,就好了。這會有一段陣痛期,就是剛開始要忍耐讓草長得長一點,大概要到腰部,壓下去才會倒。你壓個幾年以後,草就長不高了,就像人一樣,老了就長不高。


△用來碾壓雜草的搬運車

草長得越長、質地越軟,就可以壓得更貼近地面。壓平以後,伏倒的草就慢慢腐爛掉,成為最好的「粗有機」來源。

其實我們現在的土地,問題不是肥料不足,而是「粗有機」不夠,就是粗纖維的有機質。翻開土表,看到下面有很多小生物在跑了嗎?還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它們就會去分解粗有機,吃下去再排出來就是肥沃的腐殖土。

植物新生的根尖,也就是剛長出來的白根,最喜歡去鑽腐殖土,根表面的絨毛會去吸收其中的營養和微量元素。如果園子裡有很多腐殖土,果樹一定很強壯。

草木共生的實驗長期下來,土壤的腐殖質越來越多,非常黑又非常松,而且聞起來的味道是香的,你聞過土的香氣嗎?


△草梗成長老化,內含粗纖維質,正是果樹需要的「粗有機」


△十多年不除草,草梗密布土表,腐爛成為豐厚的有機質

一般做草生栽培,必須割草,如果是做短期蔬菜類,一般會建議在盛花期之前就要除掉,才不會留下很多草籽。可是那時候它還太嫩,裡面纖維質很少,90%都是水份,曬乾以後可能只剩幾條絲。若以果樹類來說,就可以把草留到老化,等開花、結籽以後再砍,這樣它的粗有機質才會足夠。

草相的選擇也是重要的。有些草不易壓倒,或是會干擾工作,就不適合留。所以剛開始要做草木共生,要辛苦個兩、三年,把某些種類的草移除掉。在我的果園裡面,像牛筋草、颱風草、大花鹹豐草和藤蔓類是看不到的,我經常要巡視,一發現就連根拔除。


△草木共生並非放任雜草蔓生,像小花蔓澤蘭這類會影響果樹成長者,必須謹慎移除

觀察草相的變化,可以看到大自然生態的演替,一年河東一年河西,每年的草相都不一樣。這年的溫度、溼度適合哪一種草,它就會特別旺盛。前年我這裡是火炭母草很多,之後就來了一種蟲把它吃得光禿禿,現在就變成紫花藿香薊佔優勢。

通常農民會怕這麼多草引來害蟲,但只要草相夠多元,各種草都有,就什麼蟲都來,會互相制衡。也不用太擔心蟲會來吃樹上的東西,蟲有草可以吃,牠也懶得上樹。

從草相也可以很容易觀察出某個農園是用割草的,還是灑除草劑。如果是割草,經常整園都會是大花鹹豐草,因為它最強勢。如果是用除草劑,會整片都是牛筋草,因為牛筋草最不怕除草劑。


△豐富多元的草相,自然形成生態平衡,不必擔心病蟲害,更有保溫保溼與水土保持效果

從前我原本也是慣行農法,九二一地震之後才開始轉型到有機耕作。那時我的小孩子一進房子裡就哭,全家整整一個月睡在車上。我深深感覺到大地的反撲,會越來越嚴重。

一般農民考慮的,通常是要在這塊土地拿多少東西,而不是給予土地多少。像我爸爸賺很多錢,可是留給我這塊地的時候狀況很糟,土地硬硬、黃黃的,幾乎沒有蚯蚓。偶爾有蚯蚓也是行動遲緩、兩邊頭是漲大的,看起來鈍鈍的樣子。正常的蚯蚓兩端應該是尖的,現在我園子裡的蚯蚓很多,都很有活力、亂竄亂跳。

剛開始做草木共生那幾年最辛苦。移草的辛苦還是其次,主要是家人的反彈,和鄰居旁人的眼光。草留這麼長,我的丈人來看了以後說,「你這裡面,都可以藏老虎了!」「你是怎樣,要放著荒?」我老婆也看不過去,一個人跑去把一甲地的草割光光。要堅持下去,不容易。

還有很多人會擔心裏面會不會躲蛇?其實蛇喜歡溫暖的地方,不喜歡陰暗,所以草越長,越不容易看到蛇。就算這裡面有蛇,也無法反咬人,因為它會被底下密密麻麻的草梗卡住,翻不了身。我很少遇到蛇,偶爾遇到了,因為牠被草卡住,很容易就可以抓住牠。

草是農民最恨的東西,但是你噴除草劑,會對土地造成莫大的傷害。不只是草死掉,裡頭所有的生物都死掉,這塊地也就等於死掉了。連草都活不了,還能種出什麼好的東西?不可能的。

土地如果失去了製造植物所需養分的能力,就要額外補充很多東西下去,成本反而增加。像我們現在根本不用花錢去買有機肥料,讓草自己去製造就好了。把農民最恨的東西,轉變成了對我們最有利的東西。

相關焦點

  • 這家果園12年不除草,結果簡直不可思議!
    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很多農民會驚呼: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臺中東勢果農劉興健會拍胸脯大聲告訴你,絕對不會!來到他實踐「草木共生」的果園,草相多元、高度僅及膝,綠意盎然不雜亂;細看土壤,很久沒下肥料,卻黝黑肥沃又鬆軟,果樹也欣欣向榮。
  • 【重點】12年不除草的果園,結果簡直不可思議!
    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很多農民會驚呼: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來到他實踐「草木共生」的果園,草相多元、高度僅及膝,綠意盎然不雜亂;細看土壤,很久沒下肥料,卻黝黑肥沃又鬆軟,果樹也欣欣向榮。草木共生可說是草生栽培的進階版,劉興健說,只要比草高的木本果樹通通適用此法,願與農友們分享多年來累積的操作心得,以下為劉興健第一人稱口述,記者採訪整理。
  • 果園12年不除草,結果呢?真是不可思議......
    提示:點擊上方"農民種植助手"↑免費訂閱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
  • 果園12年不除草,結果呢?真是不可思議……
    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很多農民會驚呼: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 臺中東勢果農劉興健會拍胸脯大聲告訴你,絕對不會!
  • 12年不除草的果園,結果簡直不可思議
    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很多農民會驚呼: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臺中東勢果農劉興健會拍胸脯大聲告訴你,絕對不會!來到他實踐「草木共生」的果園,草相多元、高度僅及膝,綠意盎然不雜亂;細看土壤,很久沒下肥料,卻黝黑肥沃又鬆軟,果樹也欣欣向榮。
  • 果園12年不除草,結果真不可思議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果園12年沒有除草的案例,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幫助!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很多農民會驚呼: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臺中東勢果農劉興健會拍胸脯大聲告訴你,絕對不會!
  • 蘋果園12年不除草,結果呢?真是不可思議......
    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臺中東勢果農劉興健會拍胸脯大聲告訴你,絕對不會!來到他實踐「草木共生」的果園,草相多元、高度僅及膝,綠意盎然不雜亂;細看土壤,很久沒下肥料,卻黝黑肥沃又鬆軟,果樹也欣欣向榮。
  • 果園12年不除草,不用施肥,果樹年年大豐收!
    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很多農民會驚呼: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       臺中東勢果農劉興健會拍胸脯大聲告訴你,絕對不會!
  • 果園內除草不用草甘膦,還有哪些除草方法?適當留草也很重要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果園內除草不用草甘膦,還有哪些除草方法?適當留草也很重要。農民果園內除草不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劑,還是可以採取其他方式的。使用除草劑給果園除草,雖然快捷有效,但筆者並不建議果園內使用除草劑進行除草,長期使用除草劑會形成農藥殘留,久而久之就能夠導致土壤的板結,致使土壤內有機質與微生物的減少,是很不利於果樹生長的。
  • 果園除草方式有很多種,您選對了嗎?
    果園雜草,根系發達,生長迅速,與果樹生長爭水爭肥,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是果農一直最關心的問題。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談一談果園除草的幾種常用方法。一、機械割草。適合大面積使用,凡是有幾千畝面積的果園,土地面積大,靠人工除草費工費力,要想達到果園除草的目的只能藉助機械割草,一部機器一天割40~50畝雜草,根本不成問題,一年割兩次,基本上可以保證果園全年無高草。二、人工除草。
  • 果園園中長草好還是除草好?哪種方法對果樹有益?
    果園中長草好還是除草好,一直都在果農中存在很大的爭執,有的果農說果園有草,可以防止高溫乾旱,有的果農說果園有草,與果樹爭水分爭肥料,眾說紛紛,究竟哪一種方法對果樹有益?談一談筆者個人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 果園用它除草,3天雜草枯死,持效期長達60天,還不傷果樹
    來源:雎陽科技果園雜草不但與果樹爭水爭肥,還會滋生病蟲,因此,每年果農朋友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除草。其中化學除草是效率最高,死草最快,成本最低,持效期最常的除草方法,在果園除草中廣泛使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優秀的除草劑除草效果好,成本低,持效期長。
  • 他的苗圃12年沒除草,結果你肯定想不到······
    草木共生理念:與雜草化敵為友,省工省錢又兼顧生態12年沒除草的苗圃會是什麼樣子?
  • 果園12年不除草,結果......土壤黝黑、不用施肥,果樹欣欣向榮
    經過這十幾年的努力,夫妻倆共同經營的「老三果業」在贛州也小有名氣。但是,他們一直都想擴大經營規模,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場地和平臺,中國供銷?贛州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的建成運營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因為該交易中心有足夠大的「舞臺」讓他們不斷發展壯大自己的水果事業。 圖為贛州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水果區。
  • 肇慶市多功能果園管理機貨到付款【山東魯亞特Royat】
    電動啟動點火控制方式採用手動和遙控相結合的方法,軌道間距為75釐米,遙控距離可達100米,離地間隙為17釐米,遙控電源使用4節5號乾電池和3伏電源,車載電池12福豪紅果園開溝施肥一體機採用橡膠履帶行走,倘若履帶太松,用扳手擰緊底盤側向的履帶張緊輪
  • 植保《稻田、麥田、玉米田、果園常見雜草防除簡析》
    水稻直播栽培是水稻不育秧、不插秧,把種子直接播到水稻生長的本田的一種栽培方式。1995年之前,是我國玉米田除草劑的苗前土壤封閉時代,玉米田主要使用的除草劑是乙草胺、莠去津單劑及二者的桶混;2000年,「煙嘧磺隆」開始在我國推廣,標誌著玉米田除草劑苗後時代的開始;2006年,硝磺草酮及其復配製劑也開始大規模推廣應用。日前,我國登記的玉米田除草劑有上百種,涉及多類作用機制的,如 ALS 抑制劑、ACCase 抑制劑、激素類、PSⅡ抑制劑等。
  • 不用除草劑,既環保又能輕鬆除掉果園雜草的方法,你有嗎?
    關鍵詞:果園除草方式環保性有效性至於除草劑,在果園裡面肯定是不可以用的,不但會導致土壤的汙染,更嚴重的是會導致果樹的乾枯和死株,題主也在題目裡面很明確的要求了,不允許使用除草劑。因此,在回答這道題目的時候,我還是根據我們甘肅平涼莊浪農村家裡面不管是山坡上還是河谷川地裡面所種植的蘋果樹蘋果園裡面除草的措施來作為具體說明。1、鋪設黑色地膜。
  • 是化學除草還是人工剷除?
    是化學除草還是人工剷除?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現在大家都知道要賺錢,往往都追求規模,規模才能出效益,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規模效益。於是很多果農朋友,動輒種植幾十畝甚至上百畝的柑橘。這個時候,除草工作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請人工除草,這筆費用可不少,而且有可能是這邊鏟好,那邊又長出來了,被雜草糾纏住無法脫身。
  • 震驚:究竟是什麼東西讓他的果園12年不施肥竟然還長勢很好?
    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很多農民會驚呼: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      來到他實踐「草木共生」的果園,草相多元、高度僅及膝,綠意盎然不雜亂;細看土壤,很久沒下肥料,卻黝黑肥沃又鬆軟,果樹也欣欣向榮。      草木共生可說是草生栽培的進階版,劉興健說,只要比草高的木本果樹通通適用此法,願與農友們分享多年來累積的操作心得,以下為劉興健第一人稱口述,記者採訪整理。
  • 【自然農法】除草?不除草?
    在農耕事務中,無論是種菜,或是種水稻,或是種果樹,都需要除草。若是讓野草與農作物一起生長,它們勢必爭水爭肥爭陽光。